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原油色谱烃指纹技术和网格线性法的合采井产能预测
被引量:
3
1
作者
何友松
吴炜
+2 位作者
高明亮
杨晓敏
李衡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9,117-118,共5页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常采用多油层混合开采方法优化生产、提高产量.为了对各产油层的产能贡献进行动态监测,利用原油色谱烃指纹技术,利用一种网格模型建立多层混采油井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原油配比实验进行验证,预测输出与实际配方比...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常采用多油层混合开采方法优化生产、提高产量.为了对各产油层的产能贡献进行动态监测,利用原油色谱烃指纹技术,利用一种网格模型建立多层混采油井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原油配比实验进行验证,预测输出与实际配方比例的最大绝对误差小于10%,同时利用实验井预测模型对相似井进行分层产能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采井
分层产能贡献
色谱特征烃指纹
回归分析
网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河油田S1区泄漏气体成因与来源
2
作者
闫红星
杨俊印
+3 位作者
朱连忠
韩煦
姜文瑞
薛莹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2-555,560,共5页
文中运用天然气组分分析和轻烃色谱指纹特征对比等手段,查明了辽河油田S1区生产井泄漏气体的来源、成因及运移过程。研究认为:泄漏气体中烯烃、H_(2)和CO等组分的存在,证实了该气体为稠油热采伴生气;泄漏气体的轻烃色谱指纹特征的前峰呈...
文中运用天然气组分分析和轻烃色谱指纹特征对比等手段,查明了辽河油田S1区生产井泄漏气体的来源、成因及运移过程。研究认为:泄漏气体中烯烃、H_(2)和CO等组分的存在,证实了该气体为稠油热采伴生气;泄漏气体的轻烃色谱指纹特征的前峰呈倒V形分布,后峰呈前低后高的V形分布,并且几乎不含有1,1-二甲基环戊烷,这与馆陶组和兴隆台油层伴生气的轻烃色谱指纹特征相似,而与杜家台油层伴生气差异较大。跟踪监测发现,泄漏气体随着时间的推移,N_(2)质量分数、干燥系数、丁烷系数下降,重烃组分C^(2+)及CO_(2)质量分数升高,具有水溶气脱溶特征,因此认为泄漏气体在向地面运移过程中,气体在油藏上覆地层水中经历了溶解—扩散—脱溶的过程。该研究为预防稠油热采开发过程中生产井气体泄漏的发生与针对性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保障稠油油藏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气体
气源
轻
烃
色
谱
指纹
特征
干燥系数
丁烷系数
水溶气脱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原油色谱烃指纹技术和网格线性法的合采井产能预测
被引量:
3
1
作者
何友松
吴炜
高明亮
杨晓敏
李衡宇
机构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出处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9,117-118,共5页
基金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资助项目(PLC200902)
文摘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常采用多油层混合开采方法优化生产、提高产量.为了对各产油层的产能贡献进行动态监测,利用原油色谱烃指纹技术,利用一种网格模型建立多层混采油井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原油配比实验进行验证,预测输出与实际配方比例的最大绝对误差小于10%,同时利用实验井预测模型对相似井进行分层产能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
合采井
分层产能贡献
色谱特征烃指纹
回归分析
网格模型
Keywords
commingled oil wells
single-zone productivity contribution
hydrocarbon chromatography fingerprinting
regression analysis
grid model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河油田S1区泄漏气体成因与来源
2
作者
闫红星
杨俊印
朱连忠
韩煦
姜文瑞
薛莹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2-555,560,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6ZX05055)。
文摘
文中运用天然气组分分析和轻烃色谱指纹特征对比等手段,查明了辽河油田S1区生产井泄漏气体的来源、成因及运移过程。研究认为:泄漏气体中烯烃、H_(2)和CO等组分的存在,证实了该气体为稠油热采伴生气;泄漏气体的轻烃色谱指纹特征的前峰呈倒V形分布,后峰呈前低后高的V形分布,并且几乎不含有1,1-二甲基环戊烷,这与馆陶组和兴隆台油层伴生气的轻烃色谱指纹特征相似,而与杜家台油层伴生气差异较大。跟踪监测发现,泄漏气体随着时间的推移,N_(2)质量分数、干燥系数、丁烷系数下降,重烃组分C^(2+)及CO_(2)质量分数升高,具有水溶气脱溶特征,因此认为泄漏气体在向地面运移过程中,气体在油藏上覆地层水中经历了溶解—扩散—脱溶的过程。该研究为预防稠油热采开发过程中生产井气体泄漏的发生与针对性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保障稠油油藏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泄漏气体
气源
轻
烃
色
谱
指纹
特征
干燥系数
丁烷系数
水溶气脱溶
Keywords
gas leakage
gas source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characteristic of light hydrocarbon
aridity coefficient
butane coefficient
desolvation of water-soluble gas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原油色谱烃指纹技术和网格线性法的合采井产能预测
何友松
吴炜
高明亮
杨晓敏
李衡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河油田S1区泄漏气体成因与来源
闫红星
杨俊印
朱连忠
韩煦
姜文瑞
薛莹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