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原油色谱烃指纹技术和网格线性法的合采井产能预测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友松 吴炜 +2 位作者 高明亮 杨晓敏 李衡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9,117-118,共5页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常采用多油层混合开采方法优化生产、提高产量.为了对各产油层的产能贡献进行动态监测,利用原油色谱烃指纹技术,利用一种网格模型建立多层混采油井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原油配比实验进行验证,预测输出与实际配方比...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常采用多油层混合开采方法优化生产、提高产量.为了对各产油层的产能贡献进行动态监测,利用原油色谱烃指纹技术,利用一种网格模型建立多层混采油井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原油配比实验进行验证,预测输出与实际配方比例的最大绝对误差小于10%,同时利用实验井预测模型对相似井进行分层产能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采井 分层产能贡献 色谱特征烃指纹 回归分析 网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S1区泄漏气体成因与来源
2
作者 闫红星 杨俊印 +3 位作者 朱连忠 韩煦 姜文瑞 薛莹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2-555,560,共5页
文中运用天然气组分分析和轻烃色谱指纹特征对比等手段,查明了辽河油田S1区生产井泄漏气体的来源、成因及运移过程。研究认为:泄漏气体中烯烃、H_(2)和CO等组分的存在,证实了该气体为稠油热采伴生气;泄漏气体的轻烃色谱指纹特征的前峰呈... 文中运用天然气组分分析和轻烃色谱指纹特征对比等手段,查明了辽河油田S1区生产井泄漏气体的来源、成因及运移过程。研究认为:泄漏气体中烯烃、H_(2)和CO等组分的存在,证实了该气体为稠油热采伴生气;泄漏气体的轻烃色谱指纹特征的前峰呈倒V形分布,后峰呈前低后高的V形分布,并且几乎不含有1,1-二甲基环戊烷,这与馆陶组和兴隆台油层伴生气的轻烃色谱指纹特征相似,而与杜家台油层伴生气差异较大。跟踪监测发现,泄漏气体随着时间的推移,N_(2)质量分数、干燥系数、丁烷系数下降,重烃组分C^(2+)及CO_(2)质量分数升高,具有水溶气脱溶特征,因此认为泄漏气体在向地面运移过程中,气体在油藏上覆地层水中经历了溶解—扩散—脱溶的过程。该研究为预防稠油热采开发过程中生产井气体泄漏的发生与针对性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保障稠油油藏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气体 气源 指纹特征 干燥系数 丁烷系数 水溶气脱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