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污灌废水的致突变性检测及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正 王家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25-26,共2页
应用Ames致突变试验,对比研究了武汉市易家墩、黄孝河污灌区污灌废水与土壤的致突变性。同时应用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测定了主要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罗家渠废水的致突变活性最强;受各条污水灌溉的土壤的致突... 应用Ames致突变试验,对比研究了武汉市易家墩、黄孝河污灌区污灌废水与土壤的致突变性。同时应用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测定了主要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罗家渠废水的致突变活性最强;受各条污水灌溉的土壤的致突变活性顺序与相应废水的强弱顺序一致;罗家渠废水中致突变致癌物主要是萘、联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致突变物 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中挥发性含硫组分的GC/MS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世琏 吴莉 杨光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82-185,共4页
采用GC/MS研究了韭菜中挥发性含硫组分,鉴定出3种硫代亚磺酸酯类化合物,其中两种化合物在该植物中为首次发现.通过不同温度条件的GC/MS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植物中挥发性含硫组分并非硫醚及多硫化物,而是硫代亚磺酸酯的... 采用GC/MS研究了韭菜中挥发性含硫组分,鉴定出3种硫代亚磺酸酯类化合物,其中两种化合物在该植物中为首次发现.通过不同温度条件的GC/MS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植物中挥发性含硫组分并非硫醚及多硫化物,而是硫代亚磺酸酯的分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挥发性 组分 硫代亚磺酸酯 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O_2超临界二次萃取方法提取玫瑰精油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熹 韩宁 庄桂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53-3354,3356,共3页
玫瑰采摘后用乙醇浸提、浓缩,利用CO2超临界二次萃取方法萃取高质量的玫瑰精油,同时回收乙醇。结果表明:玫瑰粗油得率约为0.35%,精油的得率为0.10%-0.12%,同时乙醇的回收率约为23%~25%;获得的玫瑰精油质量符合FCC第V版... 玫瑰采摘后用乙醇浸提、浓缩,利用CO2超临界二次萃取方法萃取高质量的玫瑰精油,同时回收乙醇。结果表明:玫瑰粗油得率约为0.35%,精油的得率为0.10%-0.12%,同时乙醇的回收率约为23%~25%;获得的玫瑰精油质量符合FCC第V版要求。使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对CO2超临界萃取玫瑰精油的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分别测出香茅醇等成分4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超临界萃取 玫瑰精油 乙醇回收 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花粉气味成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谢金伦 李丽萍 +1 位作者 戴自钦 杨雪琼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2年第2期75-77,共3页
为了提高气相色谱/质谱的检出灵敏度,采用进样新方法对油菜花粉气味组分进行分离测定,对下列11种成分作了鉴定:二甲二硫;正辛烷;1,3-二甲苯,异硫氰酸丙烯酯;1,4-二甲苯;1,2-二甲苯;3,4-二甲基庚烷;二甲三硫;2-甲基-5-已烯腈;萘;对-甲氧... 为了提高气相色谱/质谱的检出灵敏度,采用进样新方法对油菜花粉气味组分进行分离测定,对下列11种成分作了鉴定:二甲二硫;正辛烷;1,3-二甲苯,异硫氰酸丙烯酯;1,4-二甲苯;1,2-二甲苯;3,4-二甲基庚烷;二甲三硫;2-甲基-5-已烯腈;萘;对-甲氧基苯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 气味成分 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叶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5
作者 吴莉 杨光忠 +1 位作者 张世琏 罗建林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1998年第S1期34-36,共3页
采用GC/MS研究了韭叶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石油 醚提取物中主要组分为甲基、丙烯或烯丙基二硫醚及多硫醚,且甲基物含量较高,氯仿提取物主要组分为甲基硫代亚磺酸甲酯,并通过仿生合成验证了其结构,生物活性表... 采用GC/MS研究了韭叶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石油 醚提取物中主要组分为甲基、丙烯或烯丙基二硫醚及多硫醚,且甲基物含量较高,氯仿提取物主要组分为甲基硫代亚磺酸甲酯,并通过仿生合成验证了其结构,生物活性表明:该化合物对苹果轮纹病菌相对抑制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叶 甲基硫代亚磺酸甲酯 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race levels of β-ionone in water by liquid-liquidphase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LE-GC-MS)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梦鸿 高乃云 +3 位作者 谢茴茴 安娜 邓扬 戎文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472-477,共6页
A simple and rapid technique based on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coupled to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LLE-GC-MS) was developed for analysis of taste and odour compound β-ionone in water. Instrumen... A simple and rapid technique based on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coupled to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LLE-GC-MS) was developed for analysis of taste and odour compound β-ionone in water. Instrument parameters including programmed oven temperature, injection temperature and ion source temperature were evaluated and optimized. Effects of extraction time, ionic strength and p H on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and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8 min of extraction time, without Na Cl addition at p H=9. Good linearity(R2=0.9997) was obtained when the linear range was 10-500 μg/L. The recoveries of β-ionone in ultrapure water and tap water samples were 88%-95% and 110%-114%,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 were less than 10%. The method detection limit(MDL) and rejection quality level(RQL) were achieved at1.98 μg/L and 6.53 μg/L, respectively. LLE-GC-MS was demonstrated to be a rapid and convenient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β-ionone in water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Β-IONONE W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