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圣草酚对角质形成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共培养体系中黑色素合成的促进作用 |
古丽切合热·依布拉音
李艳红
塔吉古丽·阿不里克木
付建红
阿迪拉·吐尔逊塔依
|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绵羊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孟浩浩
许瑞霞
代蓉
李辉
李良远
万鹏程
石国庆
|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3
|
葡萄籽提取物对B16细胞内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 |
王鹏
李素霞
韩福森
王勇刚
施惠娟
|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4
|
2种咖啡酸吗啉胺的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激活和对黑色素合成的调控 |
柯莉娜
郑静
张瑞娟
王勤
石艳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5
|
油菜原花色素合成途径基因的克隆及进展 |
刘忠松
孙东红
刘显军
官春云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6
|
MC1R c.676A>G与山羊皮肤色素沉积的关系及其对黑色素合成的影响 |
蒋婧
任航行
周鹏
孙晓燕
李杰
付琳
张丽
刘良佳
王高富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7
|
乌骨鸡黑色素合成、转运及分布机制的研究进展 |
何洋
杜彦丽
王坤
李旭真
贾俊静
葛长荣
|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8
|
‘早酥’梨及其芽变果实品质、酚类组分和色素合成基因表达分析 |
张鑫楠
孙平平
杜艳民
王阳
贾晓辉
王文辉
|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9
|
2种色素合成抑制剂防除小麦田抗药性禾本科杂草的潜力研究 |
郭永丽
祁圆林
于佳星
董立尧
李俊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0
|
金边鲤皮肤黑色素合成及转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韦玲静
吕业坚
邹辉
文衍红
甘宝江
张桂姣
张盛
严雪瑜
叶香尘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1
|
紫铆花素对黑色素瘤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中黑色素合成的影响 |
高莉
霍仕霞
谭雪
彭晓明
闫明
|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2
|
化妆品植物原料(Ⅳ)——抑制黑色素合成信号通路的植物美白原料的研究与开发 |
任倩倩
吴华
金建明
|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3
|
黑色素的合成与美白产品的研究进展 |
叶希韵
朱萍亚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14
|
云南紫色种皮稻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色素含量分析 |
杨雅云
李舟
汤翠凤
张斐斐
董超
阿新祥
王斌
戴陆园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黑色素的合成及小分子对其功能的调控 |
彭海月
汪婷
李国瑞
黄静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9
|
|
16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5种人工合成色素 |
张婉
王覃
杜宁
周悦
李津廷
张经华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0
|
|
17
|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糖果及调制酒中10种人工合成色素 |
王丽芳
丁晓静
解娜
赵珊
王志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3
|
|
18
|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食品中36种合成色素 |
钱疆
杨方
陈弛
陈健
张玉燕
陈章捷
薛芝敏
余孔捷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7
|
|
19
|
QuEChERS-HPLC快速测定食品中七种食用合成色素 |
刘丽
吴青
林凤英
邝敏华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9
|
|
20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7种合成色素 |
鄢兵
胡海山
张云伟
赵淑娥
芦慧
|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