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草酚对角质形成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共培养体系中黑色素合成的促进作用
1
作者 古丽切合热·依布拉音 李艳红 +2 位作者 塔吉古丽·阿不里克木 付建红 阿迪拉·吐尔逊塔依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3,共6页
为了研究圣草酚对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与黑色素瘤细胞(B16)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含量以及酪氨酸酶(TYR)、酪氨酸相关蛋白1(TRP-1)、酪氨酸相关蛋白2(TRP-2)mRNA表达的影响,建立了HaCaT细胞与B16细胞体外共培养体... 为了研究圣草酚对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与黑色素瘤细胞(B16)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含量以及酪氨酸酶(TYR)、酪氨酸相关蛋白1(TRP-1)、酪氨酸相关蛋白2(TRP-2)mRNA表达的影响,建立了HaCaT细胞与B16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模拟“表皮黑色素形成单位”,分别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多巴氧化速率法测定细胞酪氨酸酶激活率、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细胞黑色素合成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TYR、TRP-1、TRP-2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圣草酚在低浓度下对共培养体系中的细胞无毒性作用,而且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12.5~50μmol·L^(-1)圣草酚对共培养体系中细胞酪氨酸酶活性有激活作用(P<0.001),并呈剂量依赖性;12.5~50μmol·L^(-1)圣草酚能显著提高共培养体系中细胞黑色素合成率(P<0.01或P<0.0001);12.5~50μmol·L^(-1)圣草酚能显著提高共培养体系中TYR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1或P<0.001),25~50μmol·L^(-1)圣草酚能显著提高共培养体系中TRP-1、TRP-2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1)。圣草酚可能通过促进TYR、TRP-1、TRP-2的mRNA表达来促进共培养体系中细胞酪氨酸酶活性提升和黑色素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草酚 共培养 酪氨酸酶活性 色素合成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浩浩 许瑞霞 +4 位作者 代蓉 李辉 李良远 万鹏程 石国庆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4-39,共6页
毛色是一种可利用的遗传标记。在确定杂交组合、品种纯度和亲缘关系以及评价产品质量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用途。哺乳动物毛色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褐黑素二者的分布和比例决定的。控制哺乳动物毛色色素的基因有很多,着重对黑色素... 毛色是一种可利用的遗传标记。在确定杂交组合、品种纯度和亲缘关系以及评价产品质量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用途。哺乳动物毛色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褐黑素二者的分布和比例决定的。控制哺乳动物毛色色素的基因有很多,着重对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酪氨酸酶基因(TYR)、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MC1R)、鼠灰信号蛋白基因(Agouti)、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TYRP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遗传变异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合成 TYR MC1R AGOUTI TYR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对B16细胞内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鹏 李素霞 +2 位作者 韩福森 王勇刚 施惠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0-284,共5页
为探讨葡萄籽提取物(GSE)对细胞内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GSE作为美白化妆品的天然添加剂提供实验依据,采用高表达黑色素的小鼠黑素瘤细胞(B16)为细胞模型,观察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GSE后,黑色素生成量... 为探讨葡萄籽提取物(GSE)对细胞内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GSE作为美白化妆品的天然添加剂提供实验依据,采用高表达黑色素的小鼠黑素瘤细胞(B16)为细胞模型,观察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GSE后,黑色素生成量的变化,黑色素生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的表达量及活性的变化以及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GSE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1时,对B16细胞内黑色素合成的抑制率为(50.05±0.21)%,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34.89±0.17)%,细胞内酪氨酸酶表达量受到抑制,且均呈质量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在培养过程中,B16细胞的增殖没有受到影响。说明GSE对B16细胞内黑色素的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机制可能是GSE抑制了酪氨酸酶蛋白的表达以及降低该酶的活性。GSE是一种高效的黑色素合成抑制剂,可作为美白化妆品的天然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葡萄籽提取物 色素合成 酪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咖啡酸吗啉胺的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激活和对黑色素合成的调控 被引量:6
4
作者 柯莉娜 郑静 +2 位作者 张瑞娟 王勤 石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7,共8页
合成了2种新型咖啡酸衍生物咖啡酸-2-氨乙基吗啉胺(C-1)和咖啡酸-N-氨丙基吗啉胺(C-2),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以及红外光谱技术鉴定其结构.2种化合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具有良好的激活效果,其对于酪氨酸酶活性的半激活质量浓度(EC_(50))分别... 合成了2种新型咖啡酸衍生物咖啡酸-2-氨乙基吗啉胺(C-1)和咖啡酸-N-氨丙基吗啉胺(C-2),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以及红外光谱技术鉴定其结构.2种化合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具有良好的激活效果,其对于酪氨酸酶活性的半激活质量浓度(EC_(50))分别为0.06和0.12 mmol/L,且2种化合物的激活类型均为混合型激活.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验证了C-1和C-2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通过荧光猝灭和分子模拟进一步分析了2种化合物与酪氨酸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者对酪氨酸酶的影响可能是基于化合物的碳链长度.2种化合物对人体正常肝细胞LO2无毒性,并能够增强人体黑色素瘤细胞M14中的酪氨酸酶活力.进而对M14细胞中黑色素合成相关蛋白的研究发现,2种化合物对酪氨酸酶蛋白(TYR)、酪氨酸酶家族相关蛋白(TRP-1和TRP-2)以及α-促黑色素激素(α-MSH)的表达量均起上调作用.综上所述,该化合物有望提供一种有效治疗酪氨酸酶失调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吗啉胺 酪氨酸酶 激活 色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原花色素合成途径基因的克隆及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忠松 孙东红 +1 位作者 刘显军 官春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4-359,共6页
原花色素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终端产物,其基因调控网络在拟南芥、葡萄等基因组已经测序的植物中得到充分阐释。种皮中原花色素的积累与种子颜色、种子休眠和寿命有关。油菜种皮中原花色素的积累决定种皮颜色,同时影响种子的油分含量... 原花色素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终端产物,其基因调控网络在拟南芥、葡萄等基因组已经测序的植物中得到充分阐释。种皮中原花色素的积累与种子颜色、种子休眠和寿命有关。油菜种皮中原花色素的积累决定种皮颜色,同时影响种子的油分含量。本文综述了通过图位克隆、同源克隆和电子克隆等途径克隆油菜原花色素合成途径基因的进展,分析了在油菜中已经克隆的部分原花色素合成途径基因与种皮颜色的关系,提出了如何利用已经公开的油菜、白菜基因组序列通过筛选BAC文库得到基因不同拷贝的全长序列的综合路径,列举了笔者运用该方法已经克隆的部分原花色素合成途径基因拷贝数,以期揭示油菜原花色素形成积累的基因调控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原花色素合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1R c.676A>G与山羊皮肤色素沉积的关系及其对黑色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婧 任航行 +6 位作者 周鹏 孙晓燕 李杰 付琳 张丽 刘良佳 王高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29-2639,共11页
为探讨山羊MC1R基因c.676A>G突变与山羊皮肤色素沉积的关系,及其对黑色素合成和cAMP信号通路下游色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方面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酉州乌羊及其杂交后代群体(120个个体)MC1R基因c.676A>G的突变情况,用色差仪测量... 为探讨山羊MC1R基因c.676A>G突变与山羊皮肤色素沉积的关系,及其对黑色素合成和cAMP信号通路下游色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方面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酉州乌羊及其杂交后代群体(120个个体)MC1R基因c.676A>G的突变情况,用色差仪测量不同基因型个体的腹部皮肤色度值,分析c.676A>G突变与皮肤色素沉积的关系;另一方面,构建野生型(MC1R c.676A)和突变型(MC1R c.676G)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到小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中进行过表达,利用酶标仪检测各组细胞黑色素含量的差异,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AMP信号通路下游色素相关基因(MITF、TYR、TYRP 1、DCT)的表达差异性。结果显示:酉州乌羊及其杂交后代群体中,c.676A>G位点均以GG基因型占优势,不同基因型群体的皮肤色度值差异不显著(P>0.05)。MC1R突变组(MC1R c.676G)细胞中的黑色素含量极显著(P<0.05)高于MC1R野生组(MC1R c.676A)。MITF、TYRP 1和DCT基因在MC1R突变组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野生组,TYR基因在MC1R突变组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野生组。综上,MC1R基因c.676A>G不直接影响山羊皮肤色素沉积,但MC1R c.676G能促进B16-F10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也能促进cAMP信号通路下游MITF、TYR、TYRP 1和DCT等基因的表达,推测MC1R基因c.676A>G与黑色素合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MC1R基因 突变 色素合成 cAMP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骨鸡黑色素合成、转运及分布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何洋 杜彦丽 +3 位作者 王坤 李旭真 贾俊静 葛长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9-95,共7页
黑色素是有机体内重要的复合物质,既是生物色彩多样的直接原因,也在抵抗紫外线、抗氧化以及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等许多关键的生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禽类中,由于黑色素的过度沉积形成一类特别的鸡种——乌骨鸡,乌骨鸡是一种药食... 黑色素是有机体内重要的复合物质,既是生物色彩多样的直接原因,也在抵抗紫外线、抗氧化以及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等许多关键的生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禽类中,由于黑色素的过度沉积形成一类特别的鸡种——乌骨鸡,乌骨鸡是一种药食两用而兼具美观的独特鸡种,因其独特外观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乌骨鸡间的乌度存在差异,这与它全身各组织器官的黑色素沉积程度相关,但是对于黑色素在乌骨鸡体内沉积存在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多认为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文章在分析近年来各类黑色素合成、转运及分布机制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尝试对乌骨鸡体内黑色素合成并在各组织器官沉积的整个过程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解释乌骨鸡的成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 乌骨鸡 色素合成 色素分布 色素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酥’梨及其芽变果实品质、酚类组分和色素合成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鑫楠 孙平平 +3 位作者 杜艳民 王阳 贾晓辉 王文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87-1797,共11页
【目的】明确‘早酥’及其2个红色芽变品种采后果实品质、酚类组分及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差异,为生产上科学合理地推广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早酥’及其2个芽变品种果实为试材,对不同贮藏时间的果实外观、内在品质、酚... 【目的】明确‘早酥’及其2个红色芽变品种采后果实品质、酚类组分及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差异,为生产上科学合理地推广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早酥’及其2个芽变品种果实为试材,对不同贮藏时间的果实外观、内在品质、酚类物质含量和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与‘早酥’相比,2个红色芽变品种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均下降;贮藏前后‘早酥’梨果肉硬度和破裂力均显著低于‘红早酥’和‘红早酥’芽变。‘早酥’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次是‘红早酥’芽变和‘红早酥’。2个红色芽变品种果皮中共检测到25种酚类物质,‘早酥’中共检测到23种酚类物质,缺少矢车菊素-半乳糖苷和芍药色素-半乳糖苷;3种梨果的果肉中共检测到8种酚类物质且种类相同。不同色素合成基因在3种梨果中表达模式不一致。【结论】‘早酥’的红色芽变品种果实质地较硬,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均低于‘早酥’,果皮中酚类物质种类和含量均高于‘早酥’,大部分花青苷合成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在2个芽变品种中上调表达,而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决定了其为全红或条红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酥’梨 芽变品种 品质 酚类物质 色素合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色素合成抑制剂防除小麦田抗药性禾本科杂草的潜力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永丽 祁圆林 +2 位作者 于佳星 董立尧 李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9-538,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2种色素合成抑制剂双唑草腈、异恶唑草酮用于防除小麦田抗药性禾本科杂草的潜力。[方法]采用整株测定法测定双唑草腈和异恶唑草酮对小麦田抗药性禾本科杂草室内生物活性、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以及除草剂-安全剂组...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2种色素合成抑制剂双唑草腈、异恶唑草酮用于防除小麦田抗药性禾本科杂草的潜力。[方法]采用整株测定法测定双唑草腈和异恶唑草酮对小麦田抗药性禾本科杂草室内生物活性、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以及除草剂-安全剂组合对小麦田杂草的毒力。[结果]双唑草腈在210 g·hm^(-2)剂量下对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种群JCJT-2、抗甲基二磺隆看麦娘种群JTJY-1、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JYGC鲜重抑制率均能达到90%以上,但对小麦安全性较差;6.57 g·hm^(-2)吡唑解草酯、解草啶、双苯恶唑酸分别与210 g·hm^(-2)双唑草腈同时施用时,对‘周麦27’幼苗鲜重抑制率均在1%以下,对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JYGC鲜重抑制率均可达100%。异恶唑草酮在300 g·hm^(-2)剂量下对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种群JCJT-2、抗甲基二磺隆看麦娘种群JTJY-1、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JYGC鲜重抑制率均能达到80%以上,但对小麦安全性较差;9.38~37.50 g·hm^(-2)双苯恶唑酸与300 g·hm^(-2)异恶唑草酮同时施用时,对‘安科1401’幼苗鲜重抑制率均在5%以下,对抗甲基二磺隆看麦娘种群JTJY-1鲜重抑制率可达90%以上。杀草谱研究发现,双唑草腈+吡唑解草酯组合对除多花黑麦草及雀麦外的其他小麦田常见杂草均有很好的室内活性,而异恶唑草酮+双苯恶唑酸组合对除黑麦草、雀麦、野老鹳外的其他小麦田常见杂草均有很好的室内活性。[结论]双唑草腈+吡唑解草酯组合(210 g·hm^(-2)+6.57 g·hm^(-2))及异恶唑草酮+双苯恶唑酸(300 g·hm^(-2)+9.38 g·hm^(-2))可有效缓解药剂本身对部分小麦品种幼苗的鲜重抑制作用率,且对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JYGC、抗甲基二磺隆看麦娘种群JTJY-1、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JCJT-2以及多种小麦田常见一年生杂草的室内毒力较好,具备在小麦田使用防除抗药性禾本科杂草及常见一年生杂草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合成抑制剂 安全剂 小麦田 抗药性禾本科杂草 毒力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边鲤皮肤黑色素合成及转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韦玲静 吕业坚 +6 位作者 邹辉 文衍红 甘宝江 张桂姣 张盛 严雪瑜 叶香尘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3-460,共8页
【目的】研究影响金边鲤皮肤色素沉着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其皮肤颜色差异形成的原因,为金边鲤良种培育提供候选基因信息。【方法】基于突变型金边鲤黄色皮肤(Y组)和黑色皮肤(B组)及野生型金边鲤黑色皮肤(W组)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筛... 【目的】研究影响金边鲤皮肤色素沉着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其皮肤颜色差异形成的原因,为金边鲤良种培育提供候选基因信息。【方法】基于突变型金边鲤黄色皮肤(Y组)和黑色皮肤(B组)及野生型金边鲤黑色皮肤(W组)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分析获得部分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差异表达基因和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各基因间的相关性。【结果】依据转录组数据筛选获得ACT3、MYH2、TPM1、TPM2和TPM3共5个来源于心肌肾上腺素信号通路及与细胞动力相关的基因;除ACT3基因外,其余4个基因(MYH2、TPM1、TPM2和TPM3)在Y组皮肤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B组和W组(P<0.05,下同),与转录组分析的差异基因表达趋势一致。MC-1R、TYR、TYRP1和TYRP2等4个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在金边鲤皮肤中的表达情况为:B组皮肤中MC-1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Y组和W组;TYR、TYRP1和TYRP2基因在3组皮肤中的相对表达量排序均为W组>B组>Y组,其中W组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B组和Y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C-1R和TYR基因与ACT3、MYH2、TPM1、TPM2和TPM3基因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而TYRP1和TYRP2基因与这5个差异表达基因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CT3、MYH2、TPM1、TPM2和TPM3基因及其所在的心肌肾上腺素信号通路可能影响黑色素合成与运动,且与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存在相关性,可作为金边鲤体色变异研究中的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鲤 色素 差异表达基因 色素合成相关基因 心肌肾上腺素通路 色素沉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铆花素对黑色素瘤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中黑色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莉 霍仕霞 +2 位作者 谭雪 彭晓明 闫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紫铆花素对黑素瘤细胞A375与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共培养体系细胞增殖、酪氨酸酶(TYR)活性、黑色素合成及酪氨酸相关蛋白1(TRP-1)、酪氨酸相关蛋白2(TRP-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黑色素瘤细胞A375与角质形成细胞Hacat...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紫铆花素对黑素瘤细胞A375与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共培养体系细胞增殖、酪氨酸酶(TYR)活性、黑色素合成及酪氨酸相关蛋白1(TRP-1)、酪氨酸相关蛋白2(TRP-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黑色素瘤细胞A375与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共培养体系,以不同浓度紫铆花素处理共培养体系48 h,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氢氧化钠(Na OH)裂解法测定细胞黑色素含量,多巴氧化速率法测定黑色素细胞TYR活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TRP-1、TRP-2基因表达。结果与细胞共培养体系(即阴性对照组)比较,1.0,5.0μg·mL^(-1)紫铆花素与共培养体系细胞共孵育48 h后,可明显促进共培养细胞增殖(P<0.05或P<0.01),促进黑色素细胞TYR活性(P<0.05或P<0.01);在0.5~50μg·mL^(-1)范围内,紫铆花素可促进共培养体系黑色素合成(P<0.05或P<0.01);在0.1~0.5μg·mL^(-1)范围内,紫铆花素各剂量组TRP-1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在0.5~5.0μg·mL^(-1)范围内,紫铆花素各剂量组TRP-2 mRNA表达升高(P<0.01)。讨论紫铆花素可能通过促进TYR活性和TRP-1、TRP-2mRNA表达增强共培养体系黑色素合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铆花素 色素合成 酪氨酸酶活性 酪氨酸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植物原料(Ⅳ)——抑制黑色素合成信号通路的植物美白原料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倩倩 吴华 金建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0-597,共8页
人类的皮肤和头发的颜色取决于黑色素的数量、质量和分布。黑色素在保护皮肤免受各种环境的有害影响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而黑色素过量合成会导致严重的皮肤问题。因此,研究黑色素生物合成的信号通路调控以及探究相关的经信号通路抑制... 人类的皮肤和头发的颜色取决于黑色素的数量、质量和分布。黑色素在保护皮肤免受各种环境的有害影响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而黑色素过量合成会导致严重的皮肤问题。因此,研究黑色素生物合成的信号通路调控以及探究相关的经信号通路抑制黑色素合成的植物提取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调控黑色素生物合成的信号通路和调控因子,包括α-MSH诱导的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SCF/c-kit介导的MAPK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NO/cGMP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因子、转录因子PAX3和肝X受体。重点介绍通过调控各种信号通路抑制黑色素合成的植物提取物。这些植物提取物虽然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进行调控,但大多下调一种整合上游信号通路和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因子MITF的表达,进而降低酪氨酸酶(TYR)的表达,抑制细胞内黑色素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信号通路 色素生物合成 美白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的合成与美白产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叶希韵 朱萍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随着环境污染对大气臭氧层的不断破坏,越来越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加重了人类皮肤色素沉积异常.本文将介绍黑色素的合成过程,并综述黑色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酪氨酸酶(TYR)的调控方式和相关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还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对大气臭氧层的不断破坏,越来越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加重了人类皮肤色素沉积异常.本文将介绍黑色素的合成过程,并综述黑色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酪氨酸酶(TYR)的调控方式和相关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还介绍了影响黑色素合成的重要因素,为黑色素抑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本文还综述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类美白产品及其特点,旨在让人们重视肌肤色素沉着问题,并关注对皮肤黑色素产生进行科学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 色素合成 酪氨酸酶 调控方式 美白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紫色种皮稻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色素含量分析
14
作者 杨雅云 李舟 +5 位作者 汤翠凤 张斐斐 董超 阿新祥 王斌 戴陆园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6-125,共10页
云南紫米资源丰富多样,收集来自云南省11个地州40多个县和地区的紫色稻米资源材料141份,对其农艺性状及紫色种皮中的总黄酮、花青素含量等进行测定,并对来自不同地州的紫米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及种皮的色素含量与遗传多样性的... 云南紫米资源丰富多样,收集来自云南省11个地州40多个县和地区的紫色稻米资源材料141份,对其农艺性状及紫色种皮中的总黄酮、花青素含量等进行测定,并对来自不同地州的紫米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及种皮的色素含量与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县(市)分析单元内云南紫色米地方稻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分布于水稻11条染色体上的40对SSR引物检测出15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2.425个,每个标记的基因型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1.9469,变幅为1.4119~3.1069,筛选出4个评价云南地方紫色米资源的理想SSR标记。云南地方不同品种的紫米种皮中总酚、类黄酮含量的离散程度较低;云南地方紫米种皮中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它们关系较紧密;但花色素的含量与总酚、类黄酮、花色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云南地方紫米种皮中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和花色素含量与苯丙氨酸酶的活性相关性不显著;而各色素成分的含量与酪氨酸酶活性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但花色素含量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呈负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云南紫色种皮稻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以及色素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有利于初步探索云南优异紫色种皮的形成机制,为紫色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提供优异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紫色米资源 遗传多样性 种皮色素 色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的合成及小分子对其功能的调控 被引量:19
15
作者 彭海月 汪婷 +1 位作者 李国瑞 黄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57-3366,共10页
黑色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可以大致分为真黑素和褐黑素.它们广泛存在于微生物、高等动物和植物体内,具有自由基清除、辐射防护和热调节等功能.对人类而言,黑色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皮肤、头发以及眼睛的颜色,在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照射产... 黑色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可以大致分为真黑素和褐黑素.它们广泛存在于微生物、高等动物和植物体内,具有自由基清除、辐射防护和热调节等功能.对人类而言,黑色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皮肤、头发以及眼睛的颜色,在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照射产生有害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黑素细胞功能异常会带来一系列的皮肤问题,如黑色素瘤和白癜风等疾病.因此,调控黑色素的产生是治疗色素相关疾病的重要途径.黑色素合成过程中涉及到酪氨酸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酶等多种酶的催化和化学反应.通过小分子调控这些酶的催化过程,改变其活性及表达是调控黑色素合成的有效途径.在生物体内,黑色素都是通过生物合成的.由于黑色素的独特功能,化学家也开发了一些人工化学合成黑色素的方法.在小分子调控黑色素功能方面,已发现多种可抑制黑色素形成的小分子,这些小分子为黑色素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本文综合评述了黑色素的合成(包括生物合成与人工合成)、抑制机理以及小分子化合物对黑色素的调控,为开发安全、高效的黑色素相关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合成 功能调控 抑制机理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5种人工合成色素 被引量:50
16
作者 张婉 王覃 +3 位作者 杜宁 周悦 李津廷 张经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7-180,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饮料中5种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采用聚酰胺吸附法提取色素,通过WatersACQUITYUPLCTMBEH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0.02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为流动...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饮料中5种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采用聚酰胺吸附法提取色素,通过WatersACQUITYUPLCTMBEH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0.02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于254nm和629nm波长处检测。结果:5种人工合成色素在5.5min内完成分离,3~80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检出限为0.03~0.10mg/L,平均回收率为97.4%~107.3%,RSD为0.22%~3.2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适用于饮料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人工合成色素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糖果及调制酒中10种人工合成色素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丽芳 丁晓静 +2 位作者 解娜 赵珊 王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5-150,共6页
建立了糖果及调制酒中10种常用人工合成色素的毛细管电泳-二极管阵列检测新方法。以75μm×70 cm(有效长度60 cm)未涂敷石英毛细管为分离柱,25 min内实现了10种人工合成色素的同时分离与测定。分离电压18 kV,检测波长为214 nm。研... 建立了糖果及调制酒中10种常用人工合成色素的毛细管电泳-二极管阵列检测新方法。以75μm×70 cm(有效长度60 cm)未涂敷石英毛细管为分离柱,25 min内实现了10种人工合成色素的同时分离与测定。分离电压18 kV,检测波长为214 nm。研究了影响10种人工合成色素分离的因素,如分离缓冲溶液的浓度、pH值及添加剂的浓度等。调制酒样品过膜后直接进样,粉碎后的糖果样品经提取液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10种人工合成色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40.0、1.5~60.0、2.0~80.0、3.0~120.0 mg/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校正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检出限(RSN=3)在0.3~1.0 mg/L之间,定量限(RSN=10)在1.0~3.0 mg/L之间。方法回收率在92.1%~10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0.5%~4.4%之间。本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常规实验室中糖果及调制酒中常用10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色素 糖果 调制酒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食品中36种合成色素 被引量:27
18
作者 钱疆 杨方 +5 位作者 陈弛 陈健 张玉燕 陈章捷 薛芝敏 余孔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5-218,共4页
建立食品中36种合成色素同时测定方法。样品经热水提取,采用聚酰胺粉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用甲醇-5m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淋洗,1.8μm C18短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检测。36种合成色素线性范围在0.01~1μg/mL... 建立食品中36种合成色素同时测定方法。样品经热水提取,采用聚酰胺粉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用甲醇-5m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淋洗,1.8μm C18短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检测。36种合成色素线性范围在0.01~1μg/mL,检测低限在0.0072~0.94mg/kg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0%~106%范围,标准偏差在1.8%~9.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质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 合成色素 食品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HPLC快速测定食品中七种食用合成色素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丽 吴青 +1 位作者 林凤英 邝敏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1-85,共5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豆制品和肉制品中7种食用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偶氮玉红、诱惑红)的QuEChERS-HPLC方法。样品采用乙醇-氨水-水(7∶2∶1)超声提取,混合使用C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两种基质分散净化...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豆制品和肉制品中7种食用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偶氮玉红、诱惑红)的QuEChERS-HPLC方法。样品采用乙醇-氨水-水(7∶2∶1)超声提取,混合使用C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两种基质分散净化剂净化,浓缩后采用SunFireTM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分离。以甲醇-20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测定波长410nm和520nm。实验通过空白基质溶液稀释标准品建立校正的标准曲线,以消除基质效应。结果表明,7种食用合成色素在0.5~10μg/mL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71~0.99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3.01%~108.84%,相对标准偏差为4.53%~15.23%,方法的检出限在0.1~0.3mg/L之间,定量限在0.3~0.4mg/kg之间。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满足豆制品和肉制品中食用合成色素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用合成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7种合成色素 被引量:17
20
作者 鄢兵 胡海山 +2 位作者 张云伟 赵淑娥 芦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5-528,共4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食品中柠檬黄、新红、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和亮蓝7种人工合成色素。采用ACQUITY UPLBEHC18柱(50×2.1mm,1.7μm),以0.02mol/L的乙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食品中柠檬黄、新红、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和亮蓝7种人工合成色素。采用ACQUITY UPLBEHC18柱(50×2.1mm,1.7μm),以0.02mol/L的乙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4nm和628nm,用外标法定量。7种合成色素在1~100μg/mL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在83.5%~99.9%范围,相对标准偏差为0.57%~2.91%。该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食品中上述7种人工合成色素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 合成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