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色氨酸羟化酶、单胺氧化酶A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郭建雄 刘恩益 +4 位作者 林振强 肖爱祥 蒋泽宇 陆小兵 陈瑞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色氨酸羟化酶(TPH)基因A218C多态性和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T1460C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色氨酸羟化酶(TPH)基因A218C多态性和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T1460C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99例MOAS加权总分≥4分者纳入有攻击行为组(研究组),102例MOAS加权总分0分者为无攻击行为组(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受试者的TPH基因A218C和MAOA基因T1460C多态性。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TPH基因A218C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性别分层后结果同前;两组间MAOA基因T1460C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后显示只有在男性中研究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男性携带C等位基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2.18倍。结论未见TPH基因A218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存在关联;MAOA基因T1460C多态性与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关联,其等位基因C可能增加患者攻击行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羟化酶 单胺氧化酶A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色氨酸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韦平和 吴梧桐 张玉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应用PCR技术从E.coliJM105中扩增出长约1.4Kb的色氨酸酶基因,将其插入高表达载体pET3a的NdeI/BamHI位点,转化E.coliBL21(DE3),构建高产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SDS-PAGE电泳... 应用PCR技术从E.coliJM105中扩增出长约1.4Kb的色氨酸酶基因,将其插入高表达载体pET3a的NdeI/BamHI位点,转化E.coliBL21(DE3),构建高产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SDS-PAGE电泳和薄层扫描表明,工程菌色氨酸酶的表达量占细胞总可溶性蛋白的69.8%。酶活测定结果表明,7株工程菌色氨酸酶的活力比宿主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WW-11号比宿主菌高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PCR 克隆 表达 基因工程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从辉 石玉中 +2 位作者 吕路线 左津淮 陈红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8-479,共2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色氨酸羟化酶(TPH)基因A218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12例和正常对照168名,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色氨酸羟化酶(TPH)基因A218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12例和正常对照168名,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TPH基因A218C多态性,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TPH基因的A218C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在患者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女性患者等位基因A频率显著高于女性对照组(χ2=4.905,P=0.027,OR=1.637,95%CI:1.057~2.536)。③早发型与晚发型分裂症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患者组家族史阴性和阳性亚组间的A218C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H基因A218C多态性等位基因A可能是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羟化酶 基因 多态性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埋法固定化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合成L-色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礼生 高贵珍 +5 位作者 赵亮 曹稳根 张兴桃 陈军 焦庆才 鲍妮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0,共7页
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和氯化钙作为填充剂对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进行固定化,同时探究3种物质和菌体负载量对固定化菌影响,响应面法优化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合成L-色氨酸。固定化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最优制... 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和氯化钙作为填充剂对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进行固定化,同时探究3种物质和菌体负载量对固定化菌影响,响应面法优化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合成L-色氨酸。固定化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最优制备条件为:海藻酸钠28.92 g/L、戊二醛0.95 g/L、氯化钙19.82 g/L、菌体负载量25 g/L,底物L-丝氨酸质量浓度为10 g/L、固定化菌8 g,L-色氨酸产率为28.16%,固定化菌可连续使用15批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固定化 基因工程菌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多态性与重症抑郁发作和治疗反应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岚 方贻儒 +9 位作者 禹顺英 胡莺燕 洪武 张晨 易正辉 苑成梅 陈俊 吴志国 李则挚 黄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2-615,共4页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中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与重症抑郁发作(MDD)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设立病例组(汉族MDD患者,n=346)和对照组(汉族正常人,n=347);根据对治疗的反应,病...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中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与重症抑郁发作(MDD)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设立病例组(汉族MDD患者,n=346)和对照组(汉族正常人,n=347);根据对治疗的反应,病例组患者再分为难治性抑郁症组(TRD组,n=72)和非TRD组(NTRD组,n=274)。通过Taqm 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对TPH-2基因的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各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病例组TPH-2基因rs4570625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男性TRD组与男性NTRD组SNPs 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H-2基因rs4570625位点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男性患者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的多态可能可用于预测对治疗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抑郁发作 治疗反应 羟化酶2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羟化酶基因与青年人自杀未遂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我 冉柳毅 +4 位作者 艾明 陈建梅 靳佳佳 刘微 况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目的:探讨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roxylase 1,TPH1)基因多态性和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roxylase 2,TPH2)基因多态性与青年人自杀未遂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i MLDRTM多重SNP分型技术对102例青年自杀未遂者(自杀未遂组)和112... 目的:探讨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roxylase 1,TPH1)基因多态性和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roxylase 2,TPH2)基因多态性与青年人自杀未遂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i MLDRTM多重SNP分型技术对102例青年自杀未遂者(自杀未遂组)和112名青年健康对照(对照组)TPH1基因多态性位点rs1800532、rs211105、rs4537731、rs684302、rs7933505和TPH2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748185、rs11178997、rs1386493、rs1843809、rs4448731、rs7305115、rs9325202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基因型、等位基因、单体型频率进行比较。结果:(1)单位点分析显示:以上12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自杀未遂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体型分析显示:由TPH1基因5个位点组成的单体型G-G-C-C-G、G-G-T-T-G、G-TC-C-G、G-T-T-C-G、T-T-T-T-A频率在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TPH2基因7个位点组成的单体型G-T-G-T-T-A-G频率在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4,P=0.002),经Bonferroni校正检验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TPH2基因7个SNP位点构成的单体型G-T-G-T-T-A-G可能与增加青年人的自杀未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化酶基因1 羟化酶基因2 青年人 自杀未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改良性电抽搐治疗的疗效与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春平 黄雄 +5 位作者 何红波 余晓仪 王志杰 江妙玲 古智文 张敏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83-3185,共3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抑郁症患者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rs1386494多态性与改良性电抽搐治疗(MECT)效果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抑郁症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TPH2基因rs1386494多态性,接受...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抑郁症患者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rs1386494多态性与改良性电抽搐治疗(MECT)效果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抑郁症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TPH2基因rs1386494多态性,接受MECT治疗,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患者经MECT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THP2基因rs1386494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疗效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MD总减分及各因子分减分在不同基因型频率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CT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但其治疗效果可能与TPH2基因rs1386494多态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羟化酶2 改良性电抽搐治疗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噬菌体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的筛选
8
作者 梅运军 牟艳华 +2 位作者 石德太 胡纯 王文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96-2598,共3页
利用自发突变、紫外诱变、协同进化、紫外耦合协同进化4种方法对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WD0801进行了抗噬菌体筛选。结果表明紫外耦合协同进化法具有较好的筛选效果,筛选的42株稳定遗传的抗性菌株中有23株的长势高于出发株,11株的酶活优于... 利用自发突变、紫外诱变、协同进化、紫外耦合协同进化4种方法对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WD0801进行了抗噬菌体筛选。结果表明紫外耦合协同进化法具有较好的筛选效果,筛选的42株稳定遗传的抗性菌株中有23株的长势高于出发株,11株的酶活优于出发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菌 抗噬菌体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玉彬 王旻 +2 位作者 吴梧桐 陈劲松 钱卫德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24-627,共4页
应用PCR技术从E.coli K-12染色体DNA中扩增出长约1.4 kb的L-色氨酸酶基因,将其插入到高表达载体pTrc 99A的Ncol/Hind Ⅲ位点中,转化宿主菌E.coli JM105。经质粒大小比较和酶切鉴定,筛选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L-色氨酸缺陷菌株E.coli K-... 应用PCR技术从E.coli K-12染色体DNA中扩增出长约1.4 kb的L-色氨酸酶基因,将其插入到高表达载体pTrc 99A的Ncol/Hind Ⅲ位点中,转化宿主菌E.coli JM105。经质粒大小比较和酶切鉴定,筛选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L-色氨酸缺陷菌株E.coli K-12 MD33筛选和Suelter法测酶活力。证明重组质粒pTase 9能表达有活性的L-色氨酸酶。工程菌JM105/pTase 9的L-色氨酸酶比活力为1132 u/g湿细胞。该菌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L-色氨酸酶量约占细胞总可溶性蛋白的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PCR
全文增补中
半滑舌鳎酪氨酸酶基因(TYR)和多巴色素异构酶基因(DCT)的克隆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垚磊 李仰真 +3 位作者 王娜 马腾 赵玉柱 陈松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52,共11页
作为我国鲆鳎鱼类中的一种主要养殖品种,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有时会发生无眼侧黑化(Melanism)、有眼侧白化(Albinism)的体色异常现象。本研究克隆了半滑舌鳎体色相关的酪氨酸酶基因(TYR)和多巴色素异构酶基因(DCT)的cDNA序... 作为我国鲆鳎鱼类中的一种主要养殖品种,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有时会发生无眼侧黑化(Melanism)、有眼侧白化(Albinism)的体色异常现象。本研究克隆了半滑舌鳎体色相关的酪氨酸酶基因(TYR)和多巴色素异构酶基因(DCT)的cDNA序列,并对这2个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和时空表达分析。实验获得了TYR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长度为1620 bp,编码539个氨基酸;DCT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长度为1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结果显示,TYR和DCT在20日龄前的鱼苗体内表达量较高,尤其是在变态关键时期(15~20日龄)表达量最高,30日龄时的表达量锐减到很低水平;在其他时期的皮肤组织中,这2个基因在有眼侧正常皮肤和无眼侧黑化皮肤的表达量最高,在有眼侧白化皮肤和无眼侧正常皮肤中表达量极低;在其他时期的其他组织中,在眼睛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在脾脏和肌肉中表达量极低。研究表明,TYR和DCT基因是半滑舌鳎无眼侧黑化发生和有眼侧体色维持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为查明半滑舌鳎体色异常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基因(TYR) 多巴素异构酶基因(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色氨酸转氨酶基因SgTAR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珊 闵丹丹 +3 位作者 莫燕梅 曾娜霞 周琼 李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5-372,共8页
色氨酸转氨酶基因家族,是直接参与植物生长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该研究在罗汉果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结合RACE技术克隆罗汉果色氨酸转氨酶基因SgTAR2的全长cDNA序列和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时空表达分析。结果表明... 色氨酸转氨酶基因家族,是直接参与植物生长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该研究在罗汉果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结合RACE技术克隆罗汉果色氨酸转氨酶基因SgTAR2的全长cDNA序列和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时空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克隆所得SgTAR2的cDNA全长序列2078bp,最长ORF为1332bp,编码443个氨基酸,Gen Bank登录号为KU949381,其编码蛋白具有2个蒜氨酸酶保守结构域和多个5'-PLP结合位点,推测其可能参与催化色氨酸转氨基作用、化学防御作用、生长素生物合成等生物学过程;SgTAR2基因DNA长为4103bp,含有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其内含子具有多个高水平转录调控因子和多个与激素、环境等胁迫响应相关的作用元件,暗示SgTAR2基因内含子协同调控罗汉果生长素合成、抗胁迫反应、形态发育等生物学过程。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SgTAR2基因在罗汉果各组织器官均有表达,在雌蕊和15d幼果期表达量较高,暗示该基因参与罗汉果果实早期发育。该研究结果表明SgTAR2参与了生长素介导的罗汉果不同生长发育过程,特别对幼果及花的起始发育和器官形态建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与应激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肖雯 王朝昕 赵旭东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0-452,共3页
应激是机体对压力刺激的反应,5-HT在应激中起着重要作用。TPH2是中枢5-HT合成的关键酶,被认为是5-HT参与应激的分子机制之一。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TPH2基因的研究进展,从TPH2基因表达的节律、基因多态性等方面探讨了TPH2与应激的关系,这... 应激是机体对压力刺激的反应,5-HT在应激中起着重要作用。TPH2是中枢5-HT合成的关键酶,被认为是5-HT参与应激的分子机制之一。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TPH2基因的研究进展,从TPH2基因表达的节律、基因多态性等方面探讨了TPH2与应激的关系,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了解应激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羟化酶2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色氨酸脱羧酶GhTDC基因促进烟草BY2细胞的伸长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全亮 李榕 +2 位作者 贺怡 梁卓 李鸿彬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661-666,共6页
色氨酸脱羧酶(Tryptophan decarboxylase,TDC)在生长素(Indoleacetic acid,IAA)合成和植物器官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参与纤维发育的研究现有报道。本研究将陆地棉Gh TDC基因转化烟草BY2悬浮细胞,分析TDC在细胞伸长发育过程中的... 色氨酸脱羧酶(Tryptophan decarboxylase,TDC)在生长素(Indoleacetic acid,IAA)合成和植物器官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参与纤维发育的研究现有报道。本研究将陆地棉Gh TDC基因转化烟草BY2悬浮细胞,分析TDC在细胞伸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陆地棉胚珠和纤维组织中克隆得到Gh TDC基因,该基因的c DNA全长包含完整开放读码框为1491 bp,编码497个氨基酸的多肽,理论分子质量为54.67 ku。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h TDC蛋白是一个亲水性蛋白,其含有磷酸吡哆醛结合位点和催化结构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棉花Gh TDC与黑升麻Ar TDC的亲缘关系上较近。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Gh TDC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获得分子质量约为54 ku的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具有较高的酶催化活力。q RT-PCR结果分析结果表明,Gh TDC基因在纤维突起时期的开花前3 d和纤维快速伸长发育时期的开花后5-15 d表达丰度较高。将Gh TDC转基因转化烟草BY2悬浮细胞,烟草悬浮细胞的伸长发育获得了显著促进。本研究结果为研究Gh TDC基因在细胞伸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作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发育 脱羧酶基因 细胞伸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敲除对雄性大鼠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来鑫 樊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3,共7页
【目的】探究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敲除对雄性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和社交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五羟色胺(5-HT)系统对大鼠生长发育及行为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SD背景的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 【目的】探究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敲除对雄性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和社交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五羟色胺(5-HT)系统对大鼠生长发育及行为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SD背景的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检测成年野生型大鼠(WT)和Tph2基因敲除(第6外显子(98 bp)及其前128 bp序列被敲除)大鼠(Tph2^(KO))脑内中缝核5-HT含量;比较10周龄WT和Tph2^(KO)大鼠的体质量;统计旷场试验范式中WT和Tph2^(KO)大鼠进入中心区域的时间、次数,以及高架十字迷宫范式中WT和Tph2^(KO)大鼠进入开放臂和闭合臂的时间、次数,从而判断大鼠的焦虑水平;统计强迫游泳范式中WT和Tph2^(KO)大鼠静止漂浮的时间,评估大鼠的抑郁样行为;统计三室试验范式中WT和Tph2^(KO)大鼠探索陌生同龄同性别大鼠的时间及探索空室的时间,评估大鼠的基础社交水平;统计社交新奇测试范式中WT和Tph2^(KO)大鼠探索陌生大鼠的时间,评估大鼠的社交新奇认知能力。【结果】Tph2^(KO)大鼠大脑中缝核5-HT含量为19.08 nmoL/g,极显著低于WT大鼠大脑中缝核5-HT含量(2075.00 nmol/g)(P<0.01)。10周龄Tph2^(KO)大鼠体质量为235.90 g/只,极显著低于WT大鼠的体质量(317.90 g/只)(P<0.01)。旷场试验中Tph2^(KO)大鼠探索中心区域的时间为30.00 s,次数为6.50次,与WT大鼠(38.76 s,9.90次)无显著差异(P>0.05)。高架十字迷宫试验中Tph2^(KO)大鼠探索开放臂的时间为69.89 s,次数为5.40次,与WT大鼠(66.25 s,4.30次)无显著差异(P>0.05)。强迫游泳试验中Tph2^(KO)大鼠静止漂浮的时间(43.92 s)与WT大鼠(27.79 s)无显著差异(P>0.05)。社会互动试验中Tph2^(KO)大鼠社会互动时间为224.00 s,极显著高于探索空室的时间(12.57 s)(P<0.01);WT大鼠社交互动时间为258.00 s,极显著高于探索空室的时间(26.34 s)(P<0.01)。社交新奇认知试验中Tph2^(KO)大鼠探索陌生鼠2的时间为73.92 s,与探索陌生鼠1的时间(59.71 s)无显著差异(P>0.05);WT大鼠探索陌生鼠2的时间为124.00 s,极显著高于探索陌生鼠1的时间(69.88 s)(P<0.01)。【结论】Tph2基因敲除导致雄性大鼠大脑中缝核5-HT含量显著降低,体质量和社交新奇认知能力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化酶2 基因敲除 大鼠 焦虑行为 抑郁行为 社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巧玲 徐礼生 +4 位作者 张兴桃 李婷婷 叶静 孙玥 于婷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5期59-61,共3页
随着L-色氨酸在食品工业和医药保健等领域的开拓,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色氨酸合成酶能合成L-色氨酸,使得色氨酸合成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阐述色氨酸合成酶的性质、作用机理、酶固定化及应用,为进一步色氨酸合成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合成酶 基因工程菌 固定化 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中存在编码另一种形式的色氨酸羟化酶基因
16
作者 汪开治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9-29,共1页
Science News2003年163卷7期110页报道:已知5-羟色胺存在于脑中。它是一种与抑郁和焦虑有关的化学神经递质,并且是由色氨酸羟化酶(TPH)制造的。
关键词 羟化酶 5-羟 神经递质 基因 抑郁 焦虑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色氨酸合成酶细胞合成L-2-甲基色氨酸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礼生 王梦婷 +6 位作者 高贵珍 赵亮 张兴桃 陈军 陈红玲 姚沛琳 焦庆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3-417,共5页
利用固定化色氨酸合成酶细胞合成了L-2-甲基色氨酸,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和改性玉米秸秆纤维作为填充剂固定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并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了最优固定因素水平条件,并考察了最佳条件下该固定化菌的酶... 利用固定化色氨酸合成酶细胞合成了L-2-甲基色氨酸,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和改性玉米秸秆纤维作为填充剂固定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并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了最优固定因素水平条件,并考察了最佳条件下该固定化菌的酶活力以及其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底物L-丝氨酸质量浓度为30 g/L、温度为35℃、pH=8.0时,L-2-甲基色氨酸质量浓度达到5.3 g/L,底物L-丝氨酸转化率为41.6%,产物L-2-甲基色氨酸收率为25.3%,固定化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可连续使用12批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2-甲基 固定化 基因工程菌 玉米秸秆纤维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转运系统改造对大肠杆菌产L-色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晶 石斌超 +2 位作者 王晨阳 赵志军 史吉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57-163,共7页
近年来,转运系统改造已经成为氨基酸菌株菌种改良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工业生产菌Escherichia coli MT-01/p Trp-01为出发菌株,首先利用Red重组技术,在菌株MT-01/p Trp-01基因组上敲除了色氨酸吸收基因mtr,发酵结果表明,敲除敲除突变菌... 近年来,转运系统改造已经成为氨基酸菌株菌种改良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工业生产菌Escherichia coli MT-01/p Trp-01为出发菌株,首先利用Red重组技术,在菌株MT-01/p Trp-01基因组上敲除了色氨酸吸收基因mtr,发酵结果表明,敲除敲除突变菌的L-色氨酸产量达到35.87 g/L,与出发菌株E.coli MT-01/p Trp-01相比提高了3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三种不同启动子(Pr,Ptac,Pser A)控制下L-色氨酸分泌基因ydd G的差异表达对菌体生长及菌株产L-色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组成型启动子tac时,ydd G基因的过表达菌株L-色氨酸的产量为41.01 g/L,比mtr敲除菌株E.coli MT-11/p Trp-01的产量提高了14.3%,当采用温度诱导型启动子Pr调控ydd G基因表达时,L-色氨酸的产量与mtr敲除菌株E.coli MT-11/p Trp-01的产量相比提高了9.3%,L-色氨酸的产量达到了39.22 g/L;而采用基因ser A的天然启动子调控ydd G表达时,菌体的生长受到了明显抑制,L-色氨酸产量仅有27.1 g/L的色氨酸。综上,大肠杆菌基因mtr的敲除和基因ydd G的过表达均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菌株生产色氨酸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L- 转运系统 基因敲除 克隆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酪氨酸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晓谰 吴深基 +3 位作者 黄进强 李永娟 潘玉财 张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16-1524,共9页
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在调控动物色素合成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解tyr基因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色变异的关系,本研究对虹鳟tyr-1和tyr-2基因进行了蛋白序列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基因在野生型虹鳟(... 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在调控动物色素合成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解tyr基因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色变异的关系,本研究对虹鳟tyr-1和tyr-2基因进行了蛋白序列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基因在野生型虹鳟(虹鳟)和黄色突变型虹鳟(金鳟)体色发生的19个不同时期和成鱼13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蛋白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yr-1和Tyr-2都是亲水性蛋白,且蛋白结构主要是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yr-1基因在胚胎各时期均有表达,tyr-1基因表达量在虹鳟受精期最高,桑椹期次之,且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tyr-1基因表达量在金鳟16-细胞期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tyr-2基因分别从虹鳟囊胚期和金鳟原肠期开始表达,表达量均在心跳期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出膜后,tyr-1、tyr-2基因分别在虹鳟5日龄和金鳟3月龄表达量最高。在胚胎各时期中,tyr-1、tyr-2基因在虹鳟中表达量普遍高于金鳟,出膜后普遍低于金鳟。在各组织中,tyr-1基因在皮肤、眼睛、肾脏、肝脏等组织中有较高表达,tyr-2基因主要在皮肤、眼睛中有较高表达,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较低。以上结果表明,tyr-1和tyr-2基因与虹鳟体色变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深入阐明虹鳟体色变异机制和体色遗传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酶在大肠杆菌周质中的分泌融合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真真 林陈水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47-551,共5页
按照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合成编码"BspTI位点-连接肽(Gly-Ser-Gly-Ser-Gly-6His-Tag-Ek-site(Asp-Asp-Asp-Asp-Lys)"序列的DNA序列,利用重叠延伸拼接技术,将其与色氨酸酶基因TnaA拼接,利用BspTI和HindⅢ重组至pET-39二硫键形... 按照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合成编码"BspTI位点-连接肽(Gly-Ser-Gly-Ser-Gly-6His-Tag-Ek-site(Asp-Asp-Asp-Asp-Lys)"序列的DNA序列,利用重叠延伸拼接技术,将其与色氨酸酶基因TnaA拼接,利用BspTI和HindⅢ重组至pET-39二硫键形成蛋白DsbA基因的下游,转化表达宿主Escherichia coliBL21(DE3),成功构建分泌融合表达型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通过摇瓶培养实验研究了诱导剂浓度、诱导温度及诱导时间对色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工程菌以含2%甘油的LB为培养基,A600=0.5时,加入终浓度为0.05 mmol/L的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30℃诱导培养8 h,可在周质空间中表达高活性的色氨酸酶融合蛋白.在培养基中添加0.5%的甘氨酸,酶活可提高6.3倍.本实验首次实现了色氨酸酶基因的周质分泌融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 大肠杆菌 分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