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作品中的色彩性和声手法及其形象表现 被引量:2
1
作者 乔惟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42-43,共2页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论文也以摘要的形式集中载于《中国音乐学》今年第一期上。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这次会议的成果,本刊继而刊出另外十五篇论文摘要以利于学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和声手法 作品 中国音乐学 变和弦 对置 描写 运用 和声学 高等音乐院校 全音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彩旖旎的音响世界——德彪西单簧管《第一狂想曲》中的音乐色彩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桑吉顿珠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1-162,共2页
德彪西的单簧管《第一狂想曲》是一部看似普通的单簧管独奏,却在西方同类独奏创作史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的作品,就其原因在于这部作品显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创作思维和创作角度,从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音响思维,这也许完全得益于德彪西独树... 德彪西的单簧管《第一狂想曲》是一部看似普通的单簧管独奏,却在西方同类独奏创作史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的作品,就其原因在于这部作品显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创作思维和创作角度,从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音响思维,这也许完全得益于德彪西独树一格的印象主义创作的追求,使得德彪西在创作过程中将创作视野转向前人们从未真正关注过的音色与演奏的关系和角度,开拓了一个单簧管创作中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维度。文章通过调性和声、音区音色以及演奏技术方面音色的变化,较深刻地探析了这部作品的色彩性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簧管《第一狂想曲》 和声 音色变化 色彩性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对几部和声论著的比较分析看我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志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25,共8页
文章通过对几部有代表性的五声性和声论著中所涉及的五声性调式的和弦结构、偏音的处理方法、调式功能关系、近现代和声手法的运用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 ,尝试对二十世纪我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各种观点作一简单的归纳整理 ,以期达到... 文章通过对几部有代表性的五声性和声论著中所涉及的五声性调式的和弦结构、偏音的处理方法、调式功能关系、近现代和声手法的运用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 ,尝试对二十世纪我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各种观点作一简单的归纳整理 ,以期达到温故而知新 ,继往而开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声调式 调式功能 偏音 和弦 和弦结构 色彩和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