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5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纺纱流程下色纺纱色差对比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崇启 王玉娟 +1 位作者 刘建勇 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4,共6页
针对一种纺纱方法纺色纺纱小样被接受后,用另一种纺纱方法纺批次样时无法确保批次样与小样之间的色差可被接受的问题,将相同配比的有色纤维混合体,分别通过环锭纺、转杯纺以及快速纺3种不同的小样纺纱流程纺成纱线,绕在纸板上,再经过测... 针对一种纺纱方法纺色纺纱小样被接受后,用另一种纺纱方法纺批次样时无法确保批次样与小样之间的色差可被接受的问题,将相同配比的有色纤维混合体,分别通过环锭纺、转杯纺以及快速纺3种不同的小样纺纱流程纺成纱线,绕在纸板上,再经过测色仪测色,比较不同纺纱流程下纱线之间的色差,并对造成色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杯纺纱线与快速纺纱线之间的色差均值为0.36 CMC(2∶1),环锭纺纱线与快速纺纱线之间的色差均值为0.95 CMC(2∶1),环锭纺纱线与转杯纺纱线之间的色差均值为0.77 CMC(2∶1);造成色差的主要原因是成纱方法不同,引起纱线结构与纱线表面状态不同,进而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反射率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环锭纺 转杯纺 快速纺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差法联合显微成像技术研究枸杞颜色与其药效成分的相关性
2
作者 李俊江 徐志伟 +2 位作者 杜伟锋 李季文 毕映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1-429,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枸杞颜色、显微特征颜色与其药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借助显微成像技术联合色差法分别收集30批次枸杞样品显微特征颜色及其颜色信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样品中枸杞多糖、甜菜碱、绿原酸、阿魏酸、... 本研究旨在探究枸杞颜色、显微特征颜色与其药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借助显微成像技术联合色差法分别收集30批次枸杞样品显微特征颜色及其颜色信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样品中枸杞多糖、甜菜碱、绿原酸、阿魏酸、槲皮苷含量,联合Pearson法分析枸杞颜色、显微特征颜色与其各药效成分间相关性。枸杞外果皮表皮细胞L^(*)值与枸杞颜色L^(*)、a^(*)、b^(*)、E_(ab)^(*)值,呈现显著低度负相关(P<0.05);中果皮薄壁细胞L^(*)值与枸杞颜色L^(*)、a^(*)、b^(*)、E_(ab)^(*)值,呈现低度负相关,且与b^(*)、E_(ab)^(*)值存在显著性(P<0.05);中果皮薄壁细胞b^(*)值与枸杞颜色L^(*)、a^(*)、b^(*)、E_(ab)^(*)值,呈现低度正相关,且与a^(*)、b^(*)、E_(ab)^(*)值存在显著性(P<0.05);中果皮薄壁细胞E_(ab)^(*)值与枸杞颜色a^(*)、b^(*)、E_(ab)^(*)值,呈现低度负相关,且与a^(*)、b^(*)值存在显著性(P<0.05)。绿原酸含量与枸杞a^(*)、E_(ab)^(*)值呈低度负相关;阿魏酸含量与枸杞a^(*)、E_(ab)^(*)值呈低度正相关,且与a^(*)值存在显著性(P<0.05);槲皮苷含量与枸杞L^(*)值呈低度负相关。枸杞多糖含量与外果皮表皮细胞a^(*)值呈低度正相关;甜菜碱含量与种皮石细胞b^(*)值呈低度负相关;绿原酸含量与中果皮薄壁细胞b^(*)值呈低度负相关;阿魏酸含量与外果皮表皮细胞L^(*)、E_(ab)^(*)值呈低度负相关,与外果皮表皮细胞b^(*)值呈低度正相关,且与L^(*)、b^(*)值存在极显著性(P<0.01)。枸杞颜色及显微特征颜色与枸杞药效成分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为药材质量综合评价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色差 枸杞颜色 显微特征颜色 药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9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色差缺陷分析与控制
3
作者 任娟红 陈安忠 +1 位作者 潘吉祥 李具仓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2,共7页
针对439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冷退火酸洗过程中酸洗表面频繁出现的泛蓝和白条色差缺陷,通过直读光谱仪、材料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EDS能谱等对439表面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439表面出现泛蓝缺陷是由于冷退火酸洗过... 针对439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冷退火酸洗过程中酸洗表面频繁出现的泛蓝和白条色差缺陷,通过直读光谱仪、材料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EDS能谱等对439表面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439表面出现泛蓝缺陷是由于冷退火酸洗过程中酸洗强度不足,未将冷退火过程中生成的氧化皮酸洗干净,表面残留有蓝色光泽的致密的铁铬氧化物,宏观显示为表面泛蓝;而白条色差缺陷是因为冷退火酸洗过程中酸洗强度过大,过酸洗导致基体表面沿轧制方向形成了细小、密集、蜂窝状的点蚀坑,漫反射后宏观呈现出白条色差缺陷。调整冷退火酸洗过程中酸洗工艺,HF浓度按10 g/L、HNO_(3)浓度按110 g/L、混酸温度按44℃控制后,439表面色差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冷退火酸洗后表面均匀,再没有出现泛蓝和白条色差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9不锈钢 色差缺陷 显微组织 微观形貌 EDS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超强激光系统中消色差透镜组装调误差引入的“空-时”耦合畸变分析
4
作者 许浩天 王逍 +6 位作者 李伟 孙斌 王冀敏 卫鹏宇 母杰 李纲 左言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共9页
在超快超强激光系统中,通常会使用消色差透镜组代替普通的扩束透镜,以消除后者自身存在的色差导致的脉冲激光的“空-时”耦合(STCs)畸变。然而,消色差透镜组对装调精度要求非常高,装调误差的存在会引入新的“空-时”耦合畸变,使脉冲激... 在超快超强激光系统中,通常会使用消色差透镜组代替普通的扩束透镜,以消除后者自身存在的色差导致的脉冲激光的“空-时”耦合(STCs)畸变。然而,消色差透镜组对装调精度要求非常高,装调误差的存在会引入新的“空-时”耦合畸变,使脉冲激光的远场功率密度下降,达不到预期的消色差效果。针对工程实践中常见的几种消色差透镜组装调误差,详细分析了其引入的“空-时”耦合畸变,并且根据其对远场聚焦功率密度的影响给出了不同种类装调误差的容许范围。分析过程采用了宽光谱脉冲激光传输演化模型及厚透镜等效位相屏演化模型,该模型可以精确地表征激光近远场的“空-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激光 色差透镜 “空-时”耦合特性 装调误差 峰值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条纹投影三维测量系统色差标定与校正方法
5
作者 贾璐璐 付帅 +5 位作者 吕艳敏 王雨晴 高楠 倪育博 孟召宗 张宗华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51,共14页
针对彩色条纹投影三维测量系统,提出一种利用相位标靶的系统色差标定与校正方法。采集液晶显示(LCD)和数字光处理(DLP)投影的三通道相位,建立相位差与相机像素的色差拟合模型,通过偏差通道的伸缩变换完成相机色差校正。利用相位差反解... 针对彩色条纹投影三维测量系统,提出一种利用相位标靶的系统色差标定与校正方法。采集液晶显示(LCD)和数字光处理(DLP)投影的三通道相位,建立相位差与相机像素的色差拟合模型,通过偏差通道的伸缩变换完成相机色差校正。利用相位差反解理想红蓝通道投影像素点,生成补偿条纹完成相机色差与投影仪色差的同时校正。经过实验测得标准球板半径平均误差降至原误差的19.23%,球心距误差降至原误差的11.87%,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其可实现对彩色物体的高精度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三维测量 三颜色通道 相位标靶 色差校正 相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式预烘对纯棉针织物平幅染色预烘效率及色差的影响
6
作者 张涣东 纪柏林 +2 位作者 钟毅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159,共6页
针对纯棉针织物在平幅连续染色过程中采用接触式预烘易导致染料泳移产生色差的问题,探究了预烘温度、无机盐质量浓度、染料质量浓度、染料类型对织物接触式预烘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预烘条件;进一步探究了织物单面/双面接触热源和热风... 针对纯棉针织物在平幅连续染色过程中采用接触式预烘易导致染料泳移产生色差的问题,探究了预烘温度、无机盐质量浓度、染料质量浓度、染料类型对织物接触式预烘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预烘条件;进一步探究了织物单面/双面接触热源和热风辅助对织物正反面色差的影响;基于实验室结果在工厂进行了中试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预烘温度为70℃;硫酸钠在织物预烘过程中具有保水作用,有利于减少染料泳移从而降低织物色差;所用染料质量浓度和染料类型对织物预烘效率无影响;染料质量浓度在10~50 g/L时,织物双面接触热源有利于水分均匀散失从而减小织物色差;染料质量浓度为10、20 g/L时,不论单面还是双面接触热源,采用热风辅助均有利于减小织物色差,但染料质量浓度为30、40、50 g/L时,采用热风辅助会增加织物色差。中试结果表明,染色织物色差小于1,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针织物 平幅染色 接触式预烘 染料泳移 织物色差 中试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包光柱全息印刷品的色差计算研究
7
作者 董海平 陈志敏 +5 位作者 杨洋 彭强 李腾飞 郑文芳 公绪平 黄敏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189,共7页
目的准确评价烟包光柱全息印刷品的颜色质量。方法搜集11种56对色差值ΔE_(ab)^(*)分布在0.14~4.22的样本,组织24名印刷企业质检人员开展目视色差的比较实验,用标准化残差平方和Stress指数检验CIELAB和CIEDE2000的计算色差与人眼目视色... 目的准确评价烟包光柱全息印刷品的颜色质量。方法搜集11种56对色差值ΔE_(ab)^(*)分布在0.14~4.22的样本,组织24名印刷企业质检人员开展目视色差的比较实验,用标准化残差平方和Stress指数检验CIELAB和CIEDE2000的计算色差与人眼目视色差的一致性。结果原始CIELAB和CIEDE2000色差公式的计算性能差异不大,分别对色差公式的明度因子(k_(L))、色调因子(k_(H))和饱和度因子(k_(C))进行加权优化,结果表明,色调因子(k_(H))的加权优化表现最优,较原始色差公式有显著改善。结论以色差公式计算结果与目视概率结果的一致性最大化为优化指标,建立基于CIELAB和CIEDE2000的色差阈值,计算得到的一致性可达96.4%,能够有效提高烟包光柱全息印刷品颜色质量评价的准确性,提升企业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柱全息印刷品 色差公式 色差阈值 加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构透镜的大视场消色差与变焦技术研究进展(封面文章) 被引量:1
8
作者 干崇昊 冯文林 +4 位作者 刘相志 杨晓占 卢翔孟 崔大健 陈聪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93,共17页
超构透镜是一种基于超构表面的先进平面光学器件,可以灵活地操控入射光的振幅、相位和偏振度以满足应用需求。通过设计超构透镜中的单元结构可以实现聚焦、像差消除等多种功能。介绍了超构透镜的发展过程、基本原理和应用;根据其相位调... 超构透镜是一种基于超构表面的先进平面光学器件,可以灵活地操控入射光的振幅、相位和偏振度以满足应用需求。通过设计超构透镜中的单元结构可以实现聚焦、像差消除等多种功能。介绍了超构透镜的发展过程、基本原理和应用;根据其相位调控方式归纳为共振相位、传输相位、几何相位;根据其功能性归纳为大视场型、消色差型、变焦型;并总结了这些超构透镜的性能参数,最后讨论了超构透镜领域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超构透镜的发展趋势。主要目的是让读者全面了解超构透镜的调控机理和具体功能,并为性能优异和功能多样化的超构透镜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透镜 大视场角 色差 变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差的自适应权重亚像素渲染算法
9
作者 董家昌 温元毅 +3 位作者 郑喜凤 黄德举 毛新越 赵丽婷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75-1288,共14页
Micro-LED显示通过亚像素复用技术实现了超越显示器物理分辨率的图像呈现,从而在提升感知分辨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然而,传统针对RGB三角排布的不加权平均渲染算法容易导致颜色失真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图像显示质量和用户的观看... Micro-LED显示通过亚像素复用技术实现了超越显示器物理分辨率的图像呈现,从而在提升感知分辨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然而,传统针对RGB三角排布的不加权平均渲染算法容易导致颜色失真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图像显示质量和用户的观看体验。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色差的自适应权重亚像素渲染算法。该算法由图像预处理模块、颜色空间转换模块、自适应权重计算模块和亚像素渲染模块构成。首先,图像预处理模块对输入图像进行边界扩展,确保在后续亚像素渲染过程中不会出现越界问题。接着,颜色空间转换模块将读取到的像素进行通道分离与扩展,并从sRGB颜色空间转换至CIELab颜色空间。随后,自适应权重计算模块通过计算像素间色差的极差实现场景匹配,为输出亚像素赋值。若未能匹配到对应场景,则选取中心像素,并根据相邻像素的色差计算权重值。最后,亚像素渲染模块依据权重值计算输出亚像素的灰度值,完成最终图像的渲染。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不加权平均亚像素渲染算法,本文提出的基于色差的自适应权重亚像素渲染算法在DIV2K数据集上的表现更为优异。具体而言,均方误差降低了14.53761,峰值信噪比提升了0.82821 dB,结构相似度提高了0.01496,特征相似性指数提高了0.00083,视觉信息保真度提高了0.00966。该算法显著抑制了颜色失真问题,有效提升了显示质量及用户的观看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LED 亚像素复用 色差 自适应权重分配 亚像素渲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复合纳米结构消色差超透镜设计与优化
10
作者 李昭慧 潘亚晴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7,共7页
利用粒子群算法结合遗传算法,针对宽波段下的双层超透镜进行分层设计与优化,以实现双层复合纳米结构超透镜聚焦与消色差性能提升。首先,研究凹凸超透镜所需的微纳单元结构的光学调制特性,通过数值仿真软件Lumerical来扫描固定高度下微... 利用粒子群算法结合遗传算法,针对宽波段下的双层超透镜进行分层设计与优化,以实现双层复合纳米结构超透镜聚焦与消色差性能提升。首先,研究凹凸超透镜所需的微纳单元结构的光学调制特性,通过数值仿真软件Lumerical来扫描固定高度下微纳单元结构的半径构建相位数据库。之后,根据双层超透镜所需的相位轮廓逐层优化,即在相位数据库中找到最佳半径-相位矩阵,即每层超透镜每个位置上对应最佳的单元结构。最后,根据优化结果逐层构建双层超透镜,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双层超透镜可以实现近红外波段(1000 nm,1250 nm)的聚焦,且消色差效果优于同焦距下的单层超透镜。此超透镜为近红外波段双层复合纳米结构超透镜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超透镜 色差 单元结构 近红外波段 聚焦光斑半径 艾里光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差仪在烤烟上部烟叶成熟度判别和烘烤过程中的应用
11
作者 邓双跃 聂忠扬 +4 位作者 刘红峰 宋泆洋 杨玲 王博 廉云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2期4-7,共4页
上部烟叶采收成熟度直接影响烤后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当前生产中多为人工直观判断和描述性判断。试验采用色差仪测定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烘烤过程中L^(*)(Lightness)、a^(*)(Green-Red axis)、b^(*)(Blue-Yellow axis)值的动态变化。结果显... 上部烟叶采收成熟度直接影响烤后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当前生产中多为人工直观判断和描述性判断。试验采用色差仪测定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烘烤过程中L^(*)(Lightness)、a^(*)(Green-Red axis)、b^(*)(Blue-Yellow axis)值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起始点L^(*)值和a^(*)值差异较大,可作为上部烟叶成熟度判断指标,L^(*)值在52.03~60.01,a^(*)值在-7.74~-2.90为适宜采收成熟度。b^(*)值在起始点差异较小,烘烤过程中逐渐变大,最后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间表现出差异,可作为烘烤过程中监测指标和烤后烟叶等级辅助判别指标,烤后烟叶b^(*)值控制在39.42~42.76为适宜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差 烟叶成熟度 烘烤 烤烟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方法对铝合金焊接接头微弧氧化色差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瑞琳 张梦莹 +3 位作者 门正兴 雷正 杨峰 朱宗涛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39,共8页
目的分析铝合金焊接接头微弧氧化过程中色差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单激光和激光-MIG复合焊2种焊接方法焊接2A12铝合金,利用RGB值定性描述不同焊接试样的色差差异大小,采用金相、SEM和微区XRD观察2A12铝合金单激光和激光-MIG复合焊接头微... 目的分析铝合金焊接接头微弧氧化过程中色差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单激光和激光-MIG复合焊2种焊接方法焊接2A12铝合金,利用RGB值定性描述不同焊接试样的色差差异大小,采用金相、SEM和微区XRD观察2A12铝合金单激光和激光-MIG复合焊接头微弧氧化前后的组织、微观形貌和表面物相组成。结果经微弧氧化处理后,2A12铝合单激光焊焊件的焊缝和母材之间无明显色差,2A12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焊件的焊缝和母材之间存在明显色差,结合金相组织、表面和截面的SEM形貌以及表面EDS和XRD测试分析结果可知,成分和表面熔融物颗粒的大小不同是铝合金焊接接头微弧氧化色差形成的主要原因,焊接接头的组织对铝合金焊接接头微弧氧化色差的产生没有影响。结论单激光焊接接头微弧氧化后的氧化色差较激光-MIG复合焊接头的小;铝合金(2A12)焊接接头产生氧化色差主要是因为焊接接头的成分和表面熔融物颗粒大小不同,而组织对色差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单激光 激光-MIG 微弧氧化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优良观赏白及属花色色差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文俊 姜丽琼 +6 位作者 浣杰 高素萍 雷霆 肖前刚 申萍 杨洪燕 何周建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对西南地区优良观赏白及属花色色差进行测定和分析,探究其与生长特性的相关性。收集西南地区白及、黄花白及、小白及种质资源,测量表观性状并在标准光源D65下测定花瓣颜色,利用CIELab颜色系统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可划分为紫色、深紫、... 对西南地区优良观赏白及属花色色差进行测定和分析,探究其与生长特性的相关性。收集西南地区白及、黄花白及、小白及种质资源,测量表观性状并在标准光源D65下测定花瓣颜色,利用CIELab颜色系统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可划分为紫色、深紫、粉紫、淡紫、粉、淡橙、淡黄和黄色等8个色系。花色色差与花期、株高、花茎高具备显著的相关性,色差评价模型的建立可以为观赏白及属良种选育与亲本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属 色差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包装材料数字图像的RGB颜色空间色差评价方法研究
14
作者 吴桂兵 丁碧军 +5 位作者 程晓地 张钦 陈阳 陈畑 罗红兵 王岩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69-179,共11页
目的解决包装材料复杂颜色区域色差评价,目测检验方法存在判定标准复杂、结果一致性差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包装材料高清数字图像的RGB颜色空间色差评价方法。通过搭建高清数字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包装材料标准样(上限、中限、下限)... 目的解决包装材料复杂颜色区域色差评价,目测检验方法存在判定标准复杂、结果一致性差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包装材料高清数字图像的RGB颜色空间色差评价方法。通过搭建高清数字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包装材料标准样(上限、中限、下限)的全幅数字图像。通过采用RGB颜色空间降维的方法,对标准样测试区域的颜色空间进行离散边界拟合,构建标准样品测试区域的三限样RGB色差模型,与测试样对应测试区域的颜色空间进行对比;根据颜色空间模型的一致性判定测试样色差是否合格。结果对比多种离散边界拟合模型,采用滚球法边缘拟合模型的包含率和多出率分别达到100%、78.9%,模型拟合效果最佳。通过对包装材料色差缺陷样验证测试,采用上述色差评价方法准确率达到100%。结论本文提出的滚球法颜色空间边缘拟合模型和色差评价方法,可实现对包装材料复杂颜色区域的色差合格性判定,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的智能化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材料 数字图像 RGB颜色空间 三限样RGB色差模型 离散边界拟合 色差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铝5A06材料化学氧化膜的色差控制技术
15
作者 仝晓刚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89,共5页
设计并加工了铝5A06的热处理、氩弧焊以及电子束焊工艺样件。分别对3种样件进行了SEM形貌分析、能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法均在样件表面生成了氧化膜,氩弧焊、电子束焊样件在热影响区、焊缝区形成了第二相。首先采用30%的盐酸去... 设计并加工了铝5A06的热处理、氩弧焊以及电子束焊工艺样件。分别对3种样件进行了SEM形貌分析、能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法均在样件表面生成了氧化膜,氩弧焊、电子束焊样件在热影响区、焊缝区形成了第二相。首先采用30%的盐酸去除热处理、氩弧焊以及电子束焊样件表面的氧化膜,然后按照1∶3的比例采用HF酸和HNO_(3)的混合酸对3种样件进行酸侵蚀,最后对其进行化学氧化处理,结果表明3种样件表面的化学氧化膜色泽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铝5A06 化学氧化膜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环境下钛合金激光熔覆的表面色差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清清 张津超 +3 位作者 王恒 曹宇鹏 苏波泳 花国然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63,199,共9页
目的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范围,在开放环境下获得性能良好的钛合金激光熔覆层。方法以氧含量衡量熔覆层的氧化程度,研究不同表面色差值下的氧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率和气体流量为控制变量,利用分光测色仪检测熔... 目的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范围,在开放环境下获得性能良好的钛合金激光熔覆层。方法以氧含量衡量熔覆层的氧化程度,研究不同表面色差值下的氧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率和气体流量为控制变量,利用分光测色仪检测熔覆层表面色差并以之来量化熔覆层表面颜色,以表面色差作为响应指标,基于响应面法建立熔覆层表面色差与熔覆工艺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随着色差值的增加,熔覆层中的氧含量增加。激光功率对色差的影响要大于扫描速度,激光功率越大,色差值越大;低激光功率和高送粉速率可获得较小的色差值;扫描速度和送粉速率的交互作用对色差的影响较小;气体流量的变化对色差的影响较为显著,为了获得较小的色差,可增大气体流量。根据表面色差模型,当激光功率为950~1090W,扫描速度为5~7mm/s,送粉速率为1.15~1.65g/min,气体流量为24~32L/min进行工艺参数组合时,可获得满足熔覆条件的表面色差值。结论可用色差来表征熔覆层表面颜色,极限表面色差值为5.09,并得到了合适的激光熔覆工艺窗口。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所得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吻合,证明了本文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钛合金 工艺参数 响应面法 表面色差 开放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差仪的茶树叶色量化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代祥 梅菊芬 +1 位作者 杨亦扬 王玉花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1,共10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叶色茶树群体的叶色关系及分布规律,确定茶树叶色定量描述的最佳色差仪参数,为叶色描述、分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0个茶树品种(或株系)为研究对象,用色差仪测定叶片的明度(L^(*))、红度(a^(*))、黄度(b^(...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叶色茶树群体的叶色关系及分布规律,确定茶树叶色定量描述的最佳色差仪参数,为叶色描述、分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0个茶树品种(或株系)为研究对象,用色差仪测定叶片的明度(L^(*))、红度(a^(*))、黄度(b^(*))、彩度(C^(*))、总色值(E^(*))、色调角(h)和饱和度(S^(*)),开展包括正态性检验、主成分分析、非参数多重比较、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分析。[结果]由黄色、绿色到紫绿色,叶片的L^(*)、b^(*)、C^(*)、E^(*)和S^(*)值逐渐降低,a^(*)值先降后升。h值在绿色茶树中最大,紫绿色与黄色茶树没有显著差异。7个参数在绿色茶树中多为正态分布,而在黄色、紫绿色茶树中多为偏态,说明黄色和紫绿色茶树所受选择压力大于绿色茶树。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颜色茶树群体之间主要是明度和饱和度存在差异,群体内主要是红绿度存在差异。多重比较结果显示,S^(*)值对不同品种(株系)茶树叶色的区分度最佳,a^(*)值最差。当欧式距离为8.78时,120个茶树品种(株系)被聚为3类,与目测法的分类一致。L^(*)、b^(*)、C^(*)、E^(*)和S^(*)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都在0.70以上;a^(*)值与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为0.76。[结论]S^(*)值对不同品种茶树叶色区分度最佳,同时与叶绿素和花色苷含量均有较强的相关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叶绿素与花色苷含量,可以选定饱和度S^(*)作为精准评价茶树叶片颜色的最佳色差仪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色 色差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差对星敏感器成像模型参数影响分析与补偿 被引量:1
18
作者 牛延召 魏新国 李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193,共8页
星敏感器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标定以获取准确的成像模型参数值来保证姿态测量精度。现有标定方法采用单一谱段光源模拟恒星成像未考虑恒星光谱特性,色差导致标定的模型参数值和真实值存在差异。为提高模型参数准确度,首先建立了... 星敏感器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标定以获取准确的成像模型参数值来保证姿态测量精度。现有标定方法采用单一谱段光源模拟恒星成像未考虑恒星光谱特性,色差导致标定的模型参数值和真实值存在差异。为提高模型参数准确度,首先建立了光谱差异下星敏感器恒星成像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色差对不同光谱型恒星成像模型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三个典型谱段模拟恒星成像,利用三谱段成像位置信息来推算不同光谱型恒星在星敏感器工作谱段范围内成像位置,以实现对任意光谱型恒星成像模型参数的补偿。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利用单一谱段标定参数测量的星角距,该补偿方法测量的星角距均方根误差降低了40.81%,有效减小了色差对星矢量测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参数补偿 成像建模 色差 标定 恒星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色差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学深 朱勇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1,共8页
随着纺织品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购买衣物的色差要求越来越高,织物色差检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解决目前传统色差检测方法速度慢、准确性差等问题,综述了使用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色差检测方法。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能够快速、准确... 随着纺织品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购买衣物的色差要求越来越高,织物色差检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解决目前传统色差检测方法速度慢、准确性差等问题,综述了使用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色差检测方法。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被测织物与标准织物之间的色差。从色差产生的原因和两种传统色差检测方法出发,分析了传统色差检测方法的不足,总结了基于机器视觉色差检测的一般步骤,并具体评述了图像预处理、颜色空间转换、色差计算与色差评价等4个方面的技术,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进行概述,清晰地呈现出该领域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织物色差 色差计算 色差评价 织物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彩色正交条纹的串扰与色差补偿方法
20
作者 马凤 倪育博 +6 位作者 孟召宗 高楠 杨泽青 张国锋 尹伟 赵洪伟 张宗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6-246,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彩色正交条纹逐像素校正串扰及色差的方法。通过投影正交彩色条纹图,建立串扰系数与平均光强、背景光强的数学模型及不同光通道间的像素匹配关系,完成串扰的消除及通道间色差的校正。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 提出一种基于彩色正交条纹逐像素校正串扰及色差的方法。通过投影正交彩色条纹图,建立串扰系数与平均光强、背景光强的数学模型及不同光通道间的像素匹配关系,完成串扰的消除及通道间色差的校正。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得测量标准台阶的测量误差从未补偿时的0.647 mm降低为0.031 mm。与传统的串扰和色差补偿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的测量精度提高了0.014 mm,且所需采集的条纹图的数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能够有效地提高条纹投影技术的测量效率及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 三维测量 串扰 色差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