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脉酸模根中一新的色原酮苷类化合物(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海鹏 王振月 +2 位作者 程建蕊 李瑞明 王宗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89-191,共3页
从毛脉酸模根(Rumexgmelini Turcz.)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色原酮苷和5个已知化合物,应用波谱学方法及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2,5-dimethyl-7-hydroxychromone-7-O-β-glucopyranoside(1),nepodin-8-O-β-D-glucopyranoside(2),10-hy... 从毛脉酸模根(Rumexgmelini Turcz.)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色原酮苷和5个已知化合物,应用波谱学方法及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2,5-dimethyl-7-hydroxychromone-7-O-β-glucopyranoside(1),nepodin-8-O-β-D-glucopyranoside(2),10-hydroxyaloin A(3),10-hydroxyaloin B(4),5-methoxyl-1(3H)-benzofuranone-7-O-β-D-glucopyranoside(5),phenylethyl-O-α-L-arabinopyranosy-(1→6)-O-β-D-glucopyranoside(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3~6首次从酸模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脉酸模 色原酮苷 酸模素 10-羟基芦荟 苯丙呋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闽产圆齿野鸦椿中两种色原酮碳苷的含量 被引量:10
2
作者 倪林 邱亚铁 +2 位作者 李艳蕾 邹小兴 徐会有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圆齿野鸦椿中两个成分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8-C-β-D-葡萄糖苷(A)和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C-β-D-葡萄糖苷(B)的方法,并测定了这两个成分在闽产圆齿野鸦椿枝条、叶片、果皮和种子中的含量。结果表明:HPLC... 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圆齿野鸦椿中两个成分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8-C-β-D-葡萄糖苷(A)和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C-β-D-葡萄糖苷(B)的方法,并测定了这两个成分在闽产圆齿野鸦椿枝条、叶片、果皮和种子中的含量。结果表明:HPLC测试条件为色谱柱Dikma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体积比),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6 nm,柱温30℃,检测时间15 min时,化合物A和B分别在2.000 2~20.002 0μg和2.001 6~20.016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2%和99.77%,RSD均小于1.00%(n=6)。HPLC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为今后圆齿野鸦椿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应用方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鸭椿属 高效液相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配施氮磷钾与微肥对圆齿野鸦椿色原酮碳苷的影响
3
作者 李金燃 李俊伟 +1 位作者 张培兰 邹双全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72-76,共5页
为探讨施肥对圆齿野鸦椿果皮高抗炎物质色原酮碳苷(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8-c-β-d-葡萄糖苷和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c-β-d-葡萄糖苷)含量的影响,采用L18(35)正交试验设计,选取4年生圆齿野鸦椿幼树,设置生物炭、氮、磷、钾... 为探讨施肥对圆齿野鸦椿果皮高抗炎物质色原酮碳苷(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8-c-β-d-葡萄糖苷和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c-β-d-葡萄糖苷)含量的影响,采用L18(35)正交试验设计,选取4年生圆齿野鸦椿幼树,设置生物炭、氮、磷、钾元素肥与微肥施肥配比,并设空白对照组,共19个处理。经方差、相关性、线性回归和隶属函数等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元素肥单施效果不明显,钾肥与微肥使isobiflorin(B1)和biflorin(B2)含量较大;配施时,B1、B2含量在T16处理时最大,分别为24.39、24.93 mg·g^(-1),与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一致;B1和B2含量相关性为0.999,显著度<0.00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B2=-0.082+1.026×B1。综上,T16处理是色原酮高含量药用林培育的施肥方案,圆齿野鸦椿存在体内互相转换的可能。本研究为其科学培育与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齿野鸦椿 生物炭 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齿野鸦椿中isobiflorin和biflorin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艳蕾 黄闰玲 +7 位作者 邱亚铁 陈景新 张雅萍 姚诗茹 邹双全 倪林 蔡文杰 胡亚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4-209,共6页
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圆齿野鸦椿果皮中的活性物质isobiflorin和biflorin,分别考察了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对提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及数据分析,进一步优... 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圆齿野鸦椿果皮中的活性物质isobiflorin和biflorin,分别考察了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对提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及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超声提取圆齿野鸦椿中isobiflorin和biflorin的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6 min、乙醇体积分数62%、液料比15∶1;isobiflorin和biflorin总提取率模型的预测值为0.601%.通过试验验证发现,在此最佳提取工艺下,总提取率为(0.602±0.002)%,与预测值接近,两者的相对误差为0.17%,说明通过响应面优化的圆齿野鸦椿果皮中isobiflorin和biflorin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齿野鸦椿 BOX-BEHNKEN设计 超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