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状况调查
1
作者 徐特龙 张亚淋 +10 位作者 白璐璐 李烈飞 姜亚军 王少玲 张文竹 李颖 王瑞 张必科 卢金星 吴媛 遇晓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特征,为有效防控艰难梭菌感染的潜在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2022年在海南地区4家医院中收集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RT-PCR检测艰难梭菌,并进行厌氧培养...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特征,为有效防控艰难梭菌感染的潜在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2022年在海南地区4家医院中收集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RT-PCR检测艰难梭菌,并进行厌氧培养分离艰难梭菌,对所有分离株使用PCR法检测毒素基因及MLST分型,采用E-test条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共收集205份样本,其中核酸阳性率为10.73%(22/205),共分离17株艰难梭菌。在所有分离株中,有1株为非产毒艰难梭菌,16株为产毒株(tcdA/B+)。MLST共发现15个ST型别,其中ST3(clade 1)、ST5(clade 3)各2株,其余ST型均各一株,并发现一株新ST型别。药敏结果表明,分离艰难梭菌对克林霉素(58.8%)、红霉素(47.1%)、莫西沙星(23.5%)以及利福平(11.8%)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此外,所有分离菌株均对万古霉素、甲硝唑、氯霉素、美罗培南和四环素敏感。结论海南省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的感染多为产毒株,分子分型具有高度的离散特征,优势克隆群不明显,但clade 3群菌株分离率高于既往其他地区报道,应加强开展艰难梭菌的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 艰难梭菌感染 腹泻 耐药性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护理及防控
2
作者 毕夏菁 杨芷 +1 位作者 赵平 童晓飞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1,共8页
目的 本研究探讨神经外科艰难梭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及在院内监测条件下,及时且严格落实院内防控和个人卫生措施在控制院内艰难梭菌交叉传播的实效性,以及临床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艰难梭菌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单位自2011年1月开始进行... 目的 本研究探讨神经外科艰难梭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及在院内监测条件下,及时且严格落实院内防控和个人卫生措施在控制院内艰难梭菌交叉传播的实效性,以及临床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艰难梭菌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单位自2011年1月开始进行艰难梭菌院内传播监测,其间发现神经外科病房出现艰难梭菌交叉传播,通过科室感控责任护士监督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加强临床护理,同时继续监测病房艰难梭菌流行;并将分离培养的艰难梭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了解监测不同时期艰难梭菌的基因特征。结果 本研究涵盖神经外科3个楼层的病房(病房一、病房二和病房三)住院腹泻患者,共计分离得12株艰难梭菌,主要为ST35和ST37,分离率为10.9%(12/110)。在监测前期,通过PCR-核糖体分型发现不同楼层的菌株之间存在同源性。在院感科督查下,由感控责任护士规范化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并对艰难梭菌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在后续监测过程中未发现艰难梭菌的交叉流行。通过对分离到的艰难梭菌全基因组数据分析,发现交叉传播菌株属于携带多重耐药基因的ST-37型艰难梭菌。结论 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严格落实院内防控和个人卫生措施是减少院内传播和实现医院感染控制至关重要的措施。同时,精细化的临床护理能改善神经外科艰难梭菌感染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艰难 神经外科 临床护理 隔离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感染:亟需从幕后走到台前
3
作者 陈云波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C.difficile infection)是一种重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在美国,每年大约有46万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由此额外增加的医疗费用超过46亿美元;在欧洲,每年因艰难梭菌而感染的患者超过12万,其...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C.difficile infection)是一种重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在美国,每年大约有46万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由此额外增加的医疗费用超过46亿美元;在欧洲,每年因艰难梭菌而感染的患者超过12万,其中死亡人数有1万4千人。与艰难梭菌感染在欧美国家受到日益关注不同,我国医学领域对艰难梭菌感染的认识和关注尚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医院获得性感染 医学领域 死亡人数 INFECTION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综合性医院血液病患者艰难梭菌感染分子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
4
作者 郑丽思 赵帆 +1 位作者 朱嘉梁 吕涛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目的回顾性调查4年期间某综合性医院血液病患者艰难梭菌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用核糖体分型技术分析艰难梭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院内传播的风险。方法2019年7月—2023年7月,从血液病房患者腹泻粪便样本中分离出艰难梭菌;用聚合酶链式反... 目的回顾性调查4年期间某综合性医院血液病患者艰难梭菌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用核糖体分型技术分析艰难梭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院内传播的风险。方法2019年7月—2023年7月,从血液病房患者腹泻粪便样本中分离出艰难梭菌;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毒素基因tcdA、tcdB和二元毒素基因(cdtA、cdtB);毛细管凝胶电泳核糖体分型技术对产毒菌株进行分型研究。结果共分离得到130株产毒艰难梭菌,其中毒素A和B均阳性(A+B+)菌株116株(116/130,89.2%);毒素A阴性而毒素B阳性(A-B+)菌株14株(14/130,10.8%);130株产毒菌株中二元毒素阳性菌株7株(A+B+CDT+)(7/130,5.4%)。PCR核糖体分型将130株产毒艰难梭菌分为9个克隆群,同源性分析发现产毒素艰难梭菌在不同楼层病房之间以及同一病房不同时间有一定的流行。结论针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血液恶性疾病患者,应提高临床医生对艰难梭菌感染的诊疗意识;同时可应用相应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监测聚集性病例菌株,对污染的医疗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实施有效的感染控制,从而减少艰难梭菌院内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血液病 PCR核糖体分型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艰难梭菌感染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美 史海涛 +5 位作者 姜炅 曾虹 沙素梅 陈芬荣 王燕 刘欣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上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内镜下套扎、电切等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技术,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完整切除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出血、穿孔、感染等相关并发症。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是定植于人类肠道内的...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上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内镜下套扎、电切等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技术,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完整切除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出血、穿孔、感染等相关并发症。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是定植于人类肠道内的厌氧性细菌,同时也是条件致病菌,通常发生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人群中。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术会破坏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为艰难梭菌更容易进入肠黏膜组织并引发感染提供可能。目前,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合并艰难梭菌感染(CDI)病例少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结肠息肉经内镜治疗术后出现艰难梭菌感染,并对其可能发病原因及内镜下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治疗术 艰难梭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诊治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雪妹 吴允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2-316,共5页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是指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所致的感染。具备相应临床症状(通常是腹泻),并且实验室检测到艰难梭菌毒素(粪便培养产毒艰难梭菌阳性或结肠镜检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假膜...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是指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所致的感染。具备相应临床症状(通常是腹泻),并且实验室检测到艰难梭菌毒素(粪便培养产毒艰难梭菌阳性或结肠镜检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假膜性肠炎)即可诊断[1]。艰难梭菌感染是导致医院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流行病学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DIARRHEA 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治 艰难毒素 假膜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感染实验室检测方法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昊 徐修礼 张瑞雪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3,共5页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阳性芽孢杆菌,1935年首次在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中被分离出来。1978年起人们发现该细菌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医院性腹泻及假膜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体。
关键词 艰难 艰难梭菌感染 培养 基因检测 分子生物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艰难梭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会与感染病学会2010年更新 被引量:7
8
作者 徐少华 黄海辉 李光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26-427,共2页
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艰难梭菌感染的诊疗水平,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会(SHEA)与感染病学会(IDSA)组织了相关学科的专家对成人艰难梭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该指南发表在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10,31... 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艰难梭菌感染的诊疗水平,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会(SHEA)与感染病学会(IDSA)组织了相关学科的专家对成人艰难梭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该指南发表在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10,31:431-455。该指南的修订基于良好的证据以及临床经验,因此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治疗及预防艰难梭菌感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将其主要内容摘译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诊断 治疗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艰难梭菌感染致假膜性肠炎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关俊 何磊燕 +3 位作者 王玉环 王传清 黄瑛 俞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79,共3页
1病例资料 患儿,女,6岁,以“反复腹痛1月余,黏液便10 d”为主诉,于2016年11月10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消化科。患儿3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为40℃,热型无规律,无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关键词 假膜性肠炎 艰难梭菌感染 消化科 黏液便 血常规检查 热型 结肠镜检查 反复腹痛 中毒性巨结肠 肠道群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医院流行病学会和感染性疾病协会成人艰难梭菌感染临床指南(2010)摘译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克菊 胡必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16-318,共3页
本指南旨在改进成人艰难梭菌感染的诊断和处置。艰难梭菌感染,可根据症状(通常是腹泻)、粪便监测到艰难梭菌毒素或产毒素的艰难梭菌,或结肠镜或组织病理学发现假膜性结肠炎进行诊断。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腹泻 假膜性肠炎 感染治疗 诊断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粪菌移植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丽平 寇彩艳 +3 位作者 张志刚 张彩云 孟文勃 田金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22-1228,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粪菌移植(FMT)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CDI)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关于FMT治疗RCDI的随机对照试验研... 目的系统评价粪菌移植(FMT)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CDI)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关于FMT治疗RCDI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月16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研究,包括756例患者。11篇研究均报告了FMT治疗RCDI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其中7篇研究无发生不良反应的具体数值,仅进行描述性分析。另4篇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冰冻粪菌相比万古霉素或非达霉素治疗RCDI后、冻干粪菌治疗RCDI后、新鲜粪菌治疗RCDI后,以及新鲜粪菌相比自体粪菌治疗RCDI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现有证据显示FMT治疗RCDI安全有效,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与粪菌移植无直接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艰难梭菌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菌移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晓敏 仝巧云 刘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4-577,共4页
艰难梭菌是医院环境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滥用抗生素将降低内源性肠道菌群的定植抗性,易发生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difficile infection,CDI)。艰难梭菌主要通过分泌毒素A、毒素B及二元毒素导致肠黏膜炎症和艰难梭菌相关... 艰难梭菌是医院环境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滥用抗生素将降低内源性肠道菌群的定植抗性,易发生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difficile infection,CDI)。艰难梭菌主要通过分泌毒素A、毒素B及二元毒素导致肠黏膜炎症和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diarrhea,CDAD)。CDAD随着其发病率、复发率及病死率不断增加,遂成为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的一个新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移植 艰难相关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美国艰难梭菌感染的诊断、治疗、预防指南解读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井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8期76-78,共3页
艰难梭菌是唯一能引起院内感染的厌氧菌,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病原体中唯一能形成芽孢的细菌。艰难梭菌是一种苛养厌氧菌,其繁殖体在离开肠腔通常24小时内死亡,其芽孢体对一般清洁和消毒措施有很强的抵抗力,可存在于环境中达数月之久[1... 艰难梭菌是唯一能引起院内感染的厌氧菌,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病原体中唯一能形成芽孢的细菌。艰难梭菌是一种苛养厌氧菌,其繁殖体在离开肠腔通常24小时内死亡,其芽孢体对一般清洁和消毒措施有很强的抵抗力,可存在于环境中达数月之久[1]。芽孢体通过胃时不被胃酸杀死并进而在肠道产生毒素并引起疾病。艰难梭菌可栖生于人或动物肠道,可通过粪-口途径引起外源性感染,也可以在大量抗菌药物使用后由肠道栖生的艰难梭菌引起内源性感染。艰难梭菌感染引起大肠内膜炎的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腹泻、发热、腹痛、便血。也可引起败血症、肠穿孔及腹腔感染,在老人及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中甚至导致死亡。艰难梭菌感染人潜伏期不甚明确,其发病可短致一周也可长达抗菌药物使用结束后三个月。随着艰难梭菌感染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有关艰难梭菌感染的防治、检测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CDI 药物使用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艰难梭菌感染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丽志 陈丽丹 +3 位作者 肖斌 甘燕玲 李林海 王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48-1653,共6页
目的评价3种艰难梭菌感染(CDI)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为CDI寻找合适的诊断方案。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总医院2016年5月~12月疑似CDI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70例,采用3种方法进行检测:(1)培养法;(2)酶联荧光法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CDAB)... 目的评价3种艰难梭菌感染(CDI)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为CDI寻找合适的诊断方案。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总医院2016年5月~12月疑似CDI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70例,采用3种方法进行检测:(1)培养法;(2)酶联荧光法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CDAB)和谷氨酸脱氢酶(GDH);(3)q-PCR扩增艰难梭菌特异性基因tpi和毒素基因(tcd A/tcd B)。以培养法的检测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3种方法的诊断指标。结果收集粪便样本70例,分离艰难梭菌13例(18.57%),其中产毒株6例(8.57%)。q-PCR法鉴定tpi基因阳性17例,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31%、91.23%、70.59%、98.11%、91.43%,均高于GDH法(84.62%、84.21%、55.00%、96.00%、84.29%)(χ~2=24.881,P<0.001),且q-PCR扩增tcd A/tcd B的敏感度(66.67%)优于CDAB(33.33%)(χ~2=35.918,P<0.001)。结论 CDAB检测和q-PCR法特异性较高,GDH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3者均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q-PCR法检测CDI具有时效性强,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适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诊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治疗策略及新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银莉 洪守强 +4 位作者 陈渺渺 苏少硼 崔润博 赵西林 牛建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5-1117,共13页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因导致医院内腹泻备受关注。由于C. difficile的分离培养需要在厌氧状态下实现,这给国内外研究者带来非常大的限制和挑战。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主要采取抗生素和粪便微生物群移...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因导致医院内腹泻备受关注。由于C. difficile的分离培养需要在厌氧状态下实现,这给国内外研究者带来非常大的限制和挑战。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主要采取抗生素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据统计艰难梭菌感染(C. difficile infection, CDI)经万古霉素治疗后复发率高达30%,死亡率达15%,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许多国家在大力开发有效的新型药物来治疗CDI。本文根据目前的临床治疗现状和正在开发中的新药物进行了简要总结,更新了目前5种已有临床实验的新型抗菌药物和11种新开发的不同抗菌剂,前者包括ridinilazole、surotomycin、cadazolid、CRS3123和DS-2969b;后者包括黄芩苷、rhodomyrtone、OPS-2071、rakicidin B、依拉环素、双环胍、CM-A、月桂酸、NCK-10、Raja 42和AJ-024。针对现有临床前和临床抗菌数据,将这些潜在药物与传统抗生素进行比较,分析其所具有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特征优势,以期为CDI的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 艰难梭菌感染 临床治疗 新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芊 刘瑶 +1 位作者 李敏 秦娟秀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3-488,共6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艰难梭菌感染(CDI)的危险因素,旨在治疗基础疾病时提前干预,从而在源头上降低艰难梭菌的感染率。方法采用1∶2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CDI现状,入组CDI患者59例,同...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艰难梭菌感染(CDI)的危险因素,旨在治疗基础疾病时提前干预,从而在源头上降低艰难梭菌的感染率。方法采用1∶2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CDI现状,入组CDI患者59例,同一住院时间同一病房的非CDI腹泻患者作为对照组,入组118例。通过电子病历探究两组患者不同临床特征。结果与非CDI组相比,CDI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为(26.1±21.2)d对(20.8±12.6)d,P=0.03。经单因素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时间(OR=4.58,95%CI1.30~16.23,P=0.03)、6个月前有住院史(OR=2.15,95%CI1.14~4.05,P=0.02)和6周前有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史(OR=3.32,95%CI1.38~8.05,P=0.01)是CDI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是CDI的独立危险因素(OR=5.86,95%CI1.43~24.02,P=0.01)。其他因素如性别、基础疾病、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低白蛋白(<20g/L)和高白细胞计数(>12×10^9/L)等与CDI的发生无关。结论住院期间CDI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是CDI的危险因素,且随着使用时间延长,CDI的危险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艰难梭菌感染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感染患儿经不同途径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术后的结局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璐 李丹 张婷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849-3852,共4页
对艰难梭菌感染(CDI)患儿经上行途径和下行途径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术后的结局及其相关的护理进行梳理,指出上行和下行途径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术对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患儿都是有效的,但哪种途径可以产生更好的结局尚无明确的定论,... 对艰难梭菌感染(CDI)患儿经上行途径和下行途径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术后的结局及其相关的护理进行梳理,指出上行和下行途径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术对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患儿都是有效的,但哪种途径可以产生更好的结局尚无明确的定论,需要在后期对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得出结论,或者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 途径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和儿童艰难梭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2017年美国传染病学会和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更新版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寒 冉丹 张振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和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SHEA)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2010年成人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的临床实践指南进行了更新。此次更新纳入儿科方面的内容,包括CDI管理方面的重大变化,对于最佳... 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和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SHEA)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2010年成人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的临床实践指南进行了更新。此次更新纳入儿科方面的内容,包括CDI管理方面的重大变化,对于最佳诊断方案的争议。艰难梭菌仍然是引起医疗保健相关性腹泻的最重要病因,并且成为美国成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因。此外,艰难梭菌已经成为重要的社区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诊断 治疗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艰难梭菌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俊枫 伏慧 +5 位作者 刘翔 王文 马红 臧一铭 贾伟 李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6-651,共6页
目的分析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艰难梭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530份腹泻粪便标本,进行厌氧培养、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 目的分析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艰难梭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530份腹泻粪便标本,进行厌氧培养、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采用普通PCR方法检测毒素基因,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结果530份腹泻粪便中共检出艰难梭菌38株,产毒型艰难梭菌36株(6.8%,36/530):tcdA(-)tcdB(+)菌株5株(13.9%,5/36),tcdA(+)tcdB(+)菌株29株(80.5%,29/36),tcdA(+)tcdB(-)菌株2株(5.5%,2/36)。所有菌株均未检出二元毒素基因。36例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1±13.5)岁,≥60岁9例(25.0%);艰难梭菌感染阳性率以ICU、肾脏内科、血液内科较高,分别为33.3%(1/3)、18.8%(3/16)、14.3%(2/14)。所有艰难梭菌经多位点序列分型,共有18种ST型,其中主要的型别ST2、ST42、ST54都各占10.5%(4/38),其次是ST3、ST8、ST35和ST102都各占7.9%(3/38)。结论该院艰难梭菌毒素基因以tcdA(+)tcdB(+)为主,ST型较为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毒素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感染者血清CCL7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仁琳 刘家宇 +2 位作者 陈彦青 陈特 曹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74-1480,共7页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配体7(CCL7)在艰难梭菌感染(CD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所有艰难梭菌相关性检测项目的检出阳性率及送检科室分布情况,以及2020年7月至2...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配体7(CCL7)在艰难梭菌感染(CD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所有艰难梭菌相关性检测项目的检出阳性率及送检科室分布情况,以及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确诊CDI的58例住院患者病历资料(CDI组),以25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ELISA检测血清CCL7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2R、IL-6、IL-8和IL-10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CL7和多种临床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在CDI诊断中的预测价值;将CD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WBC、Neu、Mon、BUN、ALT和CRP与血清CCL7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DI患者血清CCL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1)。CDI组WBC、Neu、Mon、BUN、ALT、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CDI中CCL7升高与WBC(r=0.4736,P=0.0225)和Neu(r=0.4482,P=0.0329)存在相关性,而RBC、Hb、Lym、TP、Alb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I组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ROC结果表明,CCL7联合WBC、Neu、Mon、BUN、Lym、ALT可有效提高以上指标的诊断性能(P均<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CL7血清水平与以上有差异的临床指标和炎症因子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DI患者血清CCL7表达水平升高,且与WBC、Neu存在相关性,发生CDI后CCL7可能介导了炎症细胞趋化,与机体炎症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趋化因子配体7 表达意义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