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学
1
作者 张祥浩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67-72,共6页
道德的形上学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思想的核心。这一哲学理论, 以无执的存有论和执的存有论为框架.以良知的自我坎陷为纽带,贯通道德本体界和自然存在界 的阻隔,把儒家的心性本体论和康德的形上学结为一体,在海外有着... 道德的形上学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思想的核心。这一哲学理论, 以无执的存有论和执的存有论为框架.以良知的自我坎陷为纽带,贯通道德本体界和自然存在界 的阻隔,把儒家的心性本体论和康德的形上学结为一体,在海外有着很大影响。本文详细地剖析了 这一哲学思想,指出这一哲学理论是儒家道德的形上学在近代受到西方文化挑战的产物,其目的 是将西方文化推重科学的精神纳入儒家的心性本体论,重建儒家道德的形上学,以回应西方文化 的挑战。本文同时指出了这一哲学理论的缺陷及其面临的理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的形上学 执的与无执的存有论 智的直觉 良知的自我坎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探牟宗三的心性论
2
作者 汤忠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21-626,644,共7页
牟宗三的现代新儒学很重视对传统心性之学的继承与发展,他将心性本体视作"既存有又活动"的最高实在,以心性论去界说一般的人性论问题,并以"智的直觉"这一道德实践的工夫论作为把握"心性无限量"的基本方法... 牟宗三的现代新儒学很重视对传统心性之学的继承与发展,他将心性本体视作"既存有又活动"的最高实在,以心性论去界说一般的人性论问题,并以"智的直觉"这一道德实践的工夫论作为把握"心性无限量"的基本方法,而内圣开出新外王的任务又促使了"良知自我坎陷"说的出场,从而构成了牟宗三现代新儒学心性论既"照着说"又"接着说"的学理倾向,标明了他作为"现代"新儒家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现代新儒学 心性之学 良知的自我坎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