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短瘢痕缩乳技术在中重度下垂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莹 谢宛君 +3 位作者 谢枫枫 刘丹 钟少文 陈前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3期146-149,163,共5页
垂直短瘢痕技术是较常用的乳房肥大缩小技术,而随着乳房整形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该技术也用于治疗中重度下垂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治疗。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以下简称"我科")采用Lejour和SPAIR技术进行手术设计,根据疾病需... 垂直短瘢痕技术是较常用的乳房肥大缩小技术,而随着乳房整形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该技术也用于治疗中重度下垂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治疗。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以下简称"我科")采用Lejour和SPAIR技术进行手术设计,根据疾病需要切除的范围,选择保留合适的腺体蒂,并进行乳房塑性,留下环乳晕及短纵行瘢痕。我科运用该技术治疗乳腺良恶性病变15例,对30只乳房进行该手术,手术效果满意。术后仅2例患者出现"猫耳"畸形。本文重点介绍该方法在乳腺癌保乳、多发纤维腺瘤、乳腺炎3个病例中的运用,结果可见运用垂直短瘢痕技术对中重度下垂患者良恶性肿瘤疾病进行治疗,病灶切除完整,乳房外形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乳术 垂直短瘢痕技术 乳腺良恶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乳腺能谱摄影与常规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邱子维 高文 +3 位作者 张立 谢艳碧 陈静 文戈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比较常规乳腺X线摄影(MG)与对比增强乳腺能谱摄影(CESM)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5月~2020年4月同时完成CESM和MG检查并最终获得病理诊断的74例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女性,年龄22~56岁(41.02±8.24岁)。采用Ste... 目的探讨比较常规乳腺X线摄影(MG)与对比增强乳腺能谱摄影(CESM)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5月~2020年4月同时完成CESM和MG检查并最终获得病理诊断的74例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女性,年龄22~56岁(41.02±8.24岁)。采用Stenographe Essential全数字化乳腺机,经由上肢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后采用头尾位(CC位)和内外斜位(MLO位),一次压迫高低能曝光,得到低能图像和经过特定算法处理的高能减去低能的减影图像,由3名放射科乳腺专业医师对所得图像进行质量分析并做出影像学诊断,以病理为标准,比较CESM与MG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差异,并进一步对比两种方法诊断为同一肿瘤分级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结果共40例乳腺恶性肿瘤、42例良性病变。MG在诊断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77.50%、80.95%、79.48%、70.27%及79.07%,而CESM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100%、90.47%、90.90%、100%及95.12%(P<0.05)。MG在诊断乳腺肿瘤分级3~5级中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9.00%、66.70%、86.70%、85.70%及100%,CESM为100%、92.30%、87.50%、90%及100%(P<0.05)。结论CESM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优于MG,尤其是在诊断3级及4A级的肿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乳腺能谱摄影 乳腺摄影 乳腺良恶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仝春芳 《北方药学》 2013年第8期115-115,共1页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患乳腺良性、恶性疾病患者120例,对所选患者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患乳腺良性、恶性疾病患者120例,对所选患者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癌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表现为收缩期升降波陡直,峰值迁移,舒张期起始波于收缩期下降波中点以下位置,且舒张末期未出现舒张期反向血流频谱以及血流情况;而乳腺纤维瘤患者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表现为升降波斜平,峰值居中,舒张期起始波于其收缩期下降波中点以上,舒张末期出现较为丰富的血流频谱;而乳腺增生以及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无较为明显的差异,其收缩期峰值速度较为低下。结论:在对乳腺良性、恶性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为较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良恶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良恶性疾病病灶切除手术中使用吻合器效果分析
4
作者 张超飞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分析在结直肠良恶性疾病病灶切除手术中使用吻合器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106例良性或恶性结直肠疾病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治疗。依据术中切口吻合方法的不同划分为参照组(应用手工吻合)与研究组(应用吻合... 目的分析在结直肠良恶性疾病病灶切除手术中使用吻合器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106例良性或恶性结直肠疾病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治疗。依据术中切口吻合方法的不同划分为参照组(应用手工吻合)与研究组(应用吻合器吻合),各有53例患者。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吻合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5.66%)低于参照组(2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良恶性疾病病灶切除手术中应用吻合器的效果良好,相比传统手工缝合的吻合质量更高,可缩减手术时间,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 良恶性疾病 吻合器 病灶切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良、恶性甲状腺疾病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海滨 刘延生 赵建国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8期656-657,共2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2009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男9例,女36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5.6岁。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除术 良恶性疾病 甲状腺疾病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黏膜下缝合法支气管成形术治疗支气管良性病变
6
作者 李岩 张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气管性病变 支气管成形术 间断缝合法 黏膜下 治疗 并发症发生率 良恶性疾病 手术方法 重建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肠吻合术并发症 被引量:8
7
作者 苏忠学 吴宗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胆肠吻合术 术并发症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 胆管空肠吻合 胆管阻塞 良恶性疾病 手术方式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模式在妇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楠(综述) 孟元光(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7-600,共4页
时至今日,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妇科良恶性疾病的诊治[1]。随着手术操作系统更新迭代、各类相关技术发展成熟,机器人手术的适应证大大拓展,尤其对部分恶性肿瘤晚期、转移、复发以及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 时至今日,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妇科良恶性疾病的诊治[1]。随着手术操作系统更新迭代、各类相关技术发展成熟,机器人手术的适应证大大拓展,尤其对部分恶性肿瘤晚期、转移、复发以及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等复杂、疑难以及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手术,这些原来只能开腹手术甚至没有手术机会的患者亦能从机器人手术中获益[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晚期 机器人手术系统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疗模式 开腹手术 良恶性疾病 多学科团队协作 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