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义利互动模式与社会良性运行——对义利关系的一种理论和实证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杭生 龚长宇 《学术界》 2001年第4期54-62,共9页
义、利作为既定社会秩序中不同社会主体的价值追求与选择 ,是两种既相互冲突又相互整合的价值取向。当义、利分别作为工具价值和目标价值发挥作用时 ,可以得到义利互动的各种可能模式。一般地说 ,其中义利互动的整合模式有利于社会的良... 义、利作为既定社会秩序中不同社会主体的价值追求与选择 ,是两种既相互冲突又相互整合的价值取向。当义、利分别作为工具价值和目标价值发挥作用时 ,可以得到义利互动的各种可能模式。一般地说 ,其中义利互动的整合模式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而冲突模式则可能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转型期多种义利互动模式并存的现状 ,是符合社会运行规律的 ,宏观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 ;同时需要确立主导义利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利互动 义利整合 义利冲突 社会良性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良性运行的政治调节机制及其优化
2
作者 万斌 董石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90,52,共10页
政治调节机制的基本涵义凸显政治的公共性,其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社会的良性运行。从社会整体结构,即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狭义)体系的良性运行来看,政治调节机制至关重要。从政治主体理性的视角来看,法律和政策是主体理性的外在调... 政治调节机制的基本涵义凸显政治的公共性,其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社会的良性运行。从社会整体结构,即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狭义)体系的良性运行来看,政治调节机制至关重要。从政治主体理性的视角来看,法律和政策是主体理性的外在调节机制,道德和宗教是主体理性的内在调节机制,而妥协和宽容是主体间理性的调节机制,实现社会良性运行需要优化政治调节机制的结构和基本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良性运行 政治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社会良性运行 跳出历史周期律——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实践的宏观考察
3
作者 张福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120,共8页
中国传统社会周期性治乱循环,根源于社会系统的严重失衡。周期律的打破,在于现代良性运行社会系统的建立。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为构建现代良性运行的社会系统而艰辛探索的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根本性的进... 中国传统社会周期性治乱循环,根源于社会系统的严重失衡。周期律的打破,在于现代良性运行社会系统的建立。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为构建现代良性运行的社会系统而艰辛探索的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根本性的进步。尤其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该问题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但实现向现代良性运行社会系统的转变,中国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遵循系统思维,不断深入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从而为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长治久安创造条件与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良性运行社会系统 中国共产党 历史周期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运行的类型及区分的主要原则
4
作者 《社会》 1987年第3期50-50,共1页
郑杭生、李强在《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这一看法,是以对社会运行类型的区分为基础的。社会运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 郑杭生、李强在《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这一看法,是以对社会运行类型的区分为基础的。社会运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所谓良性运行,指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相互促进,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和最低的限度之内。所谓中性运行,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所谓恶性运行,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甚至出现离轨、失控。区分社会运行类型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行 协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 社会条件 文化 社会良性运行 政治 主要原则 三种类型 运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社会企业生产要素社会性变革及其制度优势 被引量:10
5
作者 时立荣 闫昊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社会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参与社会治理的行动根植于经济嵌入社会的关系之中。生产要素本身具备多种属性和功能,长期以来商品经济理论对生产要素的单向商品化使用,造成了经济与社会、文化等非商品化属性的隔离。正如波兰尼所言,土地作为自... 社会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参与社会治理的行动根植于经济嵌入社会的关系之中。生产要素本身具备多种属性和功能,长期以来商品经济理论对生产要素的单向商品化使用,造成了经济与社会、文化等非商品化属性的隔离。正如波兰尼所言,土地作为自然存在,劳动力和企业管理者作为社会人,本身并不是生产出来供销售的商品,资金使用的信用、信任和合法认可也不能作为商品去生产。因此,重新审视经济行为的目的,可以发现社会企业的发展动因。社会企业以社会企业家精神为内生动力,以企业家管理才能为社会目标通向经济行动的镶嵌通道,通过制度创新改变社会问题,并运用社会管理技术系统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将组织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对推动良性社会运行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效能 社会企业 生产要素去商品化 组织制度优势 良性社会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的社会学定义——序董驹翔主编的《社会学》·答我的一些批评者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杭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9-98,共10页
董驹翔副教授主编的《社会学》,由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师范院校的一些社会学教师分工合作编写而成;目的是出版一本更适合师范院校使用的社会学概论教科书。我的社会学观点“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 董驹翔副教授主编的《社会学》,由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师范院校的一些社会学教师分工合作编写而成;目的是出版一本更适合师范院校使用的社会学概论教科书。我的社会学观点“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有幸为该书所采用,成为贯穿全书的主导观念;我本人也有幸被聘为该书的顾问,有机会与主编以及各位副主编相互交换意见。在该书出版之际,主编邀请我写篇序言,建议我谈谈对我的观点的各种理解和评论,我考虑之后同意了,因为它们确实关系到对董驹翔主编的书的理解和评价。我的上述社会学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中立 社会良性运行 社会科学 社会运行 社会主义社会 价值观念 主导观 社会学观点 价值判断 规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社会学与民族学的互动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杭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6,共2页
随着社会学研究的发展,社会学与民族学的联系和互动越来越紧密,民族社会学也就应运而生。民族社会学就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民族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与社会运行的关系的学问。
关键词 社会 民族学 民族社会 互动 社会良性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救助工作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绍玫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152,共2页
一、理念上的介入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社会工作存在的哲学基础,包括其价值、目标、伦理、原则等,标明了社会工作产生的缘起、社会工作实践中的规范及其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提升人民福利中的使命。1.宏观价值理念介入可以帮助贫困... 一、理念上的介入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社会工作存在的哲学基础,包括其价值、目标、伦理、原则等,标明了社会工作产生的缘起、社会工作实践中的规范及其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提升人民福利中的使命。1.宏观价值理念介入可以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自己及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到贫困生问题上,贫困生既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又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存在,他们的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贫困大学生自身也应对自己、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工作 贫困大学生 贫困生问题 社会工作 价值理念 社会良性运行 哲学基础 个体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读、写、选”看《社会科学研究》─—祝贺《社会科学研究》出版100期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杭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7,共1页
从“读、写、选”看《社会科学研究》─—祝贺《社会科学研究》出版100期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今年第五期正好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研究》创刊100期。这里,我要对她在此期间的上乘表现和取得的良好... 从“读、写、选”看《社会科学研究》─—祝贺《社会科学研究》出版100期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今年第五期正好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研究》创刊100期。这里,我要对她在此期间的上乘表现和取得的良好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社会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学学科 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的社会 价值中立 社会学观点 郑杭生 人大复印资料 社科杂志 大学副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社会学概论新修》述评
10
作者 钟金洪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92-93,共2页
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社会学概论新修》述评钟金洪自费孝通先生主持编写的第一本社会学教科书以来,由我国学者编写的同类书籍已有数十本之多。新近由郑抗生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以下简称《新修... 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社会学概论新修》述评钟金洪自费孝通先生主持编写的第一本社会学教科书以来,由我国学者编写的同类书籍已有数十本之多。新近由郑抗生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以下简称《新修》是1987年由同一出版社出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理论 新探索 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社会转型 述评 社会学研究对象 运行目标 分层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郭学旺著《毛泽东与中国社会的变迁》
11
作者 刘庆旻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社会变迁 经济变迁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社会 社会革命 学术价值 社会现代化 社会良性运行 毛泽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潴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
12
作者 朱兰珍 《人民论坛》 2006年第04B期61-61,共1页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良性运行的美的状态,也是古今中外人们期盼的理想境界。构建和谐社会是历代执政者治国的目标,更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跨上了一个重要历史台阶之时,我们理应关注...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良性运行的美的状态,也是古今中外人们期盼的理想境界。构建和谐社会是历代执政者治国的目标,更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跨上了一个重要历史台阶之时,我们理应关注社会和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良性运行 中国共产党 和谐社会 执政者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理想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制度的潜功能与社会控制
13
作者 韩强 《理论学刊》 1987年第4期23-28,共6页
对于社会制度,人们并不陌生。所谓社会制度,就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其中社会规范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控制、调... 对于社会制度,人们并不陌生。所谓社会制度,就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其中社会规范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控制、调整、干预人们行为的文化手段,可见,社会制度与控制有着与生俱来的密切联系。当然,社会控制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控制,它是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施行约束的全部过程。这种控制往往是通过政权、法和纪律以及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制度 构成要素 社会系统 社会行为 社会发展 社会良性运行 制度功能 社会控制 社会成员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利益矛盾思想初探
14
作者 徐朝贤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4,共4页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利益矛盾,是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科学地阐明了这一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建立...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利益矛盾,是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科学地阐明了这一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的各种具体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利益矛盾 邓小平 正确认识和处理 共同富裕 统筹兼顾 正确处理 增订本 利益群体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的任务
15
作者 郑杭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3,共1页
我认为,社会学是以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作专门研究的东西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这个东西就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即规律性,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我相信,以社会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为自己... 我认为,社会学是以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作专门研究的东西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这个东西就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即规律性,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我相信,以社会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为自己对象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完善,为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规律性 社会运行 社会主义改革 我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前所未有的 郑杭生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6
作者 陈舟 程家明 《河北学刊》 1988年第5期29-32,共4页
探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寻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处理的原则,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古希腊的先哲... 探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寻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处理的原则,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首先把哲学的智慧之光照在人身上,开创人“自己认识自己”之先河。在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中,人被置于至尊的位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却把社会置于个人之上。中世纪,是无视人的历史地位的漫长之夜,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只是通过人与神的关系表现出来。文艺复兴运动,以尊重人性、提倡个性自由和现世幸福为特征,直接了当地肯定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原则。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统治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时起,它的思想家们就开始系统而又深入地阐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们从抽象的人性出发,阐述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在霍布斯的“利维坦”即国家里,国家是唯一的,人们和等级只是它的“成员”和“职能”。而在斯宾诺莎的民主政体里,个人应该永远保留财产权以及信仰和思想自由。卢梭力图把个人的自由和服从统一在国家整体里,这一既要整体权威又要个人自由的矛盾,构成了他的社会契约论。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社会 社会关系 资产阶级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统治阶级 个人主义 社会契约论 亚里士多德 社会良性运行 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