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学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智弘 徐天蓉 +2 位作者 范钦和 周青 郑肇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 :探讨唾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 (MALT ML)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LEL)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 :17例唾腺MALT ML16例为CCL细胞型 ,1例为淋巴浆细胞型 ,具有MALT ML的... 目的 :探讨唾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 (MALT ML)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LEL)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 :17例唾腺MALT ML16例为CCL细胞型 ,1例为淋巴浆细胞型 ,具有MALT ML的共同特征 ,免疫组化示单克隆性 ,7例LEL示多克隆性。结论 :Ⅰ级、Ⅱ级LEL为良性病变 ,Ⅲ级为交界性病变。Ⅳ级LEL即MALT ML ,因此唾腺MA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唾腺粘膜相关型淋巴 临床药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病变标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静 葛心 +2 位作者 马建民 王霄娜 刘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8-882,共5页
背景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临床较少见的眼眶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泪腺的对称性、无痛性肿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 目的 筛选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病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从分子水平探讨泪腺良... 背景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临床较少见的眼眶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泪腺的对称性、无痛性肿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 目的 筛选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病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从分子水平探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9例的病变标本,并收集同期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9例的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利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和limma算法检测2个组患者组织标本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差异基因的表达,采用Fisher法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找到主要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群和信号通路. 结果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共筛选出5 260个差异基因,Fisher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显著性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显示,109个GO条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上调,101个GO条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下调,其中32个功能基因相关的信号通路显著上调,25个信号通路显著下调.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中补体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表达丰度最高,其次为T细胞信号通路和B细胞信号通路上调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患者标本中TIPRL、TLR7和TLR1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眼眶海绵状血管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3、-2.32、-2.32,均P<0.05),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病变组织中基因表达谱明显不同,这些差异表达基因除参与T细胞和B细胞信号通路的上调以及MAPK信号通路和TGF-β信号通路的下调外,还涉及补体系统的变化.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基因和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微阵列芯片 基因表达谱 发病机制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崔忆辛(综述) 马建民(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0,共5页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又称Mikulicz病,以双侧或单侧泪腺弥漫性无痛性肿大为主要的眼部临床表现。关于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性激素假说、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参与假说、基底细胞浸润增生假说、IgG4相关性假说等;该病典型的...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又称Mikulicz病,以双侧或单侧泪腺弥漫性无痛性肿大为主要的眼部临床表现。关于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性激素假说、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参与假说、基底细胞浸润增生假说、IgG4相关性假说等;该病典型的病理改变为腺体的淋巴细胞增生浸润、腺体实质萎缩、肌上皮岛在腺导管内的增生浸润所引起的腺管扩张。目前有关该病的诊断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临床上主要应与Sjfigren综合征及炎性假瘤进行鉴别,应用糖皮质激素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效果不佳时则辅以泪腺区体外放射治疗和/或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腺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学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静 葛心 马建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9种单克隆抗体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免疫病理本质及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CD4、CD8、CD21、CD34、CD45、CD68、Ig G、Ig G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这9种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 目的通过研究9种单克隆抗体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免疫病理本质及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CD4、CD8、CD21、CD34、CD45、CD68、Ig G、Ig G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这9种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25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21)、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4、CD8和CD45)、黏附分子CD34及Ig G在25例样本中均呈阳性表达,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68、增殖细胞核抗原和Ig G4这3种分子在25例样本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12%、8%和80%。结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一种主要以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激活为主要病理免疫基础的疾病,绝大多数属于Ig G4相关性疾病的范畴,同时有发生恶变的潜能,临床治疗后的密切随访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腺 眼眶病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病理特点及IgG4和C3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叶青 董志军 +1 位作者 崔秀成 杨新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IgG4和C3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15例(15眼)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的泪腺肿物为试验组,10例(10眼)因其他疾病而行眶内容物... 目的探讨IgG4和C3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15例(15眼)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的泪腺肿物为试验组,10例(10眼)因其他疾病而行眶内容物摘除术的正常泪腺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2组泪腺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组织病理学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组泪腺组织中IgG4、C3的表达,并对二者表达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泪腺由正常腺泡及导管组成,导管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细胞结构清晰,其间有少量的淋巴细胞;试验组泪腺组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其间可见上皮-肌上皮岛结构改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纤维化。IgG4在试验组阳性表达面积为(30 934.80±16 057.17)像素,对照组阳性表达面积为(325.42±204.43)像素,试验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t=-7.38,P=0.000);C3在试验组阳性表达面积为(43 169.49±33 206.60)像素,对照组阳性表达面积为(323.24±271.29)像素,试验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P=0.000)。试验组中IgG4与C3表达无相关性(r=-0.137,P=0.671)。结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的泪腺发生了明确的病理改变,这可能与IgG4和C3在泪腺中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IGG4 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差异基因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柳睿 吴昊 +3 位作者 赵鹏翔 葛心 张敬学 马建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73-978,共6页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比检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LGBLE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基因序列,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比检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LGBLE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基因序列,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5例LGBLEL患者和5例泪腺MALT淋巴瘤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标本和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利用WES进行基因测序,应用BWA软件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应用HaplotypeCaller软件进行基因组变异筛查,用ANNOVAR软件对变异结果进行注释,用Varscan软件筛查单核苷酸变异和小插入/缺失基因,用ExomeCNV软件鉴定外显子拷贝数变异。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以及功能模块网络构建,筛选出最大团中心值最高的突变枢纽基因。结果平均每个样本检出16.63 Gb数据。单核苷酸变异结果显示各样本常见的突变类型为同义突变和错义突变,LGBLEL组和MALT淋巴瘤组同义突变、错义突变的基因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GBLEL组终止密码子缺失的基因个数多于MALT淋巴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插入/缺失基因结果显示常见的突变类型是移码突变、非移码突变的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LGBLEL组与MALT淋巴瘤组的插入/缺失基因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GBLEL组和MALT淋巴瘤组发生外显子拷贝数变异的个数均较少,对最终结果无明显影响。对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和功能模块网络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共得到6个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即IGFN1、TCP10、SLC45A4、BTBD7、PHGR1和PIEZ02基因。结论IGFN1、TCP10、SLC45A4、BTBD7、PHGR1及PIEZ02基因是LGBLEL和MALT的差异表达关键基因,可能与LGBLEL发展为MALT淋巴瘤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腺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全外显子测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上皮性涎腺炎样胸腺增生2例
7
作者 任佳琳 祝颖 +1 位作者 茅培青 王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9-560,共2页
例1男性,54岁,胸部不适就诊,胸部CT示前纵隔见多发轻度钙化结节状影,部分融合,边界模糊。后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例2男性,59岁,胸部不适就诊,胸部CT示前纵隔胸腺密度增高,增强后强化尚均匀。后行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
关键词 淋巴上皮病变 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胸腺增生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IgG4相关性眼眶疾病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马建民 李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60-1063,共4页
IgG4相关性疾病是近年被国际医学界逐渐认可并接受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的统称,其可累及全身多个组织器官,常见的受累器官为胰腺、腮腺、胆管和肝脏等,但目前有关IgG4与眼眶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较为少见。近年来我们课题组主要针对IgG4与... IgG4相关性疾病是近年被国际医学界逐渐认可并接受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的统称,其可累及全身多个组织器官,常见的受累器官为胰腺、腮腺、胆管和肝脏等,但目前有关IgG4与眼眶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较为少见。近年来我们课题组主要针对IgG4与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眼眶炎性假瘤、眼眶淋巴瘤等常见眼眶疾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上述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与IgG4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在结合相关文献及我们课题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将系统阐述IgG4相关性眼眶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IgG4在IgG4相关性眼眶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以期提高眼科医师对IgG4相关性眼眶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疾病 IGG4 眼眶疾病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全身性疾病 眼眶炎性假瘤 组织器官 眼眶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