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刘旭生教授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琼 刘旭生 吴一帆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7期625-627,共3页
高血压可导致肾动脉硬化,继而出现肾小球或肾小管的功能损害而形成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硬化症[1]。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因高血压病而导致的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攀高,占24%[2]。有效防治高血压肾损害... 高血压可导致肾动脉硬化,继而出现肾小球或肾小管的功能损害而形成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硬化症[1]。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因高血压病而导致的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攀高,占24%[2]。有效防治高血压肾损害、延缓疾病发展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中医药在防治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也取得了诸多成绩[4~6]。本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广东省名中医刘旭生教授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用药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提供较客观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临床治疗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高血压病 高血压损害 动脉硬化 终末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分期的辨证论治
2
作者 张立祥 何学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第6期41-42,共2页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多由肝脾肾三脏脏气虚弱,功能失调所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是其发生的病理基础。脾虚失运,气血两亏是其发展的病理机制,脾肾衰败,浊毒内蕴为其恶化及转归的根本。治疗上应注重预防为主,早期诊断,分期辨证施治...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多由肝脾肾三脏脏气虚弱,功能失调所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是其发生的病理基础。脾虚失运,气血两亏是其发展的病理机制,脾肾衰败,浊毒内蕴为其恶化及转归的根本。治疗上应注重预防为主,早期诊断,分期辨证施治,以调理肝脾肾三脏功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分期辨证论治 肝阳上亢 脾虚失运 阴阳俱损 浊毒内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