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普通人群常见的症状,1年患病率为5%,成年人发病率为1.4%[1]。眩晕症状是临床医师每天都可能面对的普遍问题,准确的鉴别、合理的治疗是控制眩晕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核心环节。为规范临床医师工作习惯和工作流程并获得优良的诊疗结果,...眩晕是普通人群常见的症状,1年患病率为5%,成年人发病率为1.4%[1]。眩晕症状是临床医师每天都可能面对的普遍问题,准确的鉴别、合理的治疗是控制眩晕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核心环节。为规范临床医师工作习惯和工作流程并获得优良的诊疗结果,国内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和神经科学会制定了一系列临床指南,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 r t igo,BPPV)作为外周性眩晕疾病的典型代表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焦点;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后眩晕残障现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的BPPV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后...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后眩晕残障现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的BPPV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后患者的眩晕残障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与治疗前相比,BPPV患者治疗后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评分较低(68.36±13.14 vs 45.29±8.20)分。与治疗有效的BPPV患者相比,治疗无效的BPPV患者治疗后DHI评分较高(43.32±7.01 vs 67.89±14.0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60岁、病程≥3个月、有头部外伤史、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半规管轻瘫CP值≥20%、25羟维生素D3[25-(OH)-D3]<30μg/L、同型半胱氨酸(Hcy)≥13μmol/L、嵴帽型、雌二醇(E2)<100 pmol/L的BPPV患者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后DHI评分较高。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头部外伤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半规管轻瘫CP值、25-(OH)-D3、Hcy、疾病类型、E2为影响BPPV患者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后眩晕残障现状的主要因素。结论BPPV患者经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后眩晕残障现状改善,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外伤史等均与眩晕残障现状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眩晕是普通人群常见的症状,1年患病率为5%,成年人发病率为1.4%[1]。眩晕症状是临床医师每天都可能面对的普遍问题,准确的鉴别、合理的治疗是控制眩晕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核心环节。为规范临床医师工作习惯和工作流程并获得优良的诊疗结果,国内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和神经科学会制定了一系列临床指南,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 r t igo,BPPV)作为外周性眩晕疾病的典型代表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焦点;
文摘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后眩晕残障现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的BPPV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后患者的眩晕残障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与治疗前相比,BPPV患者治疗后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评分较低(68.36±13.14 vs 45.29±8.20)分。与治疗有效的BPPV患者相比,治疗无效的BPPV患者治疗后DHI评分较高(43.32±7.01 vs 67.89±14.0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60岁、病程≥3个月、有头部外伤史、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半规管轻瘫CP值≥20%、25羟维生素D3[25-(OH)-D3]<30μg/L、同型半胱氨酸(Hcy)≥13μmol/L、嵴帽型、雌二醇(E2)<100 pmol/L的BPPV患者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后DHI评分较高。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头部外伤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半规管轻瘫CP值、25-(OH)-D3、Hcy、疾病类型、E2为影响BPPV患者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后眩晕残障现状的主要因素。结论BPPV患者经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后眩晕残障现状改善,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外伤史等均与眩晕残障现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