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0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复发的因素探讨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1
作者 宋伟航 韩广业 +1 位作者 李泽宇 张春锋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探究影响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417例行TURP治疗的BP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76例),非... 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探究影响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417例行TURP治疗的BP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76例),非复发组(34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PSM对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患者进行1:1匹配,匹配后2组分别纳入70例患者,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BPH患者TUR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BPH患者TURP术后复发率为17.51%;PSM前复发组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占比、切除组织重量、手术持续时间高于非复发组(P<0.05),BMI、术前QOL评分、术后置管时间低于非复发组(P<0.05);PSM后复发组前列腺增生程度Ⅲ度占比高于非复发组(P<0.05);PSM前后复发组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占比,术前IPSS评分,PVR,TPV,血清PSA均高于非复发组(P<0.05),Qmax均低于非复发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前列腺增生Ⅲ度、术前IPSS评分、血清PSA均为BPH患者TUR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HR=1.980、2.387、1.685、2.328、2.208、1.766,P<0.05)。结论 基于PSM分析得出,BPH患者TUR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前列腺增生Ⅲ度、术前IPSS评分、血清P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复发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拉唑嗪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2
作者 王为槺 林琳 +1 位作者 俞冰如 王孙蓥 《北方药学》 2025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分析特拉唑嗪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2年在我院诊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非那雄胺片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特拉唑嗪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2年在我院诊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非那雄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特拉唑嗪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血压情况、前列腺指标、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较低,而最大尿流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结果显示,观察组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均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拉唑嗪 良性前列腺增生 原发性高血压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感知医患沟通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刘佳 李雪梅 +4 位作者 陈晓梅 魏利 何雨璇 张欢 杨燕妮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感知医患沟通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医患沟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20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应对适应量表、FRAI... 目的了解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感知医患沟通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医患沟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20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应对适应量表、FRAIL疲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于术前1~2 d进行调查;采用自行研制的医患沟通质量问卷于患者出院后2~4周进行电话随访。结果48.08%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报告医患沟通质量偏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对适应水平、认知功能、ASA分级和居住地是该类患者感知医患沟通质量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感知医患沟通质量低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占比较多,医护人员可根据老年患者不同的认知功能、应对适应水平等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以提高老年患者感知医患沟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良性前列腺增生 医患沟通质量 认知功能 适应模式 疲乏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赋能理论的联合式康复策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赵爱玲 杜霞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8期1522-152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联合式康复策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信阳市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5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联合式康复策略干预,48例... 目的 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联合式康复策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信阳市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5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联合式康复策略干预,48例)和观察组(基于赋能理论的联合式康复策略,47例)。比较两组康复情况、临床症状恢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膀胱冲洗、尿管拔除、首次下床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应用基于赋能理论的联合式康复策略可缩短康复时间,促进症状恢复,同时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赋能理论 联合式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贾斌 付凤林 +4 位作者 谷泉霖 聂宇星 武海波 邢伟只 张胜利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究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将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P)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行PVP治疗的患... 目的探究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将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P)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行PVP治疗的患者分为激光组(5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指征、治疗后的膀胱动力学指标水平、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治疗前后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激光组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激光组的残余尿量(PVR)、IPSS评分水平降幅和最大尿流率(Qmax)水平增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TGF-β1、PGE2水平均降低,EGF水平均升高,且激光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激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可以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指征、膀胱动力学、IPSS评分及血清TGF-β1、EGF、PGE2水平,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动力学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受体阻滞剂单用或与M-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李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采用α-受体阻滞剂单独使用或与M-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α-受体阻滞剂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M-受体阻滞剂联合α-受...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采用α-受体阻滞剂单独使用或与M-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α-受体阻滞剂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M-受体阻滞剂联合α-受体阻滞剂实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指标(24 h排尿次数、尿急次数、膀胱痉挛次数以及平均尿量)、下尿路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移行区体积(TZV)、生活质量(QOL)评分、膀胱最大容量、膀胱残留尿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24 h排尿次数、尿急次数、膀胱痉挛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24 h平均尿量较治疗前增多,且观察组24 h排尿次数、尿急次数、膀胱痉挛次数均少于对照组,24 h平均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IPSS评分、PV、TZV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IPSS评分(8.62±2.84)分、PV(37.19±4.76)cm^(3)、TZV(18.29±3.03)cm^(3)低于对照组的(11.58±3.05)分、(40.33±5.21)cm^(3)、(20.42±3.36)cm^(3),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膀胱最大容量较治疗前增大,QOL评分、膀胱残留尿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膀胱最大容量(298.29±64.49)ml大于对照组的(258.48±62.21)ml,QOL评分(2.06±0.52)分、膀胱残留尿量(23.28±2.57)ml低于对照组的(3.17±0.74)分、(31.25±3.52)ml,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相比于单用α-受体阻滞剂,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采用M-受体阻滞剂联合α-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方案取得的疗效更为确切,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与膀胱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联合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M-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 联合应用 膀胱功能 生活质量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夜尿症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叶纪伟 穆克飞 +1 位作者 李林波 刘凯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夜尿症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3例BPH伴夜尿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估患者症状严...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夜尿症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3例BPH伴夜尿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并根据术后PSQI评分将患者分为睡眠正常组69例(PSQI总分<5.5分)与睡眠障碍组34例(PSQI总分≥5.5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焦虑与抑郁负性情绪;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TURP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负性情绪对患者TURP术后睡眠质量的预测效能。结果术后患者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术前(P<0.01)。术后睡眠障碍组患者IPS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高于睡眠正常组(P<0.01)。术后患者PSQI评分与HAMA评分、HAMD评分、IP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MA评分、HAMD评分是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出现障碍的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AMA评分、HAMD评分及两者联合对患者术后睡眠障碍预测的AUC分别为0.837、0.788、0.904。结论BPH伴夜尿症患者TURP术后睡眠质量提高,负性情绪得到改善。HAMA评分、HAMD评分两者联合对患者TURP术后睡眠质量的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尿症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miRs)、良性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
8
作者 赵刚 陈东 +2 位作者 张健 封金龙 王家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05-110,共6页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 CNP)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男性常见疾病,因此,对于前列腺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miRNA作为一类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并...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 CNP)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男性常见疾病,因此,对于前列腺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miRNA作为一类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并且在许多人类疾病中的调节作用已经被观察到,然而迄今为止,miRNA参与BPH与前列腺炎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它们在BPH与前列腺炎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探讨。因此,未来对miRNA参与BPH和前列腺炎中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能对于了解疾病和开发新的潜在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治疗联合提肛肌训练应用于逼尿肌不稳定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磊群 朱高英 叶显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联合提肛肌训练应用于逼尿肌不稳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方法以在福建省仙游县总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66例逼尿肌不稳定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联合提肛肌训练应用于逼尿肌不稳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方法以在福建省仙游县总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66例逼尿肌不稳定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提肛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行为治疗。观察2组的尿失禁发生情况、勃起功能障碍发生情况、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30 d、60 d及90 d,观察组的尿失禁发生率和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均较同时间点的对照组低(P均<0.05)。术后90 d,2组的最大尿流率均快于刚拔管时,残余尿量均少于刚拔管时(P均<0.05),且观察组的2项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90 d,2组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5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对逼尿肌不稳定的BPH患者进行行为治疗联合提肛肌训练,能有效降低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逼尿肌不稳定 行为治疗 提肛肌训练 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初步经验(4例报告)
10
作者 祝相煜 季旭然 +5 位作者 孟乐 刘华 张国灵 李欣牧 薛岳 王春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1-775,共5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1])。对大体积BPH(≥80 ml)目前有多种手术选择,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1])。对大体积BPH(≥80 ml)目前有多种手术选择,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prostate,HoLEP)以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RALP)。然而,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来确定哪种手术方案适用所有BPH患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初步经验 手术方案 bph 泌尿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夜尿症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睡眠质量及护理对策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霞 季岚 黄梦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了解伴夜尿症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护理对策。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50例伴夜尿症BPH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后5 d的匹兹堡睡... 目的 了解伴夜尿症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护理对策。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50例伴夜尿症BPH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后5 d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作为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PSQI评分≥7分)和非睡眠障碍组(PSQI评分<7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者行TURP后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患者的PSQI评分为(7.86±1.74)分;其中,有57例发生睡眠障碍,PSQI评分为(10.35±1.64)分;93例未发生睡眠障碍,PSQI评分为(5.34±1.15)分,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8.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夜尿症BPH患者行TURP后的睡眠质量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夜间测血压、卧位不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睡眠环境均有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S评分≥50分、VAS评分>3分和睡眠环境差均为影响伴夜尿症BPH患者行TURP后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伴夜尿症BPH患者行TURP后睡眠质量一般,SAS评分≥50分、VAS评分>3分和睡眠环境差均为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夜尿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睡眠质量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用药规律研究
12
作者 孟骊冲 廉坤 +2 位作者 郭瑾 王梓仪 胡志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60-66,共7页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国家专利组方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2000年1月1日-2023年10月31日收录的中药复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专利数据,运用Excel2016、SPSS Modeler 18.0、SPSS S...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国家专利组方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2000年1月1日-2023年10月31日收录的中药复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专利数据,运用Excel2016、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7、Cytoscape3.10.0软件对专利涉及中药的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核心复杂共现网络和潜在中药集群进行分析。结果纳入专利182项,涉及中药404味,总频次为2054,其中频次≥20的中药22味,高频药物有黄芪、甘草、黄柏、淫羊藿、丹参、车前子、茯苓、王不留行、泽泻和赤芍等;高频药物以补虚药(267次,13.00%)、活血化瘀药(216次,10.52%)、利水渗湿药(147次,7.16%)为主;性味以甘味、寒性为主,多归肝经、肾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10条,常见药对包括山萸肉-熟地黄、莪术-三棱、黄芪-党参;置信度较高的角药为当归-黄柏-甘草;聚类分析得到5个药物组合;潜在中药集群分析得到5组,其中“干姜-龙骨-独活-葱须-谷糠-透骨草”网络药物互联度最高(Score=6)。结论中药复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国家专利遣方用药以补益脾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国家专利 中药复方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辨证论治良性前列腺增生
13
作者 陈明琪 赵润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5期151-154,共4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导致排尿困难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在中医学上归属于癃闭范畴。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中“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BPH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认为阳化气不足及阴成形太过共同导致体内气血津液代谢障碍,造成痰浊、...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导致排尿困难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在中医学上归属于癃闭范畴。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中“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BPH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认为阳化气不足及阴成形太过共同导致体内气血津液代谢障碍,造成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堆积,日久则引起尿道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出现尿等待、尿线细和尿潴留等排尿困难症状;提出BPH的治疗原则为调整阴阳,应以健脾益肾、温阳化气为施治之本,以祛邪通络、化坚散形为施治之要。本文总结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上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BPH提供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阳化气 阴成形 癃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提取物调控COX-2的表达改善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
14
作者 孔维桂 刘丽丽 +3 位作者 王瑶 宋蕴洋 江淑琴 戴荣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09-416,共8页
目的研究肉桂乙醇提取物(Cinnamomum cassia Prsel ethanol extract,CE)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a,BPH)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子对接初步推测CE中3种化合物对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5... 目的研究肉桂乙醇提取物(Cinnamomum cassia Prsel ethanol extract,CE)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a,BPH)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子对接初步推测CE中3种化合物对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的结合能力。考察前列腺湿重(prostate weight,PW)、前列腺指数(prostate index,PI),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sion staining,HE)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的形态变化;Western-blot和q-PCR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COX-2和5-LOX的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分子对接结果表明,CE中3种主要活性单体化合物与COX-2及5-LOX蛋白模型均有较好的结合能;Western-blot和q-PCR结果显示,CE能同时降低COX-2及5-LOX在蛋白和mRNA水平上的表达,对COX-2的下调具有显著性;PW、PI及组织病理学切片均表明肉桂能改善BPH。结论CE能够有效改善BPH,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花生四烯酸代谢网络中的COX-2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分子对接 5-LOX COX-2 肉桂乙醇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郭志新 余晓 +3 位作者 王俊 关天佑 于芳芳 刘凯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96例行改良HoLEP的BPH患者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行常规HoLEP的BPH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改良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96例行改良HoLEP的BPH患者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行常规HoLEP的BPH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临床疗效。根据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进一步将其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改良HoLEP对BPH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末,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较术前降低,最大尿流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96例患者经改良HoLEP术治疗后,术后有效组患者共82例,有效率为85.42%。有效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术前IPSS、术前残余尿量及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均低于无效组,逼尿肌收缩力高于无效组(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残余尿量、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及逼尿肌收缩力是行改良HoLEP治疗BPH患者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改良HoLEP治疗BPH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术中出血少,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其中糖尿病、术前残余尿量、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及逼尿肌收缩力为改良HoLEP治疗BPH患者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术前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手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刘飞 马俊 +2 位作者 马斌斌 李文青 吴培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经尿道等离子... 目的: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试验组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IPSS评分、QOL评分。结果: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试验组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前列腺切除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生命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IPSS评分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QOL评分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少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症状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壶揭盖”理论揿针联合耳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
17
作者 邱玮 李慧 +2 位作者 祁彦薇 陆庆 章怡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1995-199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提壶揭盖”理论揿针联合耳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非那雄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揿针... 目的:探讨基于“提壶揭盖”理论揿针联合耳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非那雄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揿针联合耳穴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IPSS评分、QoL评分、中医症候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安全性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8.00%更高(P<0.05),IPSS评分、QoL评分、中医症候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基于“提壶揭盖”理论揿针联合耳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揿针 耳穴 提壶揭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水平与美国65岁以上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关联性分析
18
作者 王霆钧 陈婷婷 黄源鹏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3期69-77,共9页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叶酸水平可能与年龄有关。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叶酸与BPH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2001—2008年数据,根据既往研究,将叶酸按照五分位法分为Q1~Q5五组...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叶酸水平可能与年龄有关。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叶酸与BPH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2001—2008年数据,根据既往研究,将叶酸按照五分位法分为Q1~Q5五组,用统计软件R和Free statistics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研究最终纳入886名参与者,其中690例(77.9%)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平均年龄(68.1±10.6)岁。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最低五分位(Q1)相比,高水平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与BPH发生风险增加相关(OR=2.07,95%CI:1.14~3.75,P=0.016;OR=1.73,95%CI:1.01~2.96,P=0.047),而膳食叶酸没有(OR=1.36,95%CI:0.78~2.38,P=0.279)。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65岁的亚组中,高水平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与BPH发生风险增加相关(OR=2.38,95%CI:1.2~4.74,P=0.014;OR=2.31,95%CI:1.22~4.39,P=0.01)。结论:在美国老年男性个体中,高水平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可能是BP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叶酸 血清叶酸 红细胞叶酸 良性前列腺增生 NHANES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李云 黄雯珊 温海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455-459,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衰弱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澄迈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150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住院期... 目的 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衰弱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澄迈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150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住院期间衰弱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衰弱组(n=68)与非衰弱组(n=82),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合并疾病等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衰弱组患者年龄、病程、术前IPSS及住院时间显著多于非衰弱组;合并慢性疾病、饮酒、月收入<1000元、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或营养不良患者占比显著高于非衰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年龄、病程、术前IPSS、住院时间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其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衰弱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1、0.988、0.745及0.87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8岁(OR=3.594,95%CI 1.669~7.739)、病程≥2年(OR=5.459,95%CI 1.985~15.013)、术前IPSS≥21分(OR=2.954,95%CI 1.652~5.282)、合并慢性疾病(OR=4.065,95%CI 1.328~12.443)、饮酒(OR=4.254,95%CI 1.654~10.941)、月收入<1000元(OR=1.612,95%CI 1.065~2.440)、住院时间≥8 d(OR=1.258,95%CI 1.005~1.575)、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或营养不良(OR=3.288,95%CI 1.302~8.303)为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患者具有较高衰弱发生风险,且衰弱的发生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时应注重衰弱高危群体的筛查,以尽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路感染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针配合电针组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林群芳 王玲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芒针+电针组穴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景德镇市中医医院2022年08月至2023年08月纳入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观察,按随机列表法分组,分别30例,试验组采取芒针+电针组穴,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 目的研究芒针+电针组穴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景德镇市中医医院2022年08月至2023年08月纳入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观察,按随机列表法分组,分别30例,试验组采取芒针+电针组穴,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前列腺体积、生活质量(QOL)、阻力指数(RI)、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内腺动脉内径(D)。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0.00%较对照组66.67%更高(P<0.05)。2组治疗前的I-PSS评分并无差别(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2组治疗前的下尿路症状并无差别(P>0.05),治疗后2组前列腺体积虽无差异(P>0.05),但试验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速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的QOL评分并无差别(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2组治疗前的血流参数并无差别(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RI、Vs、D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电针组穴的效果更为理想,可快速减轻症状,减少残余尿量,促进病情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芒针 电针 排尿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