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 1
-
-
作者
陈贵春
-
机构
福建永安市技工学校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8-49,共2页
-
文摘
良好的班集体是学校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关键。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一要树立优良的狂风,使学生生活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二要处理好班级的人际关系,使生生、师生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三要正确培养和使用班干部,使其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
关键词
良好班集体
班干部
班主任
学生个性
充分发展
人际关系
班级
培养
教学任务
正确处理
-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表扬在建立良好班集体中的重要作用
- 2
-
-
作者
周明南
-
机构
无锡县薛典中学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7年第2期5-8,共4页
-
文摘
为了使班主任、教师自觉而充分地运用表扬来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把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起来,有必要对表扬加以系统的研究。一、表扬的实施特点 (一)实施办法简便表扬,是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好评。这种好评可用口头方式表达,也可用书面方式表示,甚至可以用微笑、点头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在实施之前,只要班主任老师发现学生闪光的思想、良好的行为,随时随地可使用它,极为简单便利。
-
关键词
班主任
良好班集体
了解学生
中小学生
重要作用
思想行为
教师
体态语言
强化作用
实施特点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必须重视班集体的建设
- 3
-
-
作者
王玉辉
王惠民
-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6年第4期41-34,共2页
-
文摘
大学生的班集体是高校根据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基层行政单位,学生参加的大部分活动是通过班集体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的。良好的班集体对于纠正每个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促进每个成员进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等学校在抓好主旋律教育,特别是在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良好班集体的建设,抓好学校这个最基层的单位。
-
关键词
集体主义教育
良好班集体
大学生
高等学校
教学管理
主旋律教育
行政管理
组织形式
不良行为
重要意义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在目标管理中创建班集体
- 4
-
-
作者
何登平
-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1999年第S1期16-17,共2页
-
文摘
创建班集体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理想和纪律教育,在促使班集体内部结构的诸多因素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目标管理.
-
关键词
目标管理
良好班集体
集体目标
目标教育
学生干部
教育方针
内部结构
学习成绩
协调发展
实现目标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素质教育给中师班主任工作带来的思考
- 5
-
-
作者
霍玉净
-
机构
河北定州师范学校
-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91-193,共3页
-
文摘
为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已成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而基础教育又是改革的重点,做为承担着为小学培养合格师资的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尤其重要.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管理者,班主任工作在培养中师生整体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由班主任的职责所决定的,如果班主任工作不利,势必影响学生整体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
-
关键词
班主任
素质教育
良好班集体
-
分类号
G65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培养班干治好班
- 6
-
-
作者
汪天听
-
机构
安徽省绩溪县高级职业学校
-
出处
《职教论坛》
1998年第2期43-43,共1页
-
文摘
培养班干治好班汪天听班(团)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是老师联系学生的纽带。他们政治素质的高低,管理能力的强弱,对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我在担任保安班班主任时,针对职高学生的普遍特点和保安专业的特殊性特点,采取着重培养班干部,...
-
关键词
政治素质
目标管理
班主任管理班级
培养班干部
管理能力
良好班集体
班干群体
生活中的困难
职业学校
农村教育
-
分类号
G71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学生管理
- 7
-
-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34-34,共1页
-
文摘
特色班会甘肃民乐一中何永君我组织的班会,通常有5个富有特色的栏目:一、时事报道。由班主任主持。主要内容有:高考制度改革举措,高考内容变化及趋向,高校培养目标及其专业设置;社会择业透视;国内外时局分析;国内外风云人物介绍……这些都是学生渴望了解的信息。...
-
关键词
主要内容
班主任
告状式家访
良好班集体
学业成绩
不良思想倾向
高校培养目标
改进建议
专业设置
湖北秭归县
-
分类号
G637.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