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稠密度聚类的船载通信微弱信号自动增强方法
1
作者 于中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3-135,共3页
船载通信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被削弱的现象,使得原始信号变成了微弱信号,如果不进行增强处理,会延长数据传输时间以及造成信噪比过小,影响通信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稠密度聚类的船载通信微弱信号自动增强... 船载通信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被削弱的现象,使得原始信号变成了微弱信号,如果不进行增强处理,会延长数据传输时间以及造成信噪比过小,影响通信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稠密度聚类的船载通信微弱信号自动增强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3步:第一步进行小波去噪处理,降低噪声对原始信号的干扰;第二步利用稠密度聚类方法对微弱信号进行聚类检测,加快信号增强处理效率;第三步对检测出来的信号进行补偿,增强信号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船载通信微弱信号自动增强方法相比,本方法处理后,数据传输延时值缩短3.8 s,信噪比增大8.3 dB,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密度聚类 船载通信微弱信号 信号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应急通信技术研究及系统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谭奇坤 金上玺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3期19-21,共3页
文章研究了海上应急通信技术,探讨了构建我国船载应急通信系统所需关键技术。首先,对海上应急通信的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船载应急通信中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应急感知技术及应急通信调度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文章研究了海上应急通信技术,探讨了构建我国船载应急通信系统所需关键技术。首先,对海上应急通信的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船载应急通信中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应急感知技术及应急通信调度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船载应急通信系统设计方案以及通信载荷模块化设计思路;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该船载应急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船载应急通信系统满足海上应急通信的需求,可与岸基的应急通信系统配合形成“空天地海”的一体化应急通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应急通信 海上遇险搜救 海上通信感知 稳定平台 GMDSS 船载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卫星通信地球站三轴稳定天线坐标计算方法改进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沪玲 黄昆 +2 位作者 赵乾宏 周建峰 汪彩玲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9,共7页
利用船载惯性导航系统提供的姿态信息,建立了船载A-E-C三轴稳定卫星通信天线的坐标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推导了横倾角和纵倾角的计算公式,以及海上动态条件下极化角实时修正公式,控制船载卫星通信天线隔离船摇。经过MATLAB仿真运算和数... 利用船载惯性导航系统提供的姿态信息,建立了船载A-E-C三轴稳定卫星通信天线的坐标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推导了横倾角和纵倾角的计算公式,以及海上动态条件下极化角实时修正公式,控制船载卫星通信天线隔离船摇。经过MATLAB仿真运算和数值分析验证,并应用于实际系统中,提高了船载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的性能。该模型还为优化船载卫星通信天线的控制提供了数学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地球站 三轴天线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卫星通信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钱小云 叶勇 徐俊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6-221,共6页
在分析船载卫星通信系统设备远程集中监控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船载卫星通信远程集中监控系统。通过采用多串口服务器、双线程队列和设备线程自调度、模型-视图-发布器(MVP)编程模式和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IP组播技术和数据... 在分析船载卫星通信系统设备远程集中监控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船载卫星通信远程集中监控系统。通过采用多串口服务器、双线程队列和设备线程自调度、模型-视图-发布器(MVP)编程模式和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IP组播技术和数据库增量同步,分别解决了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遇到的设备通信接口类型多、响应时间差异大、调整变化多和卫星通信传输带宽小等问题。应用表明系统运行可靠,能较好地完成对船载卫星通信系统的集中监视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远程集中监控 线程调度 MVP设计模式 IP组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媒体的船载微弱通信信号自动捕获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君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0-132,共3页
针对传统信号捕获系统中出现的船载微弱通信信号捕获不精准的现象,提出并设计了基于数字媒体的船载微弱通信信号自动捕获系统。硬件系统中优化了射频电路,引入C/A码发生器,得到船载微弱通信信号的序列码,为软件运行提供数据准备;软件系... 针对传统信号捕获系统中出现的船载微弱通信信号捕获不精准的现象,提出并设计了基于数字媒体的船载微弱通信信号自动捕获系统。硬件系统中优化了射频电路,引入C/A码发生器,得到船载微弱通信信号的序列码,为软件运行提供数据准备;软件系统为核心设计部分,对微弱通信信号进行检测后,建立基于数字媒体的信号自动捕获模型,将自动捕获模型在硬件系统内应用,实现船载微弱信号的自动捕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动捕获系统比传统捕获系统的船载微弱通信信号捕获精度高出27.81%,具备极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信号 数字媒体 自动捕获 船载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电平步进跟踪在船载移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叶自清 吴舒辞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2年第12期34-35,共2页
引言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大、通信距离远、质量高、组网迅速、基本不受地理和自然条件限制等一系列优点。在现代信息传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7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国家和组织就一直在从事移动载体(船、飞机、车等)卫星通讯的研... 引言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大、通信距离远、质量高、组网迅速、基本不受地理和自然条件限制等一系列优点。在现代信息传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7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国家和组织就一直在从事移动载体(船、飞机、车等)卫星通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电平 步进跟踪 移动卫星通信 电平信号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ULF/VLF对潜通信系统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定荣 陆洪 陈宇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48-1152,共5页
为了实现水面舰艇与水下周围100km或更远范围内潜艇之间的低频(ULF/VLF)通信,首先分析了ULF/VLF波在均匀半空间中的传播规律,然后结合ULF/VLF频段大气噪声谱密度、收发天线增益以及接收系统热噪声等数据,对ULF/VLF对潜通信的通信距离、... 为了实现水面舰艇与水下周围100km或更远范围内潜艇之间的低频(ULF/VLF)通信,首先分析了ULF/VLF波在均匀半空间中的传播规律,然后结合ULF/VLF频段大气噪声谱密度、收发天线增益以及接收系统热噪声等数据,对ULF/VLF对潜通信的通信距离、入水深度、通信速率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F/VLF对潜通信 通信距离 入水深度 通信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移动通信终端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张帅 陈焕东 《信息通信》 2019年第10期209-211,共3页
针对我国现有海上通信能力较为薄弱,不能满足大量远洋船舶实时话音、高速数据和图像传输的海上通信需求的问题。设计支持卫星移动通信和北斗短报文功能的船载双模高速卫星移动通信终端。针对双模船载终端天线数量多、功能密度比高等特点... 针对我国现有海上通信能力较为薄弱,不能满足大量远洋船舶实时话音、高速数据和图像传输的海上通信需求的问题。设计支持卫星移动通信和北斗短报文功能的船载双模高速卫星移动通信终端。针对双模船载终端天线数量多、功能密度比高等特点,研究适用于船载终端的电磁兼容设计技术,实现终端在多模并发条件下工作的稳定性,提高各模式接收灵敏度。以整机的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设计为重点,从系统、模块、部件和软件等方面研究降低终端功耗的方法,采用多时钟域和多电源域方案,以AP为功耗管理的核心,通过感知终端工作状态,制定系统供电策略进行电源管理,从而实现体积小巧、低功耗的船载终端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移动终端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LRIT)系统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范耀天 付耀方 《中国水运》 2007年第3期46-47,共2页
对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系统基本原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进行了阐述,并对系统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舶远程识别和跟踪 LRIT 国际海事组织 IMO 船载通信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波功率表在短波通信中的应用
10
作者 孔敏 《现代电子技术》 1999年第3期4-5,共2页
阐述了驻波功率表在短波通信中的应用。驻波功率表亦称通过式功率计,在寻呼、移动通信、雷达乃至业余无线电台中正得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 驻波功率表 短波通信 无线电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电5G浦江游船无线信号覆盖方案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刘丽 汪国骏 邓勇 《广播电视网络》 2025年第3期80-83,共4页
水域的无线信号可选站址少、覆盖能力有限、水面反射折射信号杂乱、网络优化难度大,改善这些区域的网络质量一直是公众无线通信难题。本文以黄浦江江面游船无线信号覆盖方案设计和实践为基础,研究封闭移动场景信号覆盖,提供高效畅通的... 水域的无线信号可选站址少、覆盖能力有限、水面反射折射信号杂乱、网络优化难度大,改善这些区域的网络质量一直是公众无线通信难题。本文以黄浦江江面游船无线信号覆盖方案设计和实践为基础,研究封闭移动场景信号覆盖,提供高效畅通的数据交互服务,支撑区域航运经济的发展,为后续水域船载通信方案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覆盖 封闭移动场景 船载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融合切换在海域应用研究
12
作者 陈戈 姬天相 +1 位作者 张少飞 郭水亮 《数字通信世界》 2023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卫星传输是船载通信在远海的重要通信方式,结合天地一体网络中船载通信的技术特点和应用需求,采用卫星传输和岸基基站连接两种方式,可实现了4G/5G网络的海洋连续覆盖。针对船载基站与岸基基站之间切换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用户测量... 卫星传输是船载通信在远海的重要通信方式,结合天地一体网络中船载通信的技术特点和应用需求,采用卫星传输和岸基基站连接两种方式,可实现了4G/5G网络的海洋连续覆盖。针对船载基站与岸基基站之间切换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用户测量值综合判决和船载基站位置服务区感知的切换策略。该策略能够有效解决无法配置邻区和网络优先选择等问题,提高了海洋通信的用户体验和卫星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网络 船载通信 海洋连续覆盖 切换策略 用户测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