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舱室爆炸载荷作用下舷侧防护结构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严波 彭兴宁 潘建强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文章对舱室爆炸载荷作用下舷侧防护结构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对防护结构的破坏形式、纵舱壁的响应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在舱室爆炸载荷作用下,防护结构中以膨胀舱的受损程度最为严重,液舱往里结构受损程度较轻。受膨胀舱中隔板间距疏密影响的... 文章对舱室爆炸载荷作用下舷侧防护结构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对防护结构的破坏形式、纵舱壁的响应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在舱室爆炸载荷作用下,防护结构中以膨胀舱的受损程度最为严重,液舱往里结构受损程度较轻。受膨胀舱中隔板间距疏密影响的,主要是膨胀舱中甲板及横舱壁,液舱往里结构所受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舷侧防护结构 舱室爆炸 隔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舷侧防护结构抗导弹动能穿甲防护性能数值仿真 被引量:2
2
作者 叶帆 刘见华 王福花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8,共7页
[目的]为了分析不同的舷侧防护结构抗导弹战斗部动能穿甲的防护性能,[方法]设计单层均质钢装甲结构、双层格栅防护结构等舷侧防护结构,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比不同的舷侧防护结构阻拦中型亚音速半穿甲反舰导弹战斗部的效果。[结果]研究结... [目的]为了分析不同的舷侧防护结构抗导弹战斗部动能穿甲的防护性能,[方法]设计单层均质钢装甲结构、双层格栅防护结构等舷侧防护结构,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比不同的舷侧防护结构阻拦中型亚音速半穿甲反舰导弹战斗部的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形式简单的单层均质钢装甲作为舷侧防护结构时,需采用力学性能优良且厚度50 mm以上的某高强度钢,并且在实船应用中还应考虑薄、厚板间施工以及异种钢电位差腐蚀等问题;而采用双层格栅舷侧防护结构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对于双层格栅防护结构,在重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将重量资源分配给内层板以增加内层板厚度,可以显著提高双层格栅结构的整体防护能力。[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水面舰船抗导弹动能穿甲舷侧防护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舷侧防护结构 导弹动能穿甲 防护性能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LS-DYNA的多层舷侧结构抗空中接触爆炸防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汪玉 刘云龙 +1 位作者 张阿漫 田昭丽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31,共7页
针对典型舰船舱段不同舷侧结构(Y型舷侧和V型舷侧)的防护性能,采用ANSYS/LS-DYNA流固耦合分析模块对其在空中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塑性响应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将结构毁伤的数值结果同已有经验公式进行对比验证。通过对不同舷侧型式... 针对典型舰船舱段不同舷侧结构(Y型舷侧和V型舷侧)的防护性能,采用ANSYS/LS-DYNA流固耦合分析模块对其在空中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塑性响应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将结构毁伤的数值结果同已有经验公式进行对比验证。通过对不同舷侧型式舱段的破口以及塑性变形面积大小的对比分析,发现Y型舷侧结构的防护性能随翼板角度的增大而增强,且整体防护性能优于V型舷侧结构;而V型舷侧结构的防护性能跟翼板角度没有明显规律,只有部分角度结构能够提升防护性能;最后综合各算例毁伤效果得出120°Y型舷侧结构防护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舷侧防护结构 空中接触爆炸 防护性能 Y型 V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面舰艇舷侧防雷舱结构模型抗爆试验研究 被引量:80
4
作者 朱锡 张振华 +1 位作者 刘润泉 朱云翔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对水面舰艇防雷舱结构模型进行水下抗爆能力系列试验,探讨了有无水中防御结构的利弊及防护效果。系统研究了舰艇舷侧防御结构在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并对防雷舱进行水下抗爆设计。经过一系列的模型试验,证明设计水下舷侧防雷... 对水面舰艇防雷舱结构模型进行水下抗爆能力系列试验,探讨了有无水中防御结构的利弊及防护效果。系统研究了舰艇舷侧防御结构在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并对防雷舱进行水下抗爆设计。经过一系列的模型试验,证明设计水下舷侧防雷舱结构能够大大减小水下接触爆炸对舰体的破坏作用,防止重要舱室进水,从而使结构的水下抗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舷侧防护 水面舰艇 水下爆炸 抗爆试验 防雷舱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舷侧在水下接触爆炸作用下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3
5
作者 蔡金志 王善 +2 位作者 盖京波 杨世全 宁庆坤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04-2406,2499,共4页
利用LS-DYNA对舰船舷侧防护体系在接触爆炸作用下的破坏进行数值仿真模拟。通过改变舷侧防护体系中空舱和液舱的大小,探讨如何提高舷侧整体防护能力。分别分析了各种情况下板的破口半径和压力时间曲线等数值模拟结果,得出加大空舱尺寸... 利用LS-DYNA对舰船舷侧防护体系在接触爆炸作用下的破坏进行数值仿真模拟。通过改变舷侧防护体系中空舱和液舱的大小,探讨如何提高舷侧整体防护能力。分别分析了各种情况下板的破口半径和压力时间曲线等数值模拟结果,得出加大空舱尺寸对爆轰波衰减更加明显的结论,从而为提高舰船舷侧整体防护能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舷侧防护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射流对舰船舷侧结构的破坏毁伤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念念 任少飞 +1 位作者 宋丹丹 刘亮涛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72-1080,共9页
本文基于AUTODYN软件的耦合欧拉-拉格朗日算法,模拟聚能装药起爆后形成聚能射流及侵彻舰船舷侧防护结构的过程。首先将聚能射流侵彻靶板的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聚能射流的形成及其对舷... 本文基于AUTODYN软件的耦合欧拉-拉格朗日算法,模拟聚能装药起爆后形成聚能射流及侵彻舰船舷侧防护结构的过程。首先将聚能射流侵彻靶板的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聚能射流的形成及其对舷侧结构的毁伤过程进行模拟,并探讨液舱外板厚度及宽度对舷侧结构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聚能射流对舷侧防护结构的毁伤主要表现为舷侧外板的大面积塑性凹陷和内部舱壁的小尺寸破口,且增大液舱宽度会使聚能射流速度得到衰减。研究结果可为聚能射流载荷下舰船舷侧结构的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射流 毁伤 舷侧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型负泊松比超材料防护结构抗爆抗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杨德庆 吴秉鸿 张相闻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133,共12页
采用数值方法对星型宏观负泊松比效应夹芯结构的抗冲击响应过程以及抗水下爆炸过程中的破坏形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星型负泊松比结构胞元壁厚、层数和胞元泊松比等参数对弹体侵彻及水下爆炸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速或超高... 采用数值方法对星型宏观负泊松比效应夹芯结构的抗冲击响应过程以及抗水下爆炸过程中的破坏形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星型负泊松比结构胞元壁厚、层数和胞元泊松比等参数对弹体侵彻及水下爆炸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速或超高速弹体侵彻问题,单纯依靠结构性的被动防御无法应对;负泊松比效应蜂窝夹芯防护结构相较常规防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水下抗爆性能;等质量条件下,泊松比的变化对抗爆性能影响明显,层数3 层、泊松比为-1.63 的星型夹芯结构的抗爆性能相对更优;等壁厚条件下,其水下抗爆性能随蜂窝胞元层数减小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多孔夹芯结构 舷侧防护 侵彻 水下爆炸 抗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泊松比效应防护结构抗爆抗冲击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德庆 张相闻 吴秉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9-387,共9页
研究了宏观负泊松比效应蜂窝夹芯结构胞元壁厚、胞元层数和胞元泊松比等参数对弹体侵彻及水下抗爆等防护性能的影响.模拟弹体在空气中对宏观负泊松比蜂窝夹芯舰船防护结构的侵入和穿透过程,以及蜂窝夹芯防护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作用... 研究了宏观负泊松比效应蜂窝夹芯结构胞元壁厚、胞元层数和胞元泊松比等参数对弹体侵彻及水下抗爆等防护性能的影响.模拟弹体在空气中对宏观负泊松比蜂窝夹芯舰船防护结构的侵入和穿透过程,以及蜂窝夹芯防护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坏形式.计算结果表明:单纯依靠结构性的被动防御无法应对高速或超高速弹体的侵彻问题;负泊松比效应蜂窝夹芯防护结构较传统防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水下抗爆性能,且其水下抗爆性能随蜂窝胞元层数和胞元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效应 蜂窝夹芯结构 舷侧防护 数值模拟 侵彻 水下爆炸 抗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舰船舱段动态响应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卫东 孙逸 于诗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9-502,共4页
该文利用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算法,应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计算了舰船一个舱段的舷侧防护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给出了各层防护板的应力、应变、速度和位移等动态参数的时间历程,讨论水下接... 该文利用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算法,应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计算了舰船一个舱段的舷侧防护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给出了各层防护板的应力、应变、速度和位移等动态参数的时间历程,讨论水下接触爆炸载荷对舷侧防护结构的破坏效应及影响。验证了加筋板对结构的加固作用。该文的研究工作对舰船舷侧的安全防护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舰船 舷侧防护结构 动态响应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