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5篇文章
< 1 2 2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船用泵智能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与开发
1
作者 张宇航 刘厚林 +3 位作者 施卫华 李红钢 华如南 董亮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2-147,共6页
为了实现舰船用泵的高精度自动化性能测试,本文将泵测试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相结合,开发一款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Excel报表生成、阀门自动控制等功能为一体的舰船用泵性能测试系统,具备电机空载试验、外特性试验、汽蚀试验... 为了实现舰船用泵的高精度自动化性能测试,本文将泵测试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相结合,开发一款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Excel报表生成、阀门自动控制等功能为一体的舰船用泵性能测试系统,具备电机空载试验、外特性试验、汽蚀试验、数据处理分析与存储功能。通过将模糊理论与PID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全自动性能测试,解决了传统PID调节流量时稳定时间长、稳定误差大的问题。经过试验验证,测试系统的各项测试精度满足均1级标准,同时具有交互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用 测试系统 模糊PID 自动化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算法的舰船用电数据挖掘研究
2
作者 王晓辉 高鹏翔 孙守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0-174,共5页
为捕捉序列中相隔较远信息之间的联系,设计了基于门控循环单元深度学习算法的舰船用电数据挖掘方法。利用采集终端实时采集发电机组、甲板机械等设备的原始舰船用电数据;将原始用电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根据舰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分析与... 为捕捉序列中相隔较远信息之间的联系,设计了基于门控循环单元深度学习算法的舰船用电数据挖掘方法。利用采集终端实时采集发电机组、甲板机械等设备的原始舰船用电数据;将原始用电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根据舰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分析与故障诊断等需求,运用深度学习算法中的门控循环单元,在原始用电数据内捕捉序列中相隔较远信息之间的联系,挖掘舰船用电数据规律特征,为舰船用电管理优化提供决策支持。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实时采集原始舰船用电数据,并有效挖掘舰船用电数据规律特征;应用该方法后,可有效提升舰船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算法 舰船用电数据 数据挖掘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耐火光缆的研制
3
作者 史孝华 黎林 +1 位作者 李晓红 葛乐乐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3,共6页
为满足舰船装备对高可靠性的发展要求,研制了一种舰船用的耐火光缆,首先设计了耐火光缆的结构、选用了高性能材料以及优化了生产工艺,然后提出了耐火光缆的测试标准与方法,确定了950℃耐火试验和耐水火喷淋试验的具体流程,最后对光缆的... 为满足舰船装备对高可靠性的发展要求,研制了一种舰船用的耐火光缆,首先设计了耐火光缆的结构、选用了高性能材料以及优化了生产工艺,然后提出了耐火光缆的测试标准与方法,确定了950℃耐火试验和耐水火喷淋试验的具体流程,最后对光缆的燃烧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耐火光缆在经受950℃火焰持续燃烧90 min后,冷却15 min,再次承受950℃火焰燃烧15 min和水喷淋15 min试验,其光透射性能变化依然保持在低于0.7 dB的极低水平。与市面上现有产品相比,这款光缆不仅耐火温度显著提升了300℃,还实现了耐火附加衰减降低了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光缆 阻燃 耐火 耐水火喷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通信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谭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X期110-113,共4页
舰船用通信网络容易受到敌方电磁场的入侵干扰,导致通信受阻,通过入侵检测,提高舰船用通信网络的抗毁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线谱增强和滤波技术的舰船用通信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采用多源波束形成方法进行舰船用通信网络传输信号采集,... 舰船用通信网络容易受到敌方电磁场的入侵干扰,导致通信受阻,通过入侵检测,提高舰船用通信网络的抗毁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线谱增强和滤波技术的舰船用通信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采用多源波束形成方法进行舰船用通信网络传输信号采集,对采集的通信信号进行自适应线谱增强处理,提高网络通信信号的增益强度,对增强的网络通信信号进行抗干扰滤波设计,采用梯度算法对滤波输出的舰船用通信网络传输信号进行自适应迭代,准确检测出信号中的入侵成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检测技术进行舰船用通信网络的入侵检测的准确检测概率较高,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用通信网络 入侵 检测 滤波 线谱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6082铝合金TIG焊组织与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孙乎浩 薛松柏 +2 位作者 冯晓梅 林中强 李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4,117-118,共4页
采用ER4043和ER4047焊丝,对厚度为12 mm的舰船用6082铝合金进行了TIG焊接试验研究,测试了焊缝强度并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文中推荐的焊接参数条件下,使用Al-Si系焊丝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优良,焊缝区组织为树枝状... 采用ER4043和ER4047焊丝,对厚度为12 mm的舰船用6082铝合金进行了TIG焊接试验研究,测试了焊缝强度并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文中推荐的焊接参数条件下,使用Al-Si系焊丝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优良,焊缝区组织为树枝状晶的铸态组织,熔合区出现异于焊缝中心的胞状晶;热影响区受焊接热循环作用组织有所粗化.使用ER4043焊接的接头抗拉强度略低于使用ER4047的接头,但塑性相对较好并且生成大气孔的倾向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用铝合金 TIG焊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辐射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料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郭振涛 李淑凤 +3 位作者 矫阳 侯欣鹏 李铁军 张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6-60,共5页
应用γ射线辐射交联技术,制备出以乙烯-醋酸乙烯/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纳米级改性氢氧化铝(EVA/POE/ATH)为基材的舰船用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料,探讨了共混物配比、ATH的种类与用量以及辐射剂量对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应用γ射线辐射交联技术,制备出以乙烯-醋酸乙烯/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纳米级改性氢氧化铝(EVA/POE/ATH)为基材的舰船用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料,探讨了共混物配比、ATH的种类与用量以及辐射剂量对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E用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耐热老化性能提高,但硬度降低;纳米ATH的加入使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材料的辐射交联工艺可弥补阻燃剂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在辐射剂量为80 kGy的条件下,采用EVA/POE/ATH=90/10/60(质量份数,下同)的共混体系可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护套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用电缆护套料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 纳米级改性氢氧化铝 辐射交联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特性及检测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德辉 余涛 +2 位作者 陈亮 周爱民 沈旭东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舰船大量使用的非金属材料是舱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合理的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检测评价方法可有效指导舰船设计、建造、使用和维护期间的非金属材料选用,降低舱室空气污染散发,改善舱室空气品质。从舰船用非金属材料的散发特性出... 舰船大量使用的非金属材料是舱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合理的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检测评价方法可有效指导舰船设计、建造、使用和维护期间的非金属材料选用,降低舱室空气污染散发,改善舱室空气品质。从舰船用非金属材料的散发特性出发,全面总结舰船用非金属材料散发特性的检测评价现状,指出当前我国舰船用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检测评价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该研究对舰船及其他人工环境相关规范和控制程序的制定与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非金属材料 污染散发特性 舱室空气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高内压气囊隔振器理论与设计 被引量:19
8
作者 何琳 赵应龙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6-894,共9页
对国内首次研制的高内压重载气囊隔振器的理论、设计和试验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高内压气囊隔振器的耐压安全性、刚度和固有频率等性能参数的准确计算方法,分析了结构和工艺参数等对该气囊隔振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措施,通过... 对国内首次研制的高内压重载气囊隔振器的理论、设计和试验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高内压气囊隔振器的耐压安全性、刚度和固有频率等性能参数的准确计算方法,分析了结构和工艺参数等对该气囊隔振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措施,通过产品设计和性能试验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研制的系列舰用高内压重载气囊隔振器性能完全满足舰船使用要求,已在舰船数十吨和数百吨级的高性能隔振装置上大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隔离 隔振器 气囊隔振器 舰船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吸收雷达波涂料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东晖 黄微波 刘培礼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9年第7期37-40,共4页
综述了舰船用吸收雷达波涂料的发展概况,叙述了吸收雷达波涂料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吸收雷达波涂料的组成,并对舰船用吸收雷达波涂料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吸收雷达波 涂料 稳身技术 舰船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钛合金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2
10
作者 陈丽萍 娄贯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15,共3页
简述了舰船用钛合金的一般特点,并概述了钛合金在国内外舰船上应用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舰船 钛合金 特点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高压单相流细水雾灭火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东 周华 杨华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6-720,共5页
细水雾灭火系统具有高效、环保、低成本的特点,将其用于舰船消防具有无法比拟的性能优势。介绍了细水雾灭火技术的定义、系统分类、灭火机理及优点。指出其替代哈龙灭火技术的重要意义并概述了该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研制了固定式高... 细水雾灭火系统具有高效、环保、低成本的特点,将其用于舰船消防具有无法比拟的性能优势。介绍了细水雾灭火技术的定义、系统分类、灭火机理及优点。指出其替代哈龙灭火技术的重要意义并概述了该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研制了固定式高压单相流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了电绝缘性实验、喷雾滞空性实验和灭火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细水雾灭火系统释放的雾滴属于1级细水雾,能在50 s内灭B类火灾和180 s内灭A类火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帆械学 细水雾 舰船消防 灭火实验 电绝缘 细水雾滞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舰船用环氧面漆释放气体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桂欢 姚芳莲 +2 位作者 顾秀杰 张洪彬 王少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8-130,共3页
舰船舱室中使用大量非金属材料,一些非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释放有害气体,从而使舰船舱室空气受到污染。本文建立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舰船用某型环氧面漆脱气产物的方法。将环氧面漆刷于铝板上并晾干1个月后,置于不锈... 舰船舱室中使用大量非金属材料,一些非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释放有害气体,从而使舰船舱室空气受到污染。本文建立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舰船用某型环氧面漆脱气产物的方法。将环氧面漆刷于铝板上并晾干1个月后,置于不锈钢密闭容器中进行密封,在30℃温度下持续30d。对密闭容器中释放的有害气体以填装Tenax吸附剂的采样管进行吸附,以热脱附系统对浓缩采样管进行脱附,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脱气组分中定性检测到烃类、醛类、酮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面漆 测定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舰船 非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新型耐高温阻燃结构材料——聚邻苯二甲腈复合材料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郑劲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63-66,共4页
综述了舰船用新型耐高温阻燃结构材料——聚邻苯二甲腈复合材料优异的加工性能、耐高温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以及低的烟密度等性能,并与PMR-15(高温型聚酰亚胺)、普通和高性能环氧树脂进行了比较,指出聚邻苯二甲腈复合材料是目前唯... 综述了舰船用新型耐高温阻燃结构材料——聚邻苯二甲腈复合材料优异的加工性能、耐高温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以及低的烟密度等性能,并与PMR-15(高温型聚酰亚胺)、普通和高性能环氧树脂进行了比较,指出聚邻苯二甲腈复合材料是目前唯一的在没有表面保护的情况下全面满足美国军用标准MIL-STD-2031要求的聚合物复合材料,聚邻苯二甲腈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达450℃,在100kW/m^2热流下,玻璃纤维、碳纤维增强聚邻苯二甲腈的点燃时间和热释率分别为60s、106kW/m^2和75s、118kW/m^2。在潜艇和水面舰艇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耐高温阻燃结构材料 复合材料 聚邻苯二甲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水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文毓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68,共6页
详细地阐述了舰船用水声材料的概念、性能、测量方法、发展现状及其应用。
关键词 舰船 水声材料 吸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通信网络的异常数据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戴立坤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27-129,182,共4页
为了保障舰船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的准确性,提高舰船网络的故障智能分析能力,需要进行异常数据监测,提出一种基于舰船用通信网络传输信号瞬时频率估计的异常数据监测技术。对采集的通信网络输出信号经过时频分解完成时域与频域之间的转... 为了保障舰船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的准确性,提高舰船网络的故障智能分析能力,需要进行异常数据监测,提出一种基于舰船用通信网络传输信号瞬时频率估计的异常数据监测技术。对采集的通信网络输出信号经过时频分解完成时域与频域之间的转换,采用高阶累积量特征提取方法进行舰船用通信网络中的异常数据检测,对检测的异常数据进行干扰和冗余数据滤波处理,完成对舰船用通信网络输出信号的瞬时频率估计,分析瞬时频率的异常状态特征,实现异常数据监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舰船用通信网络的异常数据监测能提高数据挖掘的准确度,对异常数据检测的虚警较低,抗干扰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通信网络 异常数据 监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轻型陶瓷基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述锋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0-112,118,共4页
针对舰船用复合装甲特殊要求,设计出了不同结构的陶瓷基复合装甲,对其在某型号弹种的弹道冲击下的防护能力展开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结构形式的装甲以及船体钢的抗弹性能,并进行了复合装甲防护能力的评价,着重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复合装... 针对舰船用复合装甲特殊要求,设计出了不同结构的陶瓷基复合装甲,对其在某型号弹种的弹道冲击下的防护能力展开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结构形式的装甲以及船体钢的抗弹性能,并进行了复合装甲防护能力的评价,着重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复合装甲的抗弹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陶瓷层是复合装甲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复合装甲中的其他组成部分也对整体的防护能力有着重要影响,装甲结构形式的合理性也是陶瓷基复合装甲具备良好抗弹性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陶瓷基 复合装甲 抗弹机理 结构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柴油机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新传 陈华清 安卫 《铁道机车车辆》 2003年第A01期13-16,共4页
论述了柴油机在舰船动力中的重要地位 ,从现代舰船对动力装置提出的技术要求出发 ,论述了国外舰船动力装置发展趋势 ,分析了国外舰船用柴油机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我国舰船用柴油机的发展问题 ,提出了舰船用柴油机应结合先进的... 论述了柴油机在舰船动力中的重要地位 ,从现代舰船对动力装置提出的技术要求出发 ,论述了国外舰船动力装置发展趋势 ,分析了国外舰船用柴油机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我国舰船用柴油机的发展问题 ,提出了舰船用柴油机应结合先进的机型 ,引进单项关键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创新 ,以提高柴油机整体技术水平的发展思路 ;最后 ,分析了国外舰船用柴油机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柴油机 动力装置 发展趋势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舰船用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海舟 李杰 +1 位作者 冯运莉 徐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6,共4页
采用高温淬火相变仪、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SEM等手段,研究了试验用高强度舰船用钢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的静态CCT曲线和动态CCT曲线均由铁素体加贝氏体、贝氏体、贝氏体+马氏体和马氏体四个区域组成... 采用高温淬火相变仪、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SEM等手段,研究了试验用高强度舰船用钢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的静态CCT曲线和动态CCT曲线均由铁素体加贝氏体、贝氏体、贝氏体+马氏体和马氏体四个区域组成。静态热模拟组织中冷却速度达到5℃/s时奥氏体才全部转变成贝氏体,而动态热模拟组织中冷却速度为3℃/s时奥氏体就已全部转变成贝氏体组织,且贝氏体组织相对细小。当冷却速度达到20℃/s时,静态和动态热模拟组织中都是完全马氏体组织,形貌均呈板条状,动态热模拟试样的马氏体板条更细小、密集。无论是静态热模拟组织还是动态热模拟组织,硬度都随冷却速度的提高,逐渐升高,但动态热模拟试样的硬度比静态高3-6 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舰船用 连续冷却转变 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隔声密封材料的研究
19
作者 王宝柱 刘东晖 +2 位作者 杨宇润 陈酒姜 黄微波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7年第2期28-31,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一类用于舰船舱室孔隙的环氧树脂隔声材料,侧重于材料的增韧、阻燃、低毒及隔声量等性能。研制出的材料隔声性能优良,30mm胶片A计权插入损失达33dB以上。
关键词 舰船 隔声材料 密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视觉的舰船用零件加工控制优化设计
20
作者 赵军 王媛媛 周丽先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X期162-164,167,共4页
在复杂构件下进行舰船用零件加工中,受到曲面啮合诱导因素的影响,导致加工精度不高,且加工控制中的可视性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的舰船用零件的加工控制优化方法。首先构建舰船用零件加工智能视觉环境,采用加工过程的视觉误差... 在复杂构件下进行舰船用零件加工中,受到曲面啮合诱导因素的影响,导致加工精度不高,且加工控制中的可视性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的舰船用零件的加工控制优化方法。首先构建舰船用零件加工智能视觉环境,采用加工过程的视觉误差补偿和切削误差补偿结合的方法进行加工误差反馈与修正,采用自适应反演积分控制算法进行控制优化,实现加工控制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舰船用零件加工的精度较高,能在可视化环境下进行加工辅助,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视觉 舰船 零件 加工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