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增益观测器的航迹角自适应反步控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伟 卢京潮 +1 位作者 袁燎原 章卫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4-1420,共7页
针对飞行控制系统中状态向量不完全可测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增益神经网络自适应观测器.在常规高增益观测器的基础上引入径向基(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网络自适应项,对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进行在线估计.将高增益观测器与基于动态... 针对飞行控制系统中状态向量不完全可测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增益神经网络自适应观测器.在常规高增益观测器的基础上引入径向基(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网络自适应项,对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进行在线估计.将高增益观测器与基于动态面的反步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引入一阶滤波器,避免了传统反步控制中的"计算膨胀"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器和RBF网络权值向量的自适应律,并证明了闭环系统是半全局一致有界.从航迹角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航迹角能够较好地跟踪指令信号,不受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的影响,所设计的观测器具有良好的收敛性,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益观测器 反步 动态面 自适应控制 径向基网络 航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飞机着舰航迹角控制器设计
2
作者 李冀鑫 侯志强 +1 位作者 徐彦军 林正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03-306,共4页
为提高舰载飞机的着舰精度,基于总能量控制理论设计了着舰下滑航迹角控制器。频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使航迹角的响应带宽为1.21rad/s,满足了设计要求。基于非线性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但能够使航迹角快速地响应阶跃输入指... 为提高舰载飞机的着舰精度,基于总能量控制理论设计了着舰下滑航迹角控制器。频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使航迹角的响应带宽为1.21rad/s,满足了设计要求。基于非线性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但能够使航迹角快速地响应阶跃输入指令和保持飞行速度基本不变,且对于气动参数的摄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飞机 总能量控制 着舰 航迹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迹偏差角和航向差的自航模运动轨迹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冯亮 魏军 陈志诚 《船海工程》 2012年第2期30-33,共4页
针对水面自航模运动轨迹传统控制方法的缺点,提出用航迹偏差角代替航迹偏差、航向差代替偏航角速度为输入变量的模糊控制方法。通过实船试验,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改进后的控制方法操控性更强、轨迹波动更小。
关键词 航迹偏差 航向差 轨迹控制 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威胁下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侠 张婧 徐光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00-1405,共6页
针对移动威胁下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问题,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移动威胁的状态信息进行了预测,依据其航迹方位角、航迹倾斜角与视线角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航迹角控制数学模型,并提出了移动威胁下基于参数调整的航迹规划算法.仿真... 针对移动威胁下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问题,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移动威胁的状态信息进行了预测,依据其航迹方位角、航迹倾斜角与视线角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航迹角控制数学模型,并提出了移动威胁下基于参数调整的航迹规划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保证无人机有效地躲避空中移动威胁,并提高了其规避移动威胁的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移动威胁 航迹角控制数学模型 参数调整 三维航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航路爬升航迹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谷润平 刘秡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3-15,共3页
精确的航迹预测能力是空中交通管制软件的开发基础。对飞机航路爬升的飞行轨迹进行了二维模拟,并绘制出了飞机航路爬升时的飞行轨迹曲线和其他分析曲线。用航迹角来代替性能计算中常用的爬升率概念,对飞机爬升各项参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 精确的航迹预测能力是空中交通管制软件的开发基础。对飞机航路爬升的飞行轨迹进行了二维模拟,并绘制出了飞机航路爬升时的飞行轨迹曲线和其他分析曲线。用航迹角来代替性能计算中常用的爬升率概念,对飞机爬升各项参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角 爬升率 爬升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表着陆系统调制度差分析及应用验证
6
作者 胡小龙 高振兴 +1 位作者 丁旋 严福斌 《航空计算技术》 2024年第5期120-124,共5页
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ILS)对飞机进近着陆安全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研究航迹偏离刻度(DOT)、调制度差(Difference in Depth of Modulation,DDM)与航迹偏离角三者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量化DOT,显示DDM与真实航迹偏离角... 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ILS)对飞机进近着陆安全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研究航迹偏离刻度(DOT)、调制度差(Difference in Depth of Modulation,DDM)与航迹偏离角三者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量化DOT,显示DDM与真实航迹偏离角的数量关联,为飞行事故调查提供量化依据。基于仪表着陆系统原理建立了ILS数字化波形仿真模型;并通过飞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国内某机场04R跑道的ILS信号进行实例分析,求解了飞机进近阶段DOT、DDM与航迹偏离角间的定量关系;同时讨论了影响飞机进近安全的次级下滑道现象,为飞行数据分析提供了可行的量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表着陆系统 调制度差 航迹偏离 飞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ckstepping/RHO的变体飞机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8
7
作者 陈伟 卢京潮 +1 位作者 王晓光 章卫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60-1065,共6页
为了确保变体飞机在变体过程中的飞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并行修正控制器设计方案.采用backstepping方法进行标称控制器设计,提供基本的飞行稳定性和跟踪性能.使用雅可比线性化方法对变体飞机非线性方程进行线性化得到线性化模型,采用基... 为了确保变体飞机在变体过程中的飞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并行修正控制器设计方案.采用backstepping方法进行标称控制器设计,提供基本的飞行稳定性和跟踪性能.使用雅可比线性化方法对变体飞机非线性方程进行线性化得到线性化模型,采用基于指令滤波器的滚动时域优化(RHO,Receding Horizon Optimal)方法进行修正控制器设计.在有限时域区间内实时解算修正控制量,对标称控制器进行补偿.从航迹角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航迹角能够较好地跟踪指令信号,基本不受变体过程的影响,飞行控制系统满足实时性和鲁棒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机 修正控制器 BACKSTEPPING 滚动时域优化 航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型飞机飞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宁 孙秀霞 +2 位作者 田松 陈金科 侯颖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16期56-58,共3页
现代飞机的各项性能都大幅度提高,飞行控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设计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这都会使飞行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相应地,对各相关部件的可靠性、准确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关键词 飞行控制系统 航迹角 自动控制系统 航向 俯仰姿态 导航计算机 自动着陆 俯仰 给定信号 机动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向姿态参考系统磁航向误差偏大故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薛永生 宋立廷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1年第6期142-146,共5页
航向姿态参考系统是飞机上用于测量、计算和提供飞行姿态及航向信息的重要仪表,其指示精度直接影响着飞行员的驾驶操纵和自动驾驶仪的性能。针对某型航向姿态参考系统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磁航向误差偏大故障,从理论上对该系统进行机理分... 航向姿态参考系统是飞机上用于测量、计算和提供飞行姿态及航向信息的重要仪表,其指示精度直接影响着飞行员的驾驶操纵和自动驾驶仪的性能。针对某型航向姿态参考系统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磁航向误差偏大故障,从理论上对该系统进行机理分析,建立故障树,通过实地操作检测,对底事件进行逐一分析,筛查问题原因,对故障进行定位和排除。结果表明:航向姿态参考系统出现的磁航向误差偏大故障的原因是采用GPS信号修正输出值时混淆了变量含义,在磁航向解算算法的设计上不够严谨,导致误差较大,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能够成功定位和排查该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向姿态参考系统 磁航向 故障树 航迹角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自动导航系统
10
作者 喻中贵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1年第2期24-31,共8页
本文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惯性自动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研制中的问题、系统功能和特点以及试飞情况。该系统性能良好,工作可靠。
关键词 自动导航系统 操纵信号 误差 飞行计划 工作原理 飞行航迹 航迹角 改航 系统性能 目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流影响下预估通过危险物的最小距离
11
作者 马壮 荣雷 《天津航海》 2014年第1期6-7,共2页
船舶在岛礁区或狭水道内航行,为安全通过危险物标,应预估通过危险物标的最小距离。文章提出了考虑风流压差情况下预估此最小距离的方法,可依实际情况采用航迹向倍角法、四点法、特殊角法来快速估算最小距离。此方法无需海图作业,目测物... 船舶在岛礁区或狭水道内航行,为安全通过危险物标,应预估通过危险物标的最小距离。文章提出了考虑风流压差情况下预估此最小距离的方法,可依实际情况采用航迹向倍角法、四点法、特殊角法来快速估算最小距离。此方法无需海图作业,目测物标舷角即可,方便有效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通过距离 航迹向倍 四点法 特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地形跟随控制律设计
12
作者 陈孔锦 余云鹏 +1 位作者 杨振声 徐燕 《教练机》 2023年第1期34-36,共3页
基于飞行高度偏差和航迹倾角偏差联合控制,设计了两种适用于超低空突防的自动地形跟随控制方案。两种方案均能保证飞机沿紧贴地形且随地形起伏变化的地形跟随参考航迹飞行。
关键词 地形跟随 高度控制 航迹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