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推进剂矩形粘接试件的多角度拉伸试验 被引量:9
1
作者 邱欣 李高春 +1 位作者 姜爱民 赵大鹏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6-791,共6页
为采用试件模拟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绝热层/衬层/推进剂粘接系统同时承受拉伸和剪切载荷的受载状态,设计了符合航天行业标准QJ 2038.1A-2004规定的矩形粘接试件的多角度拉伸夹具。实现了对试件的单纯拉伸、单纯剪切以及拉伸、剪... 为采用试件模拟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绝热层/衬层/推进剂粘接系统同时承受拉伸和剪切载荷的受载状态,设计了符合航天行业标准QJ 2038.1A-2004规定的矩形粘接试件的多角度拉伸夹具。实现了对试件的单纯拉伸、单纯剪切以及拉伸、剪切结合的多种载荷状态。随着拉伸角度由0°增至90°,界面失效时刻对应的载荷由1166 N降至420 N,最大主应力由0.945 MPa降至0.461 MPa,上界面最大主应力集中系数由1.1上升至2.7,下界面最大主应力集中系数则变化较小。试验中试件起裂部位与界面最大应力位置的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可为发动机粘接系统结构完整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固体火箭发动机 粘接界面 多角度拉伸 失效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基推进剂的热解特性
2
作者 胡松启 陈静 +1 位作者 吴素丽 邓哲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9-324,共6页
用差示扫描(DSC)和热重分析(TG)研究了斯蒂芬酸铅(LS)/硝化棉(NC)/双铅2(SQ-2)推进剂热稳定性。用热力计算方法分析了四种推进剂(高氯酸铵(AP)/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AP/NC,LS/NC和LS/SQ-2)的能量特性。研究了配比为55,64,73三种L... 用差示扫描(DSC)和热重分析(TG)研究了斯蒂芬酸铅(LS)/硝化棉(NC)/双铅2(SQ-2)推进剂热稳定性。用热力计算方法分析了四种推进剂(高氯酸铵(AP)/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AP/NC,LS/NC和LS/SQ-2)的能量特性。研究了配比为55,64,73三种LS/NC推进剂和配比为46,55,64,73四种LS/SQ-2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添加NC或SQ-2能降低LS的热稳定性,提高推进剂的能量,其中NC的效果更显著,认为LS和NC可选作微型发动机用推进剂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热力计算 LS NC推进 热解特性 能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和晶形对硼颗粒点火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敖文 周俊虎 +2 位作者 刘建忠 杨卫娟 汪洋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0-805,共6页
针对粒径和晶形对硼颗粒燃烧的影响机理,利用激光点火系统研究了硼颗粒的点火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在25~65μm范围内,晶体硼点火延迟时间随粒径变化无明显规律,点火延迟时间在13—19ms之间。晶体硼和无定形硼燃烧效率均随粒径增加... 针对粒径和晶形对硼颗粒燃烧的影响机理,利用激光点火系统研究了硼颗粒的点火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在25~65μm范围内,晶体硼点火延迟时间随粒径变化无明显规律,点火延迟时间在13—19ms之间。晶体硼和无定形硼燃烧效率均随粒径增加而增加。当粒径小于65μm,硼表面氧化层是影响硼燃烧效率的决定性因素。55μm的晶体硼不仅点火延迟时间最短,而且燃烧最剧烈,表明55μm可能是晶体硼颗粒点火燃烧性能最佳的尺寸。无定形硼的点火延迟时间要远低于晶体硼,燃烧效率、火焰强度及发射光谱强度也比晶体硼高。相对粒径,点火延迟时间对晶形更加敏感,晶形对硼点火燃烧具有更强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点火 燃烧 粒径 晶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装填式药柱贮存过程中的变形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洋 范红雨 +1 位作者 王宁飞 张平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24-529,共6页
采用基于Total Lagrangian方法的三维粘弹性大变形增量本构关系,结合动态力学分析仪进行改性双基推进剂的性能测试,得到了自由装填式药柱贮存十年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以及等效应力、应变值及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经过长期贮存后,药柱产生的... 采用基于Total Lagrangian方法的三维粘弹性大变形增量本构关系,结合动态力学分析仪进行改性双基推进剂的性能测试,得到了自由装填式药柱贮存十年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以及等效应力、应变值及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经过长期贮存后,药柱产生的轴向下沉量约为0.16 mm,药柱外径增大约0.04 mm,内径几乎不变。包覆层与药柱之间的应力约为11.8 kPa,不会造成脱粘。此外,计算得出此类自由装填式药柱长期贮存中达到变形平衡的时间大约为半年,可根据贮存半年后药柱的变形量推算长期贮存后装药的变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自由装填 贮存 粘弹性 动态力学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火焰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硕 王宁飞 张平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73-276,共4页
开发了基于VC++.NET的红外图像识别系统。应用该系统对固体推进剂发动机排气羽焰图像进行了数字图像处理,得到了排气羽焰的亮度分布,实现了固体推进剂发动机排气羽焰的分析与参数识别。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对固体推进剂发动机排... 开发了基于VC++.NET的红外图像识别系统。应用该系统对固体推进剂发动机排气羽焰图像进行了数字图像处理,得到了排气羽焰的亮度分布,实现了固体推进剂发动机排气羽焰的分析与参数识别。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对固体推进剂发动机排气羽焰图像总体分析与参数识别的目的,为固体推进剂发动机排气羽焰的分析与参数识别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红外图像识别系统 固体推进 亮度分布 参数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石蜡燃料的能量特性和退移速率测试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松启 武冠杰 +1 位作者 刘欢 王鹏飞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8-502,共5页
含石蜡燃料是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理想能源,采用最小自由能法在富氧、富燃和最佳氧燃比条件下对组分含量不同的含石蜡燃料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燃料进行能量特性计算,利用固气矩形混合发动机测试含石蜡燃料和HTPB燃料的退移速率.... 含石蜡燃料是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理想能源,采用最小自由能法在富氧、富燃和最佳氧燃比条件下对组分含量不同的含石蜡燃料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燃料进行能量特性计算,利用固气矩形混合发动机测试含石蜡燃料和HTPB燃料的退移速率.能量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组分配方下,加入AP使燃料中含氧量增多、最佳氧燃比和比冲降低,加入Al能提高燃烧室温度和密度比冲;在相同氧燃比下,含石蜡燃料和HTPB燃料的比冲基本相同.退移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氧气质量流率从25 g·s^-1增加到40g·s^-1时,石蜡燃料的退移速率从0.79 mm·s^-1增加到1.11 mm·s^-1,HTPB燃料的退移速率从0.47 mm·s^-1增加到0.68 mm·s^-1;石蜡燃料的退移速率约为普通HTPB燃料的1.58 ~1.7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含石蜡燃料 混合发动机 能量特性 氧燃比 退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亚历山大效应测量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温度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松启 陈静 +1 位作者 刘凯 黄洪勇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2,共6页
介绍了亚历山大效应测温原理,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发动机尺寸与热损失对燃烧室轴心温度的影响,组建了基于亚历山大效应的火箭发动机燃气温度测量系统。测量了铝含量为1%,9%,17%的复合推进剂在0.1 MPa下燃气温度、发动机工作压强为5 MPa... 介绍了亚历山大效应测温原理,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发动机尺寸与热损失对燃烧室轴心温度的影响,组建了基于亚历山大效应的火箭发动机燃气温度测量系统。测量了铝含量为1%,9%,17%的复合推进剂在0.1 MPa下燃气温度、发动机工作压强为5 MPa时燃烧室内燃气温度和喷管出口处燃气温度。结果表明:发动机直径与热损失对燃烧室轴心温度的影响可忽略;基于亚历山大效应测温法在室压下测得燃气温度分别为2857,3109,3284 K,理论计算燃气温度分别为2712,2891,3049 K,即随着铝含量的增加,实测燃气温度和理论燃气温度都增加;测得发动机喷管出口燃气温度为2200 K,与理论计算的2278 K较吻合;透明玻璃窗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受到燃气污染,导致测得的燃烧室气体温度分别为2300 K和2450 K,低于理论计算的3190 K和3450 K,必须进一步改进高温测量系统,使之能精确测量火箭发动机燃气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固体火箭发动机 燃气温度测量 亚历山大效应 透明窗发动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压气机主流在封严篦齿上游容腔内流动结构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傅鑫 王婉月 +1 位作者 张衍 朱超 《兵工自动化》 2018年第7期83-88,共6页
为了解燃气轮机压气机静子上游容腔二次流结构以及提高效率,利用3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带有封严结构的压气机上游空腔内的流动结构和产生的气动损失进行分析,给定0.5%和1.0%的间隙叶高比,并研究主流在上游容腔结构内产生的二次流与泄漏流的... 为了解燃气轮机压气机静子上游容腔二次流结构以及提高效率,利用3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带有封严结构的压气机上游空腔内的流动结构和产生的气动损失进行分析,给定0.5%和1.0%的间隙叶高比,并研究主流在上游容腔结构内产生的二次流与泄漏流的相互作用。静子通道内的二次流除了通过封严篦齿的泄漏流外,主流会在上游容腔内产生与泄漏流类似的与主流流向差异较大的二次流。分析结果表明:间隙叶高比为0.5%与间隙叶高比为1.0%相比,泄漏量减少53%的同时损失系数只降低1.784%,主流在上游容腔内会产生较多的二次流,而间隙叶高比为1.0%的情况下泄漏量增加,主流在上游容腔结构内产生的二次流效应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工程 封严篦齿 上游容腔 泄漏流 二次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涡扇发动机性能/喷流噪声综合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渊 黄向华 +1 位作者 孙庆彪 赵晓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2-539,共8页
为保证整个飞行过程中满足噪声适航标准和飞行器的安全性,需要按照最严苛的噪声要求进行发动机设计,并留有很大的安全裕度,因而导致发动机的性能潜力未能得到发挥。本文对传统灰狼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自适应概率变异策略,在优化过程中... 为保证整个飞行过程中满足噪声适航标准和飞行器的安全性,需要按照最严苛的噪声要求进行发动机设计,并留有很大的安全裕度,因而导致发动机的性能潜力未能得到发挥。本文对传统灰狼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自适应概率变异策略,在优化过程中调整狩猎模式,提升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基于该算法开展涡扇发动机性能/喷流噪声综合寻优控制研究,根据不同飞行需求对航空发动机性能进行优化,获得最佳控制量,在满足安全性和噪声指标的同时,提高发动机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性能,最大推力模式下可提升推力13.45%,最小油耗模式可降低油耗3.19%,最低涡轮前温度模式可降低涡轮前温度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宇航推进系统与工程 涡扇发动机 喷流噪声 灰狼优化算法 性能寻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力百科全书》简评
10
作者 杰拉尔德.毛嘉恩 陈伟球 高存法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1-664 639,639,共5页
由国际著名热应力专家R.B.Hetnarski教授主编的《热应力百科全书》^([1])于2014年由荷兰Dordrecht的Springer公司出版,书号为978-94-007-2738-0,全书共11分卷、6643页(含3268个图,其中彩色图1141个).国际著名力学家G.A.Maugin(杰拉尔德&... 由国际著名热应力专家R.B.Hetnarski教授主编的《热应力百科全书》^([1])于2014年由荷兰Dordrecht的Springer公司出版,书号为978-94-007-2738-0,全书共11分卷、6643页(含3268个图,其中彩色图1141个).国际著名力学家G.A.Maugin(杰拉尔德·毛嘉恩)教授为此撰写了一个书评^([2]),原文发表在热应力杂志上(2015年第38卷271~275页).在征得G.A.Maugin教授和R.B.Hetnarski教授的同意后,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陈伟球教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高存法教授将该书评翻译成中文发表,以期让更多从事热应力研究的学者和技术人员以及热衷于学习热应力知识的学生了解该百科全书,从而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力 热弹性理论 航空宇航 工程力学系 杰拉尔德 航空航天 分卷 德国数学 陈伟 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