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鱼类游泳能力试验研究
1
作者 刘晶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16-220,共5页
鱼类游泳能力包括趋流特性和克流能力,是决定鱼类能否成功洄游的关键指标,对仿生态鱼道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鱼类生态学试验,测定主要过鱼种类(长鳍吻鮈、长薄鳅、鲢鱼、草鱼... 鱼类游泳能力包括趋流特性和克流能力,是决定鱼类能否成功洄游的关键指标,对仿生态鱼道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鱼类生态学试验,测定主要过鱼种类(长鳍吻鮈、长薄鳅、鲢鱼、草鱼、南方大口鲶、岩原鲤、中华倒刺鲃、瓦氏黄颡、圆口铜鱼)的感应流速、临界游速、持续游泳时间和突进游速等指标;基于试验结果,提出过鱼孔流速、过鱼孔尺寸、休息池、进口流速等设计参数的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1)过鱼种类的感应流速为0.01~0.26 m/s,各鱼种对水流敏感。(2)过鱼种类的临界游速为0.43~1.04 m/s,鲢鱼、草鱼、中华倒刺鲃、长鳍吻鮈、长薄鳅、圆口铜鱼、岩原鲤、瓦氏黄颡和南方大口鲶的临界游速呈递减趋势。(3)过鱼种类的持续游泳时间为1320~4920 s,岩原鲤、中华倒刺鲃、鲢鱼的持续游泳时间较长,而长鳍吻鮈和瓦氏黄颡的持续游泳时间较短。(4)过鱼种类的突进游速为0.84~1.50 m/s,长薄鳅的突进游速最大,南方大口鲶的突进游速最小。(5)基于试验结果提出如下过鱼设施设计参数:过鱼孔最大流速为1.20 m/s;竖缝宽度和高度均应不小于0.60 m;鱼道平均流速定为0.60 m/s,至少600 m范围内设置1个休息池;鱼道进口流速范围为0.60~0.85 m/s,在进口通过可调节装置以及相应的补水系统对进口流速进行调节,或设置不同进口流速,即高流速进口0.80~1.10 m/s,低流速进口0.60~0.8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游泳能力 感应流速 临界游速 持续游泳时间 突进游速 过鱼设施 犍为航电枢纽工程 岷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干航电枢纽工程右岸浸没评价与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明远 周志芳 +5 位作者 杨蕴 信亚雯 刘亚南 郭生根 朱云江 金丹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3-210,共8页
为预测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工程库区浸没范围和程度,以库区右岸为例,建立新干航电枢纽工程右岸浸没评价的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有限元渗流模型,模拟预测在多年平均水文条件下,库区蓄水后浸没程度及范围,并对比布设防渗墙和防渗墙与减压井联... 为预测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工程库区浸没范围和程度,以库区右岸为例,建立新干航电枢纽工程右岸浸没评价的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有限元渗流模型,模拟预测在多年平均水文条件下,库区蓄水后浸没程度及范围,并对比布设防渗墙和防渗墙与减压井联合布设对计算区的浸没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无防渗措施工况下坝址下游发生渗漏型浸没,坝址上游发生顶托型浸没,在坝址处形成浸没程度过渡带;防渗墙能够延缓浸没发生,但在275 d后仍然发生严重浸没现象,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采用防渗墙和减压井相联合的工程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计算区浸没范围达到控制浸没要求,且防渗墙能够大幅度减小减压井排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区浸没 数值模拟 防渗墙 减压井 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以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海洋 刘胜祥 +4 位作者 罗宪庆 游立新 方芳 袁涛 卢少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68,共3页
利用遥感技术测算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淹没区各种农业植被的面积。以此为基础数据,采用市场价值、碳税法和替代工程等方法,对工程修建前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淹没区内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每年要产生农... 利用遥感技术测算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淹没区各种农业植被的面积。以此为基础数据,采用市场价值、碳税法和替代工程等方法,对工程修建前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淹没区内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每年要产生农产品服务价值2242.38万元,大气组分调节价值556.31万元,减少土地损失的价值278.8万元,减少土壤肥力损失的价值3711.71万元,涵养水分的价值101.37万元。工程建成后,淹没区内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消失,因此,工程的修建使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减少6890.5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 遥感技术 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对汉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扬扬 苏新华 蔡洺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79,共7页
为科学评估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对汉江干流水环境的影响,在汉江上游梯级枢纽径流调算的基础上选取丰、平、枯典型日,采用一维、二维水质模型,预测分析了非恒定流条件下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前和建设后总体水质、局部水质和岸边水域纳... 为科学评估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对汉江干流水环境的影响,在汉江上游梯级枢纽径流调算的基础上选取丰、平、枯典型日,采用一维、二维水质模型,预测分析了非恒定流条件下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前和建设后总体水质、局部水质和岸边水域纳污能力的状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结果表明: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后,库区及坝下各典型断面丰、平、枯水期COD和氨氮平均浓度降低,总体水质趋于改善;但岸边水域流速显著减缓造成局部水质变差,库区典型排污口枯水期COD、氨氮污染带范围增加,库区COD、氨氮岸边纳污能力分别减少9%和11%。为保护库区水环境,分别从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研究成果可为建设生态友好型水工程、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纳污能力 对策措施 孤山航电枢纽工程 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白垩系红色砾岩溶蚀风化特性研究——以株洲航电枢纽工程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正坤 左重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1年第A01期80-80,82,共2页
关键词 红色砾岩 溶蚀 风化 株洲航电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航电枢纽工程发电量指标评价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顾文钰 李晓英 蒲楠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2期185-188,共4页
针对内河航电枢纽工程这一特殊水利工程以及现行发电企业发电量指标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依据实际入库流量信息及航运要求,建立适用于航电枢纽的发电量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湘江某航电枢纽2010年绩效评价工作中。评价结果表明... 针对内河航电枢纽工程这一特殊水利工程以及现行发电企业发电量指标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依据实际入库流量信息及航运要求,建立适用于航电枢纽的发电量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湘江某航电枢纽2010年绩效评价工作中。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直观、准确地反映出航电枢纽年度发电任务完成情况,对未来其他航电枢纽发电量指标绩效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航电枢纽工程 发电量指标 绩效评价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混凝土拌和系统设计
7
作者 蔡国忠 张忠桥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20,27,共3页
关键词 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 混凝土拌和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新干航电枢纽工程行洪影响分析
8
作者 于钦民 张顺顺 +1 位作者 陈界仁 吕升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75-77,共3页
为了分析赣江中游拟建新干航电枢纽对水库上下游的影响,采用数学模型计算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了水库建成后上下游河床冲淤与水位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建成后,由于发电蓄水和库区抬田保护工程的实施,库区水位将壅高,对防洪将产生一... 为了分析赣江中游拟建新干航电枢纽对水库上下游的影响,采用数学模型计算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了水库建成后上下游河床冲淤与水位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建成后,由于发电蓄水和库区抬田保护工程的实施,库区水位将壅高,对防洪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依据水位分析结果,确定了需要疏浚河段。采取疏浚措施后,可较大程度降低河道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电枢纽 数学模型 河床冲淤 水位 新干航电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亭子口水库坝前水温分层结构及坝下水温节律研究
9
作者 张旭 脱友才 +3 位作者 王刚 王耀雄 贾云霄 黄滨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2,94,共11页
为探究大型水库坝前水温分层结构及出库水温在坝下河道的演化规律,以亭子口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21~2023年对水库坝前水温及下泄水温开展了高频原型观测。结果表明:①亭子口水库为季节分层型水库,夏季分层现象显著,7~9月出现稳定双温跃... 为探究大型水库坝前水温分层结构及出库水温在坝下河道的演化规律,以亭子口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21~2023年对水库坝前水温及下泄水温开展了高频原型观测。结果表明:①亭子口水库为季节分层型水库,夏季分层现象显著,7~9月出现稳定双温跃层现象,2021年秋季入库流量的剧增加强了水体的垂向混掺,显著破坏水体热分层结构;②表层水温日变幅主要受气温影响,深层水体水温日变幅主要受温跃层内波影响,出流日调节引起的温跃层内波导致最大日变幅位置向深水处移动;③温跃层深度随季节发生变化,温跃层厚度变化趋势与深度相反,表层水温与分层稳定性指数(SI)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④亭子口水库运行后下泄水温及坝下苍溪水文站水温在4~6月表现出明显“滞温”现象,其余月份表现出“滞冷”现象,苍溪水文站水温较气温变化滞后约44 d,到达特征水温18℃时间较天然过程延迟16 d;⑤苍溪航电枢纽成库后减缓了亭子口水库出库水流的流动,对坝下水温恢复有正效应。研究成果可为优化水库调度和分层取水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分层结构 温跃层 坝下水温 日变化 原型观测 航电枢纽工程 亭子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高陡岩质边坡安全预警与智能监测系统应用
10
作者 辛春红 刘光彪 杜静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8-99,共2页
以某航电枢纽工程船闸右岸高陡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降水量和水位这2种环境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影响,揭示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高陡岩质边坡失稳机制。结合边坡失稳演化机制与实时监测数据,构建边坡分区分级预警指标体系,开发... 以某航电枢纽工程船闸右岸高陡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降水量和水位这2种环境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影响,揭示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高陡岩质边坡失稳机制。结合边坡失稳演化机制与实时监测数据,构建边坡分区分级预警指标体系,开发边坡稳定性智能监测系统。结果表明:随着降水量增加,边坡稳定性系数减小;极端暴雨情况下,边坡表面发生失稳滑移;水位下降相较于降水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小。边坡稳定性智能监测系统能实现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的三维可视化以及预报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岩质边坡 稳定性 监测 预警 航电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鱼道过鱼效果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赴赣江调研考察相关工程鱼道
11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3,共1页
2023年5月16-18日,承担水利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鱼道过鱼效果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的长江科学院水力学研究所会同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赴江西省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峡江水利枢纽、井冈山航电枢纽工程开展鱼道调研考察工作。工程运... 2023年5月16-18日,承担水利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鱼道过鱼效果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的长江科学院水力学研究所会同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赴江西省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峡江水利枢纽、井冈山航电枢纽工程开展鱼道调研考察工作。工程运行管理单位江西港投新干分公司、井冈山分公司和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相关领导参加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科学研究 长江科学院 峡江水利枢纽 鱼道 航电枢纽工程 重大关键技术 监测评估 赣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雷架在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进 谢几何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18,45,共3页
介绍了在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坝顶公路桥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中贝雷架的应用。主桥箱梁钢筋混凝土施工采用贝雷梁支架,支架底部为混凝土条形基础配以钢管桩柱组成支架体系,支承桁架采用贝雷桁架组拼,箱梁底模板和侧模由贝雷桁架支撑... 介绍了在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坝顶公路桥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中贝雷架的应用。主桥箱梁钢筋混凝土施工采用贝雷梁支架,支架底部为混凝土条形基础配以钢管桩柱组成支架体系,支承桁架采用贝雷桁架组拼,箱梁底模板和侧模由贝雷桁架支撑固定。贝雷架在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雷架 变截面连续箱梁 施工 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科研人员赴岷江查勘
13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长江科学院 科研人员 查勘 岷江 航电枢纽工程 水土保持 水资源 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