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太阳风中航天器带电与尾迹效应的模拟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毕嘉眙
李磊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9-914,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2016YFB0501503)
-
文摘
航天器充电和尾迹效应会对周围等离子体造成扰动,影响测量装置结果的准确性.利用SPIS (Spacecraft Plasma Interaction Software)分别模拟了航天器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光电效应以及航天器尺度对表面充电情况和尾迹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风环境下,等离子体密度稀薄,电子电流比光电子电流小得多,航天器表面为正电势,航天器后部有清晰的尾迹结构,尾迹带负电;光电效应可改变尾迹结构,与无光电效应相比,光电效应使得航天器尾迹尺度变大;由于太阳风定向运动动能大于航天器表面势能,航天器的尾迹结构与其几何尺寸有关,航天器尺寸越大,尾迹尺度越大.
-
关键词
航天器表面带电
尾迹效应
PIC模拟
-
Keywords
Spacecraft surface charging
Spacecraft wake effects
PIC simulation
-
分类号
V25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电子束撞击介质表面引发的带电现象分析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王丹
贺永宁
李韵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空间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537211)
-
文摘
现有关于介质微波部件微放电的相关研究多从谐振条件及出射电子产额方面出发分析微放电发生原因及其抑制方法,而很少分析航天器表面电位对于微放电发生的影响。文章对碰撞电子与介质表面相互作用后二次电子发射特性进行综合分析;重点研究了不同介质表面初始电位情况下,恒定能量的电子束流持续轰击介质表面时介质表面电位及电子束流碰撞能量的变化趋势;并对稳定后的电子束流碰撞能量和介质表面电位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系统平衡状态时的表面电位受初始电子能量及第二临界能量影响有明显改变。此外,文章探究了单一能量及连续能量入射介质表面时表面带电对于二次电子发射的影响,研究表明:带有电位的表面会使临界能量发生偏移量为-e的相对偏移;对于连续能量的入射电子束,介质表面带电会很大程度上改变入射电子束的能量范围,从而影响微放电发生的风险。
-
关键词
航天器表面带电
二次电子发射
碰撞能量
表面电位
微放电
-
Keywords
spacecraft surface charging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impact energy
surface potential
multipactor
-
分类号
TN10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