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轨服务航天器任意轨道主动绕飞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峰 陈雪芹 +1 位作者 曹喜滨 耿云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0,共5页
针对在轨服务航天器对目标器进行全方位监测和抢修要求,根据速度脉冲转移算法进行了在轨服务航天器任意轨道的主动绕飞.文中将绕飞轨道周期分为N份,在每份时间内采用速度脉冲转移算法实现预定位置点间位置转移,进而完成整个预定轨道绕飞... 针对在轨服务航天器对目标器进行全方位监测和抢修要求,根据速度脉冲转移算法进行了在轨服务航天器任意轨道的主动绕飞.文中将绕飞轨道周期分为N份,在每份时间内采用速度脉冲转移算法实现预定位置点间位置转移,进而完成整个预定轨道绕飞.接着进行了算法的误差分析,给出了实际选择最少脉冲数的方法以满足预定轨道制导精度.最后进行任意轨道主动绕飞的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算法较常规算法节省能量,能有效地完成任意轨道的主动绕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脉冲 转移 主动绕飞 在轨服务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端口间相对运动耦合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炳龙 耿云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4-720,共7页
为提高对非合作目标在轨服务任务的成功率,本文建立了两航天器交会过程的非质心点间耦合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从传统点质量相对运动模型入手,考虑两航天器相对姿态运动和服务航天器绝对姿态运动产生的耦合作用,建立对接端口间的耦合动... 为提高对非合作目标在轨服务任务的成功率,本文建立了两航天器交会过程的非质心点间耦合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从传统点质量相对运动模型入手,考虑两航天器相对姿态运动和服务航天器绝对姿态运动产生的耦合作用,建立对接端口间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耦合作用的种类:航天器所受外力矩产生的动力学耦合;相对姿态四元数、相对姿态角速度和服务航天器绝对姿态角速度产生的运动学耦合。最后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实现对接端口间无碰撞安全对接。数学仿真证明,该耦合作用在交会接近过程中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可被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在轨服务 耦合动力学模型 非合作目标 相对转动 相对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Twisting算法的相对位姿耦合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耿云海 陈炳龙 梁海朝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14,共9页
为实现对非合作目标航天器进行在轨服务,将Twisting算法与线性补偿项相结合,设计相对位置与姿态耦合的二阶滑模控制器.以航天器对接端口间耦合相对运动模型为基础,设计两种滑模平面的改进Twisting控制器.选取严格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所... 为实现对非合作目标航天器进行在轨服务,将Twisting算法与线性补偿项相结合,设计相对位置与姿态耦合的二阶滑模控制器.以航天器对接端口间耦合相对运动模型为基础,设计两种滑模平面的改进Twisting控制器.选取严格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所设计的改进Twisting控制器对有界干扰具有有限时间收敛的特性,并估计出收敛时间的上界.设计数学仿真,将其与标准Twisting算法进行对比,验证所设计的二阶滑模控制器对模型不确定性及有界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能够有效抑制执行机构的震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在轨服务 Twisting算法 线性补偿 滑模平面 严格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非合作目标燃料最优终端接近策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郭继峰 张立佳 崔乃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6-390,共5页
针对一类姿轨控制系统失效的目标航天器实施空间救援等在轨服务任务。要求追踪航天器跟踪到达指定目标点,对目标航天器进行在轨捕获,建立了目标航天器在空间自由翻滚情况下追踪航天器跟踪目标点的动力学模型,并建立了安全无碰撞的燃料... 针对一类姿轨控制系统失效的目标航天器实施空间救援等在轨服务任务。要求追踪航天器跟踪到达指定目标点,对目标航天器进行在轨捕获,建立了目标航天器在空间自由翻滚情况下追踪航天器跟踪目标点的动力学模型,并建立了安全无碰撞的燃料最优终端接近模型。数学仿真表明,当初始条件合适时,燃料最优终端接近轨迹自然满足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在轨服务 敏捷在轨服务航天器 非合作目标 最优交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