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身体语言与舞蹈表达的深层联系
1
作者 黄文娜 武晨迪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7期74-79,共6页
现代舞作为一种注重个性化表达的艺术形式,通过舞者的身体动作来传递情感和思想。本文探讨了现代舞中身体语言的应用及其与舞蹈表达的深层联系。通过对身体语言基本定义的回顾与现代舞的实际案例分析,从情感传递、叙事功能、文化背景等... 现代舞作为一种注重个性化表达的艺术形式,通过舞者的身体动作来传递情感和思想。本文探讨了现代舞中身体语言的应用及其与舞蹈表达的深层联系。通过对身体语言基本定义的回顾与现代舞的实际案例分析,从情感传递、叙事功能、文化背景等角度,阐述了身体语言在现代舞中的独特作用。研究发现,舞者通过身体语言的设计与表达,不仅实现了舞蹈的叙事功能,还能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跨越文化差异,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想传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语言 舞蹈表达 现代舞 情感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的语言:性别表演理论视角下的舞蹈表达与再造
2
作者 李盼 《艺苑》 2024年第6期59-64,共6页
以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为理论框架,探讨性别差异对舞蹈表现的深远影响及其在舞蹈创作中的多维应用。文章概述性别表演理论的学术背景及其关键概念,阐释其在解构舞蹈性别规范与重塑文化符号方面的独特价值,结合经典舞蹈作... 以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为理论框架,探讨性别差异对舞蹈表现的深远影响及其在舞蹈创作中的多维应用。文章概述性别表演理论的学术背景及其关键概念,阐释其在解构舞蹈性别规范与重塑文化符号方面的独特价值,结合经典舞蹈作品案例分析该理论在舞蹈领域的解释力与创新性,重点探讨舞蹈语言的再造与性别表达的多元化实践,着力突破传统性别角色的固有印象,为舞蹈艺术开拓新的创作路径和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表演 身体语言 舞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中以“仁”为核心的舞蹈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海潮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3期140-141,共2页
舞蹈是一种以形体为载体的艺术形式。通过流畅的舞蹈动作、面部表情与音乐节奏、舞台效果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传递出舞蹈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和韵味。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其中的文化精髓值得用更多的形式去传承和表达,将儒家思想中的... 舞蹈是一种以形体为载体的艺术形式。通过流畅的舞蹈动作、面部表情与音乐节奏、舞台效果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传递出舞蹈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和韵味。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其中的文化精髓值得用更多的形式去传承和表达,将儒家思想中的"仁"与舞蹈融入在一起,不仅可以丰富舞蹈的内涵和本质,而且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舞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中以“礼”为核心的舞蹈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海潮 《戏剧之家》 2020年第3期92-93,共2页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儒家思想集中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其中“礼”是颇为推崇的一种思想,是古代社会的治国方略之一。舞蹈是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的产物,其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儒家之“礼”与舞蹈...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儒家思想集中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其中“礼”是颇为推崇的一种思想,是古代社会的治国方略之一。舞蹈是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的产物,其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儒家之“礼”与舞蹈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舞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中以“信”为核心的舞蹈表达
5
作者 冯海潮 《戏剧之家》 2020年第5期99-100,共2页
儒家"五常"为"仁、义、礼、智、信"。"信"的根本含义是言行如一,此篇文章讨论的是舞蹈艺术与儒家之"信"的关系。舞蹈是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的产物,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儒家之"信&... 儒家"五常"为"仁、义、礼、智、信"。"信"的根本含义是言行如一,此篇文章讨论的是舞蹈艺术与儒家之"信"的关系。舞蹈是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的产物,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儒家之"信"与舞蹈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舞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中以“智”为核心的舞蹈表达
6
作者 冯海潮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2期98-99,共2页
“智”在儒家理论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并列“智、仁、勇”,曾曰“智不乱,仁不忧,勇不惧”,第一次将“智”纳入儒家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智”的定义首先是分辨,其次是升华,最终是引领。在舞蹈当中也有很多体... “智”在儒家理论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并列“智、仁、勇”,曾曰“智不乱,仁不忧,勇不惧”,第一次将“智”纳入儒家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智”的定义首先是分辨,其次是升华,最终是引领。在舞蹈当中也有很多体现中国古典舞“智慧”的舞段,不仅表现了儒家文化的智慧,而且舞蹈的智慧得到了深刻而生动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舞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中以“义”为核心的舞蹈表达
7
作者 冯海潮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期102-103,共2页
举世闻名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对于儒家思想可集中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周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儒家思想先将"礼"引... 举世闻名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对于儒家思想可集中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周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儒家思想先将"礼"引入"仁",后又将"礼"引入"义"。此篇文章讨论的是以儒家之"义"为核心的舞蹈表达。舞蹈是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的产物,其发展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儒家之"义"与舞蹈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舞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剧中舞蹈肢体表达的价值建构初探——以《猫》《爱的接触》《西区故事》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满宁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8-62,共5页
音乐剧是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表演方式结合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音乐剧中舞蹈肢体表达对音乐剧人物塑造、剧情衔接、主题表达,以及舞台氛围构建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是展现音乐剧风格、体现音乐剧魅力的必要元素。从音乐剧舞蹈动... 音乐剧是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表演方式结合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音乐剧中舞蹈肢体表达对音乐剧人物塑造、剧情衔接、主题表达,以及舞台氛围构建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是展现音乐剧风格、体现音乐剧魅力的必要元素。从音乐剧舞蹈动作、舞蹈肢体表达的价值建构角度出发,以著名音乐剧《猫》《爱的接触》《西区故事》为例,来探究音乐剧中舞蹈艺术的价值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剧 舞蹈肢体表达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舞蹈中影响舞台表演效果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鲁力 《艺术家》 2024年第3期65-67,共3页
在体育舞蹈领域,舞台表演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舞蹈作品的欣赏感受和评价。受众往往对于新颖、高难度、美观等因素有直接的感受,对于情感、稳定、协调有间接的观感,在体育舞蹈中有多种舞台表演因素会影响受众对作品的评判。体育... 在体育舞蹈领域,舞台表演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舞蹈作品的欣赏感受和评价。受众往往对于新颖、高难度、美观等因素有直接的感受,对于情感、稳定、协调有间接的观感,在体育舞蹈中有多种舞台表演因素会影响受众对作品的评判。体育舞蹈是通过艺术表达方式,运用技术技巧进行表达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体育舞蹈的创作就是将各种舞蹈表达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整合,最终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舞蹈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表演 体育舞蹈 技术技巧 舞蹈作品 艺术表达方式 舞蹈表达 影响受众 艺术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创作中情感表达的方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精广 《艺术评鉴》 2019年第14期78-80,共3页
本文通过对《雷和雨》与《也许是要飞翔》这两个作品的分析,试图研究与总结王玫舞蹈创作的情感表达方式。本文分别从动作、时间、空间、舞台调度这四个方面探索这四个元素与情感表达的关系。逐层分析得出舞蹈创作的情感表达的独特性。
关键词 舞蹈创作情感表达 形式 内容 编舞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东北秧歌的现代化发展
11
作者 冯佳玮 《艺术家》 2025年第1期62-64,共3页
东北秧歌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东北地区的农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东北秧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东汉末年。秧歌起初是一种庆祝丰收和祈福的农耕舞蹈。人们通过歌唱和舞蹈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丰... 东北秧歌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东北地区的农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东北秧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东汉末年。秧歌起初是一种庆祝丰收和祈福的农耕舞蹈。人们通过歌唱和舞蹈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丰收的期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秧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较高表演性质的艺术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秧歌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舞蹈表达 文化内涵 东北地区 东汉末年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编创中的舞台调度
12
作者 郑昕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6期158-159,共2页
舞台调度是舞蹈编创中的重要环节,不论是情节舞还是情绪舞,都需要设计调度的"起、承、转、合"。本文以深入研究舞台调度技术为初衷,总结了什么是调度,以及调度的方法和调度的作用,探究舞台调度的表达,使舞蹈不再"寡"剧,不再空有其... 舞台调度是舞蹈编创中的重要环节,不论是情节舞还是情绪舞,都需要设计调度的"起、承、转、合"。本文以深入研究舞台调度技术为初衷,总结了什么是调度,以及调度的方法和调度的作用,探究舞台调度的表达,使舞蹈不再"寡"剧,不再空有其表而缺少逻辑,用理论研究、实例分析的方法,剖析舞蹈编创中的调度技术,为创作能和观众产生共鸣的舞蹈作品而引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调度 舞台空间 舞蹈移动线 舞蹈画面 九宫格分区 舞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古典舞作品《骏马图》英雄意象的构成
13
作者 陈菲菲 《艺术家》 2024年第5期68-70,共3页
中国古典舞作品《骏马图》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金奖。该舞蹈由田露、夏维家和王盛峰担任编导。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编导,田露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编创有着独特理解。《骏马图》作为中国古典舞作品,其舞蹈表达形式与中... 中国古典舞作品《骏马图》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金奖。该舞蹈由田露、夏维家和王盛峰担任编导。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编导,田露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编创有着独特理解。《骏马图》作为中国古典舞作品,其舞蹈表达形式与中国民族民间舞具有一定的差别。在精神品质上,中国古典舞更注重意象和精神内涵的表达。探究《骏马图》多重意象生成的目的,是对古典舞创作趋向与追求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 荷花奖 精神品质 古典舞创作 舞蹈表达 精神内涵 多重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身体的“在地性”诉说
14
作者 袁文彬 《戏剧之家》 2022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在国际上,当代艺术作品中,很多优秀的作品从“地方”中凸显特色,而这样的“地方”正是由“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意涵延伸而来,从宏观的角度看在地的、本土的意识形态,其实就是我们常识中的意识。所谓的“在地”就是凸显其“地方知识... 在国际上,当代艺术作品中,很多优秀的作品从“地方”中凸显特色,而这样的“地方”正是由“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意涵延伸而来,从宏观的角度看在地的、本土的意识形态,其实就是我们常识中的意识。所谓的“在地”就是凸显其“地方知识”的强大内涵,艺术作品如何将“地方知识”凸显出来,并传播传统文化,云门舞集“在地化”舞蹈表达就是这样的文化诉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门舞集 地方知识 舞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