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东方”语境下的舞蹈剧场创作分析——以赵梁的“东方灵欲三部曲”为例 |
陈雨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5 |
0 |
|
2
|
当代舞蹈剧场艺术的美学建构——以舞蹈剧场《毛月亮》为例 |
饶栖溪
|
《艺术评鉴》
|
2024 |
0 |
|
3
|
脱离与沉浸——舞蹈剧场中前沿科技创作观念探索 |
刘春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7 |
3
|
|
4
|
关乎动作,起止于心——论谢欣舞蹈剧场作品《一撇一捺》的艺术特色 |
袁艺
|
《艺术评鉴》
|
2018 |
2
|
|
5
|
当“舞蹈”邂逅“话剧”——解读实验舞蹈剧场《纪念碑》 |
孟梦
滕永山
|
《中国艺术时空》
|
2016 |
1
|
|
6
|
“跨界”风潮——舞蹈剧场的多元融合 |
王梦莹
|
《当代音乐》
|
2021 |
1
|
|
7
|
从导演艺术上探讨《皮娜》“舞蹈剧场”的本质特征 |
鲁丹
李荣
夏爽
|
《北方音乐》
|
2016 |
1
|
|
8
|
德语舞蹈剧场的兴起与嬗变 |
陆佳媛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22 |
2
|
|
9
|
舞蹈剧场《谁知道时间到哪里去了》的抽象表达探究 |
李响
|
《戏剧之家》
|
2020 |
1
|
|
10
|
从《皮娜》看舞蹈剧场对现代戏剧观的传承——兼谈表现主义和布莱希特 |
鲁丹
李荣
夏爽
|
《北方音乐》
|
2016 |
0 |
|
11
|
从《皮娜》看舞蹈剧场对现代戏剧观的传承——兼谈“质朴戏剧”和荒诞派 |
鲁丹
李荣
夏爽
|
《北方音乐》
|
2016 |
0 |
|
12
|
从《皮娜》看舞蹈剧场导演观 |
鲁丹
李荣
夏爽
|
《北方音乐》
|
2016 |
0 |
|
13
|
一舞一哲思·荷兰舞蹈剧场Ⅰ团《藏身之处》——艺术创作方法研究 |
杜敏佳
|
《北方音乐》
|
2018 |
1
|
|
14
|
皮娜·鲍什舞蹈剧场中的身体语言及文化逻辑 |
马春靓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3 |
0 |
|
15
|
在场·感知·阐释:当代舞蹈剧场的打开方式 |
刘美池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23 |
0 |
|
16
|
魔法师的“记忆方舟”——波兰舞蹈剧场演出观后 |
朱紫薇
王晓雯
|
《当代音乐》
|
2018 |
0 |
|
17
|
浅谈《十面埋伏》舞蹈剧场中剪刀的作用 |
成雨恩
|
《戏剧之家》
|
2017 |
0 |
|
18
|
艺术特征分析导向下的舞蹈剧场研究 |
刘逸飞
|
《戏剧之家》
|
2022 |
0 |
|
19
|
舞蹈剧场的艺术特征分析 |
刘逸飞
|
《戏剧之家》
|
2021 |
0 |
|
20
|
国内首部散文体舞蹈剧场作品《节气的诉说》 山东艺术学院2016届舞蹈编导专业毕业演出 |
曹原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