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方”语境下的舞蹈剧场创作分析——以赵梁的“东方灵欲三部曲”为例
1
作者 陈雨 《文学艺术周刊》 2025年第1期58-60,共3页
从1987年广东现代舞班的开设算起,现代舞这个具有“反叛”思想的“异乡人”在中国语境里走过30多年的历程,承载着自由而不拘一格的灵魂。他们借鉴西方现代舞的训练方法、创作、表演意念及技法,不断探索出大量个性鲜明、视角独特的舞蹈... 从1987年广东现代舞班的开设算起,现代舞这个具有“反叛”思想的“异乡人”在中国语境里走过30多年的历程,承载着自由而不拘一格的灵魂。他们借鉴西方现代舞的训练方法、创作、表演意念及技法,不断探索出大量个性鲜明、视角独特的舞蹈作品。1994年年末,广东东莞举办的首届现代舞大赛由于比赛的特殊规则,似乎也成了“异乡人”在中国安家立户的“验收仪式”。由此,中国语境下现代舞的“反传统”言语现象在中国庞杂的舞蹈语言体系中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语言 舞蹈作品 中国语境 现代舞 舞蹈剧场 异乡人 个性鲜明 特殊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舞蹈剧场艺术的美学建构——以舞蹈剧场《毛月亮》为例
2
作者 饶栖溪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7期86-91,共6页
《毛月亮》是2019年由云门舞集演绎,编导郑宗龙创作的舞蹈剧场作品。编导受自然现象的启发,从“月晕而风”这一原型中汲取意涵,创造出具有东方属性的剧场文化意象,以此聚焦现代化、科技化对人类生命的潜在影响,并试图唤醒集体无意识中... 《毛月亮》是2019年由云门舞集演绎,编导郑宗龙创作的舞蹈剧场作品。编导受自然现象的启发,从“月晕而风”这一原型中汲取意涵,创造出具有东方属性的剧场文化意象,以此聚焦现代化、科技化对人类生命的潜在影响,并试图唤醒集体无意识中“身心文化基因”的内在属性。在一种狞犷、野性的原力释放中,编导重构了新东方性的“体语”表达。笔者从当代舞蹈剧场多元转向的创作视角出发,以“原型”的基础原理为参考,分析由云门舞集创作的当代舞蹈剧场作品《毛月亮》如何从“原型”文化意象中实现文化意涵的舞台“具身化”“符号化”“剧场化”的转义、引申与再造,以此探究当代舞蹈剧场创作中的美学建构方式、风格转向以及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剧场 《毛月亮》 美学建构 舞蹈文化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离与沉浸——舞蹈剧场中前沿科技创作观念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春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2期135-141,共7页
编舞家们以新技术探索身体的感知方式,电脑工程师以舞蹈作为连接和打通所有艺术的钥匙。身体在剧场科技中将获得新的形态?技术如何完成自身开发,产生意义;身体如何与新技术共处?艺术家对于新技术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创作探索将舞蹈拓展到... 编舞家们以新技术探索身体的感知方式,电脑工程师以舞蹈作为连接和打通所有艺术的钥匙。身体在剧场科技中将获得新的形态?技术如何完成自身开发,产生意义;身体如何与新技术共处?艺术家对于新技术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创作探索将舞蹈拓展到身体艺术的整体观念,甚至重验舞蹈自身的艺术规律和动作原则。未来的剧场是否因为前沿科技的运用,人不再成为表演的主体?人将身体和动作的原则以技术化的方式,促使整个剧场环境成为"合成"的表演者。编舞家和数字艺术家在使用新技术时所呈现的创作观念和宣言,也是21世纪艺术家们在重新思考艺术边界和创作者身份时面临的责任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与舞蹈 舞蹈剧场 前沿科技 舞蹈媒介 投影与身体 实时互动 舞蹈与技术的共生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乎动作,起止于心——论谢欣舞蹈剧场作品《一撇一捺》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2
4
作者 袁艺 《艺术评鉴》 2018年第20期82-83,共2页
本文从身体动作的连接探寻、人与人交汇的心灵解读、流畅内省的东方审美探讨了谢欣舞蹈剧场作品《一撇一捺》的艺术特色,指出在全球文化冲突与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的浪潮中,如何更好的以东方审美为主导,创造属于中国当下现代舞的身体语言,... 本文从身体动作的连接探寻、人与人交汇的心灵解读、流畅内省的东方审美探讨了谢欣舞蹈剧场作品《一撇一捺》的艺术特色,指出在全球文化冲突与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的浪潮中,如何更好的以东方审美为主导,创造属于中国当下现代舞的身体语言,将本土现代舞推向世界,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中实现中国特色现代舞的传播、交流、推广,以及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共生与融合,是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谢欣以其关乎动作,起止于心的身体表达给予我们真诚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欣舞蹈剧场 动作 连接 心灵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舞蹈”邂逅“话剧”——解读实验舞蹈剧场《纪念碑》 被引量:1
5
作者 孟梦 滕永山 《中国艺术时空》 2016年第1期112-117,共6页
舞蹈剧场是以身体表现为核心的多种剧场元素融合的一种综合表达方式,随着国内舞蹈创作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这种来自德国的艺术形式以其特立独行的姿态呈现在中国的舞台上,成为青年舞蹈编导不断思考、勇于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之一。本文... 舞蹈剧场是以身体表现为核心的多种剧场元素融合的一种综合表达方式,随着国内舞蹈创作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这种来自德国的艺术形式以其特立独行的姿态呈现在中国的舞台上,成为青年舞蹈编导不断思考、勇于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实验舞蹈剧场《纪念碑》的创作理念、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讨多种艺术门类之间跨界创作的现象,以及当下创作者对"战争"的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舞蹈剧场 跨界 《纪念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风潮——舞蹈剧场的多元融合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梦莹 《当代音乐》 2021年第2期149-151,共3页
对于“跨界”这一现象在艺术领域中掀起潮流对舞蹈剧场产生的影响加以陈述。“跨界”艺术创作在舞蹈剧场中将多种元素和艺术形式相融合,创造出了多种新的艺术形式。“跨界”是舞者身体的跨界,是科学技术与舞蹈的跨界,也是艺术表达形式... 对于“跨界”这一现象在艺术领域中掀起潮流对舞蹈剧场产生的影响加以陈述。“跨界”艺术创作在舞蹈剧场中将多种元素和艺术形式相融合,创造出了多种新的艺术形式。“跨界”是舞者身体的跨界,是科学技术与舞蹈的跨界,也是艺术表达形式的跨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 舞蹈剧场 身体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导演艺术上探讨《皮娜》“舞蹈剧场”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鲁丹 李荣 夏爽 《北方音乐》 2016年第12期100-100,共1页
《皮娜》电影,这是一部结合了3D技术而来展示现代舞艺术的电影,这是导演皮纳为了献给皮娜·鲍什的一部现代舞电影。这部电影将具有"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称号的皮娜·鲍什,将她不断对戏剧的探索表现的淋淋尽致,并且加以用导演... 《皮娜》电影,这是一部结合了3D技术而来展示现代舞艺术的电影,这是导演皮纳为了献给皮娜·鲍什的一部现代舞电影。这部电影将具有"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称号的皮娜·鲍什,将她不断对戏剧的探索表现的淋淋尽致,并且加以用导演皮纳的新的舞台艺术维度而展现在大众的面前,由此而打开了二十世纪西方戏剧的新大门,并给世界以另一种不同的,丰富多彩的舞台创作。希望透过对这部"电影形式的舞蹈戏剧"其先锋性质的探讨,进一步阐述现代戏剧这一实验性艺术体现的人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娜·鲍什 后现代主义戏剧 舞蹈剧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语舞蹈剧场的兴起与嬗变 被引量:2
8
作者 陆佳媛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年第2期93-99,共7页
舞蹈剧场(Tanztheater)于严格意义上指的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尤指七八十年代)在德语区形成的舞蹈艺术形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舞蹈剧场由皮娜·鲍什、莱因希尔德·霍夫曼以及约翰·克雷斯尼克三分天下,他们拒绝传统芭蕾舞... 舞蹈剧场(Tanztheater)于严格意义上指的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尤指七八十年代)在德语区形成的舞蹈艺术形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舞蹈剧场由皮娜·鲍什、莱因希尔德·霍夫曼以及约翰·克雷斯尼克三分天下,他们拒绝传统芭蕾舞美学以及古老的芭蕾舞等级制度,倡导用身体表现戏剧,崇尚平等与自由、深入日常生活的舞台艺术,在此基础上,先锋编舞家们分别进行了一系列风格化的探索。进入21世纪之后,戏剧、歌剧、舞蹈、行为艺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它们之间的融合为舞台艺术的发展与舞蹈剧场的转型指明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剧场 德语区 后戏剧剧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剧场《谁知道时间到哪里去了》的抽象表达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响 《戏剧之家》 2020年第31期39-41,共3页
舞蹈剧场《谁知道时间到哪里去了》~①是北京舞蹈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国家战略型创作研究"的结题作品,其体现着时间旨趣的探索和生命意识的复归,具有独特的抽象表达的方式,打破传统叙事结构,并以人物角色和人声语言构建主题的... 舞蹈剧场《谁知道时间到哪里去了》~①是北京舞蹈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国家战略型创作研究"的结题作品,其体现着时间旨趣的探索和生命意识的复归,具有独特的抽象表达的方式,打破传统叙事结构,并以人物角色和人声语言构建主题的新视角,彰显中国舞蹈剧场的本土特色。本文意在剖析舞蹈剧场《谁知道时间到哪里去了》的抽象表达手法以及主题构建的方式,由此延伸对中国舞蹈剧场创作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剧场 谁知道时间到哪里去了 抽象表达 主题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皮娜》看舞蹈剧场对现代戏剧观的传承——兼谈表现主义和布莱希特
10
作者 鲁丹 李荣 夏爽 《北方音乐》 2016年第9期78-78,共1页
2011年值得注目的文艺片,就是文德斯的这部电影,电影名字为《安娜》。这是一部结合了3D技术而来展示现代舞艺术的电影,这是导演皮纳为了献给皮娜·鲍什的一部现代舞电影。这部电影将具有"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称号的皮娜·鲍什... 2011年值得注目的文艺片,就是文德斯的这部电影,电影名字为《安娜》。这是一部结合了3D技术而来展示现代舞艺术的电影,这是导演皮纳为了献给皮娜·鲍什的一部现代舞电影。这部电影将具有"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称号的皮娜·鲍什,不断对戏剧的探索表现得淋淋尽致,并且加以用导演皮纳的新的舞台艺术维度而展现在大众的面前,由此而打开了20世纪西方戏剧的新大门,并给世界以另一种不同的、丰富多彩的舞台创作。希望透过对这部"电影形式的舞蹈戏剧"其先锋性质的探讨,进一步阐述现代戏剧这一实验性艺术的人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剧场 表现主义戏剧 布式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皮娜》看舞蹈剧场对现代戏剧观的传承——兼谈“质朴戏剧”和荒诞派
11
作者 鲁丹 李荣 夏爽 《北方音乐》 2016年第10期77-77,共1页
谈起2011年值得注目的文艺片,《皮娜》当仁不让。这是一部结合了3D技术而来展示现代舞艺术的电影,这是导演皮纳为了献给皮娜·鲍什的一部现代舞电影。这部电影将皮娜·鲍什不断对戏剧的探索表现得淋淋尽致,并且加以用导演皮纳... 谈起2011年值得注目的文艺片,《皮娜》当仁不让。这是一部结合了3D技术而来展示现代舞艺术的电影,这是导演皮纳为了献给皮娜·鲍什的一部现代舞电影。这部电影将皮娜·鲍什不断对戏剧的探索表现得淋淋尽致,并且加以用导演皮纳的新的舞台艺术维度而展现在大众的面前,由此而打开了20世纪西方戏剧的新大门,并给世界以另一种不同的、丰富多彩的舞台创作。希望透过对这部"电影形式的舞蹈戏剧"其先锋性质的探讨,进一步阐述现代戏剧这一实验性艺术体现的人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剧场 “质朴戏剧” 荒诞派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皮娜》看舞蹈剧场导演观
12
作者 鲁丹 李荣 夏爽 《北方音乐》 2016年第11期94-94,共1页
谈起2011年值得注目的文艺片,《皮娜》当仁不让。这部电影,是导演为了走进皮娜·鲍什和跟随她的舞蹈剧场里的所有成员的日常生活及舞蹈创作拍摄而成。这是一部结合了3D技术而来展示现代舞艺术的电影,这是导演皮纳为了献给皮娜·... 谈起2011年值得注目的文艺片,《皮娜》当仁不让。这部电影,是导演为了走进皮娜·鲍什和跟随她的舞蹈剧场里的所有成员的日常生活及舞蹈创作拍摄而成。这是一部结合了3D技术而来展示现代舞艺术的电影,这是导演皮纳为了献给皮娜·鲍什的一部现代舞电影。这部电影将具有"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称号的皮娜·鲍什,将她不断对戏剧的探索表现的淋淋尽致,并且加以用导演皮纳的新的舞台艺术维度而展现在大众的面前,由此而打开了二十世纪西方戏剧的新大门,并给世界以另一种不同的,丰富多彩的舞台创作。希望透过对这部"电影形式的舞蹈戏剧"其先锋性质的探讨,进一步阐述现代戏剧这一实验性艺术体现的人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娜·鲍什 后现代主义戏剧 舞蹈剧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舞一哲思·荷兰舞蹈剧场Ⅰ团《藏身之处》——艺术创作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敏佳 《北方音乐》 2018年第19期93-93,共1页
"时空立幻交叠,影舞虚实互动。"2017年国家大剧院秋季演出季,上演的荷兰舞蹈剧场Ⅰ团的作品《藏身之处》,将其精湛新奇的独特西方舞蹈语汇与中国古文化《易经》相结合,传达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哲思气质。用其舞蹈思考,思考如何... "时空立幻交叠,影舞虚实互动。"2017年国家大剧院秋季演出季,上演的荷兰舞蹈剧场Ⅰ团的作品《藏身之处》,将其精湛新奇的独特西方舞蹈语汇与中国古文化《易经》相结合,传达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哲思气质。用其舞蹈思考,思考如何既定舞蹈艺术创作的高度,掌握多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方式,并掌握如何相互融合到创作风格的学习思路,完善和补充自身全方面优秀的技能,在未来中国舞蹈史上为中国舞蹈书写新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舞蹈剧场 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娜·鲍什舞蹈剧场中的身体语言及文化逻辑
14
作者 马春靓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1期100-112,I0003,共14页
皮娜·鲍什是非常受欢迎的德国现代舞蹈家。她带领的乌珀塔尔舞蹈剧场是德国重要的文化窗口,也是当代三大新舞蹈流派之一。每当人们提及皮娜舞蹈剧场中日常行为、语言等非技术化的肢体语言时,都会引起一番争论。有的人认为舞蹈剧场... 皮娜·鲍什是非常受欢迎的德国现代舞蹈家。她带领的乌珀塔尔舞蹈剧场是德国重要的文化窗口,也是当代三大新舞蹈流派之一。每当人们提及皮娜舞蹈剧场中日常行为、语言等非技术化的肢体语言时,都会引起一番争论。有的人认为舞蹈剧场作为一种以肢体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蹈形式,虽然增加了台词等表现形式,但还是属于舞蹈的范畴;有的人认为日常化肢体语言和台词的加入,使舞蹈剧场更接近于传统的戏剧,让舞蹈剧场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从舞蹈走向戏剧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因此,本文试图从皮娜·鲍什舞蹈剧场中的肢体语言入手,考察和分析其肢体语言的独特性与生产机制,以及隐藏在身体语言背后的文化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娜·鲍什 舞蹈剧场 姿态 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场·感知·阐释:当代舞蹈剧场的打开方式
15
作者 刘美池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当代舞蹈剧场对于“剧场性”和“展演性”的探索使舞蹈从复述文学和影视的第二性地位中解放出来获得自律,观众必须改变原有的观演习惯,对此,可通过在场、感知和阐释这三种方式打开舞蹈剧场,让身体绝对在场地介入演出,在感知的全面作用... 当代舞蹈剧场对于“剧场性”和“展演性”的探索使舞蹈从复述文学和影视的第二性地位中解放出来获得自律,观众必须改变原有的观演习惯,对此,可通过在场、感知和阐释这三种方式打开舞蹈剧场,让身体绝对在场地介入演出,在感知的全面作用下去感受和经历剧场,作为意义的共同建构者阐释并生成意义,获得个人化的观演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舞蹈剧场 观演关系 观众 打开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法师的“记忆方舟”——波兰舞蹈剧场演出观后
16
作者 朱紫薇 王晓雯 《当代音乐》 2018年第3期104-106,共3页
2017年被波兰舞蹈剧场的艺术总监——依沃娜·帕新卡定义为"魔法师之年",走出战争阴影的波兰人,在快速发展的当下重新寻找着自己民族和身份的定义。本次来华演出的三个作品——《丰收》《痛》《往事如烟》,将主题聚焦在... 2017年被波兰舞蹈剧场的艺术总监——依沃娜·帕新卡定义为"魔法师之年",走出战争阴影的波兰人,在快速发展的当下重新寻找着自己民族和身份的定义。本次来华演出的三个作品——《丰收》《痛》《往事如烟》,将主题聚焦在信仰与神话、身体与灵魂、人类与社会环境上,将民间文化与文学名著结合到一起,揭示了多种波兰式的想象。在初冬的三个夜晚,三个完全不同的作品通过平铺叙事、重复表现,通过身体的即兴接触和思维的强烈碰撞,把观众逐步引向真理。它们将过去和未来变成现在的一部分,帮我们从思想的囹圄中超脱出来,让我们与平凡的生活"握手言和",又把本来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人和事连接在一起。在"波兰式"表达的2017年中,这一年反映出了世界各类的既有存在:物质的与精神的,过去的与现在的;也会不可避免要讨论到斯拉夫和基督教的观念层面,以及鲜明的波兰浪漫主义幻象。与此同时,在这一年,帕新卡开创了为期四年的艺术项目,以保证随后的每一年都围绕着"波兰身份"展开反复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舞蹈剧场 荷马史诗 民族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十面埋伏》舞蹈剧场中剪刀的作用
17
作者 成雨恩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0期154-154,共1页
舞蹈剧场《十面埋伏》是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于2015年创作的舞蹈作品。此作品不单单是用舞蹈语汇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人性的揭露和现实意义的表达。而用作舞台表现的两万把剪刀成为整部作品最大的看点,它们不光是舞台上的道具,更是演出之... 舞蹈剧场《十面埋伏》是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于2015年创作的舞蹈作品。此作品不单单是用舞蹈语汇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人性的揭露和现实意义的表达。而用作舞台表现的两万把剪刀成为整部作品最大的看点,它们不光是舞台上的道具,更是演出之后刺在观众内心的一把把利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面埋伏 舞蹈剧场 剪刀 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特征分析导向下的舞蹈剧场研究
18
作者 刘逸飞 《戏剧之家》 2022年第32期117-119,共3页
舞蹈剧场凭借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法,实现了舞台设计与音乐、对白和舞蹈等艺术要素的有机整合,融入导演的设计构思,促使舞蹈剧场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从而达到理想的艺术呈现效果。本文主要对舞蹈剧场的艺术特征进行阐述,希望对舞蹈剧场的内... 舞蹈剧场凭借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法,实现了舞台设计与音乐、对白和舞蹈等艺术要素的有机整合,融入导演的设计构思,促使舞蹈剧场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从而达到理想的艺术呈现效果。本文主要对舞蹈剧场的艺术特征进行阐述,希望对舞蹈剧场的内涵丰富和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特征 舞蹈剧场 舞台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剧场的艺术特征分析
19
作者 刘逸飞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3期117-118,共2页
舞蹈剧场是给观众传递舞蹈表演和相关行为的主要场所,其以蒙太奇式的拼贴方式,将舞蹈、音乐、对白以及舞台设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皮娜·鲍什为代表,其丰富了舞蹈剧场的形式,采用独特而大胆的舞台设计,融入提问、重复等舞蹈编排方... 舞蹈剧场是给观众传递舞蹈表演和相关行为的主要场所,其以蒙太奇式的拼贴方式,将舞蹈、音乐、对白以及舞台设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皮娜·鲍什为代表,其丰富了舞蹈剧场的形式,采用独特而大胆的舞台设计,融入提问、重复等舞蹈编排方法,实现了对暴力的揭示,展示了其人文主义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剧场 皮娜·鲍什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部散文体舞蹈剧场作品《节气的诉说》 山东艺术学院2016届舞蹈编导专业毕业演出
20
作者 曹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舞蹈编导 山东艺术学院 散文体 舞蹈剧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