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尽的优雅与坚韧:马林斯基剧院《舞姬》在北京的辉煌时刻 |
岳绯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4 |
0 |
|
2
|
鲁迅《伤逝》中的留白匠意——《伤逝》与森鸥外《舞姬》的比较研究 |
藤井省三
林敏洁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4 |
6
|
|
3
|
森鸥外的忏悔录──《舞姬》 |
刘立善
|
《日语知识》
|
2002 |
3
|
|
4
|
论《舞姬》中森鸥外的男权主义思想 |
郭燕燕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5
|
鲁迅《伤逝》与森鸥外《舞姬》的比较研究 |
万宇翔
吴雨平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6
|
毁灭与成就——《舞姬》中丰太郎与爱丽丝人物形象浅析 |
蒲钰萨
李红霞
|
《海外英语》
|
2020 |
1
|
|
7
|
《舞姬》与《伤逝》悲剧的文化成因研究 |
肖芷玥
|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1 |
1
|
|
8
|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德菲的舞姬》调性分析 |
葛岩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8 |
0 |
|
9
|
《舞姬》,一曲爱情的悲剧 |
阿民
祖忠人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0
|
《舞姬》与唐传奇爱情悲剧作品 |
刘鹤岩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11
|
从环境无奈之命运到浪漫主义之反抗(二)——以《舞姬》为中心 |
毛柳花
|
《戏剧之家》
|
2017 |
0 |
|
12
|
潜藏于心中的利己主义的觉醒--以森鸥外《舞姬》为例 |
马博雯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2 |
0 |
|
13
|
从森鸥外《舞姬》管窥其作品二重性 |
蔡芹
|
《今古文创》
|
2021 |
0 |
|
14
|
以《舞姬》为例论森鸥外的“和魂洋才”文学理念 |
赵壮平
|
《教育界(高等教育)》
|
2016 |
0 |
|
15
|
试译小仓百人一首(5) |
甄文康
|
《日语知识》
|
2007 |
0 |
|
16
|
旧上海的芭蕾舞剧——为上海俄国舞剧团成立七十周年而作 |
许步曾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7
|
观察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另一个角度 |
黄昌勇
|
《上海艺术家》
|
2015 |
1
|
|
18
|
大型古典民族歌剧 千古风流 |
钱志成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9
|
神州戏台 |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20
|
民族化的交响,芭蕾舞的新生——浅析芭蕾的民族性题材和民族形式 |
王璐璐
|
《艺术科技》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