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舞蹈《心中的盘梁》创编中的舞台艺术形象研究
1
作者 梁琛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2期50-55,共6页
舞蹈作品《心中的盘梁》以黑衣壮妇女的生活为灵感源泉,塑造了生动贴切的舞台艺术形象,作品通过展现壮族人民风格独特、质朴雅致的乡土风情,巧妙地以“盘梁”这一象征物寄托了对健康、吉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该作品以此为载体,向祖国表... 舞蹈作品《心中的盘梁》以黑衣壮妇女的生活为灵感源泉,塑造了生动贴切的舞台艺术形象,作品通过展现壮族人民风格独特、质朴雅致的乡土风情,巧妙地以“盘梁”这一象征物寄托了对健康、吉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该作品以此为载体,向祖国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与祝福,彰显了黑衣壮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其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心中的盘梁》 黑衣壮 舞台艺术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循戏剧表演法则 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春梅 《剧影月报》 2010年第3期98-98,共1页
中国戏剧的写意性和动作的虚拟性给戏剧人物的塑造带来了无限的空间,而戏剧程式的创造,为表演行当的类型划分、为塑造各类人物的形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同一个类型的不同人物由于生活和事件的不同,却应该有着他们不同的心态和表现,... 中国戏剧的写意性和动作的虚拟性给戏剧人物的塑造带来了无限的空间,而戏剧程式的创造,为表演行当的类型划分、为塑造各类人物的形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同一个类型的不同人物由于生活和事件的不同,却应该有着他们不同的心态和表现,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个个性就显示了这个具体人物的特点,也就是这个舞台人物的具体形象。因此,在人物的塑造上,我们只有遵循戏剧表演的法则,从生活出发.认真体验角色,精心选择表现手法,既利用程式,又不拘泥于程式,一个演员才能塑造出许许多多、血肉丰满、各有特点、令人信服并难以忘怀的舞台艺术形象来。换言之.一个演员.如果不从人物出发,不从生活出发.形式主义的机械运用程式,在舞台上塑造再多的人物势必是苍白的千人一面.而不是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的一人千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艺术形象 戏剧表演 法则 戏剧人物 中国戏剧 类型划分 具体形象 舞台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技舞台艺术形象的创作与审美
3
作者 何小剑 《杂技与魔术》 2018年第1期54-55,共2页
追求艺术形式完美和表演手段多样化,已成为当今中国和世界杂技艺术的潮流趋势,杂技演出不仅是表现高难度技巧,同时也需要演员塑造完美的舞台表演形象。演员要按照表演节目的演出节奏和内部联系,按照各动作间精心设计的衔接方法和与同伴... 追求艺术形式完美和表演手段多样化,已成为当今中国和世界杂技艺术的潮流趋势,杂技演出不仅是表现高难度技巧,同时也需要演员塑造完美的舞台表演形象。演员要按照表演节目的演出节奏和内部联系,按照各动作间精心设计的衔接方法和与同伴的巧妙合作方式进行表演创造。音乐、灯光、舞蹈和服饰的协调配合也都要从艺术的完美上全盘考虑。杂技与体育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艺术形象 杂技艺术 审美 创作 表演手段 艺术形式 舞台表演 内部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模仿到创造——舞台艺术形象塑造的点滴体会
4
作者 唐丽君 《戏文》 2003年第4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越剧 演员 戏曲表演 舞台艺术形象 人物塑造 情感体验 模仿 动作程式 角色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是怎样通过深入生活来塑造舞台艺术形象的
5
作者 洪英 《剧影月报》 2007年第2期88-88,共1页
舞台艺术创作和深入生活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所以,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对剧作者如此,演员亦然。 我是常州市滑稽剧团的一名滑稽戏演员,近些年来,我在多部大戏中扮演了一些重要角色,在这些角色的创作过程中,我感觉收获最大的是... 舞台艺术创作和深入生活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所以,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对剧作者如此,演员亦然。 我是常州市滑稽剧团的一名滑稽戏演员,近些年来,我在多部大戏中扮演了一些重要角色,在这些角色的创作过程中,我感觉收获最大的是:逐渐学会了通过深入生活来塑造舞台艺术形象。如何通过深入生活?总结起来大致有这么两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艺术形象 深入生活 舞台艺术创作 滑稽剧团 创作过程 剧作者 滑稽戏 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体验对塑造舞台艺术形象的重要性
6
作者 杨智苹 《艺海》 2013年第3期45-45,共1页
彝剧。是逐步成熟的剧种,它以彝族山歌作为元素,往往通过彝族的创世、民族图腾、人们的生产生活、对歌打跳作为现实生活的主要题材,表演风格为唱、念、做、舞。与其它剧种的不同之处,是始终围绕着彝族的人文精神步阵,在彝州大地扎... 彝剧。是逐步成熟的剧种,它以彝族山歌作为元素,往往通过彝族的创世、民族图腾、人们的生产生活、对歌打跳作为现实生活的主要题材,表演风格为唱、念、做、舞。与其它剧种的不同之处,是始终围绕着彝族的人文精神步阵,在彝州大地扎下了深深的根,显示着彝剧的独特魅力。大型彝剧《凤鸣九天》是一部反映现代农村生活题材的现代戏,我有幸担任了中的女主角彝凤。她是创业致富的领头羊,在这部戏中戏份重,我扮演这个人物角色在舞台上是否鲜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部戏是否获得成功,是否能得到观众的喜欢。为了使女主角的个性呈现得更加完美,我作了大量的角色分析与演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艺术形象 角色体验 农村生活题材 生产生活 现实生活 表演风格 人文精神 独特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中的一大亮点——当代中国舞台艺术的人本意识简论
7
作者 刘祯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38,共1页
文学是人学,舞台表演艺术则是有生命活力、形象生动的人学. 纵观我国50多年来的舞台艺术,经历了升--沉--升的曲折路径.如果说新中国伊始的舞台艺术创造更多是从政治立场的转变,体现一种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置换的话,那么新时期以来舞台... 文学是人学,舞台表演艺术则是有生命活力、形象生动的人学. 纵观我国50多年来的舞台艺术,经历了升--沉--升的曲折路径.如果说新中国伊始的舞台艺术创造更多是从政治立场的转变,体现一种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置换的话,那么新时期以来舞台艺术形象的创造,则是更多从人、人的立场体现时代与社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 当代 中国 人本意识 舞台表演艺术 舞台艺术形象 人物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香萍韵——温州市越剧团贾小萍舞台艺术专场
8
《戏文》 2007年第1期I0012-I0013,共2页
贾小萍国家一级演员,温州市越剧团副团长,一九六三年考入温州市越剧团,主攻花旦,她师承金采风,但能博采众长为已所用,形成了自己亮丽委婉的表演风格。从艺四十多年来,先后塑造了七十多个舞台艺术形象,主演了《盘夫索夫》中的严... 贾小萍国家一级演员,温州市越剧团副团长,一九六三年考入温州市越剧团,主攻花旦,她师承金采风,但能博采众长为已所用,形成了自己亮丽委婉的表演风格。从艺四十多年来,先后塑造了七十多个舞台艺术形象,主演了《盘夫索夫》中的严兰贞,《碧玉簪》中的李秀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艺术形象 越剧团 温州市 《碧玉簪》 博采众长 表演风格 李秀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游戏精神的回归——论王俊康儿童剧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忠 《艺术广角》 2017年第4期63-69,共7页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则强调游戏是解决儿童日益增长的新需要和儿童本身的有限能力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活动。儿童戏剧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则强调游戏是解决儿童日益增长的新需要和儿童本身的有限能力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活动。儿童戏剧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适合少年儿童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它和成人戏剧作品一样,具有戏剧的一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精神 儿童剧 艺术特色 儿童戏剧 回归 舞台艺术形象 少年儿童 矛盾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采茶戏曲人物塑造的艺术环节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励勤 《北方音乐》 2011年第2期34-35,共2页
就采茶戏曲的美学属性来说,她和所有的戏曲艺术一样,都是在"以歌舞演故事";都是在以"程式化的动作表现和塑造舞台艺术形象",这是采茶戏曲艺术与其他戏曲艺术相同的共性。在舞台实践中,采茶戏曲艺术又有许多与其他戏曲艺术不同的地方... 就采茶戏曲的美学属性来说,她和所有的戏曲艺术一样,都是在"以歌舞演故事";都是在以"程式化的动作表现和塑造舞台艺术形象",这是采茶戏曲艺术与其他戏曲艺术相同的共性。在舞台实践中,采茶戏曲艺术又有许多与其他戏曲艺术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体现在人物塑造的艺术环节之上。采茶戏曲艺术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人物塑造 采茶 舞台艺术形象 美学属性 动作表现 舞台实践 塑造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木偶表演艺术特色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兴生 《剧影月报》 2013年第4期61-61,共1页
戏剧是靠演员去表演的。戏剧演员是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创造舞台艺术形象的材料,而我们木偶剧演员则要借助木偶这一特殊的材料,才能在木偶舞台上创造木偶角色。简言之,木偶戏者,木偶演戏也。木偶舞台上,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木偶都是隐于幕... 戏剧是靠演员去表演的。戏剧演员是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创造舞台艺术形象的材料,而我们木偶剧演员则要借助木偶这一特殊的材料,才能在木偶舞台上创造木偶角色。简言之,木偶戏者,木偶演戏也。木偶舞台上,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木偶都是隐于幕后的演员(真人)操纵而进行表演的。曲艺中有个品种叫"双簧",木偶剧就具有"双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偶剧 艺术特色 表演 舞台艺术形象 戏剧演员 扬州 木偶戏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台布景的作用与创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祥山 《剧影月报》 2009年第2期105-105,共1页
戏剧是一门集编导演、音乐、舞美、剧场、观众诸方面因素的综合性艺术。从戏剧舞台表现形式来看有唱念做打,从人物的个性塑造来看有生旦净丑。但角色的表演离开了其它诸多因素的陪衬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演员演得再好,没有布景,便不知... 戏剧是一门集编导演、音乐、舞美、剧场、观众诸方面因素的综合性艺术。从戏剧舞台表现形式来看有唱念做打,从人物的个性塑造来看有生旦净丑。但角色的表演离开了其它诸多因素的陪衬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演员演得再好,没有布景,便不知剧中人物身处何地:没有音乐,台上的人物便没有节奏;没有道具,人物的动作和内心情感难以体现。戏剧是表演给剧场的观众欣赏的,只有在诸多辅助要素的陪衬下演员才能在舞台上塑造出完整的舞台艺术形象,才能让观众看懂你所表演的故事情节,所以布景是戏剧表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布景 舞台艺术形象 表演过程 舞台表现形式 观众欣赏 唱念做打 个性塑造 内心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二度创作导演的舞台调度处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芳 《艺术评鉴》 2019年第1期160-162,共3页
戏曲中的舞台调度是自由、灵活、虚实结合的。在戏曲舞台上,通过一系列的"程式"舞蹈、唱念、演员的区位移动,来体现导演的意图、展现剧本的主题和演员的技巧。
关键词 导演 二度创作 舞台调度 舞台艺术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戏剧时代”的争鸣——戏剧中的形象与形式
14
作者 开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29,共2页
戏剧理论的缺席似乎由来已久了,其实还不仅仅是戏剧,即使整个的文艺理论领域,也仿佛很久都没有新声音和论断出现了。所以,邹平先生在《上海戏剧》2003年第2期上的文章,《戏剧的工具革命时代》就很有些让人呼唤良久的意味。
关键词 戏剧理论 人物塑造 舞台艺术形象 戏剧形式 剧情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人荧荧若苕荣--试析《赵武灵王》中的吴娃形象
15
作者 郭虹伶 《福建艺术》 2018年第4期42-44,共3页
郑怀兴先生创作新编历史剧《新亭泪》《傅山进京》《海瑞》《于成龙》的一批以男性为主的剧本蜚声剧坛,周伯仁、王导、傅山、康熙、海瑞、胡宗宪、于成龙等一批舞台艺术形象都那么光彩夺目,脍炙人口,人们通常都以为他擅长写男人戏。
关键词 舞台艺术形象 《于成龙》 美人 《海瑞》 新编历史剧 胡宗宪 傅山 剧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16
作者 杨波 《剧影月报》 2006年第1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艺术创作 生活 舞台艺术形象 艺术工作者 舞台形象 多因素 聪明 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布景、音乐及道具在舞台上的作用
17
作者 方林 《剧影月报》 2006年第6期93-94,共2页
戏剧是一门集编导演、舞美、音乐、剧场、观众诸方面因素的综合性艺术。从戏剧的舞台表现形式来看有唱念做打。从人物的个性塑造来看有生旦净丑,但角色的表演离开了其它诸多因素的陪衬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演员演得再好,没有音乐.台上... 戏剧是一门集编导演、舞美、音乐、剧场、观众诸方面因素的综合性艺术。从戏剧的舞台表现形式来看有唱念做打。从人物的个性塑造来看有生旦净丑,但角色的表演离开了其它诸多因素的陪衬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演员演得再好,没有音乐.台上的人物便没有节奏;没有布景,便不知剧中人物身处何地;没有道具,人物的动作和内心情感难以体现。戏剧是表演给剧场的观众欣赏的,只有在诸多辅助要素的陪衬下演员才能在舞台上塑造出完整的舞台艺术形象,才能让观众看懂你所表演的故事情节,所以布景音乐及其道具在戏剧表演中一个都不能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表现形式 音乐 布景 道具 舞台艺术形象 戏剧表演 观众欣赏 唱念做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未成,泪先噙——谨以此文纪念越剧表演艺术家戚雅仙逝世一周年
18
作者 单小燕 《戏文》 2004年第2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越剧 表演艺术 戚雅仙 人物塑造 舞台艺术形象 唱腔 表演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演员的艺术创造力——从我演《大桥情》中的黄梦桥谈起
19
作者 徐惠 《剧影月报》 2007年第2期82-82,共1页
演员是创造舞台艺术形象的体现者,无论是在前辈传下来的传统戏,还是新创的现代戏,都把角色的创造放在第一位。戏曲演员的创造力,来源于对角色——剧中人物形象的把握。
关键词 艺术创造力 戏曲演员 《大桥情》 舞台艺术形象 人物形象 传统戏 现代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老年舞蹈编导规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艳 《剧影月报》 2015年第3期122-125,共4页
舞蹈艺术被人们称之为“动的诗篇、活的绘画”。舞蹈编导要具备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其任务是运用人体动作作为语言创造出舞台艺术形象,不仅通过动作编排来叙说舞蹈情节,更重要的是在于充分向观众传达思想情感,要进入到剧情的本质,从有... 舞蹈艺术被人们称之为“动的诗篇、活的绘画”。舞蹈编导要具备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其任务是运用人体动作作为语言创造出舞台艺术形象,不仅通过动作编排来叙说舞蹈情节,更重要的是在于充分向观众传达思想情感,要进入到剧情的本质,从有形的动作中解读舞蹈本身所蕴含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编导 中老年 规律 形象思维能力 舞台艺术形象 人体动作 舞蹈艺术 动作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