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之魅与艺术之殇:历史剧的世纪之争
1
作者 张默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中国的历史剧之争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争论的各方操持几乎相近的话语系统,表达相反或几乎相反的观点和结论,其实各种观点都有各自的历史立场、艺术定位,从传统的各种观念,到现代抑或后现代的各种理论和思潮,都是一... 中国的历史剧之争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争论的各方操持几乎相近的话语系统,表达相反或几乎相反的观点和结论,其实各种观点都有各自的历史立场、艺术定位,从传统的各种观念,到现代抑或后现代的各种理论和思潮,都是一种潜在的意识形态表达和文化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艺术作品 历史剧 争论 艺术思潮 舞台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优秀艺术成果向祖国和人民汇报——江苏省国庆60周年献礼剧(节)目展演综述
2
作者 刘俊鸿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1-241,201,共2页
以优秀艺术成果向祖国和人民汇报,从国庆节开始,到2009年10月7日,将有13台优秀剧(节)目在南京六大剧场上演。这是对江苏全省近几年来舞台艺术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也是江苏文化人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关键词 艺术成果 江苏省 国庆节 人民 祖国 综述 展演 舞台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生命的追求——观摩当代优秀话剧创作《枫树林》
3
作者 欧阳逸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7,共3页
由江苏省文化厅组织策划和投资打造、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团和南京市话剧团联合演出的原创话剧《枫树林》,以一批江苏好村官群像为生活原型,鲜活地塑造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村支部书记——向南的艺术形象。剧作巧妙地运用三条既各自独立... 由江苏省文化厅组织策划和投资打造、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团和南京市话剧团联合演出的原创话剧《枫树林》,以一批江苏好村官群像为生活原型,鲜活地塑造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村支部书记——向南的艺术形象。剧作巧妙地运用三条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交织的线索,真实地呈现了主人公向南这位几乎从未离开过枫树村、平凡而又朴实的最基层的村官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最后90天里强烈跳跃在自我灵魂深处的强烈意愿——弥补亏欠,真诚反思。而反思的真正目的则是为了警醒和追求,为活着提供灵魂的宝鉴。剧作同时还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叙述体系——现在时与过去时的反复对映,自我回忆与他人回忆的反复交织,主人公临终前的现实行为与逝去后的灵魂对话的前后照应等,给予舞台呈现以极大的自由想象空间。风格上,全剧巧妙地融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基调于一体,从而把该剧创作成了当代中国舞台艺术精品中一部极富艺术个性的话剧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舞台艺术创作 话剧艺术 《枫树林》 艺术作品 艺术精神 表现形 叙述体系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舞蹈编导中空间的表现及运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2期209-210,共2页
空间的巧妙变化和灵活运用在舞蹈编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舞蹈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舞蹈作品通过空间环境的创造而呈现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形态,给观众以视觉享受,将作品和观众进行空间连接。文章围绕舞蹈编导中空间的表现... 空间的巧妙变化和灵活运用在舞蹈编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舞蹈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舞蹈作品通过空间环境的创造而呈现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形态,给观众以视觉享受,将作品和观众进行空间连接。文章围绕舞蹈编导中空间的表现及运用展开讨论,首先对舞蹈编导中空间的定义和特征进行分析,从舞蹈编导的角度分析"虚""实"两种空间形态,其次,论述了在舞蹈编导中如何运用和体现空间的变化,创造出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艺术创作 舞蹈编导 空间形态 空间变化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戏曲时空意识论
5
作者 王一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5-168,242,共5页
为了表现人和他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我国戏曲以大观小、以小观大的时、空意识,常常创造的是一个"全幅的天地"。纵观我国戏曲历史,从来不排斥任何探索。豪华版的大制作几乎没有间断过,不信,到昆明湖岸边看看慈禧看戏的大舞台就... 为了表现人和他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我国戏曲以大观小、以小观大的时、空意识,常常创造的是一个"全幅的天地"。纵观我国戏曲历史,从来不排斥任何探索。豪华版的大制作几乎没有间断过,不信,到昆明湖岸边看看慈禧看戏的大舞台就可以想象,而且,也曾出现过机关布景。不过,我国戏曲的主流,始终是空荡荡的舞台。抟虚成实,使虚的空间化为实的生命不仅是创造舞台形象的手段,也是一种审美观念,一种审美境界,一种美。它不仅有助于创造多姿多彩的舞蹈,创造千变万化的舞台形象,还有助于创造一幅"全幅的天地",同时表现宇宙万物的本体与生命——道,从而加强作品自身的生命。它是我国戏曲时、空意识的灵魂,也是我国戏曲美学意识的灵魂。万万不可丢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舞台艺术创作 时空意识 以大观小 全幅天地 戏曲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