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限制中创造——也谈舞台时空 被引量:1
1
作者 耘耕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7,共5页
戏剧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舞台时空既是一定的舞台手法,也是戏剧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戏剧理论上争论的问题很多,舞台时空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是争论比较尖锐的一个。我是戏剧圈外人,看了一些争论文章后,也颇想就这一问题谈点... 戏剧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舞台时空既是一定的舞台手法,也是戏剧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戏剧理论上争论的问题很多,舞台时空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是争论比较尖锐的一个。我是戏剧圈外人,看了一些争论文章后,也颇想就这一问题谈点外行的看法。 “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这是我国从前舞台上常见的一副对联。“天地大舞台”,是指整个人生,整个社会。要把这个“大舞台”上的众生相搬上舞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时空 戏剧美学 戏剧理论 戏剧家 与空间 手法 对联 戏剧时空 观众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舞台时空控制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阿苏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6-151,167,共7页
一个时期以来,有人把传统京剧与时代脉搏不相合拍,与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生活旋律和欣赏情趣不相适应的主要症结,归之于它的舞台节奏太慢。其中除认定京剧必然消亡而毋庸振兴的一部分虚无主义者外,许多热心人包括内行在内,由于对传统... 一个时期以来,有人把传统京剧与时代脉搏不相合拍,与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生活旋律和欣赏情趣不相适应的主要症结,归之于它的舞台节奏太慢。其中除认定京剧必然消亡而毋庸振兴的一部分虚无主义者外,许多热心人包括内行在内,由于对传统京剧节奏之慢或不慢,没有一个辨证的认识.因而也对此发出嗟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时空 京剧 舞台节奏 现代人 控制论 时代脉搏 主要症结 旋律 传统剧目 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台时空自由与模糊化思维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尧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8,共8页
两组概念的阐释 戏曲对舞台时空的特殊处理,体现为舞台时空的高度自由,这与模糊化思维是不可分的。 首先接触到舞台空间、舞台时间的内涵问题。关于舞台空间的内涵,似乎与演出场地是一回事,其实两者有区别。演出场地系指剧场和茶楼的舞... 两组概念的阐释 戏曲对舞台时空的特殊处理,体现为舞台时空的高度自由,这与模糊化思维是不可分的。 首先接触到舞台空间、舞台时间的内涵问题。关于舞台空间的内涵,似乎与演出场地是一回事,其实两者有区别。演出场地系指剧场和茶楼的舞台、寺庙的庙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化思维 舞台空间 舞台时空 时空自由 不可分 戏曲 特殊处理 寺庙 剧情 舞台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戏曲舞台时空的虚与实 被引量:1
4
作者 崔雅丽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3期47-50,共4页
以虚化实、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创作原则和审美原则。为了解决无限的情节时空与有限的舞台时空之间的矛盾,戏曲艺术是通过化实为虚的方法,将情节时空通过演员的表演和道具的辅助,虚拟化地呈现在舞台时空上,而正因为舞台时空不... 以虚化实、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创作原则和审美原则。为了解决无限的情节时空与有限的舞台时空之间的矛盾,戏曲艺术是通过化实为虚的方法,将情节时空通过演员的表演和道具的辅助,虚拟化地呈现在舞台时空上,而正因为舞台时空不被追求写实所限,使得观众不只是能感受到真实的、有限的舞台场景,更是能由此产生无限的审美体验。虚空的舞台给了戏曲艺术家无限的创作空间,也给了观众充分想象、选择和自由发挥的心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舞台时空 虚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戏曲舞台时空的特殊功效
5
作者 曾帅 《艺海》 2015年第10期59-60,共2页
灵活多变的戏曲舞台时空有着特殊的功效和无穷的艺术魅力。戏曲舞台时空像一对孪生姐妹,相互依托,交相辉映,给戏曲演员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空间。
关键词 戏曲舞台时空 《益阳萧山令》 戏曲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的三种时空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小燕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9-21,共2页
关键词 舞台美术设计 心理时空 戏剧演出 舞台演出 德国表现主义 舞台时空 演出形式 时空结构 造型特色 表现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戏曲舞台上时空环境处理方法中的“离形得似”
7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1期130-131,共2页
马也在《中国戏曲艺术时空特性探源》(《中国社会科学》83年6期)一文中认为,中国戏曲舞台上时空环境处理方法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形式的“离形得似”: 第一,戏曲在正面表现时空环境时,是“得意忘形”的。只要把人物演好,舞台上的环境... 马也在《中国戏曲艺术时空特性探源》(《中国社会科学》83年6期)一文中认为,中国戏曲舞台上时空环境处理方法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形式的“离形得似”: 第一,戏曲在正面表现时空环境时,是“得意忘形”的。只要把人物演好,舞台上的环境是可以忽略的,戏以人重,而不贵物。这种“得意忘形”的真实观支持并允许了舞台上的虚拟表演,因而也就解脱了有限舞台时空的限制,丢开了实物装置的束缚——“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发挥了无穷无尽的创造力。第二,在处理时空环境的转换上,也是“得意忘形”或叫“过河拆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环境 离形得似 戏曲舞台 中国戏曲艺术 舞台时空 虚拟 处理方法 无穷 真实观 时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性舞台剧的衰落与抒情性舞台剧的兴起——论舞台剧的命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晓华 《艺术广角》 1999年第3期33-35,共3页
随着影视戏剧在20世纪的诞生和崛起,舞台剧的命运问题便迅速凸现出来。在具有巨大表现力的影视剧面前,舞台剧正在丧失它曾经拥有过的主流地位。有些人因此认为舞台剧是一种没落的艺术样式,虽然不至于消亡,但已展现不出更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舞台 抒情性 叙事性 戏剧家 舞台时空 音乐剧 主流地位 艺术样式 衰落 话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舞台道具、装置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2
9
作者 季景明 《戏剧之家》 2013年第8期27-27,共1页
传统京剧舞台上应用的道具,不论是兵器、仗器、仪器、生活用品,大多数经过了艺术加工,包括变形、夸张、美化、装饰等等。为程式美而派生出的审美特征,制造出珠光宝气,五彩缤纷的京剧舞台氛围,为观众接受视觉美而溶于程式化之中,更为京... 传统京剧舞台上应用的道具,不论是兵器、仗器、仪器、生活用品,大多数经过了艺术加工,包括变形、夸张、美化、装饰等等。为程式美而派生出的审美特征,制造出珠光宝气,五彩缤纷的京剧舞台氛围,为观众接受视觉美而溶于程式化之中,更为京剧程式化的表演增加了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程式 程式化 装置 审美特征 舞台时空 审美情趣 舞台道具 观众接受 艺术加工 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的魅力──新编传奇滇剧《赵京娘与赵匡胤》 舞台艺术美学特征初探
10
作者 潘勇 《民族艺术研究》 1999年第3期31-36,共6页
假定性是戏剧活动的根本法则,虚实相间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美学特征。新编传 奇滇剧《赵京娘与赵匡胤》利用“空”的舞台,创造了一个变化多端的自由时 空,这是戏曲写意美学原则的成功运用。
关键词 假定性 空虚 象征 舞台时空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众的目睹心理与舞台剧衰落的必然性
11
作者 王晓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6-39,共4页
观众的目睹心理与舞台剧衰落的必然性王晓华一、对观众一词的原始释义:目睹心理概念的提出我首先提出一个原始得似乎无需回答的问题:观众为什么去看剧(舞台剧和影视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在多个向度上展开,由此提出戏剧的审美... 观众的目睹心理与舞台剧衰落的必然性王晓华一、对观众一词的原始释义:目睹心理概念的提出我首先提出一个原始得似乎无需回答的问题:观众为什么去看剧(舞台剧和影视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在多个向度上展开,由此提出戏剧的审美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 观众 影视时代 物理时空 中国古典戏曲 古典戏剧 舞台时空 亚里士多德 西方戏剧 主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太一舞台”审美的思考
12
作者 金德祥 何广金 《艺术广角》 1999年第4期50-53,共4页
戏剧艺术以舞台有限的时空表现无限的生活,基本可分为两种方式:其一,西方传统戏剧的“固定时空”,其二,中国传统戏曲的“自由时空”。亚里士多德的戏剧,将舞台作为相对固定的空间,以景分场,裁取生活的横断面,将矛盾冲突置于特定的场景... 戏剧艺术以舞台有限的时空表现无限的生活,基本可分为两种方式:其一,西方传统戏剧的“固定时空”,其二,中国传统戏曲的“自由时空”。亚里士多德的戏剧,将舞台作为相对固定的空间,以景分场,裁取生活的横断面,将矛盾冲突置于特定的场景中表现、发展并最终解决。同一场景中,时间延续大体与生活实际相一致,时间跨度在场间度过,以达到情节、时间和地点的统一(即遵守“三一律”)。莎士比亚和布莱希特的戏剧,是将舞台做为流动空间,让情节连续不断展开,景随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时空 审美 自然物 心理时空 流动空间 戏曲舞台 亚里士多德 思考 中国传统戏曲 生活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法类表演场景道具在戏剧舞台上的应用
13
作者 季志强 《戏剧之家》 2013年第10期39-39,共1页
道具是戏剧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是帮助塑造典型环境和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布景、服装、灯光和化妆等各种造型因素一样,构成视觉形象的一部分,有机地参与戏剧演出。宗法类表演场景道具非常适合于角色表演,流动性强。... 道具是戏剧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是帮助塑造典型环境和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布景、服装、灯光和化妆等各种造型因素一样,构成视觉形象的一部分,有机地参与戏剧演出。宗法类表演场景道具非常适合于角色表演,流动性强。但这类道具必须在特定的时空关系中使用,所以它们的环境符号功能同样非常强,也是舞台时空布景的重要辅助手段。与戏剧的内容、精神相适应的舞台道具不但为戏剧表演锦上添花,更进一步衬托、深化戏剧所蕴含的思想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道具 古典戏剧 符号价值 语言符号 语言表达 传统戏剧 角色表演 舞台道具 舞台时空 重要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台剧的命运
14
作者 王晓华 《艺海》 2004年第2期34-36,共3页
随着影视戏剧在二十世纪的诞生和崛起,舞台剧的命运问题便迅速凸现出来。在具有巨大表现力的影视剧面前,舞台剧正在丧失它曾经拥有过的主流地位。有些人因此认为舞台剧是一种没落的艺术样式,虽然不至于消亡,但已展现不出更广阔的前景。... 随着影视戏剧在二十世纪的诞生和崛起,舞台剧的命运问题便迅速凸现出来。在具有巨大表现力的影视剧面前,舞台剧正在丧失它曾经拥有过的主流地位。有些人因此认为舞台剧是一种没落的艺术样式,虽然不至于消亡,但已展现不出更广阔的前景。然而,这观点无法解释抒情性舞台剧(歌剧、音乐剧、舞剧)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持续兴旺(如在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依然长演不衰)。由此可以看出,以往对舞台剧的探讨存在着以下欠缺:笼统地谈论舞台剧的总体命运,而没有意识到抒情性舞台剧与叙事性舞台剧的命运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 抒情性 叙事性 音乐剧 现代派戏剧 艺术样式 舞台时空 二十世纪 话剧 叙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女性剧作家吴兰徵的导演意识初探:以《绛蘅秋》中的《情原》为例
15
作者 董曼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8期6-8,共3页
“导演”这一称呼是近代由国外传入,但“导演意识”早已在剧作家创作剧本时,就渗透其中。吴兰徵是现存清代红楼戏的唯一女性剧作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清代女性剧作家之一,她的剧作中也渗透着导演意识。本文试以吴兰徵《绛蘅秋》中的《情... “导演”这一称呼是近代由国外传入,但“导演意识”早已在剧作家创作剧本时,就渗透其中。吴兰徵是现存清代红楼戏的唯一女性剧作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清代女性剧作家之一,她的剧作中也渗透着导演意识。本文试以吴兰徵《绛蘅秋》中的《情原》一出为例,从舞台形象、舞台调度以及舞台时空三个方面来分析吴兰徵的导演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绛蘅秋》 吴兰徵 导演意识 舞台调度 舞台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太奇手法在赖声川戏剧中的独特运用——以《如梦之梦》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鲁丹 夏爽 李成燕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36-44,共9页
蒙太奇手法的使用使戏剧具备了多样化的时空特性。在戏剧《如梦之梦》中,赖声川力图探索以多样化的蒙太奇手法完成舞台戏剧空间的自由转换。文章从剧情结构、独特的剧场构造以及观众的观戏心理来剖析《如梦之梦》的蒙太奇手法得以实现... 蒙太奇手法的使用使戏剧具备了多样化的时空特性。在戏剧《如梦之梦》中,赖声川力图探索以多样化的蒙太奇手法完成舞台戏剧空间的自由转换。文章从剧情结构、独特的剧场构造以及观众的观戏心理来剖析《如梦之梦》的蒙太奇手法得以实现的条件,并通过平行蒙太奇、快速蒙太奇转换在《如梦之梦》中的具体表现来研究蒙太奇在剧中的独特运用。赖声川的《如梦之梦》彻底地突破了镜框舞台的禁锢,开放时空,构建流动时空的写意性舞台,并且通过四面舞台的转换、拼贴,实现舞台时空的顺畅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太奇 赖声川 戏剧 《如梦之梦》 剧场 舞台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躲在幕后的主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健生 《福建艺术》 1999年第6期16-17,共2页
众所周知,戏剧通常是由一系列互相矛盾而又彼此关联的人物群体所组成的。让人物直接出现于舞台之上,属于“明场”处理方式;由出场人物的一系列活动所构成的戏剧性情节、场景或事件等,一般称之为“幕前戏”。而让人物隐遁于舞台帷幕背后... 众所周知,戏剧通常是由一系列互相矛盾而又彼此关联的人物群体所组成的。让人物直接出现于舞台之上,属于“明场”处理方式;由出场人物的一系列活动所构成的戏剧性情节、场景或事件等,一般称之为“幕前戏”。而让人物隐遁于舞台帷幕背后不显山露水,仅借助其他出场人物的叙述间接地告知观众,则属于“暗场”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后人物 虚实相生 剧作家 幕后戏 现实生活 处理方式 结构技巧 舞台时空 戏剧结构 艺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虚拟表演手法在花灯《闹菜园》中的运用和演变
18
作者 吴之润 《民族艺术研究》 1991年第5期22-23,27,共3页
一切艺术都是生活的反映,但由于各种艺术形式不同,在反映生活上也就有不同的方式。戏曲侧重于写意,因而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创造虚拟的环境,它用真假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来反映生活,而观众则承认舞台上的一切虚拟都是“真”的。而戏... 一切艺术都是生活的反映,但由于各种艺术形式不同,在反映生活上也就有不同的方式。戏曲侧重于写意,因而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创造虚拟的环境,它用真假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来反映生活,而观众则承认舞台上的一切虚拟都是“真”的。而戏曲的虚拟手法更主要的表现为对舞台时空处理的灵活性,正如我国当代戏曲理论家张庚所指出:“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任何艺术都要用一定的形式表现生活,这种特定的形式,对每种艺术说来,既是表现生活的手段,也是表现生活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虚拟 舞台时空处理 舞台时间 艺术形式 空间处理 规定情境 毯子功 虚实相生 艺术创造 戏曲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
19
作者 孟伟伟 《戏剧之家》 2002年第2期29-30,共2页
由于受舞台时空的限制,一部戏剧所展现的内容是很有限的,但是假如能在较简单、较凝炼的故事中表现出更大容量的思想感情内涵和审美体验,那将大大丰富戏剧本身的哲理性与现实性,这也是新时期赋予戏曲的感染力与内在张力所在。新编楚剧《... 由于受舞台时空的限制,一部戏剧所展现的内容是很有限的,但是假如能在较简单、较凝炼的故事中表现出更大容量的思想感情内涵和审美体验,那将大大丰富戏剧本身的哲理性与现实性,这也是新时期赋予戏曲的感染力与内在张力所在。新编楚剧《娘娘千岁》在深度开掘传统戏曲的哲理蕴涵方面可以说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就其情节而言,故事本身很简单:两位做官的父亲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想自己的女儿在皇帝的选美中拔头筹,而女儿如愿后得到的却是顶着娘娘千岁的空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时空 传统戏曲 哲理性 戏剧 故事 观众 新时期 皇帝 内涵 凝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探索话剧的艺术特点
20
作者 洪丽霁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66-74,共9页
中国话剧的历史不长,它是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兴起,在“五四”运动倡导的新文化潮流中发展的.早期话剧在接受西方近代话剧影响的同时,逐渐确立了它的文学地位和艺术地位,成为我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话剧发展可谓... 中国话剧的历史不长,它是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兴起,在“五四”运动倡导的新文化潮流中发展的.早期话剧在接受西方近代话剧影响的同时,逐渐确立了它的文学地位和艺术地位,成为我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话剧发展可谓盛况空前.建国后17年中,话剧创作即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高峰.戏剧艺术虽然在十年动乱中蒙受了巨大灾难,话剧仅仅成为冷落文坛的点缀.但在粉碎“四人帮”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 新时期 观众 戏剧艺术 民族文化意识 假定性 导演艺术 调查剖析 艺术特点 舞台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