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限制中创造——也谈舞台时空 |
耘耕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2
|
京剧舞台时空控制论 |
阿苏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3
|
舞台时空自由与模糊化思维 |
沈尧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4
|
论中国戏曲舞台时空的虚与实 |
崔雅丽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1 |
1
|
|
5
|
论戏曲舞台时空的特殊功效 |
曾帅
|
《艺海》
|
2015 |
0 |
|
6
|
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的三种时空结构 |
高小燕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1998 |
1
|
|
7
|
中国戏曲舞台上时空环境处理方法中的“离形得似”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4 |
0 |
|
8
|
叙事性舞台剧的衰落与抒情性舞台剧的兴起——论舞台剧的命运 |
王晓华
|
《艺术广角》
|
1999 |
3
|
|
9
|
京剧舞台道具、装置的艺术特色 |
季景明
|
《戏剧之家》
|
2013 |
2
|
|
10
|
“空”的魅力──新编传奇滇剧《赵京娘与赵匡胤》 舞台艺术美学特征初探 |
潘勇
|
《民族艺术研究》
|
1999 |
0 |
|
11
|
观众的目睹心理与舞台剧衰落的必然性 |
王晓华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2
|
关于“太一舞台”审美的思考 |
金德祥
何广金
|
《艺术广角》
|
1999 |
0 |
|
13
|
宗法类表演场景道具在戏剧舞台上的应用 |
季志强
|
《戏剧之家》
|
2013 |
0 |
|
14
|
舞台剧的命运 |
王晓华
|
《艺海》
|
2004 |
0 |
|
15
|
清代女性剧作家吴兰徵的导演意识初探:以《绛蘅秋》中的《情原》为例 |
董曼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16
|
蒙太奇手法在赖声川戏剧中的独特运用——以《如梦之梦》为例 |
鲁丹
夏爽
李成燕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6 |
2
|
|
17
|
躲在幕后的主角 |
胡健生
|
《福建艺术》
|
1999 |
1
|
|
18
|
戏曲虚拟表演手法在花灯《闹菜园》中的运用和演变 |
吴之润
|
《民族艺术研究》
|
1991 |
0 |
|
19
|
记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 |
孟伟伟
|
《戏剧之家》
|
2002 |
0 |
|
20
|
论新时期探索话剧的艺术特点 |
洪丽霁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