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行走模型的人致振动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刚杰 陈得意 +1 位作者 黄仕平 李智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6-233,共8页
为研究人群密度对人行桥结构的振动影响,首先,建立了双向随机行走模型,推导了随机荷载作用下结构振动响应解析解;然后,对比分析了人群密度对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研究行人实感时程与总时程之间的相关关系,定义了舒适度放大... 为研究人群密度对人行桥结构的振动影响,首先,建立了双向随机行走模型,推导了随机荷载作用下结构振动响应解析解;然后,对比分析了人群密度对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研究行人实感时程与总时程之间的相关关系,定义了舒适度放大系数,以荆州市某人行天桥为例,进行振动舒适度评价,验证了双向随机行走模型及舒适度放大系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人行桥结构加速度响应随人群密度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行人实感时程与总时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根据舒适度放大系数可建立对应关系;舒适度放大系数随着振动响应峰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人群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该类结果对人行桥振动舒适度定量计算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行走模型 振动响应 人行桥 舒适度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行天桥结构振动舒适度定量化与振动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冯鹏 金飞飞 +1 位作者 叶列平 朱松晔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5-553,共9页
人行天桥的结构设计中影响行人舒适度的动力特性指标主要有自振频率和受激励时的振动加速度,但实测数据较少。以北京21座正在使用中的人行桥为调查对象,对人行桥进行加速度时程测量的同时,随机对通行行人进行关于通行舒适度的问卷调查,... 人行天桥的结构设计中影响行人舒适度的动力特性指标主要有自振频率和受激励时的振动加速度,但实测数据较少。以北京21座正在使用中的人行桥为调查对象,对人行桥进行加速度时程测量的同时,随机对通行行人进行关于通行舒适度的问卷调查,共获得1 053份调查问卷。还在无行人干扰的情况下,对各人行桥进行了多种行人工况下的动力反应实测。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行人激励下最大加速度与均方根加速度的相关关系、单人行走激励反应与人群行走激励反应的关系、人行桥自振频率与跨度的关系。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定义了行人有感系数和舒适度系数,分别研究了这两个定量化的振动舒适度指标与自振频率的相关关系和与峰值加速度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这两个指标与人行桥一阶竖向自振频率相关性并不强,而与峰值加速度间有较明确对应关系,并拟合得到了有感系数-峰值加速度相关曲线和舒适度系数-峰值加速度相关曲线。从而可对人行天桥的振动舒适程度进行定量表达,并与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建立了对应关系。以上结果为人行桥的振动舒适性的基于性能设计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天桥 自振频率 舒适度系数 峰值加速度 有感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的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爱充 《地铁与轻轨》 1999年第1期2-4,共3页
1.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快速、大运量的客运交通工具,并具有许多常规公共交通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舒适、准时等等,其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的骨干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承担长距离、高密度的客运出行。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是科学规划城市轨... 1.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快速、大运量的客运交通工具,并具有许多常规公共交通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舒适、准时等等,其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的骨干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承担长距离、高密度的客运出行。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是科学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合理规模、线网结构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舒适度 广义出行费用 运营状况 城市轨道交通 相对舒适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