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苏叶挥发油舒张血管作用及其活性物质探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勤梅 谯明鸣 +3 位作者 彭成 敖慧 熊亮 刘菲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49-1953,2000,共6页
为探究紫苏叶挥发油及其代表性成分对KCl预收缩胸主动脉血管环的影响,本文应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试验对紫苏叶挥发油进行药效学评价,利用离体组织灌流模型和PowerLab数据分析系统采集和记录不同浓度紫苏叶挥发油对氯化钾(KCl)刺激下血... 为探究紫苏叶挥发油及其代表性成分对KCl预收缩胸主动脉血管环的影响,本文应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试验对紫苏叶挥发油进行药效学评价,利用离体组织灌流模型和PowerLab数据分析系统采集和记录不同浓度紫苏叶挥发油对氯化钾(KCl)刺激下血管张力的影响。应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紫苏叶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合其代表性成分进行活性追踪,以阐释紫苏油舒张血管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发现紫苏叶挥发油具有显著的舒张KCl预收缩胸主动脉血管环作用,其EC 50为8.6μg/mL,经GC-MS分析表明发挥作用的物质主要为单萜类成分,且发现其代表性成分紫苏醛具有一定的舒张血管作用。本研究不仅首次发现紫苏叶挥发油具有舒张血管活性,同时证实紫苏醛是紫苏叶油发挥舒张血管的药效物质基础之一,为紫苏叶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挥发油 舒张血管 紫苏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噻二唑硫醚的槟榔碱新衍生物的合成及舒张血管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锐生 胡国强 +1 位作者 张忠泉 黄文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9-502,共4页
吡啶噻二唑硫醇经与卤化物缩合得吡啶噻二唑硫醚化合物4a~4e,碘甲烷季铵化得相应的吡啶盐5a~5e,用硼氢化钠还原吡啶盐,设计合成了出一系列在四氢吡啶环的3-位槟含有噻二唑硫醚基的榔碱衍生物6a~6e。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 吡啶噻二唑硫醇经与卤化物缩合得吡啶噻二唑硫醚化合物4a~4e,碘甲烷季铵化得相应的吡啶盐5a~5e,用硼氢化钠还原吡啶盐,设计合成了出一系列在四氢吡啶环的3-位槟含有噻二唑硫醚基的榔碱衍生物6a~6e。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MS测试技术确证。采用离体血管条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6a~6e体外舒张血管活性。结果表明,在10μmol/L浓度下,化合物6a、6b、6c、6d、6e对离体血管舒张率分别为22%、32%、40%、46%和8%,在相同的条件下,槟榔碱的舒张率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衍生物 四氢吡啶 噻二唑 合成 舒张血管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米提取液舒张血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叶挺梅 徐和靖 +3 位作者 汪洋 朱立 沈岳良 陈莹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4-647,共4页
目的:研究菊米的舒张血管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管环灌流装置测定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血管舒张效应。结果:菊米提取液(0.5-8 g/L)可引起主动脉环发生浓度依赖性舒张。且内皮完整组的舒张程度明显大于去内皮组。用L-NAME或KCl... 目的:研究菊米的舒张血管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管环灌流装置测定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血管舒张效应。结果:菊米提取液(0.5-8 g/L)可引起主动脉环发生浓度依赖性舒张。且内皮完整组的舒张程度明显大于去内皮组。用L-NAME或KCl(20 mmol/L)孵育内皮完整的血管环后,可明显抑制菊米提取液引发的血管舒张。去内皮的血管环用L-NAME孵育后,菊米提取液引发的血管舒张作用明显减弱。含有完整内皮或去内皮的胸主动脉用菊米提取液(8 g/L)孵育30 min后,组织中NOS的活性均大于未用菊米提取液孵育的对照组。结论:菊米提取液可引起血管发生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NOS活性和内皮细胞超极化因子(EDHF)释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米提取液 血管舒张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必祺 胡申江 +2 位作者 单绮娴 孙坚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5-68,72,共5页
目的 :探讨黄芪对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模型。在去除血管环内皮后 ,观察累积浓度黄芪对基础状态 (基础组 )、苯肾上腺素 (PE)预收缩 (苯肾上腺素组 )、氯化钾预收缩(氯化钾组 )的血管环的作... 目的 :探讨黄芪对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模型。在去除血管环内皮后 ,观察累积浓度黄芪对基础状态 (基础组 )、苯肾上腺素 (PE)预收缩 (苯肾上腺素组 )、氯化钾预收缩(氯化钾组 )的血管环的作用和黄芪对经无钙液 (无钙液组 )、无钙液加肝素 (肝素组 )、普萘洛尔 (普萘洛尔组 )预处理后的血管环的作用。结果 :在血管内皮被去除后 ,黄芪对基础状态或氯化钾预收缩的血管环无影响 ;当黄芪浓度累积达 (10 -1、3× 10 -1、10 0 、3× 10 0 ) g/L时 ,对 PE(3× 10 -7mol/L)预收缩的血管环产生剂量依赖性舒张作用 (P<0 .0 5 )。经无钙液预处理后 ,黄芪 (3× 10 0 g/L )对血管环的舒张作用未被阻断 ;但经无钙液加肝素预处理后 ,该作用被显著抑制 (P<0 .0 1) ;而普萘洛尔预处理不影响黄芪对 PE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结论 :黄芪对去除内皮的血管具有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上的三磷酸肌醇敏感的钙离子通道 ,抑制内钙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药理学 血管舒张药/药理学 胸主动脉环/药物作用 磷酸肌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花叶总黄酮的舒张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博男 储金秀 韩淑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52-956,共5页
目的探讨荞麦花叶总黄酮(TFBFL)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装置,经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测定血管环张力的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浓度。结果在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 目的探讨荞麦花叶总黄酮(TFBFL)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装置,经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测定血管环张力的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浓度。结果在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10-6mmol.L-1或KCl60 mmol.L-1预收缩的保留内皮和去除内皮的血管环中,TFBFL均能够浓度依赖性的引起血管舒张;相对于去除内皮的血管环,TFBFL对保留内皮的血管环的舒张作用更明显。保留内皮的血管环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100mmol.L-1)预孵后,TFBFL诱导的血管舒张作用明显减弱。在无钙灌流液中,用KCl 60 mmol.L-1去极化去除内皮的血管环后,逐渐加入Ca2+,使血管环呈浓度依赖性收缩;TFBFL(0.8 mg.L-1)孵育10 min后可使CaCl2的量效曲线向下移位且可使PE在无钙灌流液中诱导的血管环最大收缩幅度明显降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的结果表明,TFBFL浓度依赖性(0.4、0.8 mg.L-1)的抑制了静息状态平滑肌细胞质内钙浓度的升高。结论 TFBFL能够浓度依赖性舒张大鼠胸主动脉,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对于保留内皮的血管环,TFBFL也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引起血管舒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花叶总黄酮 血管舒张 一氧化氮 钙通道 胸主动脉环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后肢舒张血管神经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金万宝 孟胜男 关福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9-521,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后肢血管床是否存在血管舒张神经及其性质。方法 用营养液灌流利血平预处理毁脑脊髓大鼠后肢血管床并施以脊髓内电刺激。结果 电刺激可诱发后肢血管床灌流压下降。河豚毒、格列本脲能明显取消之;阿托品、普萘洛尔、氨... 目的 研究大鼠后肢血管床是否存在血管舒张神经及其性质。方法 用营养液灌流利血平预处理毁脑脊髓大鼠后肢血管床并施以脊髓内电刺激。结果 电刺激可诱发后肢血管床灌流压下降。河豚毒、格列本脲能明显取消之;阿托品、普萘洛尔、氨茶碱及Nω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等药物无明显影响。结论 大鼠后肢血管床存在血管舒张神经,其神经递质通过开放K+ATP通道发挥舒张血管作用,可能是以CGRP为神经递质的肽能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肢 血管舒张神经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舒张血管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1
7
作者 热米莱·塔衣尔 买尔旦·玉苏甫 +4 位作者 徐勤伟 王阿西 阿力娅·吐逊江 池峙瑾 周文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2-616,共5页
目的研究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筛选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灌流实验方法,观察0.01、0.05、0.1、0.5、1、5 mg/mL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对去氧肾上腺素(PE)(1μmol... 目的研究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筛选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灌流实验方法,观察0.01、0.05、0.1、0.5、1、5 mg/mL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对去氧肾上腺素(PE)(1μmol/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和去内皮血管环张力的影响。内皮完整血管环经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预处理,以探讨喀什小檗叶乙酸乙酯部位舒张血管作用是否与NO释放有关。结果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中,乙酸乙酯部位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离体血管环均有浓度依赖性地舒张作用(P<0.01),并且去内皮处理后,作用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经L⁃NAME预处理后,乙酸乙酯部位对内皮完整血管环的舒张作用不受抑制。结论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中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舒张血管作用,其舒张血管作用是非内皮依赖性的,并且其作用机制与内源性NO释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小檗叶 离体血管 血管舒张 萃取部位 非内皮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拮抗剂舒张血管与内皮细胞的关系
8
作者 李琴 杨藻宸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79-80,共2页
钙拮抗剂舒张血管与内皮细胞的关系李琴,杨藻宸(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血管内皮有许多功能,它不仅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的生理屏障,而且还是高度活跃的代谢库,能释放作用很强的血管活性物质,调... 钙拮抗剂舒张血管与内皮细胞的关系李琴,杨藻宸(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血管内皮有许多功能,它不仅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的生理屏障,而且还是高度活跃的代谢库,能释放作用很强的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张力[1,2]。在动脉粥样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拮抗剂 内皮细胞 血管舒张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4周后轴突反射血管舒张与疼痛减轻相关
9
作者 Sendel M Dunst A +2 位作者 Forsten pointer J 贺婷(译) 郑拥军(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1-254,共4页
辣椒素是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的激动剂,用于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局部治疗。其作用机制是皮肤痛觉感受器可逆的去功能化和变性及随后的再生。该研究假设伤害性传入的一个亚类,肽... 辣椒素是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的激动剂,用于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局部治疗。其作用机制是皮肤痛觉感受器可逆的去功能化和变性及随后的再生。该研究假设伤害性传入的一个亚类,肽能血管活性伤害感受器的功能加速恢复是辣椒素镇痛的潜在原因。在非干预性探索性试验中,23名患有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人接受了1次局部高浓度辣椒素治疗。评估基线疼痛等级、共病和生活质量。在受影响的皮肤中进行功能性激光散斑对比分析(热诱发神经源性血管舒张以评估肽能伤害感受器的功能特性)和定量感觉测试。治疗4周后,再次进行功能性激光散斑对比分析和问卷调查。在第2、10和12周进行电话随访。局部辣椒素治疗诱导疼痛强度显著降低,最大值出现在第4周。同时,热诱发的神经源性血管舒张平均值与治疗前相似。一半的病人不仅显示出功能恢复,而且显示出血管舒张的改善,表明神经纤维的再生。在第4周,热诱发的神经源性血管扩张改善病人比恶化的病人疼痛减轻更多。血管舒张程度与疼痛减轻显著相关。表明肽能感受器的再生可能是辣椒素诱导镇痛的机制,辣椒素对这些纤维的疾病缓解作用在应用4周后已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 疼痛减轻 血管舒张 辣椒素 神经病理性疼痛 激光散斑 血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对离体大鼠主动脉和肾内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
10
作者 吴超 杨晓敏 +3 位作者 徐小佳 时晓婉 刘宇 张明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0-267,共8页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对离体大鼠主动脉和肾内动脉舒张效应及其机制。方法(1)KCl60 mmol·L^(-1)、U466190.3μmol·L^(-1)和PE 3μmol·L^(-1)预收缩大鼠主动脉和肾内动脉,稳定后累积加入DMSO(0.1%、0.3%、1.0%、3.0%...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对离体大鼠主动脉和肾内动脉舒张效应及其机制。方法(1)KCl60 mmol·L^(-1)、U466190.3μmol·L^(-1)和PE 3μmol·L^(-1)预收缩大鼠主动脉和肾内动脉,稳定后累积加入DMSO(0.1%、0.3%、1.0%、3.0%和10.0%),采用离体血管张力法记录主动脉和肾内动脉血管张力变化;KCl 60 mmol·L^(-1)、U466190.3μmol·L^(-1)和PE 3μmol·L^(-1)预收缩大鼠肾内动脉,累积加入DMSO(3.0%和10.0%)作为对照组,3种刺激剂预收缩后分别加入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抑制剂4-AP 0.5 mmol·L^(-1)孵育15 min,累积加入DMSO(3.0%和10.0%),计算前后DMSO血管舒张百分比。急性分离大鼠肾内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累积加入DMSO(0.1%、0.3%、1.0%和3.0%)后的Kv电流。(2)以DMSO 0%(细胞对照)、0.1%、0.3%、1.0%和3.0%分组处理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7r5)24 h;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A7r5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A7r5细胞丙二醛(MDA)水平、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JC-1荧光探针检测A7r5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1)DMSO(0.1%~10.0%)浓度依赖性地舒张KCl 60 mmol L^(-1)、U466190.3μmol L^(-1)和PE 3μmol L^(-1)预收缩大鼠主动脉和肾内动脉,最大舒张率分别为(42.3±9.7)%、(73.2±8.4)%、(99.2±4.7)%和(84.0±1.9)%、(80.5±6.1)%、(81.2±4.4)%;与对照组相比,Kv抑制剂4-AP显著抑制DMSO对U46619预收缩肾内动脉的舒张作用。(2)低浓度(0.1%和0.3%)DMSO显著增强Kv电流密度,而高浓度(1.0%和3.0%)DMSO显著降低Kv电流密度;高浓度(1.0%和3.0%)DMSO显著提高A7r5细胞ROS水平和MDA水平,显著降低CAT活性、SOD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结论DMSO(0.1%~10.0%)对大鼠离体主动脉和肾内动脉具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其舒张机制与Kv通道、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亚砜 主动脉 肾内动脉 血管舒张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补骨脂素舒张大鼠胸主动脉血管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冬璇 瞿晶田 +2 位作者 窦一田 刘斯文 王家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189-192,共4页
目的研究异补骨脂素舒张血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去甲肾上腺素(NE,1μM)或氯化钾(KCl,60 mM)收缩内皮完整或去内皮的血管后,应用累积剂量的异补骨脂素(1,10,100μM)舒张血管,检测血管张力变化。异补骨脂素(10,100μM)孵育内皮完整... 目的研究异补骨脂素舒张血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去甲肾上腺素(NE,1μM)或氯化钾(KCl,60 mM)收缩内皮完整或去内皮的血管后,应用累积剂量的异补骨脂素(1,10,100μM)舒张血管,检测血管张力变化。异补骨脂素(10,100μM)孵育内皮完整的血管20 min后,应用NE(0.1,1μM)或KCl(30,60 mM)收缩血管,检测血管张力变化。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100μM)孵育内皮完整的血管20 min,NE(1μM)收缩血管后应用累积剂量的异补骨脂素(1,10,100μM)舒张血管,检测血管张力变化。无钙Krebs试液中,异补骨脂素(100μM)孵育去内皮血管20 min,应用NE(1μM)和CaCl2(10 mM)收缩血管,检测血管张力变化。高钾去极化液中,异补骨脂素(100μM)孵育去内皮血管20 min,应用累积剂量的CaCl2(1,3,10 mM)收缩血管,检测血管张力变化。结果异补骨脂素(10,100μM)能够舒张NE(1μM)或KCl(60 mM)收缩的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异补骨脂素(100μM)能够抑制NE(0.1,1μM)或KCl(30,60 mM)收缩血管的作用。去内皮能够部分抑制异补骨脂素(1,10,100μM)舒张血管的作用。L-NAME(100μM)能够部分抑制异补骨脂素(1,10,100μM)舒张NE收缩的内皮完整离体血管的作用。无钙Krebs试液中,异补骨脂素(100μM)能够抑制NE(1μM)和CaCl2(10 mM)收缩去内皮血管的作用。高钾去极化液中,异补骨脂素(100μM)能够抑制CaCl2(1,3,10 mM)收缩去内皮血管的作用。结论异补骨脂素具有舒张血管和抑制血管收缩的作用。其可通过内皮依赖和内皮非依赖途径发挥作用。内皮依赖途径方面,其可能是通过一氧化氮合酶发挥作用;内皮非依赖途径方面,其可能是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补骨脂素 舒张血管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碱舒张微血管作用与血管内皮的关系 被引量:15
12
作者 鲍颖霞 李庆平 汪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舒张微血管作用与内皮细胞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大鼠肠系膜血管床后给予山莨菪碱 ,观察去除血管内皮、给予NO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和ATP敏...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舒张微血管作用与内皮细胞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大鼠肠系膜血管床后给予山莨菪碱 ,观察去除血管内皮、给予NO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和ATP敏感性钾通道 (KATP)开放抑制剂格列本脲后对血管张力变化的影响。结果 山莨菪碱对肠系膜血管床的舒张作用在去除血管内皮后 ,以 1μmol·L- 1的吲哚美辛、10 μmol·L- 1的L NAME或 1μmol·L- 1的格列本脲预处理后均显著减弱。结论 山莨菪碱的舒张微血管作用有内皮依赖性 ,且与内皮源性舒张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血管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衍生物舒张大鼠离体主动脉血管环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杜淑旭 张春雨 +2 位作者 金红芳 杜军保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1-585,共5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及其衍生物的舒张血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灌流,应用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预收缩主动脉环后,观察其对SO2供体——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混合液(Na2SO3/NaH...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及其衍生物的舒张血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灌流,应用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预收缩主动脉环后,观察其对SO2供体——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混合液(Na2SO3/NaHSO3,3:1物质的量比)的舒张反应;观察应用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本脲和钙通道阻断剂尼卡地平对Na2SO3/NaHSO3血管效应的影响;观察应用内源性SO2生成酶抑制剂天冬氨酸异羟肟酸(hydroxamate,HDX)和Na2SO3/NaHSO3预孵育血管组织后NE缩血管效应的变化。结果:大鼠离体主动脉环对Na2SO3/NaHSO3呈浓度(0~12mmol/L)依赖性的舒张反应,IC50值为(7.28±0.12)mmol/L,最大舒张率(Emax)为78.79%±3.24%。格列本脲(1×10μmol/L)抑制低浓度Na2SO3/NaHSO3(≤4mmol/L)的舒血管效应,而对高浓度(〉6mmol/L)的舒血管效应无明显影响。经尼卡地平(1×10^-9mol/L)预孵育的血管环对NE的收缩反应明显减弱,Na2SO3/NaHSO3则不能舒张该血管。反之,预先用HDX(1×10^-4mol/L)孵育阻断内源性SO2生成后,血管环对NE的收缩反应增强[EC50从(6.48±0,84)×10^-7mol/L降至(3.97±1.63)×10^-7mol/L,P〈0.01];而用Na2SO3/NaHSO3预先孵育的血管对NE的收缩反应曲线右移[EC50从(6.48±0.84)×10^-7mol/L升至(4.93±0.81)×10^-5mol/L,P〈0.01]。结论:SO2具有明显的舒张血管平滑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钙离子通道及KATP通道有关,推测机体内源性SO2具有血管功能调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血管舒张 平滑 血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付秀立 赵湜 +1 位作者 毛红 王中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674-267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09年4月—2011年10月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41例,将其中未合并亚临床甲减者144例纳入对照组,合并亚临床甲减...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09年4月—2011年10月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41例,将其中未合并亚临床甲减者144例纳入对照组,合并亚临床甲减者97例纳入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促甲状腺素(TSH)、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高于对照组,FM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TSH、hs-CRP、IL-6、TG、TC与FMD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hs-CRP、IL-6对回归方程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临床甲减加重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TSH、hs-CRP、IL-6水平升高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叶中具血管舒张作用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杨竹雅 卫莹芳 +1 位作者 周志宏 龙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8-302,共5页
实验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模型,观察厚朴叶正丁醇萃取部位对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内皮完整和去除内皮的家兔离体血管环张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厚朴叶正丁醇萃取部位对内皮完整和去除内皮的血管环在一定剂量内呈现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该作... 实验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模型,观察厚朴叶正丁醇萃取部位对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内皮完整和去除内皮的家兔离体血管环张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厚朴叶正丁醇萃取部位对内皮完整和去除内皮的血管环在一定剂量内呈现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该作用可能与该部位大量成分———槲皮苷和芦丁有关。从该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苷(1),芦丁(2),紫丁香苷(3),丁香脂素-4,4'-双-O-β-D-葡萄糖苷(4),芥子醛-4-O-β-D-吡喃葡萄糖苷(5),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7)。其中化合物4和6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叶 血管舒张 化学成分 槲皮苷 芦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进 陈雯 +4 位作者 王风 林英忠 赵毅兰 王小燕 陈翠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12-1113,共2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lb)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 ,将 5 2例CHD患者分为 2组 :Malb组 2 0例 ,无Malb组 3 2例。采用高分辨彩色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 ...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lb)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 ,将 5 2例CHD患者分为 2组 :Malb组 2 0例 ,无Malb组 3 2例。采用高分辨彩色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 (FMD)、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舒张 (NID )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CHD伴Malb组吸烟、合并高血压者明显高于不伴Malb组 (χ2分别为 6 93和 5 68,均P <0 0 5 ) ;Malb组的FMD显著低于无Malb组 [分别为 ( 5 96± 0 5 3 ) %和 ( 6 3 2± 0 62 ) % ,P <0 0 5 ] ;血脂、NID等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伴有Malb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较无微量白蛋白尿者严重 ;Malb是微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 ;Malb可能是冠心病的又一预测标志和独立危险因素 ;吸烟、高血压病加重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尿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冠心病患者 CHD 血管舒张 吸烟 含服 合并 障碍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人微血管舒张功能测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董雪红 李连喜 +5 位作者 梁文昌 鹿斌 何敏 张烁 金惠铭 胡仁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3-896,共4页
目的:用毛细血管恢复试验测定2型糖尿病人和糖耐量正常人的微血管舒张功能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共276人按性别(男/女)、病程(<5年,5-10年,≥10年)、家族史(有/无)及体型(体重指数≥25kg/m2/<25kg/m2)分组,比较毛... 目的:用毛细血管恢复试验测定2型糖尿病人和糖耐量正常人的微血管舒张功能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共276人按性别(男/女)、病程(<5年,5-10年,≥10年)、家族史(有/无)及体型(体重指数≥25kg/m2/<25kg/m2)分组,比较毛细血管恢复率(%)的差异。同时,对20名糖耐量正常人进行微血管舒张功能的测定。结果:20名[平均年龄为(60.56±6.73)岁]口服糖耐量试验正常者的平均毛细血管恢复率为(36.50±9.48)%。2型糖尿病人平均年龄为(64.94±10.72)岁,平均毛细血管恢复率为(27.68±12.48)%,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毛细血管恢复率呈递减趋势,分别为(29.63±13.85)%、(27.45±12.23)%、(25.75±10.90)%(P<0.05)。有糖尿病家族史和体型肥胖者比对照组的毛细血管恢复率明显降低(P<0.05),但不同性别之间毛细血管恢复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人毛细血管恢复率比糖耐量正常人明显降低,提示2型糖尿病人有明显的微血管舒张功能障碍,肥胖、病程和糖尿病家族史与微血管舒张功能的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微循环 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检测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任亚娟 肖沪生 +3 位作者 银浩强 徐芳 陆盈 潘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在血管舒张功能(FMD)模式下实时跟踪肱动脉血管内径的方法的可行性和肱动脉不同血流阻断位置对FMD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30例健康年轻人用eTRACKING技术在FMD模式下实时跟踪肱动脉血管内径,分...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在血管舒张功能(FMD)模式下实时跟踪肱动脉血管内径的方法的可行性和肱动脉不同血流阻断位置对FMD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30例健康年轻人用eTRACKING技术在FMD模式下实时跟踪肱动脉血管内径,分别将血压计袖带绑缚于前臂与上臂进行测量。比较同一受试者在两种加压位置时肱动脉在加压前和反应性充血后的内径变化,以及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达峰时间的差异。结果:上臂加压的反应性充血后的肱动脉内径扩张的绝对值和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前臂加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达峰时间明显长于前臂加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TRACKING技术显著提高了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的精确度,并能实时检测血管内径变化,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信度。血压计袖带绑缚于上臂时FMD的测量值较大,反应性充血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舒张 肱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儿茶醛对大鼠离体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寒 刘欢欢 +3 位作者 贾敏 张彦 申旭霁 陈玉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5,72,共6页
目的观察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PCA)对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使用Myograph动态描记系统,分别记录高钾(60mmol/L)、5-羟色胺(5-HT)、苯肾上腺素(PE)对大鼠离体血管环的收缩作用;观察不同... 目的观察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PCA)对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使用Myograph动态描记系统,分别记录高钾(60mmol/L)、5-羟色胺(5-HT)、苯肾上腺素(PE)对大鼠离体血管环的收缩作用;观察不同浓度PCA对高钾(60mmol/L)、5-HT、PE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用高钾(60mmol/L)预收缩血管后,分别用内皮机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吲哚美辛(Indo)、1H-[1,2,4]恶草灵并[4,3-a]喹喔啉-1-酮(ODQ)以及钾通道阻断剂四氨基吡啶(4-AP)、四乙胺(TEA)、氯化钡(BaCl_2)、格列苯脲(Glib)作用于血管环后,观察PCA对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研究PCA的作用机制。结果 PCA在10^(-6)~10^(-3)mol/L浓度范围内,对高钾(60mmol/L)和5-HT引起的血管收缩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P<0.01);内皮机制抑制剂Indo对PCA引起的舒张有抑制作用(P<0.05);钾离子通道阻滞剂4-AP和BaCl_2对PCA引起的舒张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 PCA具有舒张血管作用,其作用与抑制钾离子通道和内皮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儿茶醛(PCA) 血管 血管舒张 钾通道 内皮抑制 肠系膜上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涂昌 陶军 +6 位作者 王妍 刘东红 杨震 张焰 徐明国 王洁梅 马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和内皮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3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健康体检非冠心病者30例(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和内皮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3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健康体检非冠心病者30例(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受试者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C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冠心病组的C2明显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组C2不仅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正相关,且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组C2降低,C2降低不仅同血管内皮功能的受损相关,而且也受非内皮因素的影响,提示C2反映总体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舒张 内皮 血管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