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容舒张期应变率评价冠心病心肌功能及病变程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爱云 骆永芳 刘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40-2242,共3页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局部心肌功能及心肌缺血程度。方法对34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和35名健康志愿者行应变率成像检查,获取左心室前壁、前间隔各节段等容舒张期应变率(SRivr)。结果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轻度狭窄组...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局部心肌功能及心肌缺血程度。方法对34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和35名健康志愿者行应变率成像检查,获取左心室前壁、前间隔各节段等容舒张期应变率(SRivr)。结果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轻度狭窄组(〈50%)SRivr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能获得应变率参数截值;中度狭窄组(50%-74%)的截值SRivr为-0.42 s-1(灵敏度84.85%,特异度80.36%);重度狭窄(〉75%)的截值SRivr为-0.91 s-1(灵敏度91.07%,特异度89.91%)。结论SRivr可定量评价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度或重度狭窄,应变率成像可反映缺血心肌的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容舒张期应变率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成像的舒张期峰值应变率在射血分数保留的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心脏肌钙蛋白T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莉莎 杨瑞雪 +1 位作者 王磊 郜发宝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舒张期峰值应变率(peak diastolic strain rate,PDSR)在射血分数保留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CMpEF)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的关系... 目的探讨舒张期峰值应变率(peak diastolic strain rate,PDSR)在射血分数保留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CMpEF)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3.0 T增强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检查(HCMpEF患者还同时进行了cTnT的检测)的64例HCMpEF患者(患者组)及33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资料。通过CVI.42软件对CMR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左心室的整体及节段PDSR,进而利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的整体及节段PDSR均显著受损(P<0.001)。且在患者组中,全部整体及部分节段PDSR与cTnT显著相关(P<0.05)。其中整体径向PDSR(global radial PDSR,GR-PDSR;r=0.568,P<0.001)与之相关性最好,呈中等相关。经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得知,GR-PDSR(曲线下面积:0.79,敏感度:91%,特异度:65%)具有最佳的cTnT升高的预测能力,其截止值为-1.89 s-1。此外,除心尖部径向PDSR(apical radial PDSR,AR-PDSR)外,整体及节段PDSR均具有较好及以上的组内及组间一致性。结论整体及节段PDSR均能够识别出HCMpEF患者的亚临床心肌损伤及筛选出更为严重的HCMpEF患者,并且可以预测HCMpEF患者的cTnT水平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肌钙蛋白T 张期峰值应变 射血分数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R对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谦 邱红艳 +8 位作者 邓燕 肖秋雨 刘家开 李景 周春美 吴垠 曾卓华 徐可 邓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e′SR)对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CHD患者183例,根据Gensini积分法分为低危组(n=84)和高危... 目的:探讨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e′SR)对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CHD患者183例,根据Gensini积分法分为低危组(n=84)和高危组(n=99),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最大容积(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E/A、e′、E/e′、e′SR、E/e′SR以及收缩期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采用ROC曲线分析e′SR预测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高危组LAV、LAVI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e′低于对照组和低危组,E/e′高于对照组和低危组;高危组e′SR、GLS低于对照组和低危组,E/e′SR高于对照组和低危组,且低危组e′SR、GLS低于对照组(P<0.05),E/e′SR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e′SR预测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AUC为0.769(95%CI 0.697~0.841)。结论:e′SR对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期应变率 斑点追踪成像 冠心病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