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微环境因素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1
作者 孙凤姣 袁玲 +2 位作者 王梓 崔晓雪 吕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高龄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日益普遍,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正成为整个医疗界关注的焦点。其高发病率、病死率和再住院率与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相...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高龄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日益普遍,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正成为整个医疗界关注的焦点。其高发病率、病死率和再住院率与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相当,但HFpEF确诊率更低,女性比例更高,合并症更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1-2]。HFpEF的发病机制不仅涉及心肌细胞本身结构和功能异常,还与其赖以生存的心肌微环境改变密切相关。心肌微环境包括各种基质细胞,例如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免疫细胞、神经元等,和细胞外成分,如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张性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成纤维细胞 心肌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B型利钠肽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丁宇 陈倩 +1 位作者 张丽 杨庭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B型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93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同时测定血清TSH和BNP浓度。结果TSH升高(>5.5μIU/ml)患者(n=46)血清BNP为(1011.07±238.27)pg/ml,高于TSH...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B型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93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同时测定血清TSH和BNP浓度。结果TSH升高(>5.5μIU/ml)患者(n=46)血清BNP为(1011.07±238.27)pg/ml,高于TSH正常(0.35~5.5μIU/ml)的患者(n=47)(769.36±169.55)pg/ml(P<0.05)。结论老年舒张性心衰伴TSH升高患者,血清BNP升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性心力衰竭(dhf) 促甲状腺激素(TSH) B型利钠肽(B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兔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蕾 张世杰 +5 位作者 王海鹏 邹操 蒋彬 赵彩明 刘志华 蒋文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心衰)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舒张性心衰组(n=10,腹主动脉缩窄术),阿托伐他汀组[n=10,腹主动脉缩窄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5mg/(kg.d)],假手术组(n=10,进行假手术操作);通...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心衰)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舒张性心衰组(n=10,腹主动脉缩窄术),阿托伐他汀组[n=10,腹主动脉缩窄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5mg/(kg.d)],假手术组(n=10,进行假手术操作);通过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查比较3组心功能的差异,通过心肌胶原含量测定(羟脯氨酸法)和天狼猩红染色(PRS)测定胶原面积(CA)、容积分数(CVF)及Ⅰ和Ⅲ型胶原的面积比值比较3组间质重构的差异。结果: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术后12周与假手术组比较,舒张性心衰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增厚,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下降,等容舒张期时间延长;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等容舒张期松弛时间常数延长,左心室重量/体重增高,肺脏重量/体重增高;胶原含量增高,胶原面积增大,胶原容积分数升高及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阿托伐他汀组上述指标(除左心室重量/体重)与舒张性心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改善心室重构,延缓整个舒张性心衰的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心功能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苏勇 王端 +3 位作者 龙军 杨帆 徐强 司良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862-1865,共4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70例2型糖尿病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二甲双胍组在对照组...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70例2型糖尿病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二甲双胍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1 000 mg/d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3、6、9、12个月检测6 min步行距离(6MWT),超声心动图检测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舒张早期E峰的减速时间(DT)、左室质量指数(LVM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脑钠肽前体氨末端(NT-proBNP)、生长分化因子(GDF-15)浓度。结果随访12个月揭盲时,共失访12例,资料完整者158例,其中二甲双胍组80例,对照组78例。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开始6-MWT增加而NT-proBNP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9个月,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后6个月E/A、DT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后6个月开始6-MWT明显增加,治疗后9个月开始E/A、DT及NT-proBNP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在治疗后9个月开始LVMI、GDF-15明显降低(P<0.05),而二甲双胍组LVMI在治疗后6个月,GDF-15在治疗后3个月开始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后12个月开始LVMI明显降低(P<0.05),GDF-15在治疗后6个月开始明显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早期的充盈量和改善左室重构程度而改善这类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张性心力衰竭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心功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潇怡 任菲 +1 位作者 江鹏程 林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心功能评价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干诊科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290例(男215例,女75例)。根据年龄、NYHA分级及基础疾病进行分组。经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早期...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心功能评价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干诊科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290例(男215例,女75例)。根据年龄、NYHA分级及基础疾病进行分组。经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早期/晚期)比值(E/A)、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测定血浆脑钠素(BNP)浓度。结果 NYHAⅡ级的患者最多,为195例(67.2%);基础疾病中高血压病患者最多,为218例(75.2%)。主要临床症状是乏力(77.6%)、呼吸困难(85.5%)和心悸(37.2%),主要的阳性体征为浮肿(42.7%)、肺部湿性罗音(31.7%)。心律失常主要是房性早搏(67.6%)和房颤(29.5%)。左心房增大的患者最多,为209例(72.1%),LAD为(46.2±4.6)mm,与左心房正常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心室正常最多,为235例(81.0%),LVEDD为(49.8±3.2)mm。左心房增大患者血浆BNP浓度为(279.45±62.82)pg/mL;左心室增大患者血浆BNP浓度为(345.96±78.32)pg/mL,与左心房、左心室正常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患者血浆BNP浓度与E/A呈负相关(r=-0.62,P<0.01),与LAD呈正相关(r=0.54,P<0.01)。结论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多伴有基础疾病,症状缺乏特异性。心脏超声检查结合血浆BNP浓度测定对心脏舒张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张性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脑钠素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张潇怡 问文敏 +2 位作者 张添甜 赵紫薇 孙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03-805,80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老年EH患者104例(男75例,女29例),根据是否存在DHF分为EH组(n=52)和EH合并DHF组(EH+DHF组,n=52)。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动...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老年EH患者104例(男75例,女29例),根据是否存在DHF分为EH组(n=52)和EH合并DHF组(EH+DHF组,n=52)。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收集监测指标,包括24 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 SBP,d SBP,n SBP)及收缩压负荷(24 h SBPL,d SBPL,n SBPL),24 h、白天、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 DBP,d DBP,n DBP),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NBPDR)。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左心房内径(LAD)、二尖瓣舒张早期(E)及舒张晚期血流峰速(A),E峰减速时间(ED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用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Em),计算E/Em值。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并计算左心室质量(LVM)、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结果 EH+DHF组患者较EH组年龄大(P<0.05)。EH+DHF组患者糖尿病、冠心病、房颤的发生率较EH组显著升高(P<0.01,P<0.01,P<0.05)。与EH组相比,EH+DEF组患者n SBP、24 h SBPL及n SBPL显著增高(P<0.05,P<0.05,P<0.01);而d DBP显著降低(P<0.05)。与EH组相比,EH+DHF组患者LAD与E/Em值显著增加(P<0.001,P<0.01),LVEDd、LVSd、及LVPWd也显著增加(P均<0.05)。且2组患者LVMI、RWT及RWT≥0.44患者的比例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老年EH合并DHF较多见于高龄患者,且多伴发糖尿病、冠心病及房颤;其n SBP及收缩压负荷显著增高,d DBP显著降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较多见;且左心室重构程度及发生的比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张性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重构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7
7
作者 于彤彤 王传合 +4 位作者 刘双双 王菁菁 韩苏 孙兆青 孙志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8-284,共7页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连续入选562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女性297例(占52.8%),平均随访3.7年。以全因死亡为主要终点,通过Cox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性别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差异。结果与男性组...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连续入选562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女性297例(占52.8%),平均随访3.7年。以全因死亡为主要终点,通过Cox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性别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差异。结果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组年龄较大,入院收缩压较高,糖尿病、贫血者较多,吸烟者较少。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女性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较低。实验室检查中,女性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钠较高,但红细胞、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肌酐、尿酸、尿素氮、血钾、肌钙蛋白Ⅰ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较低。出院药物应用方面,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整体全因病死率为24.0%,女性组为23.9%,男性组为24.2%。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P=0.924)、Cox单因素回归分析(HR=1.016,95%CI为0.725-1.425,P=0.924)及校正了所有临床因素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OR=0.922,95%CI为0.571-1.490,P=0.741)均显示,两组的长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组全因死亡增加的预测因子包括高龄、较高的心功能分级、较高的入院心率、较高的脑钠肽、较低的血钠、较低的血红蛋白、较低的白蛋白、肾功能不全及较高的尿酸;女性组全因死亡增加的预测因子包括高龄、较高的心功能分级、较高的入院心率、较高的脑钠肽、较低的血钠、较低的血红蛋白、较低的白蛋白。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预后无显著的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不同,需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性心力衰竭 预后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家庭运动行为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潇然 孙国珍 +4 位作者 林红 陈媛媛 田金萍 陶源 王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3期9-11,共3页
目的了解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和家庭运动行为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125例住院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及其中106例患者出院后的家庭运动行为。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总分为(3... 目的了解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和家庭运动行为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125例住院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及其中106例患者出院后的家庭运动行为。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总分为(34.35±7.85)分。9.43%患者选择有氧联合抗阻运动,43.40%患者运动频率为每周3次及以上,52.83%患者运动时间为每次30min及以上,31.13%患者运动强度在自感劳累分级12及以上。不同运动频率、时间和强度的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运动时间、频率、强度与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家庭运动行为有待改进。应重视提高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从而改进其运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性心力衰竭 运动自我效能 运动行为 家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胡建华 陈世健 +1 位作者 刘琨 张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9-961,共3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降香油)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D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降香油)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D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参益气滴丸,0.5 g/次,3次/d,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血浆BNP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P<0.05);治疗后实验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好转、血浆BNP水平的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显著改善DHF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在DHF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张性心力衰竭 左室张功能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雁 孟霖 +1 位作者 董均树 吴金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心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阐明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将76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42例,全部给予常规抗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从...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心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阐明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将76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42例,全部给予常规抗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疗程3~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UCG)及无创心功能检测仪(Bioz.com)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心脏舒张功能指标。检测两组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用药前后血糖、血脂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糖、血脂均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例停药。结论:应用卡维地洛可改善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功能,且对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张性心力衰竭 老年 糖代谢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张性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尉希清 张金国 +4 位作者 谭洪勇 陈昱 张洪生 纪翠玲 刘志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921-3923,3926,共3页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力衰竭住院的8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相关指标分为DHF组385例与SHF组441例,分析两组患者各参数之间...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力衰竭住院的8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相关指标分为DHF组385例与SHF组441例,分析两组患者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DHF组患者385例(占46.6%),多见于年长、女性患者,高血压心脏病和冠心病分别是DHF的第一、二位病因。S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增大,QRS时限延长;而DHF患者心室腔无明显扩大,但室壁增厚明显,且房颤发生率高。DHF组NYHA分级Ⅳ级、肝肾功能受损、住院死亡率及1年内再次住院率均显著低于SHF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地高辛、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安体舒通的应用明显低于SHF患者。结论与SHF患者相比,D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较轻,住院死亡率及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的事件发生率低,预后相对较好。利尿剂是改善DHF症状的有效药物,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DHF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张性 心力衰竭 收缩性 疾病特征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m比值对心房颤动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少敏 冯新恒 +2 位作者 李卫虹 李昭屏 陈宝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469,共5页
目的评价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m之比(E/Em)诊断心房颤动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价值。方法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98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分为DHF组(62例)和非心力衰竭(NHF)两组(36例)。... 目的评价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m之比(E/Em)诊断心房颤动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价值。方法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98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分为DHF组(62例)和非心力衰竭(NHF)两组(36例)。对两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比较,应用ROC曲线评价E/Em诊断心房颤动患者DHF的价值。结果与NHF组比较,DHF组年龄更大,合并高血压比例更多,NT-proBNP更高,左心房增大,E峰增高,Em降低,E/Em增高(P<0.001)。E/Em诊断DH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0(95%CI:0.675~0.865)。以E/Em≥9.50为截点时,诊断DHF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7%、72.2%、71.0%和69.1%。结论 E/Em比值对诊断心房颤动患者DHF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张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韦晓洁 单海燕 于晓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54-1357,共4页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指心室舒张期松弛异常和充盈压升高导致的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临床综合征,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尤其是女性,是一种与增龄有关的心脏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现有的临床及试验研究对其认识尚不十分明确,致使DHF...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指心室舒张期松弛异常和充盈压升高导致的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临床综合征,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尤其是女性,是一种与增龄有关的心脏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现有的临床及试验研究对其认识尚不十分明确,致使DHF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得不到有效改善。本文就DHF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指明DHF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张性 老年人 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及益气温阳中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鲁成 宋磊 +2 位作者 蒋梅先 沈睿 刘永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78-1982,共5页
目的: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及益气温阳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选取10只为假手术组,余30只腹主动脉缩窄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缬沙坦组,每组10只。造模后8... 目的: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及益气温阳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选取10只为假手术组,余30只腹主动脉缩窄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缬沙坦组,每组10只。造模后8周开始药物干预,共干预16周。观察药物干预对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响。结果:1.心肌形态测量学: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CMI、LVMI明显增加(P<0.05),中药组的CMI、LVMI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CMI、LVMI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CMI、LVMI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型超声心动图:(1)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IVSd显著增高(P<0.05),中药组IVSd与模型组相比有减小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缬沙坦组IVSd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中药组IVSd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LV Mass增大(P<0.05),中药组LV Mass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缬沙坦组LV Mass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LV Mass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NS)。(3)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LVIDd明显增大(P<0.05),中药组LVIDd较模型组减小(P<0.05),缬沙坦组LVIDd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LVIDd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EF、FS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缬沙坦组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中药组和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脏彩色血流多普勒超声:(1)造模24周后,模型组E峰显著减小(P<0.05);中药组E峰较模型组增大(P<0.05);缬沙坦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E/A比值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E/A比值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5),缬沙坦组E/A比值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E/A比值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流动力学:(1)造模24周后,模型组SAP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SAP较模型组降低(P<0.05),缬沙坦组SAP较模型组降低(P<0.05),中药组SAP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造模24周后,模型组LVSP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LVSP较模型组降低(P<0.05),缬沙坦组LVSP较模型组降低(P<0.05),中药组LVSP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造模24周后,模型组LVEDP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LVEDP较模型组降低(P<0.05),缬沙坦组LVEDP较模型组降低(P<0.05),中药组LVEDP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益气温阳中药可有效改善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温阳中药 张性心力衰竭 腹主动脉缩窄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张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超声心动图监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明 张供 +7 位作者 张运 张薇 王勇 马骁 邢燕秋 张圆圆 赵静 王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建立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兔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兔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动物模型 ,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和左心导管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压和松弛时间常数 ,判断是否存在DHF。结果 DHF兔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明显增厚 ... 目的 建立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兔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兔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动物模型 ,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和左心导管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压和松弛时间常数 ,判断是否存在DHF。结果 DHF兔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明显增厚 ,左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 ,松弛时间常数明显延长。结论 提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DHF动物模型 ;并且在动物模型建立的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张性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颖 陆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1882-1884,共3页
近年来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力衰竭即舒张性心力衰竭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心脏的舒张功能与收缩功能一样,对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张性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力衰竭颗粒对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苗梦露 李七一 +2 位作者 严士海 朱波 戴海云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7-940,共4页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的重要机制,文中观察抗心力衰竭颗粒对DHF大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胶原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治疗DHF的机制。方法...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的重要机制,文中观察抗心力衰竭颗粒对DHF大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胶原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治疗DHF的机制。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法的方法建立压力超负荷型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抗心力衰竭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和假手术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心肌TNF-α及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并以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TNF-α及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那普利组及抗心力衰竭颗粒大剂量组TNF-α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那普利组和抗心力衰竭颗粒中、大剂量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sson染色见贝那普利组及抗心力衰竭颗粒各组胶原沉着较模型组轻。结论抗心力衰竭颗粒能够降低压力超负荷型DHF大鼠心肌TNF-α、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有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颗粒 张性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I型胶原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张性与收缩性心力衰竭N末端心房利钠肽前体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雅琳 姚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2-723,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中N末端心房利钠肽前体(Nt-ProAN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来鉴别舒张性心衰与收缩性心衰。方法选择心衰患者11 5例,其中收缩性心衰组76例,舒张性心衰组3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 目的通过检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中N末端心房利钠肽前体(Nt-ProAN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来鉴别舒张性心衰与收缩性心衰。方法选择心衰患者11 5例,其中收缩性心衰组76例,舒张性心衰组3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血浆Nt-ProANP和Nt-ProBNP水平。结果收缩性心衰组和舒张性心衰组Nt-ProANP、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收缩性心衰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舒张性心衰组,Nt-ProANP水平明显低于舒张性心衰组(P<0.05)。结论 Nt ProANP和Nt-ProBNP水平可用来鉴别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张性 心力衰竭 收缩性 利钠肽 每搏输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适用标准与合理应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韩彤亮 康维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0-160,共1页
近年来,临床有越来越多的左心衰竭或右心衰竭的患者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甚至典型的急性左心衰竭和肺水肿的患者中也有25%的患者LVEF值正常。这使舒张陆心力衰竭(HFPEF)迅速演变成一个临床重要的独立病征。舢年以来美国... 近年来,临床有越来越多的左心衰竭或右心衰竭的患者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甚至典型的急性左心衰竭和肺水肿的患者中也有25%的患者LVEF值正常。这使舒张陆心力衰竭(HFPEF)迅速演变成一个临床重要的独立病征。舢年以来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美国心力衰竭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相继发布了有关HFPEF诊断专家共识和左心室舒张功能超声评价指南。我国亦于2010年重新修订并发布了《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新近,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等8家学术机构联合发布的《2011年超声心动图合理应用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超声心动图评估已知或可疑的收缩性/HFPEF的适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性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合理应用 标准 美国心脏病学会 欧洲心脏病学会 左心室射血分数 急性左心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化痰活血方对压力超负荷致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冉冉 涂毅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3-205,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扶正化痰活血方对压力超负荷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压力超负荷所致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符合1998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关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疗标准,根据随机数表... 目的:研究分析扶正化痰活血方对压力超负荷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压力超负荷所致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符合1998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关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疗标准,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痰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悸、头晕乏力、浮肿尿少、气促胸闷、口唇紫黯等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6.92%(P<0.05),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319.48±45.33)m,对照组为(279.18±39.84)m(P<0.05)。两组患者LVEF、LVESD、LVEDD比较分别(68.49±8.55 vs 55.98±8.12)、(44.17±2.67 vs 55.24±4.01)、(39.58±2.74 vs 47.29±3.77)(均P<0.05)。结论:扶正化痰活血方对压力超负荷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明显,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痰活血方 压力超负荷 张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