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凝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方月梅 张杰 +1 位作者 罗承辉 肖文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6期29-32,共4页
通过测定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水解沉淀物和废水中污染物的Zeta电位、絮体粒径及不同絮凝阶段的絮体显微照片,并结合絮凝剂的形貌结构和混凝性能探讨了其混凝机理。结果表明,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凝作用是铁离子、铝离子、... 通过测定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水解沉淀物和废水中污染物的Zeta电位、絮体粒径及不同絮凝阶段的絮体显微照片,并结合絮凝剂的形貌结构和混凝性能探讨了其混凝机理。结果表明,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凝作用是铁离子、铝离子、聚硅酸、铝铁离子的水解聚合物以及它们和硫酸根离子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废水中胶体悬浮物颗粒的电中和、吸附架桥及粘附卷扫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混凝机理实际上是表面络合及表面沉淀过程,即絮凝剂投入水体后,其最佳混凝形态及其聚集体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稳定性而保持其原有形态,并很快吸附在颗粒物表面,吸附过程先于水解过程,因带电荷及分子量较高而同时发挥电中和及吸附架桥作用。金属与硅的摩尔比决定了以何种作用为主,当硅含量高时,吸附架桥作用占主导地位;当金属含量高时,以电中和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混凝机理 ZETA电位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周风山 王世虎 +1 位作者 李继勇 吴瑾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1-394,共4页
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Si IPF)是近 10余年来发展迅速的高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代表。对Si IPF的发展历程、国内研制的品种 (文献报道的有 2 4种 )、合成原料、制备工艺、化学结构特征、絮凝特性、商品化问题作了评述 ,其中分析了... 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Si IPF)是近 10余年来发展迅速的高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代表。对Si IPF的发展历程、国内研制的品种 (文献报道的有 2 4种 )、合成原料、制备工艺、化学结构特征、絮凝特性、商品化问题作了评述 ,其中分析了硅离子、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对Si IPF分子结构和絮凝特性的影响 ,指出通过膏化技术、同质反应工艺或表面载体技术提高Si IPF存储稳定性的途径和工艺措施。表 1参 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盐 絮凝剂 水处理剂 综述 硅多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方月梅 汪瀚 +1 位作者 钟松 刘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7期73-75,共3页
向聚硅酸中引入铝盐、铁盐、硼砂制得含硼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红外图谱中有Si—O—B键、Al—O—B键、Fe—O—B键、Al—O—Si键、Fe—O—Si键生成,表明Si、B、Al3+、Fe3+及其水解产物... 向聚硅酸中引入铝盐、铁盐、硼砂制得含硼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红外图谱中有Si—O—B键、Al—O—B键、Fe—O—B键、Al—O—Si键、Fe—O—Si键生成,表明Si、B、Al3+、Fe3+及其水解产物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且其作用的大小受Al/Si、Fe/Si摩尔比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多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相互作用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PFSS中硅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郑怀礼 王白雪 +2 位作者 张占梅 谢礼国 蔚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37-2942,共6页
应用Si-Mo逐时络合比色形态表征法,对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硅硫酸铁(PFSS)中硅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包括SiO2反应速率特征及其标准工作曲线,不同pH值条件下聚硅酸(PSi)的形态分布特征,不同pH值时PFSS与PSi中硅的形态特征比较。结果表明:... 应用Si-Mo逐时络合比色形态表征法,对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硅硫酸铁(PFSS)中硅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包括SiO2反应速率特征及其标准工作曲线,不同pH值条件下聚硅酸(PSi)的形态分布特征,不同pH值时PFSS与PSi中硅的形态特征比较。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PFSS中,硅的聚合形态熟化一定时间后,分布规律有所不同。pH值为1.46和1.70时,PFSS中硅酸的中聚体含量比pH值为0.64时的高,而pH值为0.64时,PFSS中硅酸的高聚态、凝胶态含量明显高于pH值为1.46和1.70的相应含量。同时,pH值为1.46和1.70的PFSS比pH值为0.64的PFSS有更好的絮凝性能和稳定性。由此可知,PFSS中聚硅酸的优势形态是其中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 硫酸铁 的形态分析 Si-Mo逐时络合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硅酸硫酸铝的制备及其净水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韦晓燕 谷俐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4-25,29,共3页
以硅酸钠、硫酸铝为原料制取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硅酸硫酸铝(PASS),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SiO2的质量分数、pH及不同制备工艺对PASS稳定性和絮凝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絮凝效果的PASS制备条件:SiO2质量分数为1%,pH3,采用共... 以硅酸钠、硫酸铝为原料制取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硅酸硫酸铝(PASS),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SiO2的质量分数、pH及不同制备工艺对PASS稳定性和絮凝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絮凝效果的PASS制备条件:SiO2质量分数为1%,pH3,采用共聚法合成工艺。将自制的PASS用于饮用水原水处理,并与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ASS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处理后的水具有更低的残留铝含量,符合我国2001年9月1日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饮用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铝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饮用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悦周 吴耀国 +1 位作者 胡思海 谭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8,共7页
受水处理工程需要的牵引,以聚硅氯化铝、聚硅酸铁及聚硅酸铁铝为代表的三大类新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开发研制及应用研究近年来受到格外的关注,取得了不少新成果。综述了该三类絮凝剂制备工艺的改进及在水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讨论... 受水处理工程需要的牵引,以聚硅氯化铝、聚硅酸铁及聚硅酸铁铝为代表的三大类新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开发研制及应用研究近年来受到格外的关注,取得了不少新成果。综述了该三类絮凝剂制备工艺的改进及在水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混凝特性及可能的絮凝作用机理,展望了相应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氯化铝 酸铁 酸铁铝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造纸综合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宇锋 顾玲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6,共4页
选用聚合氯化铁(PFC)、聚合氯化铝(PAC)、聚铁硅(PFCSi)和聚铝硅(PACSi)等4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造纸综合废水进行处理,分别研究了絮凝剂用量、pH值、温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以CODCr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絮凝剂的处理结... 选用聚合氯化铁(PFC)、聚合氯化铝(PAC)、聚铁硅(PFCSi)和聚铝硅(PACSi)等4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造纸综合废水进行处理,分别研究了絮凝剂用量、pH值、温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以CODCr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絮凝剂的处理结果,得到了不同絮凝剂处理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相近的处理效果下,PFCSi和PACSi的用量分别是PFC和PAC的16.7%和33.3%,且絮凝效果明显优于PFC和P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综合废水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聚铁 聚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造纸综合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宇锋 顾玲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45-47,共3页
选用聚合氯化铁(PFC)、聚合氯化铝(PAC)、聚铁硅(PFCSi)和聚铝硅(PACSI)等4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造纸综合废水进行处理,分别研究了絮凝剂用量、pH值、温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以CODCr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絮凝... 选用聚合氯化铁(PFC)、聚合氯化铝(PAC)、聚铁硅(PFCSi)和聚铝硅(PACSI)等4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造纸综合废水进行处理,分别研究了絮凝剂用量、pH值、温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以CODCr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絮凝剂的处理结果,得到了不同絮凝剂处理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相近的处理效果下,PF—CSi和PACSi的用量分别是PFC和PAC的16.7%和33.3%,且絮凝效果明显优于PFC和P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综合废水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聚铁 聚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加入对含硅多核无机絮凝剂结构形貌的影响
9
作者 方月梅 张晓玲 +2 位作者 罗承辉 赵旭德 刘红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35-438,共4页
向聚硅酸中加入铝盐、铁盐、硼砂制得含硼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硼加入对絮凝剂形貌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并考察溶液的电学特征。结果表明:硼加入不会改变复合絮凝剂自身形貌,但能使... 向聚硅酸中加入铝盐、铁盐、硼砂制得含硼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硼加入对絮凝剂形貌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并考察溶液的电学特征。结果表明:硼加入不会改变复合絮凝剂自身形貌,但能使聚集体长度加长、聚合度增大、结构更致密;适量硼的加入虽未改变硅酸的自聚和Al3+,Fe3+的水解聚合反应,但却以某种形式和聚硅酸及铝铁的多核羟基络合物发生反应,使得溶液的电学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多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结构形貌 红外光谱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铁量聚硅硫酸铁(PFSS)絮凝剂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金桥 张宁生 梁利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50,65,共5页
以符合国家标准的聚合硫酸铁为直接原料,采用复合法制备了含铁量高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硫酸铁(PFSS),并探讨了Si/Fe摩尔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因素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Fe比为1∶20、聚合温度为40℃、聚合时间为1 ... 以符合国家标准的聚合硫酸铁为直接原料,采用复合法制备了含铁量高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硫酸铁(PFSS),并探讨了Si/Fe摩尔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因素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Fe比为1∶20、聚合温度为40℃、聚合时间为1 h时,制得絮凝剂与改性前的聚合硫酸铁及Fe2(SO4)3相比,具有投加量少(40μL/L)、适应pH范围广(6.0~12.0)、稳定性好、絮凝性能更优异的特点。并根据实验结果对高含铁量PFSS絮凝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温度 聚合时间 硫酸铁 含铁量 摩尔比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改性 絮凝性能 聚合硫酸铁 投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废催化剂制备聚硅硫酸铝絮凝剂的方法
11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49,共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重油催化废催化剂制备无机高分子化合物聚硅硫酸铝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是用质量分数3%的硫酸在酸与废催化剂液固质量比为5—15:1,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1—2h,直接酸溶重油废催化剂,然后用所剩的渣...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重油催化废催化剂制备无机高分子化合物聚硅硫酸铝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是用质量分数3%的硫酸在酸与废催化剂液固质量比为5—15:1,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1—2h,直接酸溶重油废催化剂,然后用所剩的渣与质量分数5%~20%的氢氧化钠在碱与渣液固质量比为10:1,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1—2h,制取硅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铝 催化剂制备 絮凝剂 无机高分子化合物 液固质量比 重油催化 废催化剂 质量分数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废催化剂制备聚硅硫酸铝絮凝剂的方法
12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4-164,共1页
该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重油催化废催化剂制备无机高分子化合物聚硅硫酸铝絮凝剂的方法,即采用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在酸与废催化剂液固比为(5~15):1、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1—2h的条件下直接酸溶重油催化废催化剂,然后用... 该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重油催化废催化剂制备无机高分子化合物聚硅硫酸铝絮凝剂的方法,即采用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在酸与废催化剂液固比为(5~15):1、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1—2h的条件下直接酸溶重油催化废催化剂,然后用所剩的渣与质量分数为5%~20%的氢氧化钠在碱与渣液固比为10:1、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1~2h的条件下,制取硅酸盐,最后将铝盐与硅酸盐聚合制得液态聚硅硫酸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铝 催化剂制备 絮凝剂 无机高分子化合物 重油催化 废催化剂 质量分数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氢氧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粉煤灰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兰善红 杨丹 +1 位作者 范洪波 武秀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3,共3页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磷氯化铝铁(PSPAFC),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的最佳配比,并对活化过程中的pH范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聚硅磷氯化铝铁的最佳原料配比为n(SiO2):n(AI+Fe)2:1,n(A1)...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磷氯化铝铁(PSPAFC),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的最佳配比,并对活化过程中的pH范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聚硅磷氯化铝铁的最佳原料配比为n(SiO2):n(AI+Fe)2:1,n(A1):n(Fe)为7:3,n(P):n(AI+Fe)为3:20,活化硅酸的最佳pH为2.5~3.5。将制备的PSPAFC用于模拟废水的处理,并与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SPAFC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磷氯化铝铁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絮凝剂PAMSS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新刚 任朝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4年第2期53-56,共4页
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硫酸铝镁处理污水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有关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认为,这种絮凝剂对污水的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Mg/Al/Si为1.0∶1.0∶1;投加量约为100mg/L;pH在6.57.5之... 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硫酸铝镁处理污水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有关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认为,这种絮凝剂对污水的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Mg/Al/Si为1.0∶1.0∶1;投加量约为100mg/L;pH在6.57.5之间;搅拌时间1013min。此时,浊度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98%和82.85%,并优于聚合硫酸铝(PAS)和聚合硅酸硫酸铝(PASS)的絮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硫酸铝镁 污水处理 无机高分子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硫酸铁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孙向东 王云祥 常同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3-224,238,共3页
本文探讨了聚硅硫酸铁的合成途径 ,确定了最佳 Si/Fe摩尔比 ,最佳活化温度 ,最佳活化时间。通过性能测试 ,证明聚硅硫酸铁是比聚合硫酸铁性能更优良的絮凝剂。
关键词 硫酸铁 合成 性能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硫酸铁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孙向东 王云祥 常同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0-21,25,共3页
探讨了聚硅硫酸铁的合成路径 ,确定了最佳n(Si) /n(Fe) (物质的量比 ) ,最佳活化温度 ,最佳活化时间。通过性能测试 ,证明聚硅硫酸铁是比聚合硫酸铁性能更优良的絮凝剂。
关键词 硫酸铁 合成 性能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