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试论中国共产党人对儒家生死伦理观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兵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84,共8页
当生命与道德原则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时,传统儒家倾向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国共产党人对儒家生死伦理观的批判性继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伦理”是为了完成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具有更高层次的爱国主... 当生命与道德原则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时,传统儒家倾向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国共产党人对儒家生死伦理观的批判性继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伦理”是为了完成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具有更高层次的爱国主义情怀;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伦理”是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道德,是为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而牺牲;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伦理”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革命信仰而牺牲,具有彻底的革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英勇斗争 生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舍生取义”看儒家传统道德思维的实践困境及其破解之尝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传广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30,共6页
儒家的重义轻利甚至舍生取义,并非主观上要把义与利分离甚至对立起来,而是说面对义与利客观上的冲突,人应该怎么办。舍利取义以至舍生取义当然是可能的,但实际上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只是少数君子。为此,儒家一方面非常重视人的德性修炼工夫... 儒家的重义轻利甚至舍生取义,并非主观上要把义与利分离甚至对立起来,而是说面对义与利客观上的冲突,人应该怎么办。舍利取义以至舍生取义当然是可能的,但实际上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只是少数君子。为此,儒家一方面非常重视人的德性修炼工夫,另一方面则着眼于个人德性与政治权力的结合,以实现少数精英的"德性之治",但其实践效果却不如人意。就义利关系而言,舍利取义还是见利忘义,属于个人的德性;义与利可以得兼还是不可得兼,则主要取决于社会的体制。道德实践困境的破解,有赖于德性与德制的互动。而现代"德制之治"的实现,既有赖于古老的君子化身为现代的积极公民,也有赖于古老的小人起码能够成为保守其道德底线的消极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生取义 实践困境 德性之治 德制之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生取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德义 《教师》 2018年第13期127-127,共1页
舍生取义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进步的人生观被一代代仁人志士当作评估人生价值的标准。这种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一直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关键词 舍生取义 中国传统文化 价值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生取义
4
作者 孟子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10年第12期11-11,共1页
[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关键词 舍生取义 小学 语文教学 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歌剧《沂蒙山》民族精神表达与艺术革新研究
5
作者 董鹏 《艺术家》 2024年第8期60-62,共3页
民族歌剧《沂蒙山》是2018年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多部门共同出品的以红色历史为题材的一部力作,这部作品剧情触动人心、音乐创作手法新颖。笔者认为此部歌剧之所以触动人心,精髓在于其对民族精神的表达和艺术革... 民族歌剧《沂蒙山》是2018年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多部门共同出品的以红色历史为题材的一部力作,这部作品剧情触动人心、音乐创作手法新颖。笔者认为此部歌剧之所以触动人心,精髓在于其对民族精神的表达和艺术革新,民族精神的表达即爱国精神、沂蒙精神、舍生取义的精神;艺术革新则指的是在歌剧体裁和咏叹调创作手法上的革新,这与民间音乐素材的巧妙运用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革新 民族歌剧 精神表达 咏叹调 民间音乐素材 沂蒙精神 中共山东省委 舍生取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朴素的愿望:做乡村教育的陪伴者
6
作者 樊英 《教育家》 2024年第12期18-19,共2页
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的废墟上,面对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关键时刻舍生取义的教师群体,为了能够长期关注与支持当地师生,桂馨基金会得以在北京创办。并在持续的工作实践中坚定了改善乡村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十五年... 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的废墟上,面对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关键时刻舍生取义的教师群体,为了能够长期关注与支持当地师生,桂馨基金会得以在北京创办。并在持续的工作实践中坚定了改善乡村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十五年来,桂馨基金会在持续的挑战中完善了组织机构建设、公益项目的体系建设、公益资源的平台建设;形成了儿童阅读、青少年科学教育、美育、乡村教师支持四大类公益项目体系;以桂馨之友、桂馨之翼、志愿者、合作伙伴为主要力量的公益项目支持体系。项目区域已覆盖全国22个省(区、市)的85个县(市、区),惠及乡村师生513万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乡村教师 公益项目 教育公平 儿童阅读 公益资源 汶川大地震 舍生取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畅谈“英雄”二字
7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24年第7期8-9,共2页
若问“英雄”出处,三国·魏时期的刘劭在其著作《人物志》第八篇《英雄》中写道:“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既“英”且“雄”,二者结合是为英雄。翻看课本中的英雄人物故事,他们舍生取义、坚韧不拔的品质触动人心。合... 若问“英雄”出处,三国·魏时期的刘劭在其著作《人物志》第八篇《英雄》中写道:“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既“英”且“雄”,二者结合是为英雄。翻看课本中的英雄人物故事,他们舍生取义、坚韧不拔的品质触动人心。合上课本,我们对这两个字也有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志》 英雄人物 舍生取义 《英雄》 二者结合 三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与义:略论孟子生命价值思想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清香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70,共5页
在孟子的思想中,生命的价值基础在于人的"不忍人之心",但这并不是生命的最高价值。生命的价值提升集中体现在"舍生取义"的过程,可见"义"是生命的高级价值。孟子生命价值的思想启发我们:生命中的各种价值... 在孟子的思想中,生命的价值基础在于人的"不忍人之心",但这并不是生命的最高价值。生命的价值提升集中体现在"舍生取义"的过程,可见"义"是生命的高级价值。孟子生命价值的思想启发我们:生命中的各种价值有高低之分,需认真权衡;舍生取义固然高尚,"不立危墙之下"同样重要;对待生命的紧要问题上,自我与他人要适当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不忍人之心 舍生取义 生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的深度如何开掘——豫剧《程婴救孤》与电影《赵氏孤儿》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70-71,共2页
豫剧《程婴救孤》和电影《赵氏孤儿》在改编上都以“人性”为突破口,但对人性的演绎却迥然不同。豫剧淡化“复仇”母题而强化“救孤”的意义,浓墨重彩地刻画程婴的心理和情感历程,既尊重了经典的“舍生取义”的基本精神,又蕴含了当... 豫剧《程婴救孤》和电影《赵氏孤儿》在改编上都以“人性”为突破口,但对人性的演绎却迥然不同。豫剧淡化“复仇”母题而强化“救孤”的意义,浓墨重彩地刻画程婴的心理和情感历程,既尊重了经典的“舍生取义”的基本精神,又蕴含了当下的人性关怀;电影却刻意放弃“高调”,回归所谓的“常识”,竭力诠释程婴救孤的“合理动机”,消解了“舍子救孤”的大义精神和崇高内涵,矮化英雄、消解大义,使经典的历史精神丧失殆尽。[关键词】人性;《程婴救孤》;《赵氏孤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氏孤儿》 《程婴救孤》 “人性” 电影 豫剧 基本精神 情感历程 舍生取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话剧何以诗化并动人心弦——评《无风地带》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琳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第6期65-68,共4页
2021年6月5日、6日,大连话剧团大型原创话剧《无风地带》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部以抗日英雄故事为原型的革命历史题材话剧用中国美学特色的舞台艺术语言,动人心弦地演绎了日本侵华时期中华热血儿女为争取民族自由解放而奋斗牺牲的悲壮历... 2021年6月5日、6日,大连话剧团大型原创话剧《无风地带》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部以抗日英雄故事为原型的革命历史题材话剧用中国美学特色的舞台艺术语言,动人心弦地演绎了日本侵华时期中华热血儿女为争取民族自由解放而奋斗牺牲的悲壮历程,弘扬了共产党人为建立人民共和国舍生取义的大爱精神,激发了观众的强烈共情,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话剧团 舞台艺术 革命历史题材 国家大剧院 社会好评 抗日英雄 大爱精神 舍生取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慷慨赴死铸就真英雄——试评《天地英雄》
11
作者 贾冀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5,共1页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卧虎藏龙》中决心退出江湖然而终又在江湖中以生命为代价挽救玉蛟龙的李幕白,是李安心目中的英雄;《英雄》中为了天下而放弃刺杀秦王最后牺牲自己的无名,是张艺谋心目中的英雄。何平在《天地英雄》中要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卧虎藏龙》中决心退出江湖然而终又在江湖中以生命为代价挽救玉蛟龙的李幕白,是李安心目中的英雄;《英雄》中为了天下而放弃刺杀秦王最后牺牲自己的无名,是张艺谋心目中的英雄。何平在《天地英雄》中要为我们塑造怎样的英雄呢?他说:“观众在故事中看到的所有人物都不具备伟大的人格,却倒霉地经历了重大的事件,在命运的逼迫下必须走向成为英雄的绝路。”显然,何乎的《天地英雄》是要创造一种平凡人物因偶然事件而铸就的英雄。李安的英雄让我们联想起追求自我精种逍遥的道家哲学,张艺谋的英雄让我们联想到追求舍生取义境界的儒家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 存在主义 张艺谋 自我选择 唐王朝 儒家思想 道家哲学 平凡人物 舍生取义 偶然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孟子的人生价值观
12
作者 迟成勇 《船山学刊》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孟子提出了精致的人生价值观理论,主要表现为:“天爵”、“良贵”的价值理念、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舍生取义的价值追求以及清任和时的价值标准。孟子的人生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孟子 人生价值观 “天爵” “良贵” 价值理念 重义轻利 价值取向 舍生取义 价值追求 价值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集结号》的电影叙事表现手法
13
作者 郭芮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67,共2页
"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主题在《集结号》中有两个意义层面:九连46个战士舍去生命换取"义"成为英雄,惟一幸存的谷子地舍去余生的正常生活,义无反顾地为九连正名,亦是英雄。第一个意义层面的主题主要缝合了"生"与"义",第二个意义... "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主题在《集结号》中有两个意义层面:九连46个战士舍去生命换取"义"成为英雄,惟一幸存的谷子地舍去余生的正常生活,义无反顾地为九连正名,亦是英雄。第一个意义层面的主题主要缝合了"生"与"义",第二个意义层面的主题缝合了"个人"与"组织"。本文从人物的仰拍、俯拍、慢镜头,影像符号的大小和复沓的场景及情节设计三方面,探讨影片如何运用电影叙事手法表现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结号》 舍生取义 英雄主义 电影叙事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高考作文重点训练题及例文解析(二)
14
作者 唐惠忠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03年第12期62-62,共1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生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请以上段文字或文字中的某一句话为话题,联系实际。
关键词 舍生取义 联系实际 话题作文 作文写作 根据要求 四气 正气 高考作文 文字 文体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图在玉雕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楠 《美术大观》 2009年第12期122-123,共2页
中国是崇尚玉器的国家,玉器以其绚烂的外观和温润的内质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在我国,玉器的制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就有大量发现。先人们把玉作为美的理想,追求其绚烂而又含蓄的美,又将玉... 中国是崇尚玉器的国家,玉器以其绚烂的外观和温润的内质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在我国,玉器的制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就有大量发现。先人们把玉作为美的理想,追求其绚烂而又含蓄的美,又将玉的这一品质拟人化、道德化,故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的说法,使玉成为古人心中谦谦君子的象征。古人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设计 太极图 应用 玉雕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红山文化 舍生取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守职业理想就会有希望之光
16
作者 苑广鑫 冯兆海 王续甜 《成才之路》 2013年第7期8-8,共1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这句话,有多少人舍生取义,这就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报效国家,义不容辞——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信者效其忠,各尽其能,就是各尽其责。张良运筹帷幄,霍去病拓土开疆,诸葛亮鞠躬尽瘁……皆此类也。
关键词 职业理想 舍生取义 霍去病 诸葛亮 兴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干部要念好“三字经”
17
作者 吴彦兵 《政工学刊》 2023年第8期52-53,共2页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政治干部是部队党的工作主体,立“威”树“信”首先要落位在广大政治干部身上,落实在品德操守、作风形象、能力素质上,政治干部要用实际行动和工作实绩,为部队做好表率、当好样...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政治干部是部队党的工作主体,立“威”树“信”首先要落位在广大政治干部身上,落实在品德操守、作风形象、能力素质上,政治干部要用实际行动和工作实绩,为部队做好表率、当好样板、树好标杆。一、“德”字当头,镌刻政治灵魂“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不缺乏埋头苦干的人、舍生取义的人、无私奉献的人,而“德行”始终是评价人才的最高标准。这与新时代部队“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实绩 以德为先 政治灵魂 三字经 舍生取义 无私奉献 德才兼备 作风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循大道,爱民救国——忆于祥和道长轶事
18
作者 高宗德(口述) 何志轩(口述) 于亚茹(整理) 《兰台内外》 2019年第30期24-25,共2页
于祥和的修道,是一种“舍生取义”的民族大义。他以爱民爱国的信念“助国”“佐国”“护国”。“修道助国”于祥和,1882年出生于吉林船厂的富户之家。据我的师爷(董继武)讲,年轻时的于师太爷孤身一人去崂米基山(今崂山)出家修行,并且拜... 于祥和的修道,是一种“舍生取义”的民族大义。他以爱民爱国的信念“助国”“佐国”“护国”。“修道助国”于祥和,1882年出生于吉林船厂的富户之家。据我的师爷(董继武)讲,年轻时的于师太爷孤身一人去崂米基山(今崂山)出家修行,并且拜崂山道医(清宫御医,受高人秘传)为师,得崂山全真丹功密修之真传,1920年学成下山返回吉林大庙,1921年正式任武圣观住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民 大道 轶事 救国 1921年 舍生取义 崂山 修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与死的辨析——先秦儒家生死观与海德格尔“向死而在”思想的比较
19
作者 刘兴鲁 《人文天下》 2019年第21期64-71,共8页
生与死的关系问题横亘古今中西哲学领域,人们总是希图克服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长存。佛教表现为“轮回转世”思想,道教表现为“羽化成仙”的长生不老思想。然而,先秦儒家却表现出与之不同的生死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可以通过在世... 生与死的关系问题横亘古今中西哲学领域,人们总是希图克服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长存。佛教表现为“轮回转世”思想,道教表现为“羽化成仙”的长生不老思想。然而,先秦儒家却表现出与之不同的生死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可以通过在世的一系列活动创造自身的价值,进而实现生命的无限价值。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三不朽”、杀身成仁(孔子)、舍生取义(孟子)等思想。先秦儒家追求生命超越的方式是以群体生存为基础,通过将个体生命融入群体生存来实现对死亡的超越,这也是实现自身可能性的一种方式。先秦儒家从生命的有限性出发,鼓励人们通过在世行为获得自身生命无限性的做法,与海德格尔“向死而在”思想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本文将两者进行比较,以凸显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与死 羽化成仙 人的生命 先秦儒家 舍生取义 向死而在 三不朽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与“义”的两难抉择
20
作者 刘云 《剧影月报》 2007年第6期65-65,共1页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是一出描写仁人志士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报仇雪恨的戏剧。该剧于1735年被译为法语搬上西方舞台,是最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戏剧作品:后又译为英、德、俄、意等多种文字,成为驰名世界的...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是一出描写仁人志士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报仇雪恨的戏剧。该剧于1735年被译为法语搬上西方舞台,是最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戏剧作品:后又译为英、德、俄、意等多种文字,成为驰名世界的历史悲剧,至今仍在国内外盛演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 “情” 《赵氏孤儿》 两难 戏剧作品 舍生取义 历史悲剧 元杂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