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性自由与神性自由——论舍斯托夫的自由思想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凤林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5-12,共8页
通常所说的人的自由是人在客观现实中进行选择的自由 ,这种观念得到理性主义哲学家的论证。然而宗教哲学家却在这种自由观中看到了人对世界之恶的无能为力 ,亦即人的不自由。舍斯托夫从人内心深处的自由愿望出发 ,并依据人的神性理念和... 通常所说的人的自由是人在客观现实中进行选择的自由 ,这种观念得到理性主义哲学家的论证。然而宗教哲学家却在这种自由观中看到了人对世界之恶的无能为力 ,亦即人的不自由。舍斯托夫从人内心深处的自由愿望出发 ,并依据人的神性理念和使命的基督教思想 ,批判理性自由观 ,指出人所应有的自由不是在善恶之间进行选择的自由 ,而是使世界脱离恶的自由。本文在俄罗斯和西方哲学与宗教思想史背景下论述了舍斯托夫的自由思想 ,并对其整个宗教哲学略作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理性自由 神性自由 舍斯托夫 自由思想 哲学 神性理念 基督教思想 宗教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理性批判的批判——论舍斯托夫对克尔凯郭尔哲学的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振宇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66,共4页
舍斯托夫是西方社会公认的著名的研究克尔凯郭尔哲学的学者,舍斯托夫和克尔凯郭尔的哲学都强烈地表达了反对理性,反对普遍性、必然性对人性的压制的观点,但他们的哲学又有重大的不同。舍斯托夫认为克尔凯郭尔反对理性是不彻底的。这样,... 舍斯托夫是西方社会公认的著名的研究克尔凯郭尔哲学的学者,舍斯托夫和克尔凯郭尔的哲学都强烈地表达了反对理性,反对普遍性、必然性对人性的压制的观点,但他们的哲学又有重大的不同。舍斯托夫认为克尔凯郭尔反对理性是不彻底的。这样,舍斯托夫在肯定克尔凯郭尔哲学的基本倾向的同时,又对克尔凯郭尔哲学进行了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斯托夫 克尔凯郭尔 非理性生命体验 理性必然性 理性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的哲学与善的布道——舍斯托夫论尼采道德学说
3
作者 徐凤林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0,共6页
尼采曾经相信善的力量和道德理想。后来疾病使这一信念受到严竣考验,开始了道德批判。尼采道德哲学的新意在于把道德和"善"作为问题的形式加以提出和检验。他通过自己的苦难与不幸获得了对道德的新认识:善人也会受到良心之苦... 尼采曾经相信善的力量和道德理想。后来疾病使这一信念受到严竣考验,开始了道德批判。尼采道德哲学的新意在于把道德和"善"作为问题的形式加以提出和检验。他通过自己的苦难与不幸获得了对道德的新认识:善人也会受到良心之苦,良心也会起来反抗善;爱与怜悯的背后隐藏着软弱和虚伪。因此尼采批判传统道德,寻求一种更普遍的爱和更高级的正义。当这一寻求长久无果的时候,尼采便为了自我辩护而开始用"超人"学说、"贵族主义"和"爱命运"来进行善的"布道"。这就是舍斯托夫对尼采的"心理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斯托夫 尼采 布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是伟大的最后的斗争”——论舍斯托夫对胡塞尔哲学的批判及其意义
4
作者 杨振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56,共5页
舍斯托夫和胡塞尔是同时代的哲学家,他们有着相同的问题意识,但他们对问题的回答,是截然相反的。舍斯托夫对胡塞尔的理性主义哲学观点进行了猛烈地批判,这种批判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而且还有着重要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 舍斯托夫 胡塞尔 理性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主义也是一种理性主义?——舍斯托夫诠释下的威廉·詹姆士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骐睿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5,共6页
舍斯托夫在纪念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的长文《宗教创造的逻辑》中,极力渲染了宗教信仰同理性主义的对抗与屈服,并指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亦是一种妥协。在舍斯托夫看来,虽然詹姆士明确反对理性主义,但他未能成功克服理性主义传统,... 舍斯托夫在纪念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的长文《宗教创造的逻辑》中,极力渲染了宗教信仰同理性主义的对抗与屈服,并指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亦是一种妥协。在舍斯托夫看来,虽然詹姆士明确反对理性主义,但他未能成功克服理性主义传统,他对于宗教创造的承诺是失败的。舍斯托夫以其反理性主义的"悲剧哲学"对詹姆士的思想作出了独特的同时也十分主观的解读——实用主义最终复归理性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斯托夫 威廉·詹姆士 理性主义 宗教经验 实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幽暗意识”之表现及由来 被引量:2
6
作者 齐宏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鲁迅有极深的绝望体验和幽暗意识,日本学者称之为"舍斯托夫体验"。在鲁迅具体表现为:死亡意识、忏悔与赎罪意识、"中间物"意识和"过客"精神等。面对人性的幽暗面,鲁迅不是被动承受,而是主动担当,浸没于... 鲁迅有极深的绝望体验和幽暗意识,日本学者称之为"舍斯托夫体验"。在鲁迅具体表现为:死亡意识、忏悔与赎罪意识、"中间物"意识和"过客"精神等。面对人性的幽暗面,鲁迅不是被动承受,而是主动担当,浸没于黑暗中开始"呐喊",严厉批判别人,更严厉解剖自己。他以整个"生命扑过去",把自己"烧"在里面。鲁迅这种精神气质,主要是受到舍斯托夫等基督教作家和希伯来精神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舍斯托夫 幽暗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望不见的地方前行——迟子建《群山之巅》的精神之眼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姿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122,共11页
死亡天使降临于人,为的是把人的灵魂和肉体分开,而使他全身长满眼睛。……在离开之前,悄悄地把自己无数眼睛中的一双眼睛留给了人。——舍斯托夫《在约伯的天平上》《群山之巅》面世之后,迟子建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到这一创作完成于“知天... 死亡天使降临于人,为的是把人的灵魂和肉体分开,而使他全身长满眼睛。……在离开之前,悄悄地把自己无数眼睛中的一双眼睛留给了人。——舍斯托夫《在约伯的天平上》《群山之巅》面世之后,迟子建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到这一创作完成于“知天命之年”。这一强调似乎包含了两重意义:其一,三十年的写作并未穷尽她的素材,相反,“文学的春色”正与她“水乳交融”,这是一种文学时间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小说叙事 知天命 死亡天使 “纯文学” 诗心 额尔古纳 舍斯托夫 生活面貌 情感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悲剧哲学的心理解读
8
作者 徐凤林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0,共6页
舍斯托夫通过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转变、托尔斯泰的作品和尼采的生活悲剧,揭示了他们内心世界中存在着两个领域,"理性与良心"领域和"个性自由的心理"领域,展现了这两个领域的对抗和斗争,并重新提出了后一领域... 舍斯托夫通过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转变、托尔斯泰的作品和尼采的生活悲剧,揭示了他们内心世界中存在着两个领域,"理性与良心"领域和"个性自由的心理"领域,展现了这两个领域的对抗和斗争,并重新提出了后一领域的地位与权利问题:被"科学和道德"所拒绝的人们还有没有希望?这也就是悲剧哲学的根本问题。悲剧哲学的宗旨是揭示和拷问与普遍理性法则相对立的"个性自由心理"的合法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斯托夫 悲剧哲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托尔斯泰 尼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