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诱发小鼠舌癌模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佘佐亚 邝晓聪 罗殿中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8-556,共9页
目的:建立小鼠舌癌模型,筛选诱癌率高及模拟人类发病的舌癌模型.方法:以Babl/c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单独和联合应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和槟榔碱(Arecoline)来诱发舌癌,以涂布法采用质量浓度5mg/mL 4NQO;自然饮水法采用质量浓度20... 目的:建立小鼠舌癌模型,筛选诱癌率高及模拟人类发病的舌癌模型.方法:以Babl/c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单独和联合应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和槟榔碱(Arecoline)来诱发舌癌,以涂布法采用质量浓度5mg/mL 4NQO;自然饮水法采用质量浓度20、50、100μg/mL 4NQO,采用质量浓度300μg/mL Arecoline及联合质量浓度100μg/mL 4NQO和质量浓度300μg/mL Arecoline.各组诱癌剂饮用至16或14周时,改为饮用灭菌自来水观察至第40周,于诱癌的不同节点选取状态不佳,体质量下降超过20%的小鼠处死,取其舌头、食管、胃、肝、脾脏组织标本,通过肉眼和组织学观察肿瘤发生发展情况.结果:自然饮水法质量浓度50μg/mL 4NQO组70.0%(7/10)为轻度不典型增生,40.0%(4/10)为中度不典型增生,20.0%(2/10)为重度不典型增生,10.0%(1/10)为原位癌;联合应用质量浓度为100μg/mL 4NQO和质量浓度为300μg/mL Arecoline组10.0%(1/10)为轻度不典型增生,20.0%(2/10)为中度不典型增生,40.0%(4/10)为重度不典型增生,20.0%(2/10)为原位癌,50.0%(5/10)为浸润癌,30.0%(3/10)淋巴结转移,20.0%(2/10)食管不典型增生.结论:质量浓度50μg/mL的4NQO饮用16周继续观察至40周是舌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建立的理想时间;质量浓度为100μg/mL的4NQO饮用14周后改饮用自来水至40周癌变发展缓慢、典型,发病率高,组织病理学特征与人相似.联合运用低剂量Arecoline和4NQO是诱癌率最高的建模方法,且可观察到颈部淋巴结转移及食管病变,但癌变进展快,不宜作为模拟人舌癌发病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槟榔碱 舌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NQO饮水法诱发小鼠舌癌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晓杰 马国武 李武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建立与人口腔癌发生相似的口腔癌动物模型。方法:0.001%四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 1-oxide。4NQO)饮水喂养Balb/c小鼠16~28周,肉眼及组织学观察癌变全过程。结果:随4NQO作用时间和观察时间的延长,小鼠舌背... 目的:建立与人口腔癌发生相似的口腔癌动物模型。方法:0.001%四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 1-oxide。4NQO)饮水喂养Balb/c小鼠16~28周,肉眼及组织学观察癌变全过程。结果:随4NQO作用时间和观察时间的延长,小鼠舌背后部黏膜相继出现白色斑块、红白相间斑块、乳头状新生物等改变。16周后50.0%小鼠舌背黏膜表现为轻度异常增生,45.0%为中度异常增生,5.0%为重度异常增生;20周后5.0%为轻度异常增生,60.0%为中度异常增生,30.0%为重度异常增生,5.0%为原位癌;24周后50.0%为中度异常增生,40.0%为重度异常增生,10.0%为原位癌;28周后30.0%为中度异常增生,50.0%为重度异常增生,10.0%为原位癌,10.0%为早期浸润性癌。用药16、20、24、28周停药观察至48周时,舌癌的发生率分别为0、14.3%、18.2%、28%,未见远处转移。结论:4NQO饮水诱发小鼠舌癌生长缓慢、潜伏期长,致癌过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与人相似,方法简便,靶器官代表性强;0.001%浓度4NQO饮用16~20周是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建立的理想时间,要在一定时间内建立发癌率更高的舌癌动物模型,用药的浓度需要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硝基喹啉-1-氧化物舌癌小鼠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