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下腺囊肿口外型36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毛多喜 李小军 祖连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1-562,共2页
舌下腺囊肿口外型易被误诊误治,应用B超结合穿刺检查对舌下腺囊肿口外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舌下腺的完整摘除是其唯一的根治手段。本文回顾36例舌下腺囊肿口外型临床资料。
关键词 舌下腺囊肿口外型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腺囊肿口外型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韦元 鲁勇 +1 位作者 陈勇 洪小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288-1288,共1页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肿块累及解剖部位不同分为口内型和口外型(包括单纯口外型和哑铃型),其中口外型发病较少,但却易造成误诊,而选择错误的手术进路,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
关键词 舌下腺囊肿口外型 临床治疗效果 口腔颌面外科 解剖部位 临床表现 手术进路 哑铃 口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耳后区巨大肿物的口外型舌下腺囊肿1例
3
作者 杨洁 张然 +1 位作者 刘宇楠 王佃灿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3-195,共3页
口外型舌下囊肿发病较少,其主要表现为无口内表征的颌下或颏下区囊性肿物,临床上易造成误诊误治。本文报道1例以耳后区巨大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后区反复肿胀半年,皮肤表面破溃后有黄色黏稠液... 口外型舌下囊肿发病较少,其主要表现为无口内表征的颌下或颏下区囊性肿物,临床上易造成误诊误治。本文报道1例以耳后区巨大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后区反复肿胀半年,皮肤表面破溃后有黄色黏稠液体溢出。首次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时以左侧鳃裂囊肿继发感染为临床诊断,并于2018年11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左颈部肿物、瘘管切除术”,术中向颈部解剖追踪瘘道至口底舌下腺附近。术后1个月,患者左侧外耳道有可拉丝的“蛋清样”透明黏性液体流出,考虑为舌下腺囊肿口外型,遂于2019年1月在全身麻醉下于口腔内完整摘除同侧舌下腺。经9个月随访,肿物未见复发,外耳道未见溢液。因此,本病例最后诊断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本病例提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也可位于耳后区,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含有“蛋清样”可拉丝的黏性液体,其治疗方法是口内摘除患侧舌下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外舌下腺囊肿 耳后区 误诊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