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温阳方联合舌下脱敏法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结膜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胡瑶 严道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97-2599,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益气温阳方联合舌下脱敏法治疗因尘螨引起的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结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结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舌下脱敏组32例,益气温阳方联合舌下脱敏组32例,西药联合舌下脱敏组34例,其... 目的:对比观察益气温阳方联合舌下脱敏法治疗因尘螨引起的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结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结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舌下脱敏组32例,益气温阳方联合舌下脱敏组32例,西药联合舌下脱敏组34例,其中舌下脱敏治疗1年以上,益气温阳方及西药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1个月后各组症状、体征评分变化及总体疗效情况,另随访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各组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1个月后,益气温阳方联合舌下脱敏法可明显降低鼻炎及结膜炎各项症状评分,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和100%,高于单纯舌下脱敏法的14.81%和37.04%及西药联合舌下脱敏法的93.93%和93.93%,其中对于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显效率高于西药联合舌下脱敏组,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联合益气温阳方组能够有效减少治疗后1~3个月间和3~6个月间变应性鼻结膜炎的复发,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舌下脱敏治疗前期给予益气温阳方可明显减轻过敏性鼻结膜炎患者不适症状,且相比西药发挥更稳定和持久的疗效,可作为舌下脱敏治疗的有效补充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温阳方 过敏性鼻结膜炎 肺气虚寒型 舌下脱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随访对鼻炎儿童舌下脱敏治疗依从性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崔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67-369,共3页
目的:评价电话随访对过敏性鼻炎儿童舌下脱敏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将120例4~18岁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0例为电话随访组,40例为对照组,电话随访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电话随访,进行为期3个月的观察。结果:在舌下脱敏治疗3个月内... 目的:评价电话随访对过敏性鼻炎儿童舌下脱敏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将120例4~18岁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0例为电话随访组,40例为对照组,电话随访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电话随访,进行为期3个月的观察。结果:在舌下脱敏治疗3个月内,电话随访组80例,坚持治疗71例(88.8%);对照组40例,坚持治疗25例(62.5%)。两组患者依从性前3个月、从第2个月开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本试验进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讨论:电话随访方便、快捷,能显著提高舌下脱敏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脱敏 粉尘螨 过敏性鼻炎 电话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抑制2型固有淋巴细胞作用的舌下脱敏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龙海旺 童静 +4 位作者 周磊 陈渝 柯霞 沈暘 王晓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5-1301,共7页
目的:针对舌下脱敏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与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的相关性予以探究。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20例和药物联合脱敏治疗组20例,并以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及局部鼻腔灌洗液中... 目的:针对舌下脱敏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与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的相关性予以探究。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20例和药物联合脱敏治疗组20例,并以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及局部鼻腔灌洗液中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TSLP、IL-25)的表达,同时检测外周血中ILC2s及其效应因子(IL-13、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水平。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DAMPs、ILC2s及其效应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联合治疗组的所有研究指标水平在治疗3个月后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1年后,联合治疗组中除DAMPs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脱敏疗法能调节变应性鼻炎患者过度活跃的ILC2s免疫应答,降低炎症反应,达到缓解和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脱敏疗法 变应性鼻炎 2型固有淋巴细胞 IL-13 IL-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脱敏疗法在儿童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陆振益 崔忆旋 +1 位作者 赵报 王文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9-762,767,共5页
目的研究舌下脱敏疗法(SLIT)在儿童过敏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收治患者中选取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为过敏性鼻炎患儿151例,按照患儿及家属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即盐酸西替利嗪+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观... 目的研究舌下脱敏疗法(SLIT)在儿童过敏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收治患者中选取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为过敏性鼻炎患儿151例,按照患儿及家属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即盐酸西替利嗪+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观察组在以上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舌下脱敏治疗,通过鼻炎药物总评分(TMS)、患者症状及体征评分(TNSS)改善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3、6及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药物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药物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脱敏疗法用以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在6个月时开始出现较好的临床效果,为广大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提供了不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舌下脱敏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访方式对哮喘儿童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胡琼燕 谢庆玲 +1 位作者 甄宏 唐晓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随访方式对哮喘儿童舌下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哮喘(缓解期)合并鼻炎的儿童在接受脱敏治疗后均选择随访,按自愿方式进行分组:69例接受电话随访者为电话随访组,43例不愿接受电话随访者为医院现场随访组。两组患... 目的评价不同随访方式对哮喘儿童舌下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哮喘(缓解期)合并鼻炎的儿童在接受脱敏治疗后均选择随访,按自愿方式进行分组:69例接受电话随访者为电话随访组,43例不愿接受电话随访者为医院现场随访组。两组患儿在接受脱敏治疗后均告知脱敏常识,纪录联系电话、起始时间、取药时间和数量,每次取药时随访询问效果并纪录;电话随访组加入电话随访,并及时将疗效、不良反应反馈给专科医师。两组均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结果电话随访组坚持1年治疗59例(85.5%),医院随访组坚持1年治疗16例(37.2%)。两组患儿依从性在第6个月、第9个月和12个月,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71、25.38、27.93,P均<0.001)。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舌下脱敏治疗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电话随访方便、快捷,能有效提高患儿舌下脱敏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舌下脱敏 随访 依从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