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动员及对策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丁晓蔚 夏雨禾 高淑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26,共13页
本文围绕微博社会动员这一话题,基于相关大数据,对2010-2013年间的39个突发事件中的169个微博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又在此基础上,用研究结论对近年来的突发事件如天津港爆炸事件、深圳山体滑坡事件进行验证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 微博 舆论动员 社会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共鸣与价值共识:奥运舆论动员与集体记忆建构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卢兴 董传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98,114,共10页
作为从宏观场景到微观心理的互动交流通道,奥运舆论动员可以将赛事议题所蕴含的价值转变成公众的价值观和集体行为,所以掌控奥运舆论动员的核心要素与共变逻辑对于形成民族情感共鸣和价值共识具有重要意义。奥运舆论动员研究选取1984—2... 作为从宏观场景到微观心理的互动交流通道,奥运舆论动员可以将赛事议题所蕴含的价值转变成公众的价值观和集体行为,所以掌控奥运舆论动员的核心要素与共变逻辑对于形成民族情感共鸣和价值共识具有重要意义。奥运舆论动员研究选取1984—2016年所有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期《人民日报》相关报道,辅助选取《中国青年报》《体坛周报》及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体育人间》等视频资料,确立奥运舆论动员议题,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划分奥运舆论动员的发展阶段,讨论奥运舆论动员的过程和特征,建构7种不同的奥运舆论动员路径。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阐释奥运舆论动员的外在驱动机制,从个体记忆到集体共识记忆构建内在机制;并从文化、技术、行动3个赋能维度提出了奥运集体记忆生成与价值建构的基本策略,从而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升舆论动员效应提供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舆论动员 集体记忆 动员路径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际舆论动员 被引量:9
3
作者 古琳晖 李峻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4-178,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以国际宣传处为大本营,广布国际宣传网,与军事行动和外交活动密切配合,并充分利用外籍人士和外国传媒的力量,大力开展国际舆论动员。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形势和战争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国际舆论动员的策略方针,争取...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以国际宣传处为大本营,广布国际宣传网,与军事行动和外交活动密切配合,并充分利用外籍人士和外国传媒的力量,大力开展国际舆论动员。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形势和战争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国际舆论动员的策略方针,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的支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由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一党专政和专制独裁,在开展国际舆论动员中夹杂着党派的狭隘性和私利性,从而削弱了这项工作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政府 国际舆论动员 中国 片面抗战路线 一党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报》与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事业起步的舆论动员 被引量:9
4
作者 朱从兵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7,共11页
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事业起步于1880年代,这是此前诸多历史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舆论动员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诞生于1870年代初的《申报》就为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起步进行了舆论动员。在1870年代,《申报》舆论动员的形式包括对铁路问题... 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事业起步于1880年代,这是此前诸多历史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舆论动员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诞生于1870年代初的《申报》就为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起步进行了舆论动员。在1870年代,《申报》舆论动员的形式包括对铁路问题的一般性新闻报道,开展铁路利弊问题的专题辩论,发表连续的铁路专题论说,结合时事评说铁路问题。而就舆论动员的内容来说,有对发生在中国的相关铁路活动的报道,有直接对铁路利益的宣传,还有对国外铁路建设动态的引介。《申报》的舆论动员,使人们对铁路建设事业起步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创设了铁路建设事业起步的舆论环境,为铁路建设事业的起步奠定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近代 铁路建设 舆论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石庵与辛亥革命前后舆论动员 被引量:3
5
作者 付登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5-120,共6页
胡石庵是清末民初著名的革命志士、文人和报人。作为革命志士,他不计个人安危,投入当时风起云涌的革命活动,四次被捕入狱而不悔;作为文人,他以小说为钟鼓,开启民智,"撼醒沉酣",以漫画为镜像,暴露现实,反帝反清;作为报人,在民... 胡石庵是清末民初著名的革命志士、文人和报人。作为革命志士,他不计个人安危,投入当时风起云涌的革命活动,四次被捕入狱而不悔;作为文人,他以小说为钟鼓,开启民智,"撼醒沉酣",以漫画为镜像,暴露现实,反帝反清;作为报人,在民元前夕,他以报纸为阵地,"挽大局于既危","伐鼓撞金,警悟一世";在民元后,他以报纸为喉舌,斥帝孽群丑,鞑武人干政。他为民主革命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歌可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石庵 辛亥革命 舆论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信问题建构的舆论动员中传媒具体议题框架的运用——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和《楚天都市报》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方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65-68,共4页
"具体议题框架"(issue-specific frames)是与具体的议题和事件具有必然的联系的一种框架,是传媒进行舆论动员的一种方式。本研究将诚信具体议题框架分为事实框架、反思框架和建设框架,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和《楚天... "具体议题框架"(issue-specific frames)是与具体的议题和事件具有必然的联系的一种框架,是传媒进行舆论动员的一种方式。本研究将诚信具体议题框架分为事实框架、反思框架和建设框架,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和《楚天都市报》为例对诚信问题建构的舆论动员中具体议题框架的运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问题 舆论动员 具体议题框架 传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江报》与辛亥革命的舆论动员 被引量:2
7
作者 付登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108,共4页
《大江报》是晚清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从诞生到被查封,三起三落,充满传奇与坎坷;以鼓动革命,推翻满清为主旨;风格独特,无所顾忌,敢于直言,成为革命报刊的先锋。该报以湖北新军官兵为主要宣传对象,深入军营,广泛动员,号召革命,... 《大江报》是晚清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从诞生到被查封,三起三落,充满传奇与坎坷;以鼓动革命,推翻满清为主旨;风格独特,无所顾忌,敢于直言,成为革命报刊的先锋。该报以湖北新军官兵为主要宣传对象,深入军营,广泛动员,号召革命,为武昌首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报》 辛亥革命 舆论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舆论动员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睿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0-121,共2页
新时代进行舆论动员不仅能够坚定人民群众的信念信心,还能够凝聚中国力量,加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新时代进行舆论动员,应明晰主体与对象,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来确定具体动员内容。同时,应坚持价值取向先进、动员导向正确、动... 新时代进行舆论动员不仅能够坚定人民群众的信念信心,还能够凝聚中国力量,加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新时代进行舆论动员,应明晰主体与对象,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来确定具体动员内容。同时,应坚持价值取向先进、动员导向正确、动员依据精准、动员手段创新、动员体系高效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小康 “中国梦” 舆论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访人微博舆论动员的方式及效果研究——以新浪微博“上访人群落”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吴镝鸣 刘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0-135,共6页
本研究聚焦于上访人这一特殊群体是如何借助微博这一公共舆论场来表达利益诉求、进行舆论动员的,分析其微博舆论动员的方式、策略及效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在上访人进行网络舆论动员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第一,在上访... 本研究聚焦于上访人这一特殊群体是如何借助微博这一公共舆论场来表达利益诉求、进行舆论动员的,分析其微博舆论动员的方式、策略及效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在上访人进行网络舆论动员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第一,在上访人微博的"抗议性谈语"中,其微博内容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第二,上访人在微博中对其上访原因和诉求的表达呈现出碎片化特征;第三,上访人试图通过发布微博信息来引发社会关注,其目的在于推动信访议题转变为公众议题,促使问题获得解决,但收效甚微;第四,在上访人的媒介使用中,表现出对法治、社会、政治、反腐败、信访等议题较高的导向需求;第五,悲情和愤怒成为上访人微博进行情感动员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动员 上访人 新浪微博 信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救亡日报》(桂林版)看中国共产党抗日舆论动员的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健 周艺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0-81,共2页
抗日战争时期,《救亡日报》(桂林版)高举团结、抗战、救亡的旗帜,以"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为《救亡日报》(桂林版)舆论动员的中心原则,采取"灵活客观,团结抗战"的舆论动员策略,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舆论... 抗日战争时期,《救亡日报》(桂林版)高举团结、抗战、救亡的旗帜,以"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为《救亡日报》(桂林版)舆论动员的中心原则,采取"灵活客观,团结抗战"的舆论动员策略,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舆论动员效应。它提供了党报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同各个党派、集团进行团结合作,争取和教育更广泛爱国受众的办报实践;它亦从理论上证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的政党类报刊应该灵活地采取多种办报形式和手法来适应时代与形势的发展变化,以使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呈现多姿多彩的面貌,更好地发挥"喉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亡日报》(桂林版) 中国共产党 抗日 舆论动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聆听低音”:战时报刊舆论动员的另一种可能--以“一二·九”期间《大众生活》“大众信箱”栏目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6-172,共7页
以《大众生活》"大众信箱"栏目对"一二·九运动"的报道为例,引入阅读史的视角发现,邹韬奋通过设置"大众信箱"这一栏目,给予读者发声的权利/力,表达他们的主体性诉求,使得"作者/文本"与&qu... 以《大众生活》"大众信箱"栏目对"一二·九运动"的报道为例,引入阅读史的视角发现,邹韬奋通过设置"大众信箱"这一栏目,给予读者发声的权利/力,表达他们的主体性诉求,使得"作者/文本"与"阅读/读者"这两个面向产生联结,进而共同演绎出了《大众生活》对于"一二·九运动"的媒介景象:即从慷慨激昂的情绪宣泄到理性冷静的分析思考,从新闻事件本身的报道上升到民族存亡问题的大讨论。这种"聆听低音"的互动形式,与传统自上而下的舆论动员相比,无论是在方式还是作用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并因此激发出对新闻史研究现状与未来的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动员 《大众生活》 “一二·九运动” 阅读史 邹韬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执政公信力的流失及其防范——基于社会动员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35
12
作者 孙晓晖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6,共6页
通过对网络舆论动员过程及其特征的分析,可以窥见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的主要模式是:个人问题社会化、社会矛盾网络化、网络舆论扩大化、舆情蔓延危机化。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不断扩散引发结构不良的政治不信任的产生,突出表现... 通过对网络舆论动员过程及其特征的分析,可以窥见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的主要模式是:个人问题社会化、社会矛盾网络化、网络舆论扩大化、舆情蔓延危机化。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不断扩散引发结构不良的政治不信任的产生,突出表现是执政公信力的流失。基于社会动员的分析视角,这一执政公信力的流失有其各方面的深层原因;防范的路径与举措仍然要回归社会动员的视野,通过构建预控动员机制、抢占舆论动员制高点、凝聚公众的价值认同、满足公众的责任期待以及推进现代化的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群体性事件 执政公信力 舆论动员 社会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动员视角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研究
13
作者 郑海祥 《党政研究》 2017年第3期70-75,共6页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大战略布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从社会动员的视角来分析这一思想可以发现,"四个全面"战略...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大战略布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从社会动员的视角来分析这一思想可以发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当前中国社会动员的思想基础。它是当前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和行动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继续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精神动力。为了使人们接受和认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进而积极、主动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层级清楚、职责明确、制度规范的组织动员体系,构建涵盖各类群体、多样化的理论动员机制,创设全方位、立体式的舆论动员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动员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组织动员 理论动员 舆论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侵华时期大众媒体战争参与问题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朝华 刘潇湘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7-150,共4页
日本侵华时期,其大众传媒积极参与法西斯当局的侵略战争,一方面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对国民进行战争动员,在社会上形成了支持法西斯战争政策的意见气候,有力地推进了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战争。另一方面,媒体积极从事对外宣传战,粉饰法西斯... 日本侵华时期,其大众传媒积极参与法西斯当局的侵略战争,一方面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对国民进行战争动员,在社会上形成了支持法西斯战争政策的意见气候,有力地推进了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战争。另一方面,媒体积极从事对外宣传战,粉饰法西斯的侵略罪行,从而沦为了法西斯扩大侵华战争的吹鼓手与帮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战争 舆论动员 宣传战 日本大众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