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玉米茎腐病菌对玉米幼苗的侵染和致萎作用
- 1
-
-
作者
高卫东
梁艳艳
杨吾华
-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植保系
晋中卫校微生物教研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
-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
文摘
玉米茎腐病菌,在幼苗期人工接种条件下,可通过根侵入,病霉菌主要在根部分离到,镰刀菌在根部和茎部均可分离到,病原菌在实验室条件下产生的代谢物质可导致幼苗萎蔫。特别是Pythium sp.和 Fusariu mspp.所形成的混合代谢物。可导致幼苗迅速枯萎,其各自单独所产生的代谢物质,则致萎力较弱,二种情况与田间自然发病情况相似。在本试验中还发现镰刀菌代谢物质可耐98—100℃高温10分钟而其活性不受影响,但腐霉菌的代谢物质却不耐此高温条件。
-
关键词
玉米
茎腐
腐霉菌
镰刀菌
致萎作用
代谢物质
-
Keywords
Corn
StalK rot
Pythium
Fusarium
Wilt
Metabolic Product.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镰刀菌酸及其枯萎病菌培养液对棉花的毒性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易海艳
查向浩
马刘峰
-
机构
喀什师范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系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38-7039,7042,共3页
-
文摘
[目的]了解镰刀菌酸及其枯萎病菌培养滤液对棉花感病品种及其抗性转化品系的致萎作用。[方法]用2种类型毒素制品浸泡棉花种子及幼苗,以无菌水作为CK,根据浸泡的时间不同测定种子萌发率及病情指数。[结果]25%培养滤液中镰刀菌酸的浓度为21.46μg/ml,但其处理种子萌发率却比30.00μg/ml的纯镰刀菌酸处理低,50%培养滤液镰刀菌酸的浓度为30.62μg/ml,其处理种子萌发率与50.00μg/ml的纯镰刀菌酸处理一样。病原菌培养滤液浓度不同、处理后时间不同,其病情指数均不同,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病情指数也大都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病原菌培养滤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要高于纯镰刀菌酸。抗性转化品系与原感病品系相比对病原菌培养滤液的抗性明显增强。
-
关键词
棉花
抗感品系
镰刀菌酸
病菌培养滤液
致萎作用
-
Keywords
Cotton
Resistance varieties
Fusaric acid
Culture liquid
Wilt-produced effect
-
分类号
S432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