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对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被引量:9
- 1
-
-
作者
何静
-
机构
宁波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0-126,共7页
-
基金
2006年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06CGZX11YBM)成果之一
-
文摘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包括良知本体和致良知的工夫。王阳明借鉴儒释道的本体论和本源论,汲取儒门的良知本心说和佛教的心性本觉论,统摄万物一体、恬淡宁静和无住无滞等儒释道的意境,认为良知本体也即良知的本然状态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宇宙的本源,是非的标准,和合儒释道气象的儒家的新境界。受宗密顿渐观的影响,王阳明认为“良知之理需顿悟,良知境界需渐修”;他的内圣外王的渐修观主要是缘于儒家的提撕,也跟其受佛道的启迪有关。
-
关键词
王阳明
致良知说
融合
儒释道
-
分类号
B24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论王阳明致良知说之融合和发展的特质
- 2
-
-
作者
何静
-
机构
宁波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1-66,123,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2007年度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融合和发展--王阳明心学之研究>(07JA72001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是对"心即理"、"心外无物"和"知行合一"等的逻辑发展和融会;"四句教"是对致良知说所及的本体工夫论的表述;"天泉证道"和"严滩问答"围绕"四句教"而展开,因此致良知说是王阳明对其整个心学理论的融会和概括。
-
关键词
王阳明
致良知说
融合和发展
-
Keywords
Wang Yangming, Theories on Intuitive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