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对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被引量:9
1
作者 何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0-126,共7页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包括良知本体和致良知的工夫。王阳明借鉴儒释道的本体论和本源论,汲取儒门的良知本心说和佛教的心性本觉论,统摄万物一体、恬淡宁静和无住无滞等儒释道的意境,认为良知本体也即良知的本然状态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包括良知本体和致良知的工夫。王阳明借鉴儒释道的本体论和本源论,汲取儒门的良知本心说和佛教的心性本觉论,统摄万物一体、恬淡宁静和无住无滞等儒释道的意境,认为良知本体也即良知的本然状态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宇宙的本源,是非的标准,和合儒释道气象的儒家的新境界。受宗密顿渐观的影响,王阳明认为“良知之理需顿悟,良知境界需渐修”;他的内圣外王的渐修观主要是缘于儒家的提撕,也跟其受佛道的启迪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致良知说 融合 儒释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阳明致良知说之融合和发展的特质
2
作者 何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1-66,123,共7页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是对"心即理"、"心外无物"和"知行合一"等的逻辑发展和融会;"四句教"是对致良知说所及的本体工夫论的表述;"天泉证道"和"严滩问答"围绕"四句教"...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是对"心即理"、"心外无物"和"知行合一"等的逻辑发展和融会;"四句教"是对致良知说所及的本体工夫论的表述;"天泉证道"和"严滩问答"围绕"四句教"而展开,因此致良知说是王阳明对其整个心学理论的融会和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致良知说 融合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