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蔬采后致病真菌的检测及其控制 被引量:43
1
作者 许玲 李学文 滕康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55-158,共4页
本文以葡萄采后致病真菌的检测与控制法研究为例,介绍了如何检测和制定控制采后病害的研究方法。提出在制定保鲜贮运措施之前应首先检测贮运对象采后致腐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侵染途径和致病特性;在田间施用化学农药和采收后使用防腐保鲜药... 本文以葡萄采后致病真菌的检测与控制法研究为例,介绍了如何检测和制定控制采后病害的研究方法。提出在制定保鲜贮运措施之前应首先检测贮运对象采后致腐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侵染途径和致病特性;在田间施用化学农药和采收后使用防腐保鲜药物之前应预先针对主要采后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内抑菌筛选,以减少实际操作过程中盲目用药造成损失;主张并强调采后病害采前预防的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控制采后病害的方法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采后致病真菌 检测 保鲜 贮运 控制方法 采后病害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至油对几种蔬菜致病真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抗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磊 田永强 潘彦彪 《农学学报》 2014年第7期89-91,共3页
探讨天然植物提取物牛至油对蔬菜致病真菌的抗菌作用及机制。采用中药抑菌实验方法测定了牛至油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辣椒疫霉菌的抑菌活性和时期,并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牛至油的抗药性。结果表明,牛至油对上述2种真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探讨天然植物提取物牛至油对蔬菜致病真菌的抗菌作用及机制。采用中药抑菌实验方法测定了牛至油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辣椒疫霉菌的抑菌活性和时期,并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牛至油的抗药性。结果表明,牛至油对上述2种真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培养3天时的EC50分别为0.4076、0.4626 mg/mL;抑菌时期主要是在真菌的快速生长期,使其快速生长期滞后;抗性实验表明这2种病原菌菌株对牛至油都极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油 蔬菜 致病真菌 抑菌作用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陀罗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抗皮肤致病真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毅 伍斌 陈有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23-1324,1329,共3页
[目的]研究曼陀罗植物内生真菌Ym311977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及其有效成份。[方法]对Ym311977菌株进行扩大发酵培养,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单体化合物,并研究单体化合物对2株皮肤致病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分离到的4种单体化合物中的... [目的]研究曼陀罗植物内生真菌Ym311977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及其有效成份。[方法]对Ym311977菌株进行扩大发酵培养,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单体化合物,并研究单体化合物对2株皮肤致病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分离到的4种单体化合物中的1种对2株皮肤致病真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石膏样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0、200μg/ml;该化合物经1HNMR及13CNMR分析,确定其结构为5-丁基吡啶甲酸,即镰刀菌酸。[结论]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曼陀罗内生真菌代谢产物镰刀菌酸对2株皮肤致病真菌具有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镰刀菌酸 致病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十斑吉丁虫两种致病真菌研究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辉 唐明 《甘肃林业科技》 1992年第3期40-42,共3页
杨十斑吉丁虫(Melanophila decastigma Fabr.)病原真菌虽有一些记载,但尚未做寄主致病性测定及野外防治该虫的试验,1987—1989年我们在甘肃省酒泉市三合林场、敦煌县南河乡林场和阳关林场杨十斑吉丁虫发生地被害杨树(二白杨、小叶杨等)... 杨十斑吉丁虫(Melanophila decastigma Fabr.)病原真菌虽有一些记载,但尚未做寄主致病性测定及野外防治该虫的试验,1987—1989年我们在甘肃省酒泉市三合林场、敦煌县南河乡林场和阳关林场杨十斑吉丁虫发生地被害杨树(二白杨、小叶杨等)内剖到感病死亡的虫体,并调查统计了野外自然发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十斑吉丁虫 病原真菌 致病性测定 致病真菌 甘肃省酒泉市 南河乡 分离培养 半知菌亚门 分生抱子 活虫数
全文增补中
蛆粪有机肥对玉米致病真菌及线虫的活性抑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紫秋 喻东 +2 位作者 雷琎 李明瑞 林连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2期11336-11338,共3页
[目的]探讨蛆粪有机肥对玉米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蛆粪有机肥提取液对玉米致病真菌及线虫的抑制活性,并研究了蛆粪有机肥对染尖孢镰刀菌的玉米种子的防治效果。[结果]蛆粪有机肥提取液对5种玉米植物致病菌有较好的抑... [目的]探讨蛆粪有机肥对玉米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蛆粪有机肥提取液对玉米致病真菌及线虫的抑制活性,并研究了蛆粪有机肥对染尖孢镰刀菌的玉米种子的防治效果。[结果]蛆粪有机肥提取液对5种玉米植物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当用添加有蛆粪有机肥浓缩液的培养基进行抑菌试验时,抑菌效果明显,其对线虫的杀伤作用也优于复合肥。玉米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用蛆粪有机肥提取液浸种,可减少真菌感染,提高发芽率。[结论]蛆粪有机肥对玉米真菌病害及线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望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蛆粪有机肥 玉米致病真菌 植物线虫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市水葫芦致病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凯玲 杨意伯 +1 位作者 李锦泉 谢少和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2年第7期17-22,共6页
水葫芦因脱离了原产地天敌和各种自然因素的制约,加上其本身极强的繁殖扩散能力已成为我国近年来危害最为严重的恶性水生杂草之一。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水葫芦是目前国内外认同的防治水葫芦安全有效的手段,泉州地区引入水葫芦已有几... 水葫芦因脱离了原产地天敌和各种自然因素的制约,加上其本身极强的繁殖扩散能力已成为我国近年来危害最为严重的恶性水生杂草之一。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水葫芦是目前国内外认同的防治水葫芦安全有效的手段,泉州地区引入水葫芦已有几十年,在水葫芦适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微生物天敌,针对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科技园区水域内自然发病的水葫芦开展水葫芦病害调查,发现该水域内水葫芦叶枯病最明显,可造成水葫芦叶片大面积枯萎。通过病原真菌的分离、纯化、回接鉴定等手段分离获得了2个水葫芦叶枯病致病真菌,结合菌株形态学分析和ITS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互隔链格孢菌YQ21和水葫芦链格孢菌YQ36。水葫芦链格孢菌YQ36为福建省内首次发现的水葫芦病原菌,丰富了福建省水葫芦天敌微生物的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市 水葫芦 致病真菌 互隔链格孢菌 水葫芦链格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糠油对皮肤致病真菌抑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宏光 赵桂琴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4年第3期270-270,共1页
关键词 皮肤 谷糠 致病真菌 抑制试验 结果报告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致病真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茶树害虫天敌的影响
8
作者 陈宗懋 《中国茶叶》 2003年第4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昆虫致病真菌 白僵菌 茶树害虫 天敌 安全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昆虫致病真菌防治茶橙瘿螨
9
作者 陈宗懋 《中国茶叶》 2003年第4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茶橙瘿螨 昆虫致病真菌 生物防治 防治效果 玫烟色拟青霉 汤普森被毛孢菌 蜡蚧轮枝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番莲的致病真菌致病性和次氯酸钠对其果腐病的防效
10
作者 陈慧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3年第1期24-24,共1页
乌干达的研究人员对危害采后西番莲果实的真菌的致病性进行了评价试验,且测定Pectolytic酶在这些真菌分离菌株的致病性中所起的作用。13个试验真菌为:纯种西番莲果实上的Passiflorae链格孢、芽枝状枝孢、Lunatus孢腔菌、尖镰孢、白地霉。
关键词 次氯酸钠 致病 致病真菌 西番莲果 果腐病 分离菌株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链格孢 尖镰孢 扩展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调控在植物病原真菌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
11
作者 孙子越 陶增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9-480,共12页
经过长期进化,植物病原真菌发展出多种复杂而精妙的侵染宿主策略。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病原菌致病基因的精准表达与调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调控是指通过化学修饰改变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从而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DN... 经过长期进化,植物病原真菌发展出多种复杂而精妙的侵染宿主策略。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病原菌致病基因的精准表达与调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调控是指通过化学修饰改变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从而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以及染色质重塑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在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的转录重编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其发育、环境应激反应、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和致病性等方面。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表观遗传调控因子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等在植物病原真菌发育和致病性中的作用,并对当前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的病害防治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 组蛋白修饰 染色质重塑 DNA/RNA甲基化 真菌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合理用药“金标准”:北京协和医院开展临床重要致病性真菌新型诊断技术及全国多中心监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晶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44-244,共1页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和导管技术等的普遍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上升。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断和治疗困难。准确、有效的治疗需要实验室诊断及区域性监测数据的支持。...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和导管技术等的普遍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上升。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断和治疗困难。准确、有效的治疗需要实验室诊断及区域性监测数据的支持。因此,如何提高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水平已成为国内外临床工作者们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了推动该领域科学发展,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徐英春教授课题组自2009年始开展“临床重要致病性真菌的新型实验室诊断技术及全国多中心侵袭性真菌监测”相关研究,该项目获得2012年北京协和医院科研成果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诊断技术 北京协和医院 致病真菌 临床表现 监测数据 合理用药 多中心 “金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常见致病性真菌及检测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春艳 《现代畜牧科技》 2020年第5期42-43,共2页
随着饲养宠物的数量不断增多,真菌性皮肤病成为宠物主要的皮肤病。在犬真菌性皮肤病中以丝状菌病感染居多。约有70%的犬真菌性皮肤病是由犬小孢子菌引发的,约20%是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发,约10%是由须发毛癣菌引发。真菌性皮肤病属于常见... 随着饲养宠物的数量不断增多,真菌性皮肤病成为宠物主要的皮肤病。在犬真菌性皮肤病中以丝状菌病感染居多。约有70%的犬真菌性皮肤病是由犬小孢子菌引发的,约20%是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发,约10%是由须发毛癣菌引发。真菌性皮肤病属于常见的人畜共患病,犬、猫的致病性真菌和螨虫均可感染人,因此真菌性皮肤病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真菌 致病机理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性真菌对无农药香蕉的为害
14
作者 张诒仙 陈慧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4年第5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香蕉 致病真菌 农药 病原菌 病斑 雀斑 奇异根 盘长孢状刺盘孢 香蕉炭疽病 香蕉果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联合角膜清创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璐璐 张晓娟 杨晓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83-583,共1页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不断升高。近2a来,通过参考角膜刮片和药敏实验的结果,我们采用氟康唑联合角膜清创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不断升高。近2a来,通过参考角膜刮片和药敏实验的结果,我们采用氟康唑联合角膜清创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溃疡 清创术 氟康唑 临床观察 治疗 感染性角膜病变 糖皮质激素 致病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廖万清:转化医学是医学真菌学研究“后坐力” 被引量:2
16
作者 费菲 曲莉莉 赵海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3期1-3,共3页
世界和中国因为医学真菌研究而记住了一个名字——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他带领团队新发现了9种新的致病真菌,刷新国际或国内纪录,有助于准确诊断相关疾病。他一手创建了中国首个隐球菌专业实验室,填补了中国医学真菌学研究的空白... 世界和中国因为医学真菌研究而记住了一个名字——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他带领团队新发现了9种新的致病真菌,刷新国际或国内纪录,有助于准确诊断相关疾病。他一手创建了中国首个隐球菌专业实验室,填补了中国医学真菌学研究的空白;他历经30年潜心研究发现的“格特隐球菌ITS C型(S8012)”,被美国、比利时及荷兰等国永久保藏收录于菌种保藏中心。 4年前,在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上,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病与真菌研究所所长廖万清重申:他和团队拥有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S8012”菌株,将免费提供给国内各相关单位(除商业用途之外)研究使用,而该菌株在国外的菌种保藏库卖到295美元/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真菌 转化医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菌种保藏 上海长征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 专业实验室 致病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部真菌病的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进 李若瑜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17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浅部真菌 治疗 真菌感染 皮肤癣菌 深部真菌 侵犯部位 致病真菌 马拉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绍熙 郭宁如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7年第3期38-40,共3页
近数十年来,真前感染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新抗真菌药物也大批涌现,耐药菌株在临床上亦时有发生。因此,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成为临床实验室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然而,与抗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有所不同,在国内外至今尚未有一个规范的标准测试... 近数十年来,真前感染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新抗真菌药物也大批涌现,耐药菌株在临床上亦时有发生。因此,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成为临床实验室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然而,与抗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有所不同,在国内外至今尚未有一个规范的标准测试方法可被公众接受,这可能与真菌本身生长缓慢,体积大又具厚的胞壁等有关。1992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抗真菌药物组首先提出一个初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敏感试验 真菌药物 培养基 分生孢子 灭菌蒸馏水 二性霉素B 琼脂稀释法 耐药菌株 新生隐球菌 致病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槿霜抗真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国晶 朱慧明 +3 位作者 洪英杰 陈歆 张学诚 李秋波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4-94,96,共2页
目的 :探讨和验证自拟中药方剂复方苦槿霜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抑菌试验及药理药效。方法 :将 5 %、10 %、2 0 %复方苦槿霜对常见皮肤致病真菌进行抑菌试验及药效学实验。结果 :10 %、2 0 %复方苦槿霜抑菌效果相当 ,明显优于 5 %复方苦... 目的 :探讨和验证自拟中药方剂复方苦槿霜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抑菌试验及药理药效。方法 :将 5 %、10 %、2 0 %复方苦槿霜对常见皮肤致病真菌进行抑菌试验及药效学实验。结果 :10 %、2 0 %复方苦槿霜抑菌效果相当 ,明显优于 5 %复方苦槿霜的抑菌效果 (P <0 .0 5 ) ,10 %、2 0 %复方苦槿霜抑菌效果与达克宁相当 (P >0 .0 5 ) ,并对皮肤常见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药效学试验结果 :复方苦槿霜临床日用量是安全的。无皮肤刺激及过敏反应。结论 :本研究为临床应用纯中药制剂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证实了复方苦槿霜的科学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 治疗 常见 皮肤浅部真菌 真菌作用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抑菌效果 致病真菌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乐菲魔法洗和洗必灵对犬猫皮肤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亮 戴鹏秀 +1 位作者 张欣珂 马保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由于在犬猫皮肤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不恰当使用,导致皮肤病病原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小动物皮肤病的临床发病率不断增加,因此其预防工作也越来越重要。选用派乐菲魔法洗和派乐菲洗必灵两种宠物洗浴产品,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以检测其对皮肤致... 由于在犬猫皮肤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不恰当使用,导致皮肤病病原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小动物皮肤病的临床发病率不断增加,因此其预防工作也越来越重要。选用派乐菲魔法洗和派乐菲洗必灵两种宠物洗浴产品,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以检测其对皮肤致病真菌和细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派乐菲魔法洗和派乐菲洗必灵对于引起犬猫皮肤病的3种优势致病真菌和5种优势致病细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抑菌作用,优于其他阳性对照产品。结果表明,派乐菲魔法洗和派乐菲洗必灵两种宠物洗浴产品可有效地减少动物皮肤感染的风险,有效预防和控制宠物皮肤疾病,结果可为动物皮肤疾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乐菲魔法洗 派乐菲洗必灵 皮肤致病真菌 皮肤致病细菌 宠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