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清代永定河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志书编纂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向燕南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2期97-101,共5页
-
文摘
永定河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水系 ,由于河流的地势落差与土质差异 ,历史上的永定河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水患之源 ,直接威胁京城地区的社会生活。然而历代政府皆未建立相应的专门管理机构。直到清康熙年间 ,清政府在加大河道治理力度的同时 ,在永定河设置官署 ,将永定河的治理正式纳入国家的社会职能之中 ,使河道的治理制度化。清政府的治河所为 ,促进了相应的志书编纂 ,先后出现了《永定河志》和《永定河续志》二部志书。《永定河志》是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精神很好的体现。
-
关键词
清代
管理制度
《永定河志》
经世致用精神
河道治理
-
Keywords
The Yong-ding River
the Records of the Yong-ding River
the Continuous Records of the Yong-ding River
-
分类号
TV882.8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K29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浅析毛诗解诗动因及阐释方法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胡晓琳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86-90,78,共6页
-
文摘
汉代诗学是一种诗的解释学。古文经解诗,以礼乐文化为出发点,以儒家经典为理论依据。传、序、笺从整体上反映了汉代的致用精神,但三者的论点和风格又不尽相同,其变化正与汉儒思想、命运的变迁相吻合。古文经有其固定的解诗模式,即于诗中求理、求史。其中,郑玄发展了序为诗确定年代的思路,并进一步确定诗的具体的地理位置。古文经的解诗学体现了一种先验、唯圣的思维方式,使其对诗的解释成为一种牵强的比附。
-
关键词
致用精神
礼乐文化
诗中求理
诗中求史
唯圣思维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