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多糖和某些致炎细胞因子对培养人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唐海兰 林白霜 颜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4-367,共4页
在脂多糖,白细胞介素-1β和干扰素-γ作用下,培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形态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出现明显改变。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在作用6小时后显著增高,此时细胞开始出现梭形化变化。作用10小时形态改变最明显,细胞明显变长,长宽比较... 在脂多糖,白细胞介素-1β和干扰素-γ作用下,培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形态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出现明显改变。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在作用6小时后显著增高,此时细胞开始出现梭形化变化。作用10小时形态改变最明显,细胞明显变长,长宽比较正常对照增加两倍以上,而此时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已降至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内皮细胞 致炎细胞因子 内毒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对人树突状细胞表型及致炎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桂芝 周同 +3 位作者 张玉梅 吴开胤 张冬青 陈楠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510-513,共4页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10对体外培养人树突状细胞(DC)表型和致炎细胞因子IL-12分泌的影响,探讨IL-10对DC炎性成熟过程中的负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SCF、GM-CSF、TGF-β1、Flt-3和TNF-α体外培养体系,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获...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10对体外培养人树突状细胞(DC)表型和致炎细胞因子IL-12分泌的影响,探讨IL-10对DC炎性成熟过程中的负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SCF、GM-CSF、TGF-β1、Flt-3和TNF-α体外培养体系,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获得DC,并于细胞成熟中用重组人IL-10进行干预。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CD1a、CD11c、CD83、CD80、CD86和HLA-DR;RT-PCR检测IL-12 p35、p40mRNA表达;ELISA法测定IL-12p70分泌的含量。结果 IL-10可下调成熟中DC表面CD11c、CD83、CD80和CD86的表达,同时可抑制DC内IL-12p35、p40mRNA的转录和IL-12p70的分泌。结论 IL-10可抑制DC黏附共刺激分子表达和致炎细胞因子的合成,提示其不仅可调抑DC的递呈抗原功能,且参与了炎症局部微环境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0 IL-10 树突状细胞 细胞表型 致炎细胞因子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炎细胞因子诱导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的表达
3
作者 姜颖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5期395-395,共1页
致炎细胞因子会引起并加重炎症级联反应,在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局部纤溶酶原被纤溶酶原激活剂(PA)活化成纤溶酶,纤溶酶可致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组织损伤。目前就牙髓根尖周疾病中通过组织型-PA(t-PA)蛋白水解途径致组织损伤的机制... 致炎细胞因子会引起并加重炎症级联反应,在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局部纤溶酶原被纤溶酶原激活剂(PA)活化成纤溶酶,纤溶酶可致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组织损伤。目前就牙髓根尖周疾病中通过组织型-PA(t-PA)蛋白水解途径致组织损伤的机制及致炎细胞因子的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目的是确定在培养的人牙髓细胞、牙龈成纤维细胞中致炎细胞因子IL-1α和TNE-α对PA/纤维溶酶系统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拔除健康的阻生第三磨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炎细胞因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 基因表达 牙髓病 根尖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炎与抗炎细胞因子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SR、CD1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秦文利 单佑安 蒋建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31-1131,共1页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小鼠 肺泡巨噬细胞 致炎细胞因子 SR 细胞因子 CD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致炎性细胞因子、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亮 贾福军 +5 位作者 李恒芬 袁国桢 姚建军 程灶火 郭新胜 方春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致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送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半定量技术,分别检测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25例同胞对照和30...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致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送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半定量技术,分别检测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25例同胞对照和3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β、TNF-α和TH的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应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结果IL-1β在病例组、同胞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1.52±1.01、1.18±0.99和0.55±0.33;TNF-α在三组样本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1.52±1.09、1.01±0.87和0.61±0.32;TH在三组样本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74±0.38、0.70±0.29和0.28±0.20。其中病例组与同胞对照组IL-1β、TNF-α、TH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组和同胞对照组的IL-1β、TNF-α、TH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同时发现IL-1β(r=0.420)、TNF-α(r=0.430)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量表的一般病理症状分显著相关(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巴胺功能亢进和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且可能受遗传背景影响。致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一般病理症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致炎细胞因子 病例对照研究 酪氨酸羟化酶 基因表达 PANSS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邵燕丽 吕小华 +3 位作者 吕世静 黄罗佳 何德 陈文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2-383,386,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情况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3种致炎细胞因子IL-12、IL-18、TNF-α和2种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IL-10的变化。方法:采用ABC-ELISA及双抗体夹心ELISA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IL-18外,IL-12、TNF-α、IL-10胸水中含... 目的:观察不同情况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3种致炎细胞因子IL-12、IL-18、TNF-α和2种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IL-10的变化。方法:采用ABC-ELISA及双抗体夹心ELISA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IL-18外,IL-12、TNF-α、IL-10胸水中含量都远远超过血清中的含量,TGF-β1血清中含量远远超过胸水中含量(P<0.05或P<0.01)。结论:IL-18可能用作加强疫苗保护性的一种辅助成分;证明细胞因子IL-12、TNF-α、TGF-β1、IL-10与结核病免疫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结核 细胞因子/致炎 细胞因子/抑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炎症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7
7
作者 邱奥望 刘展 +1 位作者 郭军 彭聿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3-358,共6页
近十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脑内始终存在着以胶质细胞激活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神经炎症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诱发或加重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另一方面,它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有利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激... 近十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脑内始终存在着以胶质细胞激活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神经炎症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诱发或加重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另一方面,它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有利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激活的胶质细胞通过释放致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自由基等分子介导神经炎症所致的神经元退行性病变,而由调节性T细胞产生的抗炎细胞因子及由神经元释放的抗炎神经肽能保护神经元抵抗神经炎症,从而减缓或减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退行性疾病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致炎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模型的构建及其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润生 王全胜 +3 位作者 蔡文礼 杨昌祥 张宏 吴龙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9年第2期5-10,共6页
采用生物学指标监测猪的疾病状态可为评价各种抗生素的临床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本文通过血清急性相炎症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和前致炎细胞因子(IL-6,TNF-α和IFN-γ)含量的检测,结合疾病诊断中传统的临床评价指标(临... 采用生物学指标监测猪的疾病状态可为评价各种抗生素的临床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本文通过血清急性相炎症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和前致炎细胞因子(IL-6,TNF-α和IFN-γ)含量的检测,结合疾病诊断中传统的临床评价指标(临床症状、X光检查、病理学检查),对构建的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模型进行了评价。试验猪随机分为3组:两感染组通过气管内注射血清2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构建肺炎模型,另一组接种无菌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一个感染组在接种16小时后经口一次性给予替米考星粉(20mg/kg)。接种后,猪血清CRP,SAA和IL-6的水平随着疾病发生逐渐升高,而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则无显著变化。给予替米考星后有效降低了血清CRP和SAA的水平和持续时间。因此,血清CRP,SAA和IL-6的水平可以有效地评价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模型。此外,CRP和SAA可以作为评价抗生素治疗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考星 胸膜肺放线杆菌 症蛋白 致炎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全胜 李润生 +1 位作者 蔡文礼 杨昌祥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8年第12期8-10,共3页
1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概述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尤以欧欧洲、美洲各国流行严重。
关键词 急性相蛋白 猪放线杆菌 猪传染性胸膜肺 生物学评价指标 胸膜肺放线杆菌 致炎细胞因子 急性相反应 毒力因子 血清型 分泌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压丸联合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尹卫娟 蔡靓羽 +2 位作者 张建楠 柳娇 周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8-1239,共2页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膝关节严重疾患、缓解膝关节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但 TKA 手术创伤可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产生严重的术后疼痛和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1]。目前,耳穴压丸治疗外科术后疼痛和分娩镇痛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膝关节严重疾患、缓解膝关节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但 TKA 手术创伤可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产生严重的术后疼痛和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1]。目前,耳穴压丸治疗外科术后疼痛和分娩镇痛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2]。本研究观察耳穴压丸在 TKA 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耳穴压丸 术后镇痛 股神经阻滞 致炎细胞因子 应用 术后疼痛 膝关节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