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两种降水数据的苏巴什水库暴雨山洪淹没模拟及致灾临界雨量阈值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连成 司嘉怡 +2 位作者 胡列群 王梅霞 张太西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7-1155,共9页
以阿克苏地区苏巴什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降水融合数据、雨量站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等资料,运用FloodArea模型对苏巴什水库典型暴雨山洪淹没过程进行精细化模拟,通过淹没深度和汇水量2个参量,对比分析2种降... 以阿克苏地区苏巴什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降水融合数据、雨量站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等资料,运用FloodArea模型对苏巴什水库典型暴雨山洪淹没过程进行精细化模拟,通过淹没深度和汇水量2个参量,对比分析2种降水数据源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降水-淹没深度关系模型,得出冲砂闸底板高程、汛限水位、泄洪闸堰顶高程和坝顶高程对应的致灾临界雨量阈值。结果表明:以多源降水融合数据驱动的FloodArea模型模拟苏巴什水库淹没深度和计算汇水量较雨量站模拟的精度更高,更接近真实值,多源降水融合数据和雨量站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淹没深度误差率分别为8.59%和18.67%。苏巴什水库淹没水位达到冲砂闸底板高程、汛限水位、泄洪闸堰顶高程和坝顶高程对应累积4 h降水量的致灾临界雨量阈值分别为7.1 mm、20.1 mm、32.9 mm和44.7 mm。研究结果可为苏巴什水库暴雨山洪预警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升暴雨山洪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山洪 淹没模拟 致灾临界雨量 苏巴什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odArea模型新疆山洪淹没模拟及致灾临界雨量阈值的研究——以皮里青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连成 江远安 +7 位作者 刘精 余行杰 樊静 吴秀兰 白素琴 段均泽 邱辉 吴一虹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5,共8页
以皮里青河流域为研究区,运用小时降水、土地利用类型、数字高程(DEM)、实测淹没深度等数据,基于FloodArea模型对研究区2010年5月2日、2012年6月3日、2016年5月9日、2016年6月17日洪水过程进行再现模拟,通过精度验证并建立了降水-淹没... 以皮里青河流域为研究区,运用小时降水、土地利用类型、数字高程(DEM)、实测淹没深度等数据,基于FloodArea模型对研究区2010年5月2日、2012年6月3日、2016年5月9日、2016年6月17日洪水过程进行再现模拟,通过精度验证并建立了降水-淹没深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4个淹没等级对应的致灾临界雨量。相关分析得出喀拉亚尕奇乡累计8 h降雨量与模拟洪水淹没深度的相关性最好,达到了0.96,潘津乡降雨累计5 h的相关性最好,为0.99;通过实测数据对模拟淹没深度进行精度检验得出,喀拉亚尕奇乡和潘津乡两个考察点相对误差分别为0.47 m和0.1 m,误差率分别为31.33%和7.69%,FloodArea模型对研究区洪水过程模拟的效果较好,可以反映出该区域的洪水淹没情况,能为无水文资料的山区流域的山洪过程进行较为精准的模拟;按照山洪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和降水-淹没深度的关系得出,预警点累计5 h降水得到对应4个等级的致灾临界雨量阈值分别为:四级17.84 mm、三级32.39 mm、二级54.21 mm、一级76.0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dArea模型 皮里青河流域 淹没模拟 致灾临界雨量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BV模型确定沁河流域洪涝致灾临界雨量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海燕 张亚琳 +2 位作者 王志伟 茅彧 安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78,共5页
对暴雨洪涝较为严重的沁河流域进行暴雨洪涝风险评估需要致灾临界雨量。运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HBV,选取以润城水文站为控制站的沁河流域1977—1988年逐日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在率定和验证水文模型HBV的基础上,结合水位—流量关系,对沁河... 对暴雨洪涝较为严重的沁河流域进行暴雨洪涝风险评估需要致灾临界雨量。运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HBV,选取以润城水文站为控制站的沁河流域1977—1988年逐日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在率定和验证水文模型HBV的基础上,结合水位—流量关系,对沁河流域洪涝致灾临界雨量进行确定,并且运用1982年洪涝灾情的实测水文数据和降水量数据,验证致灾临界降水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沁河流域的三级致灾临界降水量是合理的,可作为判断该流域在不同前期水位条件下是否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灾临界雨量 HBV模型 沁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渡江流域暴雨洪涝致灾临界面雨量的确定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亚杰 吴慧 +1 位作者 吴胜安 陈升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1-740,共10页
基于海南省南渡江流域龙塘水文站1976-1987年和2009-2010年的逐日气象水文资料,采用HBV-D水文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确定了适合南渡江流域的HBV-D水文模型最优化参数。结果表明:该模型在1976-1981年率定期、1982-1987年验证期... 基于海南省南渡江流域龙塘水文站1976-1987年和2009-2010年的逐日气象水文资料,采用HBV-D水文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确定了适合南渡江流域的HBV-D水文模型最优化参数。结果表明:该模型在1976-1981年率定期、1982-1987年验证期和2009-2010年验证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为0.891,0.831,0.953,相关系数分别为0.944,0.912,0.977,达到了0.01显著性水平。通过建立的南渡江流域HBV-D水文模型进行模型反演,确定了不同前期水位(7 m,8 m,9 m,10 m,11 m)的面雨量和水位关系,根据龙塘水文站的警戒水位、10年重现期水位、30年重现期水位、50年重现期水位作为不同等级预警的临界判别条件,最终确定了不同前期水位的致灾临界面雨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渡江流域 HBV-D水文模型 致灾临界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BV模型的藉河流域致灾临界面雨量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苏谢卫 任源鑫 +2 位作者 王毅勇 宋佳欣 王有恒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46-50,共5页
运用半分布式HBV水文模型,选取藉河流域2006—2013年水文资料、气象资料在渭河一级支流藉河天水(二)站水文站以上流域建立降水-流量-水位关系,确定流域致灾临界面雨量。结果表明,HBV模型在率定期Nash系数为0.50,确定性系数R2为0.70;在... 运用半分布式HBV水文模型,选取藉河流域2006—2013年水文资料、气象资料在渭河一级支流藉河天水(二)站水文站以上流域建立降水-流量-水位关系,确定流域致灾临界面雨量。结果表明,HBV模型在率定期Nash系数为0.50,确定性系数R2为0.70;在验证期Nash系数为0.71,确定性系数R2为0.84。根据天水(二)站水文站实测流量数据以及HBV模型水位-降水关系,对流域致灾临界面雨量进行确定,并选择3次洪水过程进行验证,证明基于HBV水文模型方法确定的致灾临界面雨量指标预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模型 藉河流域 致灾临界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数据的新疆山洪淹没模拟及致灾阈值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连成 余行杰 +3 位作者 邵伟玲 张婧莉 佟欣怡 李元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89,共10页
利用实测淹没深度、数字高程(DEM)、土地利用类型、小时降水、定量降水估测(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QPE)等数据,通过FloodArea模型对新疆博尔博松流域3次(2013年8月25日、2015年6月28日、2016年6月17日)洪水过程进行再... 利用实测淹没深度、数字高程(DEM)、土地利用类型、小时降水、定量降水估测(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QPE)等数据,通过FloodArea模型对新疆博尔博松流域3次(2013年8月25日、2015年6月28日、2016年6月17日)洪水过程进行再现模拟,对模拟结果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实测数据进行精度检验,并建立了面雨量-淹没深度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四个淹没等级对应的致灾临界雨量。运用不同数据模拟得出淹没分布特征为随着时间的变化淹没深度具有上升的趋势,淹没过程可分为蓄积期、稳定增长期和波动上升期3个阶段;通过精度验证得出:FloodArea模型运用自动站降水数据模拟的淹没深度与实测数据相比偏高,而QPE、R-QPE(订正后QPE)数据模拟的则偏低,这三种数据的模拟结果与博尔博松村和塔尔村两个考察点的绝对误差分别为0.46 m、0.78 m、0.35 m和1.35 m、1.44 m、0.65 m,R-QPE数据模拟出的淹没深度效果最好,更能精确地反映出该流域洪水淹没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模拟洪水淹没深度与7 h累计时效的面雨量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到了0.989,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面雨量-淹没深度的关系;按照面雨量-淹没深度的关系和山洪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得出,预警点累计时效7 h面雨量对应四个等级的致灾临界雨量阈值分别为:四级6.25 mm、三级23.61 mm、二级49.64 mm、一级75.6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降水估测数据 FloodArea模型 淹没模拟 致灾临界雨量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PI的山洪灾害风险预警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徐辉 曹勇 曾子悦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5,共6页
提供了一种基于潜在风险指数(FFPI)的山洪灾害风险预警技术的研究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坡度、土地类型、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因子构建了全国1 km的山洪灾害潜在风险指数,通过山洪灾害事件的验证,FFPI高值区覆盖了大部分的山洪灾害事件... 提供了一种基于潜在风险指数(FFPI)的山洪灾害风险预警技术的研究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坡度、土地类型、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因子构建了全国1 km的山洪灾害潜在风险指数,通过山洪灾害事件的验证,FFPI高值区覆盖了大部分的山洪灾害事件发生区域,其对山洪灾害的空间预测有较好的精度和可参考性;其次,结合山洪潜在风险指数(FFPI)建立了全国5 km的格点化山洪致灾临界雨量,这为无资料区域山洪临界雨量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以网格降水预报为前端驱动,实现了全国高精度的山洪灾害风险预报,并对近几年的山洪灾害事件实例进行了预报验证,具有较好的可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潜在风险指数 致灾临界雨量 风险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嘉陵江流域暴雨洪涝致灾风险阈值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宋楠 马振峰 +2 位作者 范广洲 郭海燕 徐沅鑫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6-192,共7页
以四川嘉陵江流域的金溪水文站以上段为研究区域,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HBV-D对河流暴雨洪涝灾害的临界面雨量阈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在嘉陵江流域的适用性较好,在2013-2015年率定期和2010-2012年验证期的Nash效率系数分别为0.68和0.67... 以四川嘉陵江流域的金溪水文站以上段为研究区域,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HBV-D对河流暴雨洪涝灾害的临界面雨量阈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在嘉陵江流域的适用性较好,在2013-2015年率定期和2010-2012年验证期的Nash效率系数分别为0.68和0.67,相关系数超过0.82;通过模型反演建立降水—流量—水位的关系,得到了不同前期基础水位的24h面雨量和水位的关系,将金溪水文站的警戒水位(306.5m)和保证水位(308.7m)作为临界判别条件,确定了不同前期基础水位的致灾临界面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流域 HBV-D水文模型 致灾临界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odArea模型的重庆沙坪坝区内涝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康俊 周杰 程炳岩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118,共8页
基于FloodArea二维水动力模型、数字高程模型和土地利用数据,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研究区域,对其24h历时5a重现期暴雨雨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面雨量与淹没水深关系,并根据3个淹没等级计算出内涝隐患点的致灾临界雨量;同时对24h历时的10,20,... 基于FloodArea二维水动力模型、数字高程模型和土地利用数据,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研究区域,对其24h历时5a重现期暴雨雨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面雨量与淹没水深关系,并根据3个淹没等级计算出内涝隐患点的致灾临界雨量;同时对24h历时的10,20,30,50和100a重现期暴雨雨型进行了模拟,并根据风险矩阵法研制了沙坪坝区城市内涝风险区划图.实验结果表明:FloodArea水文模型在城市内涝对于面雨量和地表径流关系上拟合较好,为城市内涝风险区划计算也提供了物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dArea 城市内涝 致灾临界雨量 沙坪坝 风险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