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幼虫的致死速率与温度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蒋杰贤 柴晓玲 蒋祝瑞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58-61,共4页
利用非线性模型描述了斜纹夜蛾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病死速率、病死时间分布与饲育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饲育温度的升高 ,感病幼虫病死速率加快。Schoolfield模型、Stinner模型和分段Lo gistic模型均可很好地描述幼虫病死... 利用非线性模型描述了斜纹夜蛾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病死速率、病死时间分布与饲育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饲育温度的升高 ,感病幼虫病死速率加快。Schoolfield模型、Stinner模型和分段Lo gistic模型均可很好地描述幼虫病死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不同饲育温度处理下 ,感病斜纹夜蛾每日病死率可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较好地拟合 ,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吻合 (Hosmer Lemoshow统计量检验不显著 ) ,方程中各项系数经t检验达极显著水平 ;不同饲育温度下的幼虫病死时间分布可用Weibull模型、Gompertz模型及Logistic模型很好地拟合 ,通过用决定系数R2 和剩余平方和Q 比较各模型的拟合程度 ,表明在 2 9℃以下 ,以Logistic模型拟合最好 ,Gompertz模型次之 ,Weibull模型稍差。当饲育温度在 3 2℃以上时 ,以Gompertz模型最好 ,Weibull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宿主幼虫 致死速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测定微波杀菌致死速率的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吕联通 梁莉萍 +1 位作者 姜英才 黄彩玲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5期45-50,共6页
微波加热杀菌研究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是对象菌的死亡速率的测定方法。本文提出了线性升温条件下D值(杀死90%的对象菌所需时间)的计算方法。将大肠杆菌悬置液静置于2450MHz微波场内加热,在一定的温升条件下测定不同时刻的... 微波加热杀菌研究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是对象菌的死亡速率的测定方法。本文提出了线性升温条件下D值(杀死90%的对象菌所需时间)的计算方法。将大肠杆菌悬置液静置于2450MHz微波场内加热,在一定的温升条件下测定不同时刻的残菌数。同时进行了水浴杀菌对照实验.得出大肠杆菌微波加热杀菌的D值的表达式DM(t)和水浴加热杀菌的D值的表达式DW(t)。在60℃以下DM~D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杀菌 致死速率 测定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对红缘天牛幼虫致病力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汪敏捷 雷玲 +5 位作者 王建华 秦勤 刘晨 丁嘉文 李敏 刘强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79-82,共4页
为了寻找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的最佳作用条件,测定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白僵菌作用于红缘天牛幼虫后,幼虫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1)31℃是白僵菌感染红缘天牛幼虫的最佳温度.该温度下,幼虫在5 d的... 为了寻找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的最佳作用条件,测定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白僵菌作用于红缘天牛幼虫后,幼虫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1)31℃是白僵菌感染红缘天牛幼虫的最佳温度.该温度下,幼虫在5 d的校正死亡率高达77.78%,致死速率快,LT50仅为0.121 d,僵虫率为46.67%,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温度增高或降低,都会使致死速率和僵虫率降低;(2)相对湿度>90%时,白僵菌对红缘天牛幼虫的致死效果最好,此时的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100%和63.33%,致死速率也最快,LT50为1.017 d,相对湿度降低时,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红缘天牛 温度 湿度 致病力 致死中时间 致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