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牛乳中耐热芽孢杆菌致死条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忠民
魏艳敏
庞伟华
《中国乳业》
2013年第2期46-47,共2页
牛奶营养丰富,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牛乳在热灭菌过程中,大多数细菌都被杀灭,但仍会有耐热菌存在,这些耐热性细菌会对产品的品质造成很大影响。本文针对牛乳中存在的耐热菌的种类和特性,以及致死条件和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牛乳
耐热芽孢杆菌
致死条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MS诱变处理金花菜种子条件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胡志峰
魏臻武
唐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1-365,共5页
为确定EMS诱变处理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L.)种子的最适条件,获得化学诱变性状稳定的突变系和育种后代。本试验以淮扬金花菜种子为材料,EMS为诱变剂,采用5个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浓度(0.1%,0.3%,0.5%,0.7%和0.9%),3个处理时间(3h...
为确定EMS诱变处理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L.)种子的最适条件,获得化学诱变性状稳定的突变系和育种后代。本试验以淮扬金花菜种子为材料,EMS为诱变剂,采用5个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浓度(0.1%,0.3%,0.5%,0.7%和0.9%),3个处理时间(3h,6h和9h),分别对诱变后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度、移栽成活率及相对越冬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EMS诱变处理对淮扬金花菜发芽率和胚根伸长有抑制效应,且EMS诱变浓度抑制效应大于诱变时间;EMS处理对淮扬金花菜移栽成活率影响较小;低浓度EMS处理后淮扬金花菜保持了较高的越冬率,但高浓度EMS抑制金花菜的越冬。0.7%EMS 9h组合和0.9%EMS 6h组合的发芽率均接近50%,最终确定0.7%EMS诱变处理9h和0.9%EMS诱变处理6h的组合为金花菜种子最佳诱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磺酸乙酯(EMS)
金花菜
化学诱变
突变体
半
致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诱发温度敏感型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刘贵富
吴跃进
+2 位作者
许霞
舒庆尧
夏英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1期16-19,共4页
在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发的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突变体中,发现有4个突变体的叶色表达与温度有关。突变体W4、W11在高温(30~35℃)叶片呈白色,在低温下(20~25℃)表现为黄色或浅黄色。35℃时叶绿素(a+b)含...
在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发的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突变体中,发现有4个突变体的叶色表达与温度有关。突变体W4、W11在高温(30~35℃)叶片呈白色,在低温下(20~25℃)表现为黄色或浅黄色。35℃时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0.0219和0.0536mg/g鲜重,而在25℃时分别上升到0.2410和0.3431mg/g鲜重,增长幅度达10倍左右。相反,突变体W17和W25在低温下表现为白色,高温下转为浅绿色。在25℃时叶绿素含量分别只有0.0813和0.0172mg/g鲜重,在35℃时分别上升到1.0570和1.1367mg/g鲜重,增长幅度高达90倍以上。在此温度范围内,对照2177S的叶绿素含量在同一数量级内变化。在生长过程中,上述突变体的叶片均可转换成黄绿色或绿色,并开花结实。在25℃下生长到3.5叶期时,W4和W11的叶绿素含量已接近2177S的水平,分别达到对照的88.6%和81.1%。但W25在20℃及以下温度生长时,叶片始终呈白色,不发生转换,从而表现出条件致死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色突变
温度
叶绿素
条件
致死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芽孢杆菌抑杀小球藻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陈巧燕
任健
+4 位作者
李涛
陈虹宇
张文静
李月影
师三媛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22期6-8,共3页
研究通过对一株能抑杀小球藻的芽孢杆菌XP抑杀机制的研究,了解小球藻与芽孢杆菌的共生关系。对芽孢杆菌XP的活细菌、分泌型胞外产物及非分泌型胞内产物与小球藻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培养,每隔24 h对每组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探究芽孢杆菌X...
研究通过对一株能抑杀小球藻的芽孢杆菌XP抑杀机制的研究,了解小球藻与芽孢杆菌的共生关系。对芽孢杆菌XP的活细菌、分泌型胞外产物及非分泌型胞内产物与小球藻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培养,每隔24 h对每组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探究芽孢杆菌XP抑杀小球藻的方式和条件。试验得出菌藻个数比超过1/100时,芽孢杆菌XP对小球藻有非常强的抑杀效果;培养液与小球藻体积比在0.2∶1~1∶1时抑杀效果很大;芽孢杆菌XP的超声破碎液对小球藻完全没有致死作用。芽孢杆菌XP抑杀小球藻的机制为分泌性胞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小球藻
抑杀方式
致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遗传诱变方法改良真菌,培育生物除草剂
5
作者
赵吉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5-16,共2页
最近,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新奇的生物除草剂。这种经过遗传改良后的有机体具有先灭杂草,后自身消亡的特性。 蒙大拿州立大学的一组植物病理学家利用遗传手段改造了一种称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真菌,此...
最近,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新奇的生物除草剂。这种经过遗传改良后的有机体具有先灭杂草,后自身消亡的特性。 蒙大拿州立大学的一组植物病理学家利用遗传手段改造了一种称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真菌,此种真菌为一种天然植物病原菌,可铲除40余种杂草,但也破坏许多农作物。上述研究人员未采用现代基因转移的方法,而是利用常规化学诱变和辐射诱变的途径培育了上述真菌突变体的。 自1985年开展这项研究工作以来,他们已经培育出20多种理想的突变体。其中一种为营养缺陷型,即这种突变体需要供以某种特殊营养才能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变方法
生物除草剂
蒙大拿州立大学
突变体
植物病理学家
基因转移
植物病原菌
化学诱变
启动子
条件
致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乳中耐热芽孢杆菌致死条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忠民
魏艳敏
庞伟华
机构
黑龙江贝因美乳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立高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乳业》
2013年第2期46-47,共2页
文摘
牛奶营养丰富,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牛乳在热灭菌过程中,大多数细菌都被杀灭,但仍会有耐热菌存在,这些耐热性细菌会对产品的品质造成很大影响。本文针对牛乳中存在的耐热菌的种类和特性,以及致死条件和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牛乳
耐热芽孢杆菌
致死条件
研究进展
分类号
TS25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MS诱变处理金花菜种子条件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胡志峰
魏臻武
唐嘉
机构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大学草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1-36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136)
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BE2012340)
+1 种基金
中央财政农技推广项目TG(16)008
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6069-12)资助
文摘
为确定EMS诱变处理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L.)种子的最适条件,获得化学诱变性状稳定的突变系和育种后代。本试验以淮扬金花菜种子为材料,EMS为诱变剂,采用5个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浓度(0.1%,0.3%,0.5%,0.7%和0.9%),3个处理时间(3h,6h和9h),分别对诱变后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度、移栽成活率及相对越冬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EMS诱变处理对淮扬金花菜发芽率和胚根伸长有抑制效应,且EMS诱变浓度抑制效应大于诱变时间;EMS处理对淮扬金花菜移栽成活率影响较小;低浓度EMS处理后淮扬金花菜保持了较高的越冬率,但高浓度EMS抑制金花菜的越冬。0.7%EMS 9h组合和0.9%EMS 6h组合的发芽率均接近50%,最终确定0.7%EMS诱变处理9h和0.9%EMS诱变处理6h的组合为金花菜种子最佳诱变条件。
关键词
甲基磺酸乙酯(EMS)
金花菜
化学诱变
突变体
半
致死条件
Keywords
Ethyl methyl sulfonate(EMS)
Medicago polymorpha
Chemical mutagenesis
Mutant
Semi lethal conditions
分类号
S336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诱发温度敏感型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刘贵富
吴跃进
许霞
舒庆尧
夏英武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1期16-19,共4页
基金
浙江省"8812"项目
文摘
在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发的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突变体中,发现有4个突变体的叶色表达与温度有关。突变体W4、W11在高温(30~35℃)叶片呈白色,在低温下(20~25℃)表现为黄色或浅黄色。35℃时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0.0219和0.0536mg/g鲜重,而在25℃时分别上升到0.2410和0.3431mg/g鲜重,增长幅度达10倍左右。相反,突变体W17和W25在低温下表现为白色,高温下转为浅绿色。在25℃时叶绿素含量分别只有0.0813和0.0172mg/g鲜重,在35℃时分别上升到1.0570和1.1367mg/g鲜重,增长幅度高达90倍以上。在此温度范围内,对照2177S的叶绿素含量在同一数量级内变化。在生长过程中,上述突变体的叶片均可转换成黄绿色或绿色,并开花结实。在25℃下生长到3.5叶期时,W4和W11的叶绿素含量已接近2177S的水平,分别达到对照的88.6%和81.1%。但W25在20℃及以下温度生长时,叶片始终呈白色,不发生转换,从而表现出条件致死的特性。
关键词
叶色突变
温度
叶绿素
条件
致死
水稻
Keywords
Leaf color mutation ,Temperature ,Chlorophyll content,Condition lethal ,Oryza sativa L.
分类号
S51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芽孢杆菌抑杀小球藻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陈巧燕
任健
李涛
陈虹宇
张文静
李月影
师三媛
机构
天津农学院
出处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22期6-8,共3页
基金
天津市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抑杀小球藻的芽孢杆菌的筛选与研究"(201510061198)
文摘
研究通过对一株能抑杀小球藻的芽孢杆菌XP抑杀机制的研究,了解小球藻与芽孢杆菌的共生关系。对芽孢杆菌XP的活细菌、分泌型胞外产物及非分泌型胞内产物与小球藻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培养,每隔24 h对每组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探究芽孢杆菌XP抑杀小球藻的方式和条件。试验得出菌藻个数比超过1/100时,芽孢杆菌XP对小球藻有非常强的抑杀效果;培养液与小球藻体积比在0.2∶1~1∶1时抑杀效果很大;芽孢杆菌XP的超声破碎液对小球藻完全没有致死作用。芽孢杆菌XP抑杀小球藻的机制为分泌性胞外产物。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小球藻
抑杀方式
致死条件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遗传诱变方法改良真菌,培育生物除草剂
5
作者
赵吉平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5-16,共2页
文摘
最近,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新奇的生物除草剂。这种经过遗传改良后的有机体具有先灭杂草,后自身消亡的特性。 蒙大拿州立大学的一组植物病理学家利用遗传手段改造了一种称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真菌,此种真菌为一种天然植物病原菌,可铲除40余种杂草,但也破坏许多农作物。上述研究人员未采用现代基因转移的方法,而是利用常规化学诱变和辐射诱变的途径培育了上述真菌突变体的。 自1985年开展这项研究工作以来,他们已经培育出20多种理想的突变体。其中一种为营养缺陷型,即这种突变体需要供以某种特殊营养才能存活。
关键词
诱变方法
生物除草剂
蒙大拿州立大学
突变体
植物病理学家
基因转移
植物病原菌
化学诱变
启动子
条件
致死
分类号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牛乳中耐热芽孢杆菌致死条件的研究进展
李忠民
魏艳敏
庞伟华
《中国乳业》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EMS诱变处理金花菜种子条件分析
胡志峰
魏臻武
唐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诱发温度敏感型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
刘贵富
吴跃进
许霞
舒庆尧
夏英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芽孢杆菌抑杀小球藻的机制研究
陈巧燕
任健
李涛
陈虹宇
张文静
李月影
师三媛
《饲料研究》
CAS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利用遗传诱变方法改良真菌,培育生物除草剂
赵吉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