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砂岩气藏气体钻井高效建产的机理分析及展望
1
作者 李皋 张毅 +2 位作者 李红涛 孟英峰 杨旭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5,共9页
气体钻井开发致密砂岩气藏具有避免储层损害的天然优势,然其机理尚不够清晰;致使高效建产存在偶然性。为此,系统性回顾了气体钻井开发致密砂岩气藏的经验与教训,以迪北、川西地区气体钻井开发致密气藏实践为例,基于甲烷浓度、出口湿度... 气体钻井开发致密砂岩气藏具有避免储层损害的天然优势,然其机理尚不够清晰;致使高效建产存在偶然性。为此,系统性回顾了气体钻井开发致密砂岩气藏的经验与教训,以迪北、川西地区气体钻井开发致密气藏实践为例,基于甲烷浓度、出口湿度等随钻监测数据,结合岩屑X射线衍射、测井资料分析高效建产机理。研究发现,高产井产气点井深与砂泥岩岩性界面高度对应,证实了其衍生的缝网系统为主要储气空间和产气通道,是井轨迹的重点穿越目标,未来应加强提高气体钻进安全穿越砂泥岩夹层的能力。受断裂带影响,有水气藏中下部地层水会运移至断层下降盘的上部,因此应以构造高点、断层上升盘为井位部署依据,并结合成藏演化与构造运动历史进行优化。后续还需深入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关注岩性界面缝的有效性和有水气藏中气水关系及其影响,同时发展复杂环境下的气体钻完井工艺及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体钻井 岩性界面 井位部署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二段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与富集模式
2
作者 熊亮 陈冬霞 +3 位作者 杨映涛 张玲 李莎 王翘楚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4-816,共13页
以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为例,基于测录井、生产、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解释,开展构造特征及演化、储层成岩及致密化作用、断缝类型及期次等系统分析,揭示多阶段、多因素动态耦合的致密气藏富集机理。结果表明:(1)燕山早期古... 以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为例,基于测录井、生产、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解释,开展构造特征及演化、储层成岩及致密化作用、断缝类型及期次等系统分析,揭示多阶段、多因素动态耦合的致密气藏富集机理。结果表明:(1)燕山早期古构造圈闭形成,储层未致密,早期低熟—中成熟油气受浮力作用在构造高部位聚集,古构造控制圈闭及早期油气藏形成。(2)燕山中期—晚期,烃源岩成熟并大量生排烃,岩石粒度及砂岩类型影响储层致密化时间,油气沿断缝附近砂体或致密化程度较弱的基质储层小规模运移,储层致密化作用控制油气充注规模。(3)喜马拉雅期烃源岩过成熟,滞留原油裂解气沿晚期断缝高效运移,高产井集中于晚期南北向四级断层及晚期裂缝形成的Ⅰ类、Ⅱ类断缝区,晚期断缝改造作用控产。(4)新场构造带经历3期构造演化、两期成藏、3期断缝发育,在古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经致密化及晚期断缝调整形成复杂气水分布,总结为“早期油气近源低丰度充注,晚期断褶缝体-优质储层-构造高位三者叠合控制天然气差异富集”的模式。断-褶-缝-孔耦合良好的断缝体是有利勘探靶区,勘探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新场构造带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二段 致密砂岩气 富集机理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低采收率成因
3
作者 代金友 雷禧桢 +4 位作者 师洋阳 潘志扬 沈小述 张立娟 周晓峰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0,共7页
为明确致密砂岩气藏低采收率成因,以子洲气田山2致密砂岩气藏为例,根据气藏采收率定义,建立储量分区动用模型和采收率解析理论模型,通过气藏采收率计算及其成因解释,系统剖析致密砂岩气藏低采收率成因。结果表明,子洲气田山2致密砂岩气... 为明确致密砂岩气藏低采收率成因,以子洲气田山2致密砂岩气藏为例,根据气藏采收率定义,建立储量分区动用模型和采收率解析理论模型,通过气藏采收率计算及其成因解释,系统剖析致密砂岩气藏低采收率成因。结果表明,子洲气田山2致密砂岩气藏低采收率成因主要为垂向波及系数、平面波及系数及驱气效率较低。垂向波及系数主要受储集层垂向非均质性影响,驱气效率主要与气藏地层废弃压力有关,平面波及系数主要受储集层平面非均质性及井网控制程度制约。合理部署井网和提高平面波及系数是提高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但考虑平面波及系数为100%时,气藏极限采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加强垂向波及系数和驱气效率技术攻关,是更大幅度提高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低采收率成因 储量分区动用模型 采收率 解析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部天府气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储层岩石相类型与演化特征
4
作者 关旭 庞小婷 +7 位作者 冉崎 杨长城 王小娟 朱德宇 潘珂 李飞 肖柏夷 曹斌风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7-780,共14页
岩石类型划分对表征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和揭示其差异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盆地中部天府气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稳定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储层岩石相类型及成岩演化过程。天... 岩石类型划分对表征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和揭示其差异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盆地中部天府气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稳定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储层岩石相类型及成岩演化过程。天府气区沙溪庙组含气储层在物性、孔隙类型和分布上表现出强非均质性。基于岩石学组分和结构、成岩方式和过程及孔隙结构特征的差异,划分了4种类型的岩石相,包括贫塑性颗粒砂岩、富塑性颗粒砂岩、方解石致密胶结砂岩和浊沸石致密胶结砂岩。在储层演化过程中,贫塑性颗粒砂岩经历了中等压实作用,流体—岩石反应活跃,溶蚀作用强烈,普遍经历了多期溶蚀和胶结作用,是有效的储集岩石相;富塑性颗粒砂岩机械压实强烈,在成岩早期已变得致密,晚期流体活动弱,溶解微弱;方解石致密胶结砂岩和浊沸石致密胶结砂岩中方解石和浊沸石连晶式胶结,早期胶结致密化,晚期流体改造也较弱。沉积物原始组分和结构控制了储层中成岩作用方式和程度的差异。利用岩石相的概念可系统识别影响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键岩石学参数,将其与测井信息相结合,可有效指导储层属性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岩石相 差异性成岩演化 沙溪庙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府气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砂中找储”识别技术
5
作者 熊文浩 张冲 +3 位作者 陶云贺 周新波 韩华洋 张文艺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天府气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具有岩性复杂、砂体致密、储集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缺乏一套系统的储层识别方法。由岩性识别的曲线重构法计算的裂缝综合参数、粒度表征参数,与声波时差测井参数一起作为储层识别的3个特征参数,利用Stack... 天府气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具有岩性复杂、砂体致密、储集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缺乏一套系统的储层识别方法。由岩性识别的曲线重构法计算的裂缝综合参数、粒度表征参数,与声波时差测井参数一起作为储层识别的3个特征参数,利用Stacking集成策略,融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多层感知器等3个子算法模型进行超参数寻优,结合岩心及测试资料提取特征参数,建立储层识别的二分类模型——“砂中找储”模型。此模型在验证集中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4.91%。该模型在目标区块验证井的识别结果与试油结论及生产动态资料吻合,证明了该模型在天府气田须家河组的适用性,为同类型储层的快速识别和有效性评价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Stacking集成算法 储层识别 须家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孔喉结构和渗流特征差异及其对水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山西组、太原组和石盒子组为例
6
作者 强小龙 文开丰 +6 位作者 王德龙 范海润 贾连超 杨国平 杜静 沈欣岚 姚合法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共1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神木气田主力致密砂岩气藏存在水锁伤害,气相相对渗透率的下降影响单井产能。采用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实验、核磁共振实验和气—水相相对渗流实验方法,分析孔喉结构和渗流特征差异对水锁伤害的影响及控制...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神木气田主力致密砂岩气藏存在水锁伤害,气相相对渗透率的下降影响单井产能。采用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实验、核磁共振实验和气—水相相对渗流实验方法,分析孔喉结构和渗流特征差异对水锁伤害的影响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神木气田太原组孔喉尺度较大且相对均质,是渗透率较高的原因;山西组与盒8段孔喉结构相似,孔喉尺度较小、连通性和均质程度较优,渗透率略高。太原组可动流体赋存最多,其次是山西组的,盒8段可动孔隙最少;盒8段束缚水饱和度最高,其次是山西组的,太原组的最低;盒8段平均含水饱和度最高,水锁最严重,相对渗透率最低,山西组共渗能力略强于太原组的,受束缚水影响较多,可动气量偏低。孔喉结构质量决定可动流体赋存,制约气—水相相对渗流能力,体现为优质的孔喉条件赋存更多的可动流体,更有利于流体渗流,水锁伤害相对较低;毛细管压力约束的渗流差异是水锁伤害的主控因素,生产压差和成藏过程对水锁也有一定影响。在开发阶段均衡毛细管压力、控制气相相对渗透率下降是缓解水锁伤害的关键。该结果为致密砂岩气藏渗流特征评价和增产策略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神木 山西组 太原组 石盒子组 致密砂岩气 孔喉结构 —水相相对渗流 水锁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与页岩气藏展布模式 被引量:9
7
作者 戴金星 董大忠 +7 位作者 倪云燕 龚德瑜 黄士鹏 洪峰 张延玲 刘全有 吴小奇 冯子齐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678,共12页
在阐述美国和中国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年产量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致密砂岩气藏与页岩气藏展布的研究沿革,分析页岩气藏、致密砂岩气藏展布特征及致密砂岩气成因类型。研究表明:(1)美国致密砂岩气在天然气总产量中占比由2008年的... 在阐述美国和中国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年产量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致密砂岩气藏与页岩气藏展布的研究沿革,分析页岩气藏、致密砂岩气藏展布特征及致密砂岩气成因类型。研究表明:(1)美国致密砂岩气在天然气总产量中占比由2008年的35%降至2023年的8%左右;美国页岩气2023年产量为8310×10^(8)m^(3),在天然气总产量中占比由2000—2008年的5%~17%升至2023年的70%以上。(2)中国致密砂岩气占天然气总产量比例由2010年的16%升至2023年的28%以上;2012年中国开始生产页岩气,2023年产量达250×10^(8)m^(3),约占天然气全国总产量的11%。(3)页岩气藏展布模式为连续型,根据页岩气藏是否有断层切割及断距与气层厚度的关系,连续型页岩气藏可分为连续式和断续式两种。(4)与以往大部分学者认为致密砂岩气藏展布模式为连续型的认识不同,致密砂岩气藏展布模式不是连续型;根据圈闭类型,致密砂岩气藏可分为岩性型、背斜型和向斜型3种。(5)中国3大克拉通盆地和埃及Obavied次盆的致密砂岩气为煤成气,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和阿曼迦巴盐盆地的致密砂岩气为油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致密砂岩气 藏特征 连续型成藏 岩性型成藏 背斜型成藏 向斜型成藏 煤成 油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微观孔隙结构多尺度联合表征 被引量:9
8
作者 甯波 任大忠 +6 位作者 王虎 张瀚澎 郭建林 付宁海 李俊键 李天 李启晖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致密砂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对气藏的开发至关重要。文中以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对致密砂岩孔隙结构进行精确表征。研究结果显示:致密砂岩主要孔隙类型为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其次为粒间孔、晶间孔和微裂隙;... 致密砂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对气藏的开发至关重要。文中以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对致密砂岩孔隙结构进行精确表征。研究结果显示:致密砂岩主要孔隙类型为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其次为粒间孔、晶间孔和微裂隙;高压压汞、CO_(2)吸附、N_(2)吸附以及渗吸-核磁等实验结果均反映了研究区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多尺度联合法表征的致密砂岩孔径分布以微孔为主,介孔次之,大孔最少;微孔的大量分布为比表面积做出主要贡献,介孔、大孔贡献较少,孔容主要由微孔、介孔贡献,大孔贡献较少;核磁共振计算的孔径分布比例与多尺度联合法的计算值在介孔、大孔阶段具有较好一致性,在微孔阶段,多尺度联合法的计算值大于核磁共振法,表明微孔为气藏的主要气体储集空间,而介孔和大孔为气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多尺度联合法在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方面更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体吸附 高压压汞 核磁共振 孔隙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高产富集规律研究——以川西坳陷新场—合兴场须家河组二段气藏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严焕榕 詹泽东 +3 位作者 李亚晶 毕有益 邓美洲 冯英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1-548,576,共9页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储量巨大,具有砂体厚、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气水分布复杂等特点,给气藏的开发评价及建产选区带来极大难度。为实现气藏高效评价开发,以新场—合兴场须家河组二段气藏为研究对象,基于气藏静、动态...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储量巨大,具有砂体厚、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气水分布复杂等特点,给气藏的开发评价及建产选区带来极大难度。为实现气藏高效评价开发,以新场—合兴场须家河组二段气藏为研究对象,基于气藏静、动态特征,深度分析了典型井的古、今构造位置,断层特征,裂缝和储层品质等对产能的影响,明确气井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分析各控制因素的综合作用,结合成藏研究成果,探讨天然气富集高产规律,结果表明新场—合兴场须家河组二段气藏气井可分为高产高效、中产中效、低产低效3种类型。高产高效和中产中效气井产量高、稳产好,主要分布在北南向四级烃源断层和五级断层附近,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厚度大,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明确了气藏富集高产遵循古、今构造控藏,烃源断层控富,有效裂缝控产,优质储层控稳的规律,为该气藏的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须家河组 致密砂岩气 富集高产规律 新场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驱动图版约束的致密砂岩气储层测井参数智能预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跃祥 赵佐安 +6 位作者 唐玉林 谢冰 李权 赖强 夏小勇 米兰 李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6,共9页
中国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是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对象,但致密砂岩储层空间类型多样,纵横向变化大,“四性”关系复杂,测井系列多样,测井项目少,常规测井技术评价致密储层参数难度大、效率低。为此,以四川盆地金秋、天府气田致密气为... 中国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是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对象,但致密砂岩储层空间类型多样,纵横向变化大,“四性”关系复杂,测井系列多样,测井项目少,常规测井技术评价致密储层参数难度大、效率低。为此,以四川盆地金秋、天府气田致密气为对象,构建构造区块—油气田—油气藏—测井解释图版主线,形成了致密砂岩气储层测井参数解释知识图谱,并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并约束模型结果,建立了图版约束的人工智能储层测井参数预测模型,实现了专家经验与数据双向驱动的储层测井参数智能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新智能模型融入了专家经验图版信息,且构建了专家经验与数据双向驱动的智能参数预测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模型对测井领域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2)基于常规测井曲线,通过特征处理实现多维特征的挖掘,衍生出新曲线,与常规曲线一起作为输入进行模型强化训练,有助于提高解释模型的准确率;(3)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知识驱动图版约束的致密砂岩气储层参数智能预测方法计算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及渗透率之间的误差分别为7.9%和15%,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密闭取心饱和度之间的误差仅为5%。结论认为,基于知识驱动图版约束的致密砂岩气储层参数智能预测技术可以解决老井人工评价工作量大,测井解释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并可实现快速高效测井智能评价及潜力优选,将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在测井领域的深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致密砂岩气 储层测井参数 知识驱动 神经网络算法 智能预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致密砂岩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美洲 牛娜 +3 位作者 尹霜 蒋燕聪 何勇明 韦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11,共13页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储层物性差、孔喉结构复杂、各向异性强、初始含水饱和度覆盖范围大等特征,导致储层中流体的渗流机理复杂,为气井产能的准确预测及评价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基于气水两相非达西渗流理论,综合考虑储层各向异性、储层基...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储层物性差、孔喉结构复杂、各向异性强、初始含水饱和度覆盖范围大等特征,导致储层中流体的渗流机理复杂,为气井产能的准确预测及评价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基于气水两相非达西渗流理论,综合考虑储层各向异性、储层基质和裂缝不同程度的应力敏感性和两相启动压力梯度、高速非达西渗流效应、气体滑脱效应以及裂缝导流能力与缝间干扰等复杂因素,利用坐标变换、扰动椭圆理论、等价发展矩形理论、当量井径原理、压力叠加原理、水电相似原理等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各向异性致密砂岩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产能预测的新模型。通过矿场实例验证了新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绘制了气水两相产能预测曲线,评价了敏感参数对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滑脱效应、裂缝导流能力、裂缝半长、裂缝条数、水平井井筒与地层主渗透率方向夹角的增大,压裂水平井的无阻流量增大;而随着储层各向异性、储层应力敏感性、裂缝应力敏感性、两相启动压力梯度、生产水气比增大,压裂水平井的无阻流量降低;水相对气相的流动具有抑制作用,且驱替压差越大,抑制作用越显著,因此需提前采取防水和治水措施。该研究成果进一步缩小了致密砂岩气藏产能预测结果与矿场实际产量的差距,有助于致密砂岩气藏的参数评估、动态预测以及产能评价和勘探开发决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分段压裂水平井 各向异性 水两相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多尺度耦合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如军 唐永亮 +3 位作者 朱松柏 王浩 姚军 黄朝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气田白垩系气藏是罕见的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该类气藏的储渗空间具有显著的多尺度特征,基质与多尺度裂缝、断层介质的渗透率级差相差5~6个数量级,常规渗流理论难以准确描述其流动规律和开发机理。为此,基于单裂...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气田白垩系气藏是罕见的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该类气藏的储渗空间具有显著的多尺度特征,基质与多尺度裂缝、断层介质的渗透率级差相差5~6个数量级,常规渗流理论难以准确描述其流动规律和开发机理。为此,基于单裂缝流动物理实验结果及流体力学理论,结合多尺度裂缝几何信息,应用均化理论和体积平均尺度升级方法,将多尺度介质划分为5个流动系统,建立了考虑介质间的非稳态窜流多尺度耦合流动数学模型,并应用有限体积法对耦合流动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和数值试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尺度裂缝中具有不同的流动特征,随缝宽增加流速加快,流动模态发生变化;(2)多尺度耦合流动模型与双重介质模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导数曲线具有不同趋势特征;(3)应用所建立的多尺度耦合流动模型成功解释了气藏实际试井数据,模型能够反映实际地层中的流动过程。结论认为,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多尺度耦合流动模型揭示了多尺度裂缝以及致密基质间逐级动用、协同供气的开发机理,可为类似气藏制订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及气藏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克拉苏 裂缝性致密砂岩气 多尺度裂缝 多流动模态 耦合流动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氮气钻完井试验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龙 罗成波 +4 位作者 夏家祥 蒋祖军 范希连 严焱诚 朱化蜀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深层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基质黏土胶结物含量高、孔喉细小、低渗透率、低孔隙度、强亲水,采用常规水基工作液勘探开发易产生储层伤害,且伤害后渗透率难以恢复。氮气钻完井技术可从根本上避免钻井液中的固液相侵入引起储层损害,有效保护储层... 深层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基质黏土胶结物含量高、孔喉细小、低渗透率、低孔隙度、强亲水,采用常规水基工作液勘探开发易产生储层伤害,且伤害后渗透率难以恢复。氮气钻完井技术可从根本上避免钻井液中的固液相侵入引起储层损害,有效保护储层,提高单井产量。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氮气钻完井技术开发深层致密砂岩气的实践应用情况,从储层保护、及时发现气层、自然建产、提供地质甜点依据、为气藏富集规律确定提供辅助依据五个方面系统评价该项技术开发深层致密砂岩气的效果,同时针对井眼轨迹控制、井壁失稳及井下岩爆诱发卡钻、钻杆完井和井位及井段优选四个方面阐述了将来氮气钻完井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及国内外其他相似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地区 深层致密砂岩气 钻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跃探1H井勘探发现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旋 刘俊田 +4 位作者 张华 林潼 苟红光 程祎 郭森 《中国石油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共15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跃探1H井首次在小草湖洼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获得勘探发现,从而实现了台北凹陷次级洼陷区勘探的全面突破,揭示了整个台北凹陷区致密砂岩气良好的勘探前景。立足台北凹陷,从深层致密砂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开展综合分析认为...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跃探1H井首次在小草湖洼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获得勘探发现,从而实现了台北凹陷次级洼陷区勘探的全面突破,揭示了整个台北凹陷区致密砂岩气良好的勘探前景。立足台北凹陷,从深层致密砂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开展综合分析认为:(1)台北凹陷水西沟群发育的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中侏罗统西山窑组3套烃源岩为致密砂岩气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2)发育三角洲前缘规模砂体以及近煤层砂岩溶蚀孔,是深层致密气聚集的有利储集体;(3)位于走滑冲断带下部的地层保存条件好,是致密砂岩气富集的有利区。同时,基于跃探1H井勘探发现,明确了小草湖洼陷的优势成藏条件,进而重新认识整个台北凹陷致密气发育的有利地质条件:(1)洼陷中心区发育有效砂体;(2)南物源砂体储层物性更优;(3)更高成熟度的烃源岩发育区是天然气有利富集带。重新评价台北凹陷致密砂岩气资源量,预测致密砂岩气资源量为7070×10^(8)m^(3),较前期有了明显提升。综合评价优选出小草湖洼陷东北部和胜北洼陷北部两个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中—下侏罗统 深层 致密砂岩气 资源量 小草湖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流固耦合的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应力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军 王春起 +2 位作者 黄朝琴 周旭 李金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5,共11页
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强应力敏感性,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压力脉冲实验法和实时在线CT扫描法两种,压力脉冲实验法不能揭示产生应力敏感性的微观机理,而实时在线CT扫描法也无法模拟深部地层高压、高应力的条件。为解决应力敏感性实... 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强应力敏感性,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压力脉冲实验法和实时在线CT扫描法两种,压力脉冲实验法不能揭示产生应力敏感性的微观机理,而实时在线CT扫描法也无法模拟深部地层高压、高应力的条件。为解决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的不足,基于离散单元法与管道网络模型建立了微观流固耦合算法,编制了模拟器,并对模拟器力学计算和流固耦合模块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应力大小、加载方向和孔隙压力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最后从微观上揭示了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应力敏感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应力通过增加与之垂直方向上喉道两侧的法向压力,减小喉道的水力半径,进而降低储层的渗透率;②较高的孔隙压力能够阻碍岩石颗粒在应力作用下的移动,从而减缓了孔隙和喉道的变形,使模型保持较高的渗透率;③致密砂岩气藏的渗透率受到应力和地层压力的共同控制,并且具有各向异性,在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上形成渗透率较大的优势通道;④异常高压阻碍了地应力的压实作用,有利于保护储层孔隙,使地层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和较高的渗透率。结论认为,根据离散元法结合孔隙网络模型建立的流固耦合方法可为理解超深层致密砂岩应力敏感性提供理论参考,并为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科学高效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致密砂岩气 离散元法 流固耦合 渗透率 应力敏感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稳产后期动用效果评价与动用潜力分析:以子洲气田山2气藏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志强 雷小兰 +4 位作者 李浩 李博远 代金友 陈代欣 赵世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917-8924,共8页
以子洲气田山2气藏为例,利用钻井及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对地质储量、动储量、累产气、累产水和动静储量比的计算与分析,采用综合评判指数法和类比法,详细评价了山2致密砂岩气藏动用效果和动用潜力。结果表明:山2气藏平面动用严重不均衡。... 以子洲气田山2气藏为例,利用钻井及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对地质储量、动储量、累产气、累产水和动静储量比的计算与分析,采用综合评判指数法和类比法,详细评价了山2致密砂岩气藏动用效果和动用潜力。结果表明:山2气藏平面动用严重不均衡。7个井区中,主砂体带中部的榆30井区动用效果最好,属Ⅰ类动用区;主砂体带南部的洲3和北部榆81井区动用效果中等,为Ⅱ类动用区;主砂体周边的榆69、榆48、麒麟沟和榆29井区动用效果差,属Ⅲ类动用区。初步预测山2气藏整体动用潜力为198.1×10^(8) m^(3)。其中,Ⅲ类区的动用潜力为174.7×10^(8) m^(3),占88.2%,是山2气藏后续挖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稳产后期 动用效果 动用潜力 子洲田山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薄煤层影响的致密砂岩气藏地质工程双甜点评价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兵 周展 +7 位作者 米洪刚 朱海燕 张兆鹏 魏超 徐伟 龚丁 王泽宇 贺甲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181,共12页
在薄煤层发育的致密砂岩气藏,由于薄煤层割理发育且塑性较强,容易限制水力压裂裂缝的缝高扩展,进而导致遴选的地质、工程双甜点区域的实际产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获得更加准确的双甜点评价结果,以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南区致密砂岩气藏为... 在薄煤层发育的致密砂岩气藏,由于薄煤层割理发育且塑性较强,容易限制水力压裂裂缝的缝高扩展,进而导致遴选的地质、工程双甜点区域的实际产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获得更加准确的双甜点评价结果,以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南区致密砂岩气藏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多属性融合的地质、工程双甜点评价模型,然后开展了双甜点三维分布的初次预测,进而采用Abaqus软件分析了煤层厚度、起裂点距煤层垂直距离对水力压裂裂缝穿煤层扩展的影响规律,最后形成了穿煤层双甜点二次优选评价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当煤层厚度大于等于4 m或起裂点距煤层垂直距离大于等于4 m时,水力压裂裂缝难以纵向穿过煤层扩展,可压性降低;②研究区双甜点指数划分标准为,Ⅰ类双甜点≥0.46,0.37≤Ⅱ类双甜点<0.46,0.30≤Ⅲ类双甜点<0.37。结论认为:①考虑薄煤层影响的致密砂岩气二次甜点评价技术能够准确筛选出优质的地质、工程双甜点,且优选结果与实际高产区域的匹配度较高;②建立的评价方法对于砂泥岩互层非常规储层的开发和多气合采中甜点的同步动用具有较好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区块 致密砂岩气 薄煤层 地质工程双甜点 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运移的临界动力学条件探讨
18
作者 王若谷 乔向阳 +4 位作者 周进松 雷裕红 曹军 银晓 朱耿博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2-541,共10页
物理模拟是认识地下油气运移和聚集机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为了更深入地认识深层条件下致密储层天然气运移的机理,以延安气田上古生界山西组致密砂岩气为例,设计了实验模型和边界条件。基于超低渗岩石多相渗流核磁共振在线模拟实验,探讨... 物理模拟是认识地下油气运移和聚集机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为了更深入地认识深层条件下致密储层天然气运移的机理,以延安气田上古生界山西组致密砂岩气为例,设计了实验模型和边界条件。基于超低渗岩石多相渗流核磁共振在线模拟实验,探讨致密砂岩中天然气运移的临界压力、临界物性动力学条件,进而分析影响天然气运聚的控制因素。选取山西组不同砂岩类型包括石英净砂岩、富石英低塑性颗粒岩屑石英砂岩、富塑性颗粒岩屑砂岩和富凝灰质杂基石英砂岩样品,代表不同孔渗分布区间的岩石相储层,进行了恒定低注入流量、不同流速(流量)和不同压差充注实验。结果表明,致密砂岩储层的临界充注压力主要受岩石相和渗透率控制,渗透率较高的优势岩石相具有更低的临界充注压力,石英净砂岩天然气临界注入压力一般小于1.2 MPa,即使是物性很差的富塑性颗粒岩屑砂岩和富凝灰质杂基石英砂岩的天然气临界注入压力一般也小于1.5 MPa。同时,致密砂岩也没有绝对的天然气充注物性下限,但致密砂岩的充注效率、含气饱和度与储层物性,尤其是渗透率呈正相关,优势岩石相越发育、渗透率越高,充注效率和含气饱和度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相 驱替实验 充注压力 动力学条件 天然运移 致密砂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新场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俊威 陈恭洋 +5 位作者 赵星 杨映涛 张玲 印森林 聂昕 王恒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86,共8页
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关系复杂,为了阐明川西新场地区须二段气水分布主控因素,以试产数据、压汞曲线、岩石薄片分析为手段,探讨了地层水宏观特征,明确了新场地区须二段气水分布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新场地区须二段储层较致密,孔喉连通性差,... 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关系复杂,为了阐明川西新场地区须二段气水分布主控因素,以试产数据、压汞曲线、岩石薄片分析为手段,探讨了地层水宏观特征,明确了新场地区须二段气水分布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新场地区须二段储层较致密,孔喉连通性差,致密化储层使气水分布复杂,须二段气藏总体呈上气下水特征,但气水倒置现象较多;研究区气水分布受控于构造演化、砂泥岩相配置关系、河道间叠置方式及单砂体内部成岩差异,多期构造演化过程控制了气水分布的宏观尺度格局,不同类型的河道叠置及砂泥配置关系影响砂体尺度的气水分布,厚层-薄层垂向分离型叠置关系及砂泥互层型配置关系有利于形成气层,单砂体内部成岩差异影响单砂体内部尺度气水分布。对研究区气水分布主控因素的研究结果,可有效指导新场地区须二段气藏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水分布 须家河组 新场地区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相致密砂岩气地质甜点评价——以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二段1亚段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潘辉 蒋裕强 +8 位作者 朱讯 邓海波 宋林珂 王占磊 李杪 周亚东 冯林杰 袁永亮 王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1-485,共15页
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具有孔隙度和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砂体叠置关系复杂的特点,导致地质甜点判别困难、预测精度较低。为实现气藏的高效开发,通过分析、研究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源-储配置关系对天然气聚集成藏的影响,建立了... 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具有孔隙度和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砂体叠置关系复杂的特点,导致地质甜点判别困难、预测精度较低。为实现气藏的高效开发,通过分析、研究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源-储配置关系对天然气聚集成藏的影响,建立了研究区沙溪庙组二段1亚段致密砂岩气地质甜点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①沉积微相和河道类型控制了砂体规模及储层的物性,顺直河或低弯度曲流河边滩砂体厚度大、物性好,是优质储层发育区。②岩浆岩岩屑含量和成岩相不同是导致储层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绿泥石胶结相物性最好。③源-储配置关系控制储层中天然气的充注程度,与烃源断层直接相接或距离烃源断层较近的砂体含气性最好。④储层质量和含气性共同控制单井天然气产量。根据研究提出的地质甜点评价标准,将研究区地质甜点分为3类。Ⅰ类甜点主要为顺直河或低弯度曲流河边滩砂体,孔隙度大于12%,渗透率大于0.30×10^(-3)μm^(2),以绿泥石胶结为主,且距烃源断层近,含气性好,含水饱和度小于30%,泊松比小于0.24,单井产气强度大于0.10×10^(4)m^(3)(/d∙m)。Ⅱ类甜点主要为中弯度曲流河砂体,孔隙度10%~12%,渗透率为0.15×10^(-3)~0.30×10^(-3)μm^(2),以伊利石或伊/蒙混层胶结为主,距烃源断层相对较远,含水饱和度为30%~40%,泊松比为0.24~0.25,单井产气强度为0.05×10^(4)~0.10×10^(4)m^(3)(/d∙m)。Ⅲ类甜点主要为小型中弯度曲流河边滩,孔渗性差,主要发育伊利石或伊/蒙混层胶结,且远离烃源断层,含气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直河 曲流河 甜点主控因素 甜点评价标准 致密砂岩气 沙溪庙组 侏罗系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